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剪刀手”只是“背鍋俠”

最近,節目剪輯人員備受詬病。備受期待的《高能少年團》第二季在浙江衛視開播的第二天上午,參加節目的嘉賓王俊凱便通過工作室微博發表聲明,指出《高能少年團》節目有無法提前確認宣發物料、不當剪輯、不規範等問題,要求節目組公開道歉。果然,節目組發表道歉聲明,表示“剪輯人員處理視頻素材時未進行求證,審核人員不夠嚴謹,會將宣發內容和視頻做更正處理。”從去年的《演員的誕生》到今年的《這!就是街舞》,再到此次的《高能少年團》,綜藝節目的“剪刀手”不斷成為眾矢之的。

節目剪輯人員真有那麼大的能量嗎?原本應該客觀、中性的後期剪輯,從一門“講故事藝術”變成了“亂講故事藝術”,屢屢因“惹禍”而在許多人心中成為貶義詞。原本好的綜藝剪輯玩的是平衡藝術。一臺綜藝節目,“觀眾看重娛樂性,粉絲側重自家偶像,藝人關注自身形象,節目組關注呈現效果”,如何平衡?就需要後期剪輯根據節目意圖,左一刀右一刀地進行剪輯。但“剪刀手”只是執行命令的“操刀手”,“剪刀手”後面還站著節目組,甚至藝人質疑都是按照劇本在演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搶流量。媒體人肖曉認為,說到底還是流量惹的禍,節目的種種一切都是營銷手段,都是套路。

這套路也不神秘:藝人的表現讓網友群起攻之,藝人發聲指出“剪輯之禍”,網友調轉矛頭指向節目組,於是節目組道歉。一來一回之間,節目的關注度就呈現幾何式上漲。這就是節目組需要的,節目沒有關注度還折騰什麼啊!可以說,為了流量節目組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就說去年底的《演員的誕生》,最大的爭議是袁立被剪輯成“神經病”,憤怒的袁立也因此在當期節目播出後,發微博曝光自己被節目組“內定”淘汰。其實,這都是排好的節目,只是袁立感到被醜化了才發聲。當然,錄製節目現場的情況與最終被剪輯出來的成片是不一樣的,一切都得服從節目組的意圖,如果節目達不到節目組想呈現的效果,節目組何必花錢請藝人來玩呢?

“剪刀手”成為“背鍋俠”,一般有三種呈現方式,一是藝人沒有藝德。藝人怎麼演都是按劇本演的,都是事先商量好的,等到成片後再反悔,那是違反職業道德的。二是“剪刀手”確實違反了當初的約定胡亂剪輯後,對藝人的形象有所毀損,這是“剪刀手”應該承擔的責任。三是“剪刀手”為節目組“背鍋”,雖然是拿錢演戲,但成片後感覺影響到自己的形象,為了給粉絲一個交代,他們不敢找節目組的麻煩,就抓“剪刀手”墊背,“剪刀手”也很冤。種種的一切都可能是在“表演”,現在的綜藝節目缺乏創新,總愛製造“熱點”話題來提高收視率,結果俗不可耐,實際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應該說,剪輯師也很重要,失之毫釐,謬以千里。一位觀眾希望剪輯師多為剪輯的人考慮一點,在我看來,這是職業道德的問題。但製片人大楠說得好,“剪輯師自由發揮的空間其實很小,按照節目組意圖執行,卻成了最終的‘背鍋俠’。”“剪刀手”就是“背鍋俠”,只是在替節目組“背鍋”,這是肯定的,因為“剪刀手”拿的收入不足以讓他背起那麼重的鍋。所以,讓“剪刀手”“背鍋”是不合適的,綜藝節目創新最重要,靠製造話題旁門左道之術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