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符號73012800
1.有些國家美國不敢打。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再也沒有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與其說和平,不如說是核平!對於有戰略核打擊的能力的國家,美國不敢打,例如聯合國安理會其他四大國,中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僅僅以俄羅斯為例,擁有7500多枚核武器、數以百計的“亞爾斯”和“薩爾馬特”洲際導彈,還有“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的二次核打擊能力。不僅僅是有核武器的大國美國不敢打,就是擁有核武器的北高麗,美國也不敢打。利比亞的卡扎菲政權也是在完全放棄核武器的情況下,美國才敢動手!
安理會其他四大國,美國哪一個也不敢打
2.有些國家美國打不得。以色列美國是絕對打不得的!在美國有640萬猶太人,只佔美國人口人口2%,但是卻有8%的國會議員是猶太人。可以說,美國猶太人管著美國的錢袋子。以前有美聯儲的傳奇主席格林斯潘,現任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就是猶太人。此外,與美國近在咫尺的古巴也打不得。1959年,卡斯特羅開始執掌古巴,由於沒收了美國資本家在古巴的財產,雙方關係急劇惡化。以美國強大軍事實力,10“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派一艘就可以輕而易舉推翻古巴政權,為何遲遲沒有動手呢?關鍵在於,古巴雖然只有1148萬人口、不到6萬的正規軍,但是離美國太近了!古巴與美國佛羅里達半島最近處距離只有217公里!如果美國打了古巴,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古巴人淪為難民,湧向美國,給美國造成的壓力將是任何一屆政府難以承擔的。此外,如沙特、卡特爾、科威特這些君主政權,美國也打不得,每年有過百億美元的軍購大單。打了這些君主專制的國家,美國總統恐怕會被國會圍攻!
卡斯特羅與美國作對50年,美國一直也沒有打
3.美國打一個主權國家的成本非常大。美國並不是如部分國人想象那樣,想打誰就打誰。首先,美國的宣戰權在國會,而不是美國總統。想要在國會通過打一個主權國家,並非易事。很多時候,美國總統所在的黨派並不是國會多數黨,這樣基本無法通過宣戰的提案。其次,美國打一個主權國家經濟成本非常高,越南戰爭耗費了4000多億美元,伊拉克戰爭耗費了美國8000多億美元,極大地影響了美國的經濟發展。在這兩場戰爭以後,美國都爆發了經濟危機!所以,美國打主權國家的成本很大,不會輕易動武。不然,以美國的軍事實力,為何遲遲不肯對伊朗動手?
美國的反伊拉克戰爭遊行
歡迎大家討論,特朗普任內會對伊朗動武嗎?
美國觀察室
美國真是想打誰就打誰嗎?以美國目前的軍力單挑任何一國都不落下風,但真要打起來還是有幾個國家能讓美國吃苦頭的——美國會打俄羅斯嗎?還有咱們中國也是第一個迫使美國在沒取得全勝的條約上簽字的國家;就連小小的越南也有打敗美國的經歷。實際上美國打仗是有原則的:我們看美國打的巴拿馬、南聯盟、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等等幾乎無一例外都是一些窮國、小國、弱國。面對這樣的對手基本上仗還沒打就已知曉結局了。相比之下美國總是盡力避免與大國發生直接的軍事衝突。當然也有一些並不大的國家也是美國極力想避免與之發生軍事衝突的——比如朝鮮儘管只是一個相對貧窮的小國,可人家戰鬥意志頑強且擁有核武威懾力,加之地處地緣格局複雜的東北亞地區,因此美國只是聯合盟友將朝鮮封鎖隔離於世界主流體系之外,但並不願與朝鮮發生軍事衝突。
