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剪刀手”只是“背锅侠”

最近,节目剪辑人员备受诟病。备受期待的《高能少年团》第二季在浙江卫视开播的第二天上午,参加节目的嘉宾王俊凯便通过工作室微博发表声明,指出《高能少年团》节目有无法提前确认宣发物料、不当剪辑、不规范等问题,要求节目组公开道歉。果然,节目组发表道歉声明,表示“剪辑人员处理视频素材时未进行求证,审核人员不够严谨,会将宣发内容和视频做更正处理。”从去年的《演员的诞生》到今年的《这!就是街舞》,再到此次的《高能少年团》,综艺节目的“剪刀手”不断成为众矢之的。

节目剪辑人员真有那么大的能量吗?原本应该客观、中性的后期剪辑,从一门“讲故事艺术”变成了“乱讲故事艺术”,屡屡因“惹祸”而在许多人心中成为贬义词。原本好的综艺剪辑玩的是平衡艺术。一台综艺节目,“观众看重娱乐性,粉丝侧重自家偶像,艺人关注自身形象,节目组关注呈现效果”,如何平衡?就需要后期剪辑根据节目意图,左一刀右一刀地进行剪辑。但“剪刀手”只是执行命令的“操刀手”,“剪刀手”后面还站着节目组,甚至艺人质疑都是按照剧本在演戏,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抢流量。媒体人肖晓认为,说到底还是流量惹的祸,节目的种种一切都是营销手段,都是套路。

这套路也不神秘:艺人的表现让网友群起攻之,艺人发声指出“剪辑之祸”,网友调转矛头指向节目组,于是节目组道歉。一来一回之间,节目的关注度就呈现几何式上涨。这就是节目组需要的,节目没有关注度还折腾什么啊!可以说,为了流量节目组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就说去年底的《演员的诞生》,最大的争议是袁立被剪辑成“神经病”,愤怒的袁立也因此在当期节目播出后,发微博曝光自己被节目组“内定”淘汰。其实,这都是排好的节目,只是袁立感到被丑化了才发声。当然,录制节目现场的情况与最终被剪辑出来的成片是不一样的,一切都得服从节目组的意图,如果节目达不到节目组想呈现的效果,节目组何必花钱请艺人来玩呢?

“剪刀手”成为“背锅侠”,一般有三种呈现方式,一是艺人没有艺德。艺人怎么演都是按剧本演的,都是事先商量好的,等到成片后再反悔,那是违反职业道德的。二是“剪刀手”确实违反了当初的约定胡乱剪辑后,对艺人的形象有所毁损,这是“剪刀手”应该承担的责任。三是“剪刀手”为节目组“背锅”,虽然是拿钱演戏,但成片后感觉影响到自己的形象,为了给粉丝一个交代,他们不敢找节目组的麻烦,就抓“剪刀手”垫背,“剪刀手”也很冤。种种的一切都可能是在“表演”,现在的综艺节目缺乏创新,总爱制造“热点”话题来提高收视率,结果俗不可耐,实际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应该说,剪辑师也很重要,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一位观众希望剪辑师多为剪辑的人考虑一点,在我看来,这是职业道德的问题。但制片人大楠说得好,“剪辑师自由发挥的空间其实很小,按照节目组意图执行,却成了最终的‘背锅侠’。”“剪刀手”就是“背锅侠”,只是在替节目组“背锅”,这是肯定的,因为“剪刀手”拿的收入不足以让他背起那么重的锅。所以,让“剪刀手”“背锅”是不合适的,综艺节目创新最重要,靠制造话题旁门左道之术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