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古物尋蹤》一具超大的清代王爺“骨灰盒”

【一具超大的清代王爺“骨灰盒”】

清代是由一個少數民族滿族建立起來的朝代,滿族長期信奉薩滿教,故而清代早期王爺墳的喪葬方式受薩滿教影像頗深,薩滿教認為靈魂是不會死亡的,所以他們同樣重視死後的喪葬儀式。

早期入關後的滿族王爺還是採用在關外的火葬的方式,比如順治帝福臨就還是採用的火葬,今天主要說的主角顯懿親王富綬(富綬是第一代顯親王,其父是豪格,其爺為皇太極)也是採用的火葬的方式,而且由於其墓被人為拆毀發掘,其墓中出土的石享堂成為清早期火葬的最好例證,此石享堂類似於享殿的模型,安放於地宮內用於存放墓主人骨灰。設置石享堂僅在清朝初年使用,因為當時每逢祭祀可以下地宮到享堂前祭拜。後來隨著滿族越來越漢化,葬俗同漢制不在對遺體進行火化而是實行土葬了,故而地宮便不在開放而永久性封閉,所以清初的特殊規制石享堂就成了絕唱。

下面是老豬實拍的出土於顯懿親王富綬墓的石享堂,可以說是最大的石制骨灰盒了,石享堂為漢白玉質地石仿木結構。面闊三間進深三間,間間以龍柱相隔,計有12根盤龍柱、18扇仿木石門。盝頂式屋面,簷下飛椽錯落,椽頭飾花卉,封護簷飾如意卷邊,煞是精美壯觀。

拍攝by.@老豬的碎碎念

《古物尋蹤》一具超大的清代王爺“骨灰盒”

《古物尋蹤》一具超大的清代王爺“骨灰盒”

《古物尋蹤》一具超大的清代王爺“骨灰盒”

《古物尋蹤》一具超大的清代王爺“骨灰盒”

《古物尋蹤》一具超大的清代王爺“骨灰盒”

《古物尋蹤》一具超大的清代王爺“骨灰盒”

《古物尋蹤》一具超大的清代王爺“骨灰盒”

《古物尋蹤》一具超大的清代王爺“骨灰盒”

《古物尋蹤》一具超大的清代王爺“骨灰盒”

《古物尋蹤》一具超大的清代王爺“骨灰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