自二戰結束以後美國就成為在全球範圍內具有支配性政治、經濟、軍事影響力的超級大國,尤其是在蘇聯解體後更是成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對身為世界霸主的美國而言:最懼怕的莫過於自己的霸權被他人取代,因此美國必須堅決遏制在某一地區出現一個強勢的地緣政治實體,因為這會威脅到美國在該地區的利益,甚至會進而威脅到美國的世界霸權,所以一旦在某一地區出現某個國家崛起成為獨霸該地區的地緣政治勢力的跡象,那麼美國勢必將會予以遏制。當然這種遏制可以是通過外交手段、經濟手段進行封鎖制裁,也可以是武力顛覆。一般來說美國會衡量對手的實力:像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這樣的小國往往就會直接遭受美國的武力打擊,而美國對俄羅斯、法國、印度等大國則不會與之發生正面衝突,而更多采取外交手段、經濟手段進行封鎖制裁。以美國對俄羅斯的遏制為例:顯然對俄羅斯這樣一個軍事大國是無法像對阿富汗、伊拉克那樣使用武力顛覆的,因此美國利用自己在國際市場上的霸權打擊俄羅斯的能源出口,迫使自己的盟國斷絕對俄羅斯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拉攏盟友將俄羅斯排除在西方體系之外。當然也有人將美國基於貿易、外交等手段對別國進行的遏制打壓政策視為新形勢下的貿易戰、外交戰——屬於廣義戰爭的一部分,但與傳統意義上戰爭仍有顯著的區別。
如果以狹義的戰爭形勢而言:美國顯然並不是想打誰就打誰,而是專挑小國、窮國、弱國打。如果我們把廣義的貿易戰、外交戰也算上,那麼至少目前為止美國還真就是想打誰就打誰。儘管在狹義的戰爭層面而言:美國並不是想打誰就打誰,但不可否認的是美國的確具備相當的戰爭底氣——這當然和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有關:美國軍隊由美國陸軍、美國海軍、美國空軍、美國海軍陸戰隊以及美國海岸警衛隊所構成(其中海岸警衛隊平時主要負責沿海水域航道的執法、水上安全、遇難船隻及飛機救助、汙染控制等非軍事任務,戰時則編入海軍序列由海軍統一指揮)。目前美軍現役部隊人數在142.9995萬人左右:其中陸軍54.1291萬人、海軍37.1723萬人、空軍33.3772萬人、海軍陸戰隊19.5338萬人,就軍隊規模而言:美國的現役部隊人數在全世界僅次於中國。除此之外美國還有大量預備役部隊:陸軍預備役部隊員額為20.8萬人、陸軍國民警衛隊35.7萬人、海軍後備隊9.08萬人、陸戰隊後備隊4萬人、空軍後備隊7.42萬人、空軍國民警衛隊10.7萬人。美國的軍費開支長期處於全球第一的位置,比排名全球第二到第十的中、英、俄、法、日、德、韓九國的軍費開支加起來還多。截至2009年美軍就已在全球形成了六大戰區司令部——分別是北方司令部、太平洋司令部、中央司令部、歐洲司令部、南方司令部和非洲司令部。目前美國本土有軍事基地一共871個,其中海軍基地242個,空軍基地384個。與此同時在全球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中的140多個分佈著美國的374個海外軍事基地和30萬駐軍,而除美國2010年5月美軍建立網絡司令部,統一協調保障美軍網絡安全、開展網絡戰等與電腦網絡有關的軍事行動。美國是全世界九大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之一,擁有全球無可比肩的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美國海軍目前擁有尼米茲號、艾森豪威爾號、卡爾文森號、西奧多·羅斯福號、林肯號、華盛頓號、斯坦尼斯號、杜魯門號、里根號、布什號、福特號11艘正在服役中的航母,是目前全球航母數量最多、排水量和體積最大、艦載機搭載數量最多、作戰效率最強大且全部使用核動力航空母艦的國家,具有將自己的軍隊投送到全球的能力。有如此強大的軍事實力作為後盾,美國自然可以無懼任何對手。
除了強大的軍事實力之外,一國的戰爭機器一旦開動起來必須有強大的後勤保障能力以維繫其運轉,也就是說必須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戰略物資儲備才能堅持打下去,那麼美國在這方面的實力如何呢?美國擁有全球最大的經濟總量和全世界前二十位的人均國民收入,擁有全球最多的跨國公司,美國公司在全球五百強中最多的。美國基本實現了機械化農業生產:2009年共有農場220萬個,耕地面積9.2億英畝。2010年美國糧食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16.5%。美國勞動力總數約為1億5500萬人,擁有393艘商船和24個大型港口。全美公路總里程658萬英里,鐵路總里程22.78萬英里,使用13500個機場和航空港。美國目前的石油儲備已經達到了139天,僅次於日本,位居世界第二。換句話說就是即使所有的石油進口線路都被切斷,即使不依靠國內的石油生產,光是存儲量就可以供美國國內連續使用139天。