06.05 牛津劍橋等教師罷課明年再來?英國政府會甩鍋嗎?

​現實的風險是,當英國政府不再充當公共產品的資助者時,教育的公共職能將讓位於商品職能,所謂公立教育也就名存實亡了。把大學拋給市場的直接後果就是教育為有錢人服務,窮人上不起學!

牛津劍橋等教師罷課明年再來?英國政府會甩鍋嗎?

最近教師待遇問題又成為熱點,不禁讓人想到今年英國大學教師罷工事件。

001 英國教師的“鐵桿莊稼”懸了!

2018年2月22日至4月13日,包括牛津劍橋在內的、60所英國大學的4萬多教師拒絕上課,他們走上街頭,遊行示威,向資方討還可能出現損失的退休金(pension)。

事情的起因是代表英國大學的資方(University UK,簡稱UUK)要求根據退休金在股市中的獲利情況決定教師的收益。退休金從旱澇保收的“鐵桿莊稼”變成了前途未卜的“空頭支票”,遭到英國大學工會(University and College Union,簡稱UCU)的強烈反對,勞資談判破裂。

此次罷工事件是2009年卡梅倫政府時期全英總罷課以來,英國最嚴重的高等教育危機。

牛津劍橋等教師罷課明年再來?英國政府會甩鍋嗎?

002 英國政府的鍋要背多久?

當前英國大學教師退休金61億英鎊的巨大缺口,是近10年來英國政府財政緊縮所累積的矛盾。

以公立體制為主導的英國高等教育,對政府財的依賴度很高。2008年以來,金融危機、歐債危機、“脫歐”分手費等財政壓力,不斷擠壓教育投入的空間。

可是不靠政府,又能指望誰呢?儘管英國大學收入中也有社會資助的份額,但畢竟政府是最大的責任人。

況且,英國政府自2009年就已經開始“社會辦學”的改革了:改變免費大學教育模式,向本國學生收學費!直到現在已經10年了,留下的虧空還是補不上。於是又向教師的退休金開刀了……

牛津劍橋等教師罷課明年再來?英國政府會甩鍋嗎?

003 把公立教育拋給市場將會怎樣?

這10年間,有關英國公立大學私有化的問題已經成為熱議的焦點。

英國高等教育“去行政化”的結果明確了大學的自主經營權,但未免又滑向了放任自流的“去公立化”狀態,將所有風險都推給了大學。

而英國大學低效的管理機制無法做到資源優化配置,也有“一抓就死,一放就亂”的體制頑疾。

把大學拋給市場的直接後果就是教育為有錢人服務,窮人上不起學!

現實的風險是,當英國政府不再充當公共產品的資助者時,教育的公共職能將讓位於商品職能,所謂公立教育也就名存實亡了。

當大學為了生存而不擇手段時,教育便毫無掩飾地、徹底悲催了!

包括部分“前30”名校在內的一些英國大學,為了緊縮預算,不惜大量僱傭“臨時工”——減少正式教師、增加臨時教師,為什麼?英國老師太貴!

這能保證教育質量嗎?

牛津劍橋等教師罷課明年再來?英國政府會甩鍋嗎?

004 未完待續……

近兩個月的英國大學“停擺”的妥協方案是:資方(UUK)保證在2019年4月前,退休金計劃保持不變。英國教師就此停止罷工,返校復課。

顯然,這只是權宜之計。明年期限一到,如果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罷課的風險又會陡增。

說來說去,事件的核心是教育在社會中究竟該如何定位。而教育的核心競爭力是教師,他們的利益又如何定位?

我的觀點是,如果政府把教育放在第一位,任何事情都迎刃而解。對教育的打壓不僅是短視的,而且是毀滅性的。

*《Andrew留學頻道》相關內容短視頻同步上線……

牛津劍橋等教師罷課明年再來?英國政府會甩鍋嗎?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MBA,國際教育知名專家;十幾年來一直從事中英教育交流、文化傳播工作,著有《留學的邏輯》《到英國去》《歐洲情調之旅》等;資深自媒體人,獲評騰訊教育“2017年度最具價值自媒體”、一點號“2017年度耕耘獎”、搜狐“2016年度留學類自媒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