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二十多歲如果不知道這幾件事,以後會哭的

二十多歲如果不知道這幾件事,以後會哭的

二十多歲的年紀,關於學業、工作、愛情、生活,我們都存有焦慮與渴望,但這也是我們的黃金時代,希望看完這篇文章的你們珍惜當下,要不動聲色地做個大人了,然後用實力說話。

二十多岁如果不知道这几件事,以后会哭的
二十多岁如果不知道这几件事,以后会哭的

文 | 陳嫋嫋

來源 | 嫋嫋夜讀 (id:niaoniaoyedu)

二十多岁如果不知道这几件事,以后会哭的

王小波曾經寫過一段廣為傳頌的文字: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

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

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捱了錘的牛一樣。

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

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

我在十幾歲的時候第一次讀到這段話。

如今二十歲的時候再次讀到,依然感動得一塌糊塗。

二十幾歲的年齡很特殊。

- 我們開始跳出象牙塔和這個世界碰撞;

- 我們開始踩著高跟鞋腳下生風;

- 我們開始考研、寫簡歷、找實習,我們開始面對愛情和婚姻;

- 我們開始承擔責任。

也許我們還會經歷人生中:

「第一次背叛、第一次失戀、第一次瘋狂的旅行、第一次痛徹心扉的分離。」

因為年輕,好像我們的世界有無限的可能。

也因為年輕,我們擁有的一切都顯得岌岌可危。

人生如逆旅,你我都是行人。

不過此刻,我想寫下一些二十歲以後的生活帶給我的體悟,在此與你分享。

二十多岁如果不知道这几件事,以后会哭的

關於學業/工作

認真的人最美麗

如果人生可以選擇,你是願意「先苦後甜」,還是「先甜後苦」?

二十多歲,你要學會對自己狠一點兒,生活留給我們拼搏的時間真的不長。

就二十歲到三十歲這十年,往後我們所面臨的的就不止夢想,可能還有婚姻、家庭和責任。

反正現在是最一無所有的年紀,那就壓上自己的一無所有,好好的努力。

別總盯著同齡人的光環,我們大多數人的未來,只能靠我們的雙手去打拼。

寫論文和加班的苦真的不叫苦,等到四十歲還在為生活所困的苦才叫苦。

「賺錢」真的很重要很重要

不要在年輕的時候對金錢嗤之以鼻。

等以後你會明白,沒錢的生活真的很辛苦。

雖然說金錢不能解決所有事,但是它確實可以幫助我們給父母、戀人更好的生活,幫助我們見到更大的世界。

年輕的時候不只有詩和遠方,也要有人間煙火。

畢竟,很多夢想的前提,是要以「金錢」作為後盾的。

■ 「懶和拖延症」毀一生

- 我再玩十分鐘手機就睡覺;

- 我再睡二十分鐘就起床;

- 下次考試我一定可以;

- 沒事,離deadline還有兩天;

……

二十多岁如果不知道这几件事,以后会哭的

於是,十分鐘後還是沒有睡覺,二十分鐘後還是沒有起床,下次考試還是沒有過,deadline之前匆匆忙忙寫好的報表一塌糊塗……

「自制力」,成為了我們最難的課題。

目標定了一大堆,卻沒有一個做到;

表面上的「雄心壯志」,實際上都不過是「自欺欺人」的謊言。

我認識一位復旦的研究生,他真的是那種說到做到的人。

說六點起床鍛鍊身體,就可以頂著寒風在操場上跑步;

說要今天寫完論文,就一定會認真準備按時完成。

所以,他的優秀,真的是有原因的。

有了這樣的自制力,怎麼會不優秀呢?

要學會抓住機會

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或多或少的擁有自己的閃光點。

但真正能凸顯出來的,往往是那些善於把握機會的人。

- 你唱歌好聽,卻在學校舉辦歌手大賽時從來不報名;

- 你文章寫的好,卻沒想過試著投稿;

- 公司有出國交流的機會,你明明很想爭取卻害怕如果被刷掉會丟人

……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但是你如果準備好了也一定要去爭取機會。

不要怕丟臉,被拒絕是多正常的事。

你去做了可能還有機會勝出,但你如果不去做就永遠沒有機會了。

雖然說是金子總會發光,但是這顆金子如果只是獨自欣賞自己的美麗,那也不會有人發現它的光彩的。

沒有什麼比你的實力更重要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工作中,你不需要去討好和迎合任何人。

因為你自己的實力就是最好的證明。

你對待學生會的工作有多認真,你每晚在公司加班到幾點,你為自己要做的事情付出了多少,都是顯而易見的。

只要你真的有實力,大家都是最好的「見證者」。

二十多岁如果不知道这几件事,以后会哭的二十多岁如果不知道这几件事,以后会哭的

關於「愛情」

一段好的感情,是不會讓你感到累的

在一段真正舒服的戀愛關係裡,

- 你不用拼命的去找尋著話題;

- 也無需去擔心素顏的自己夠不夠好看;

- 更不用患得患失以至於失去安全感;

- 而是可以真正去做自己。

因為你知道,TA愛的就是你。

如果這段感情給你帶來的只剩下了消耗和疲累,

那麼分開也許是最好的結局。

一輩子這麼長,誰還沒幾個愛而不得的人啊

二十幾歲的年紀,也許你會覺得:

單戀、暗戀、失戀……是全世界最讓人痛苦的事情了。

你可能會以淚洗面,可能會悲傷痛苦。

但其實,人生這麼長,誰還沒幾個愛而不得的人啊。

我們漫長的一生中,有太多太多比愛情更廣闊遼遠的事情。

你要知道,有些人,就是拿來「錯過」的。

二十多岁如果不知道这几件事,以后会哭的

單身是最好的增值期

若你正好處在單身狀態,大可不必因為偶爾的孤寂感到煩憂。

因為這時候的你,沒有無謂的瑣事煩憂,也沒有莫名的情緒叨擾,更沒有不斷作祟的敏感和斤斤計較。

與陷入愛情的人不同的是,你有一段緩衝期,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

你可以把以前沉溺在愛情裡的狀態用來讀書、健身、旅行,去豐富自己的靈魂,提升自己的靈魂。

在愛情來臨之前,讓自己成為一個「更有底氣」的人。

就像書裡說的:

先變成更好的自己,再遇到一個「不需要取悅」的人。

如果你還沒有能力照顧一個稚嫩的生命,請一定要記得「避孕」

年初的時候和朋友約會。

聽說朋友的朋友生了小孩,已經三個月了。

可是沒有準備好的新手父母自己也是小孩。

男生是97年的,女生是98年的。

兩個人都是學生,沒有經濟來源,家境也一般,不敢告訴父母,只能打一些零工,在城中村租了個出租屋來勉強維持生計。

年輕且炙熱的愛情終究還是變成了日復一日的充斥著柴米油鹽的爭吵。

男孩的脾氣越來越暴躁,女孩想要離開,為了小孩卻也不敢走。

就這樣,他們在自己原本幸福的生活上打了一個死結。

所以,如果你還沒有能力照顧一個稚嫩的小生命;

如果你還沒有能力給你愛的人幸福的生活;

請不要為了「一時的愉悅」毀了彼此的人生。

要因為「喜歡彼此」而戀愛

太多人的戀愛,都夾雜了頭腦發熱的衝動。

有的人是因為看周圍朋友戀愛;

有的人是因為生活過於寂寞;

有的人是因為生理的空虛

……

而我覺得,戀愛的原因只有一個。

因為「喜歡彼此」,其他的所有原因都是在浪費彼此的時間。

因為「我愛你」,千難萬險也要和你在一起。

這個人必須是你,也只能是你。

二十多岁如果不知道这几件事,以后会哭的二十多岁如果不知道这几件事,以后会哭的

關於「生活」

永遠保持樂觀和積極的心態

雖然說“喪”已經成為了現在年輕人的通病,但其實那些讓我們“喪”的原因在十年以後看起來都不值一提,挫折和失敗都沒什麼大不了。

人生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來。

別怕,都沒什麼的。

不出去走走,你永遠不知道這個世界有多大

以前看過這樣一段話:

- 你背單詞時,阿拉斯加的鱈魚正躍出水面;

- 你算數學時,太平洋彼岸的海鷗振翅掠過城市上空;

- 你晚自習時,極圈上的夜空散漫了五彩斑斕……

因此,如果我們不走出去,會以為世界就像我們眼前的這麼大。

這個世界有星空、海洋、草原、高山、荒漠……

都需要我們去追尋,去見證他們的美好。

多出去走走看看吧。

親吻尼羅河的日落和乞力馬扎羅山的飛雪......

和這個世界來一次最深情的擁抱。

二十多岁如果不知道这几件事,以后会哭的

讀書,是最快速通往「高貴」的方式

趁年輕,在記憶力和理解力最巔峰的時期,一定要多讀書,讀很多很多本書。

既可以與你的專業和工作相關,繼續深造;

也可以與你的專業無關,拓展思維。

也許未來的某一天。

當你遇到了什麼事情,也許就會從兩年前讀的某本書裡找到解答。

要珍惜別人給你的愛

任何一份感情都是需要去「經營」的。

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

要好好珍惜別人給你的愛,不要仗著這份愛就有恃無恐。

有空了多陪陪家人,多約朋友喝喝下午茶,多給戀人一份信任和依賴。

學會真誠的感恩,多一些善意和包容,很多的爭吵和誤解都是可以避免的。

沒有人的愛是「理所當然」的。

好好愛自己

早睡早起,鍛鍊身體,認真護膚。

每天早上醒來都給自己一個大大的微笑。

學會和負能量和平相處,善於發現自己身上的優點。

歸根結底,就是希望你能好好照顧自己,好好愛自己。

因為你是這個世界上的「獨一無二」。

想說的還有很多,不過就先寫到這裡吧。

遙想古人的二十歲,正是「弱冠之年」。

要行冠禮,代表著你成為真正的大人了。

看著鏡子裡充滿著膠原蛋白的臉,不自覺地感嘆:

如今的我們正處在最好的年紀裡,能做到的唯有「珍惜」二字。

但願日後的我們想起現在的自己,都能說聲「謝謝你」。

二十幾歲,每個人都在為了未來焦慮,都在為了生活忙得不可開交。

可是這樣的日子,卻「千金」換不回。

反正我們才二十幾歲,什麼都錘不了「我們」。

二十多岁如果不知道这几件事,以后会哭的

* 作者介紹:陳嫋嫋,98年的中文系姑娘,熱愛做夢貪戀自由,音樂旅行碼字是生命全部,超愛五月天。微博:@陳嫋嫋呀,公眾號:嫋嫋夜讀 (id:niaoniaoyedu)

二十多岁如果不知道这几件事,以后会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