如果戰爭曠日持久,僅僅依靠國內儲備不足以支撐的話,那麼戰爭所需的石油、鋼材、糧食、藥品就必須依賴進口,在這方面美國也有優勢。別的國家進口這些戰略物資必須依賴足夠的外匯儲備,而美國則不需要——美元本身就是國際通用貨幣,全世界的貨幣最終都要結算成美元進行國際交易。除了美元本身作為國際通用貨幣的地位之外,美國對黃金這種國際貿易的硬通貨的儲量也位居世界第一。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任何一場現代化戰爭絕不僅僅只是簡單的兩軍對壘,而是雙方綜合國力的全面較量——必須綜合使用經濟戰、情報戰、外交戰等多種手段。而在這方面美國一向是行家裡手:他們擁有遍佈全球的情報系統,與此同時美國的高科技使其衛星可以隨著監控地球上的一舉一動。
美國的軍事實力和戰爭潛力已足夠強大,更何況美國在應對國際事務時往往並非單打獨鬥:1949年4月4日美國、加拿大、比利時、法國、盧森堡、荷蘭、英國、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和意大利在華盛頓簽署了北大西洋公約,由此形成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組織)這一國際政治軍事聯盟。根據北大西洋公約的相關規定:對任何一個北約國家的入侵將被視為是對全體北約成員國的入侵,所有北約成員國都會予以支援,因此北約成員國都可以視為是盟友關係。1952年2月18日希臘、土耳其加入北約,1955年5月6日當時的聯邦德國(西德)加入北約,1982年西班牙加入北約。1990年當時的民主德國(東德)退出以蘇聯為核心的華約組織,在與西德合併後以統一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名義作為北約成員國存在。1999年波蘭、匈牙利、捷克三國被接納成為北約新成員國。2002年11月21日北約的布拉格首腦會議達成了第二波的東擴決定:接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7個國家加入北約。到2004年3月上述7國完成了加入北約的所有手續程序成為正式的北約成員國。2008年4月北約在布加勒斯特峰會上同意克羅地亞和阿爾巴尼亞加入北約。2017年6月5日黑山共和國正式成為北約第29個成員國。至此美國在北約這一框架體系之下就擁有了28個盟友。當然美國的盟友並不侷限於北約體系之下——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新西蘭;東亞的日本、韓國;東南亞的菲律賓;南亞的巴基斯坦;中東的以色列......在如今全球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中有68個與美國有正式的盟約關係,在與美國沒正式盟約關係的國家中也有一部分保持對美友好外交關係的國家,當然美國的盟友也會根據本國利益調整與美國的外交關係——菲律賓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今美菲之間的盟約關係並未解除,然而兩國關係卻並不融洽。事實上我們可以看到美國所參與的戰爭幾乎沒任何一場是自己單槍匹馬上陣的,而是往往都會組織多國部隊:從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到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無不如此。
可即使美國再強大,不是有一句老話說“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打仗總是要死人的、要花錢的。就算美國無懼任何對手,難道就不擔心戰爭對國力的消耗。其實對美國而言:戰爭所帶來的利益遠大於成本開支。當然美國也有失算的時候——越南戰爭對美國而言就是得不償失的,然而美國所參與的絕大多數戰爭最終都獲利了。1944年7月美國趁二戰勝局已定之機拉攏西方主要國家的代表在新罕布什爾州佈雷頓森林召開會議,正是這次會議確立了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體系,這就是奠定美元霸權的佈雷頓森林體系。上世紀70年代隨著石油危機的爆發佈雷頓森林貨幣體系被當時的尼克松政府宣佈結束,隨即美國又適時建立美元石油交易體系作為替代,美元在國際貿易中的霸權地位由此一直延續至今。美元石油霸權的構建並不需要美國一定要霸佔全世界絕大部分的石油資源。如果我們從我們日常生活中買米買菜這樣的經濟生活出發很容易養成所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觀念,然而對於把金融戰略玩得爐火純青的美國而言:作為實物的石油並不一定需要掌握在自己手中,美國只需要將石油和美元掛鉤,然後以石油美元為基礎建立自己的金融霸權。由於美元成為了國際流通貨幣,美國就能憑藉美元換來想要的資源,從而左右全球政治經濟走向。伊拉克戰爭中僅僅只是25天的戰事就耗費了美國230億美元的開支,同時造成262人死亡。注意這只是在25天的戰事過程中美國的傷亡和開支,不包括伊拉克戰後美軍在當地維持治安的費用和恐怖襲擊造成的傷亡,事實上迄今為止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的傷亡人數已近5000人左右。即使單純只計算戰事過程中的230億美元開支就大致相當於1840億人民幣。美國在伊拉克花費了如此巨大的成本開支,那麼美國在伊拉克戰爭是否獲利了呢?我也可以為大家算這麼一筆賬:如果薩達姆統治下的伊拉克做大做強到足以獨霸中東的地步,那麼伊拉克就會掌握中東石油的定價權,甚至建立新的石油貨幣支付體系,而這將直接動搖到美元石油霸權。美國每發動一次戰爭就會引發該地乃至全球資本的大量回流,因為資本是逐利而避險的。如何你是一名投資家也不希望把自己的資金投入到一個戰亂國家吧?而美國作為世界上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最強大的國家往往被國際資本視為是最安全的市場,因此總能成為國際資本回流的受益者。與此同時大量的軍事訂單也會極大刺激美國國內以軍工為代表的產業體系。
儘管美國可以無懼任何對手,然而如果我們從狹義在戰爭層面而言:美國也並非想打誰就打誰——正如我在文中一開始指出的俄羅斯、中國、朝鮮等國就是美國所不敢打的。事實上別看美國這些年來頻頻介入國際戰爭,然而只打小國、窮國、弱國的原則從未改變過,也就是說美國是不會與一個軍事大國發生正面的武力對抗的。當然扶植代理人間接對抗就是另一回事了——事實上如今美俄之間的博弈在相當程度上就是各自扶植代理人進行對抗,而美俄之間總是盡力避免在軍事上發生摩擦。如果說避免與軍事大國發生直接對抗是美國的既定國策,那麼是否意味著對非軍事大國就可以想打誰就打誰呢?也不盡然——比如美國就不會腦洞大開到去打梵蒂岡。要知道梵蒂岡是全世界最小的主權國家,打下來也不能使美國獲利多少,反而引起全世界十多億天主教徒的反感。儘管美國打梵蒂岡是穩贏,可您認為美國會去打嗎?也就是說美國對某個國家動武至少具備兩點:其一這個國家不能是一個軍事大國;其二打這個國家對美國有利可圖。否則頻頻介入中東戰爭的美國怎麼不打非洲的主意呢?因為那裡同美國的核心利益關係不大。最後美國決定是否打哪個國家還受到一定的國內因素的制約:美國是一個三權分立的國家。在美國的政治體系框架之下總統只有對外使用軍隊的權利,但必須獲得國會的通過,只有通過國會上下兩院聽證會投票通過才可以對外用兵。另外美國人對戰爭傷亡相當看重——越南戰爭就是因為傷亡過重導致國內反戰浪潮高漲,最終迫使美國撤出了越南。
在狹義的戰爭層面美國並非想打誰就打誰,那麼如果是將貿易戰、外交戰也囊括在內的廣義的超限戰爭層面呢?實話實說在這方面美國真有點接近於想打誰就打誰的地步。美國在軍事實力上儘管是當今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但還沒強大到可以一家獨大的地步——至少中、俄兩個軍事大國就能對其構成牽制作用。然而在綜合國力層面目前卻幾乎沒哪個國家能真正成為美國的對手。從上世紀20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的第三次產業革命是從美國興起,逐漸向全球範圍蔓延的,在這場以原子能、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空間技術、生物工程、海洋技術等領域為主的產業革命中美國佔據了絕對的優勢。20世紀的美國先後策劃了曼哈頓原子彈計劃、阿波羅登月計劃和人類基因組計劃,只要看看美國的硅谷就不難得出一個結論:美國掌握著當今全球產業的核心技術優勢。如果將全球產業鏈比喻成是生物鏈,那麼美國就像是虎豹這樣的大型食肉動物,其他國家要麼是像豺狼這樣的小型食肉動物,要麼就是食草動物,美國作為處於食物鏈最高端的頂級掠食者咬別人一口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而作為食草動物的其他國家即使被逼急了咬美國一口也難以對其造成實質性的傷害。處於食物鏈頂端的美國可以對任何國家實施技術封鎖,而其他國家要麼選擇自主研發,要麼抱團取暖,要麼直接屈服,要對美國實行反向技術封鎖首先得讓自己在核心技術領域超越美國才行。美國可以利用一枚小小的芯片將一個跨國企業逼入絕境,然而其他國家卻做不到這一點。相比真刀真槍的傳統戰爭而言:這種看不見硝煙的新型戰略博弈往往殺人於無形。當然這也並不是其他國家面對美國的打擊時只能逆來順受苟且偷安:針對美國的市場封鎖可以一方面努力提高本國產品的性價比,通過對消費者的爭取打破美國官方的市場封鎖,另一方面積極開闢其他市場以減小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針對技術封鎖必須立足於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避免受制於人;針對政治制裁完全能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既然美國利用自己的盟友體系打壓新興國家,那麼新興國家自然也可以抱團取暖,同時也要充分利用美國與其歐洲盟國之間的競爭矛盾;針對軍事打擊和軍事威懾必須強大本國的國防力量,時刻牢記“國雖大,好戰必亡,忘戰必危”。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美國想打誰就打誰”?她沒有那麼“牛X”吧!雖然美國是這個星球上最強大的國家,但是,她也達不到“想打誰就打誰”的程度。我們來看看美國近幾十年打的幾場戰爭,你就會明白,其實,美國沒有那麼牛。
看看美國 二戰以後美國打了幾場戰爭;朝鮮戰爭、越南戰爭、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通過這些戰爭對象,我們就可以看出美國所發動戰爭對象都是一些比較弱小的國家,都是“不對稱的戰爭”,即便是如此,美國也沒有全部打贏戰爭,有的戰爭美國失敗的很慘。
一、美國打贏的戰爭:1、第一次海灣戰爭,1990年的第一次海灣戰爭,美國用“新的戰爭思維”、“高信息化手段”、“高科技武器”,只用了40余天,將號稱“世界第四軍事強國”的伊拉克打敗,幾乎沒傷幾個人,就將薩達姆的幾十萬軍隊打的丟盔卸甲,戰爭的前一個星期,伊拉克就損失了20萬軍隊,其中被打死近4萬人投降近10萬人,被打傷6萬人,戰爭頭一個星期,伊拉克就損失了400輛坦克、各種火炮和裝甲車近1000輛。而美國只損失了80幾個人,兩架飛機和兩輛坦克,而這些損失都是己方的誤傷造成的,可以說,打得伊拉克根本沒有還手之力。2、科索沃戰爭,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對南聯盟發動了戰爭。美國依靠強大的軍事力量、眾多的“爪牙”,經過70多天的狂轟濫炸,打敗了南聯盟,可以說,這次戰爭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以最小的代價贏得了勝利。
二、美國打輸的戰爭:1、朝鮮戰爭,1950年,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隊”朝鮮發動了“報復性戰爭”。戰爭在當年的9月打響,狂妄的美軍司令麥克阿瑟聲稱“在感恩節前結束戰爭”。戰爭前期美國軍隊通過“仁川登陸作戰”,確實將朝鮮軍隊打的落花流水,幾乎亡國。不過,當年11月,“中國人民志願軍”相應毛主席號召,“雄赳赳氣昂昂”跨過了鴨綠江,通過幾次戰役,將狂妄的美軍打回到三八線以南,在接下來的3年戰爭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彭德懷元帥的指揮下、在毛主席以及中央軍委的正確指導下,成功的將不可一世的美國聯軍打敗、打服,迫使美軍在板門店及不情願的簽訂了《朝韓停戰協議》,結束了朝鮮戰爭。這一次戰爭的勝利,為祖國贏得了近70年的和平,使嬌狂的美軍70年來不敢越雷池一步。2、越南戰爭,1956年美國發動了越南戰爭,這是一場“不對稱戰爭”,越南的國力只是美國的幾十分之一、武器裝備更是天壤之別,可是,就是這場不對稱的戰爭,美國敗的最慘、損失最慘重。這場戰爭前後共打了20年,到1975年以美國倉皇撤離結束,美國一共損失了近6萬人,傷近17萬人。直到現在,美國對越南戰爭心有餘悸,給美國人造成了心靈的創傷無法迷和。
另外,美國發動的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都沒有最後勝利,阿富汗直到現在依然戰火未盡,而伊拉克也十分動盪。這兩場戰爭,也不能說明美國是勝利的!
通過美國發動的幾場戰爭,就可以看出,美國是“挑軟柿子捏”,而且對“軟柿子”的戰爭也沒有全部打勝。向俄羅斯和東方大國這樣的對手,美國根本不敢動,甚至向伊朗這樣的對手,美國也不敢輕舉妄動。美國根本做不到“想打誰就打誰”。而聯合國,在美國的干預下,在世界重大事物中起不到關鍵性作用,發動戰爭時美國可以繞開聯合國。
東義義
美國是全球唯一一個超級大國,更是全球軍事霸主,美國雖然擁有強大的軍事機器,但美國也不是說打誰就打誰,說想武力干涉哪個國家,就武力干涉哪個國家,美國偶爾用武力恫嚇,欺負一下弱小國家還勉強可以,即使是軍事力量和美國相差懸殊的國家,如果堅決抵抗美國的軍事入侵,那美軍紙老虎的形象就會被打出原形。
二戰後美國發動了兩場大規模戰爭,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兩場戰爭讓美國鎩羽而歸,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讓美國元氣大傷,在和蘇聯的全球對抗上,美國為了修生養息,不得不躲避蘇聯的強勢鋒芒,兩次大規模戰爭,讓美國在和蘇聯的全球對抗上一度處於戰略守勢。
美國打贏了和蘇聯的冷戰後,美國的霸權勢力達到了頂峰,在沒有前蘇聯和現在俄羅斯的干涉下,美國威風凜凜的發動了伊拉克戰爭和利比亞戰爭,美國也贏得了戰爭的勝利,但伊拉克戰爭的結果卻是美國在中東最大的敵人伊朗的強勢崛起,讓美國的伊拉克戰爭是五味雜陳。
美國現在是很難再興奮的提起伊拉克戰爭了,伊拉克戰爭讓美國得到了什麼?美國確實是捍衛了石油美元霸權,捍衛了美國在中東的霸權,但美國不得不面對的嚴峻現實是伊朗的強勢崛起。
現在美國面對伊朗強有力的挑戰和強硬時,美國感到無力再用武力教訓伊朗了,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時的威風盡頭已經蕩然無存了,美國只是用空洞無力的軍事威脅嚇唬伊朗。
美國從二戰崛起後,不是想打誰就打誰,美國發動一場戰爭就如同自殘一次,美國現在更不敢輕易發動一場中等規模的戰爭,阿富汗戰爭已經讓美國有苦難言,如果美國再陷入一場戰爭二十年,美國的霸權就只能停留在美國上一代人的記憶裡了。
松間山水畫
美國是很牛X,但還沒有牛到想打誰就打誰的地步。別的不說,我就舉個例子。假設說美國要打蒙古,中俄不提供方便,他怎麼打?因為美國無論從哪個方向打蒙古,他的軍隊都需要經過中國或者俄羅斯的領土領空。如果不向中俄借道,他怎麼去打蒙古?從太空往下跳嗎?
有人說,我用洲際導彈打,因為洲際導彈飛在大氣層之外,已經屬於太空。太空屬於全人類,不是哪個國家的專屬領空。這話是有道理。可你想過沒有,你用洲際導彈打,萬一引起中俄誤會怎麼辦?畢竟中俄的導彈預警系統並不比美國差,眼看著洲際導彈往自己飛來,萬一中俄以為美國要打第三次世界大戰,馬上啟動反擊預案,也向美國發射洲際導彈怎麼辦?這後果美國能接受得了嗎?畢竟俄羅斯的洲際導彈不比美國的少,俄羅斯的核彈頭也不比的差。
這還是設想中的。咱們再看點現實中的。前段時間伊朗擊落了美軍的“全球鷹”無人機,美軍還不是罵罵咧咧一陣子就完事了?畢竟戰爭這東西開啟容易收場難,伊拉克、阿富汗的前車之鑑擺在那,美國也必需三思而後行啊。
血染戰旗紅
是嗎?這是你自己說的。那是你自己這麼認為的嗎?
並不是美國想打誰就打誰?你以為美國你是誰呀?民主國家絕對不敢打。菲律賓都沒有駐紮軍隊。居然連國家掃毒都沒有槍炮。向中國,以色列買入輕武器槍。才有能力國家組織掃毒。而且菲律賓總統經常慫恿美國。臭罵一頓美國。罵你又怎麼樣?罵的起勁了變成一種常態。
菲律賓總統說:你敢動我嗎?罵你又怎麼樣?難道罵不起你嗎?臭美國人。
真是佩服菲律賓總統個人的勇氣五體投地。菲律賓沒有槍沒有炮居然夠膽挑戰破口大罵美國。將菲律賓國家安全置之不理。隨個人喜愛情緒化罵個夠。
類似委內瑞拉也是人民選出來的總統。只能威逼誘利恐嚇,或者是經濟制裁。但是絕不敢對委內瑞拉動武。這就是美國人的底線。
另外 我們看到的國際局勢,不是真正的國際局勢,是被媒體塑造出來的國際局勢。所以看國際問題一定要有自己的獨立意識。學會思辨能力。客觀對待。
萬水千山總是情,給個關注行不行。
不要以為你的一條微博,一片博文,一聲質問,一句閒談,是無力的,是虛無的,不是,它們終究會形成一個氣場,改變這個世界。
用戶先知先覺
雖然老美是當今一超大國,但並非想打誰就打誰。首先,體量相當的大國,比如俄羅斯等,老美很清楚動武的的後果。說白了,即使最後結果是贏了,也是慘贏實際就是兩敗俱傷。還有某些發展中的大國已經被列為老美的戰略競爭對手,具備在未來取代老美一超角色的潛力。除此之外的小國,老美只要認為有必要,基本上都可以隨心所欲的採取軍事打擊行動,理由可以是莫須有。
其二,有些刺頭國家不好惹,比如伊朗。雖然採取軍事手段解決伊核問題叫的很響,但老美多任總統對伊朗都採取了剋制的態度。在特朗普宣佈退出2015年伊核協議之後,為防止其在伊朗問題上玩軍事冒險,美國國會還通過提案,對伊朗動武必須獲得國會同意才行。
理論上,聯合國是限制包括老美在內的成員國的最有效國際框架,但是隨著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形成,老美利用聯合國框架實施自身戰略的手法逐漸不靈了。於是,老美越來越多的藉助北約軍事框架來施加軍事霸權影響力,在擺脫聯合國框架限制前提下獲取全球或區域戰略利益。
近期美國頻繁出現的“退群”行為,就是要告誡其他國家,美國可以把聯合國邊緣化。
高峰軍事觀察
當然不是。戰爭不是小孩子打架,想動手就動手:任何一個國家在發動戰爭之前都需要進行全盤考慮——得與失,美國當然也不例外。美國發動的所有戰爭都只有一個目的——利益,沒利可圖的戰爭,美國是不會參與的。至於美國所說的“推動民主進程、推翻獨裁統治”等等,全都是扯淡。
特朗普與美駐聯合國大使黑莉
美國是否發動戰爭有兩方面因素制約:國內、國際。國內就不用提了,既然說是“美國想打誰就打誰”,那美國國內的因素就不用考慮了——美國內部若是無法達成一致,根本就不能發動對外大規模戰爭,總統的權限只有動60天的戰爭權力,還得是小規模行動。
國際因素方面,在不考慮其它國家支持的情況下,主要還是看美國的對手是誰。
這是美國想打誰就打誰的資本
如果是類似於俄羅斯、印度等這樣的擁有核武的大國,美國是不會開啟戰端的:打不起,對手的反擊讓美國無法承受戰爭帶來的損失。
如果對手類似於伊朗這樣的國家,那美國會慎之又慎,一場伊拉克戰爭已經讓美國付出了代價,美國國力是否還能支撐另一場“伊拉克戰爭”,實在值得懷疑。
如果是類似於敘利亞之類的國家,那就看是否有利可圖了,美國對這些國家來說就是“想打誰就打誰”,隨便找個藉口就行。
俄羅斯
洲際導彈
國際上只有永恆的利益,美國空襲敘利亞是為了利益,俄羅斯出兵敘利亞也是為了利益。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紛爭,有紛爭的地方就有了戰爭,利益是戰爭之源。
回答題主描述中的問題:聯合國為什麼管不了?聯合國還有什麼用?
聯合國管不了,是因為美國擁有世界第一的綜合國力,更有著一票“小弟”——整個西方,外加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美國控制著大半個聯合國的成員國,雖然還沒達到美國一家說了算的地步,也是不太遠了。這種情形下,聯合國怎麼可能管的了美國?實際上,聯合國對於五常都管不了,因為五常手裡有“一票否決權”:對於不利於本國的提案,一票否決。
聯合國雖然管不了美國,但是它能對美國起到一個限制作用,如果沒有聯合國的限制,敘利亞早成了美國的天下。另外,聯合國的作用也不能小視。至少能夠緩和國際上的緊張局勢,並解決部分地區的衝突,另外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聯合國是協調、解決各國矛盾的平臺。聯合國雖然對五常的約束力低,但是對於很多中小國家還是很管用的,能夠減少這些國家之間的衝突。沒有聯合國的限制,世界只會更加混亂,衝突也會更多。
儒道之主
美國也做不到,想打誰就打誰。雖說,美國整體的軍事力是世界第一。整個軍事投入和軍事能力無人能比,但是依然要面對著各種因素的制約。美國對外的武動,是需要一定條件限制的。主要在於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個條件。
先看一下內部因素,美國是一個三權分立的國家政治制度。總統中有對外使用軍隊的權利,但是必須獲得國會的通過。也就是說,美國對外用兵是要通過國會上下兩院聽證會投票通過才是合法的對外用兵。
但是美國在1973年通過的《戰爭權力法》,規定了美國總統可以擁有60天的戰爭權力,這60天的時間內美國下兩院可以通過審批表決,也就是說在60天之內,美國總統可以不用通過國會授權就可以發動戰爭。比如4月14日的特朗普發動對敘利亞的空襲打擊行動,又沒有通過國會授權。但是卻在60天之內,也不屬於非法。
在一個對外用兵上,美國還要考慮美國兵員的損失問題。一旦戰損人員超過心理預期就必然導致國內的反戰浪潮。當年的越南戰爭就是因為犧牲巨大,導致了國內反戰浪潮的高漲。最後,美國退出了越南戰爭。
另一個就是外部因素上。在外部因素上,美國首先要看所作戰的對手。如果只是一些小國,自然不用做什麼太多的準備。1-2艘航空母艦完全可以解決。
如果是針對像伊朗這樣的中等對手,那麼美國就需要知道自己所要達到的戰爭目的。然後製作詳細的作戰方案,進行戰略動員和後勤準備。最後獲得國會的批准,才能夠派出航母戰鬥群奔赴戰場。當然,如果只是進行空中打擊,可能需要的準備時間將會縮短很多。畢竟現代的戰爭打的就是後勤。
如果對於像俄羅斯這樣的大的政治對手,那麼就是美國甚至又甚了!!畢竟像俄羅斯這樣的大國手中都擁有相當的核武器和龐大的常規軍事力量。並且擁有幅員遼闊的縱深和強大的軍事工業生產能力。不是在短時間內可以輕易擺平對手的。那麼這樣的對手沒有幾年時間的準備是無法與之開戰。一旦開戰,就是生死之戰。所以美國在敘利亞戰場上儘量是與俄羅斯避免直接衝突。
所以美國的對外用兵也不是想打誰就打誰的,而是通過綜合考慮的結果。至於聯合國能否制約美國,我們看看科索沃戰爭,利比亞戰爭,伊拉克戰爭,空襲敘利亞戰爭,哪一場戰爭,聯合國授權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聯合國懟美國沒有太多的制約機制,但是,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和穩定上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至少在除了美,俄角逐的地帶還是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的。
朋友們還有什麼不同的見解,歡迎大家的留言和評論,喜歡的可以點贊,轉發,給關注!!!
淡然小司
是的,美國想打伊拉克敘利亞,所以就打了,美國不想打俄羅斯中國朝鮮,所以就沒打。——這話說得好像有點問題啊,美國不打俄羅斯中國朝鮮到底是不想呢還是不敢呢?我們又怎麼才能分得清不敢與不想的界限?一個國家打另一個國家,僅僅因為想打或者敢打嗎?
凡是用“想”,“敢”,“恨”,“怕”之類的字眼兒表述一個國家的,都是把國家當成了人,像人一樣有血有肉有情有義有愛有恨有膽量有恐懼。國家是由人組成的,也是由人領導的,但國家不是人,把人的那一套用在國家身上很多時候並不正確。二戰前夕英國人強烈反對戰爭,張伯倫一心想要和平,這個時候,你可以說英國怕德國,怕打仗,而且怕得要死。但是,1940年5月丘吉爾當上首相後,英國畫風突變,因為丘吉爾的頑強,英國一下子就勇敢起來了,誓死捍衛國家獨立領土完整,絕不與法西斯妥協。現在你還能說英國怕德國怕打仗嗎?
就一個國家來說,打不打另一個國家,其實與想不想,敢不敢關係不是很大。如果是受到侵略,那不想不敢恐怕也得應戰,不戰而降直接舉白旗是絕對不行的。如果是主動打,那麼必須考慮到很多問題,進行各方面的權衡,計算。打仗不是兒戲,是要死人的,花錢的,是會影響到國家經濟人民生活以及國際關係和國家形象的,這其中有太多的不確定性,你打人都不是件小事,況且國家打仗!所以,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輕易走進戰爭,哪怕是一流軍事強國,必定是在和平手段用盡、事態緊迫、利害攸關、勝利較有把握的情況下才會使用武力。
其實,像美國俄羅斯中國這樣的軍事強國,從實力上看,可以比較輕鬆地打很多國家,但是它們一般不會打,這與想不想敢不敢無關,是沒必要,不值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