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故事:秀才茶館聽鄉人談論小樓,夜裡獨自上樓中等候撿到兩隻金碗

明朝洪武年間,有個姓於的秀才,家住在杭州錢塘縣,從小勤奮讀書,聰明伶俐,志向高遠,一心想要報效國家。

這一年,於秀才不到20歲,文章寫得好,長得一表人才,所以在遠近縣城已經小有名氣。

這天他路過某縣,有些口渴就到一間茶館中小坐,偶然聽到鄰座有幾個鄉人議論,說在縣內某地有座“星雲閣”的小樓,樓中經常有奇異的事情發生,樓上不知道有什麼,凡是晚間到那樓上借宿的人,第二天不是重病昏迷,就是出來後瘋瘋癲癲,還有不少人喪命。

於秀才聽說之後,本就年少熱氣方剛,心中暗想:不管這星雲閣是什麼妖魔邪祟,為禍鄉里,既然讓我聽到了,就要為民除害。

故事:秀才茶館聽鄉人談論小樓,夜裡獨自上樓中等候撿到兩隻金碗

於是,找人問明瞭星雲閣的所在,當晚於秀才就找了個酒館吃飽喝足,帶了把短劍,趁著酒意,獨自就登上了這座小樓。星雲閣是座兩層高的木樓,底層已經荒廢,少有人至,於秀才登上二樓,見上面還算整潔,像是有人打掃過,就找了個角落躲起來,準備一探究竟。

一直等了大半夜,到了鼓打三更,隱隱的就聽到了由遠及近竊竊私語的聲音。

於秀才從夢中驚醒,透過窗戶往外看去,果然見有像是官員出行的儀仗隊在前開路,幾個人打著燈籠就上了二樓。

接著就出現了五個穿著官服的人,個頭很高,面目卻看不太清,到了樓下正要邁步向上。

這時,在前的隨從已經到了二樓,正要推門時,卻忽然失聲叫道:“好重的人氣!不好,宰相大人今天住在樓中!我們快走!”

樓下的眾人聽了也是一陣驚慌,五個穿著官服的人也轉身就跑!

於秀才這時抽出劍,跳出來,剛跳下樓要去追,五個人就消失了蹤影。

故事:秀才茶館聽鄉人談論小樓,夜裡獨自上樓中等候撿到兩隻金碗

藉著月光,於秀才發現地上有兩件東西,閃閃發光,想必是眾人慌亂逃跑間掉落的東西,走過去撿起來一看,竟然是兩隻金碗,分量很重,上面的花紋也很精緻,於是就先揣在了懷中。到了第二天天亮,於秀才在縣中四處溜達,留心誰家昨晚有沒有丟貴重物件。

後來經過一個叫常樂裡的地方,聽鄉民說一家姓董的員外家丟了兩件祭祀用的器具。

於秀才就帶著兩個金碗上門求見,董員外見了兩個金碗,一眼就認出是自家丟的,原本是五隻金碗,昨夜準備了酒席宴為了敬獻所謂的五通神,可是半夜忽然來了一陣風就不見了,後來只剩下了三隻。

董員外感謝一番,要留於秀才款待,家中僕人忽然來報,說小姐醒過來了!

董員外聽了驚喜非常,趕緊去了內房查看。

不久後,董員外高興的回來,拉著於秀才問他是如何得到金碗的?

於秀才將昨晚的事情說了一遍,本來想著為民除害,卻只撿到了這兩個金碗。

故事:秀才茶館聽鄉人談論小樓,夜裡獨自上樓中等候撿到兩隻金碗

​董員外又深深的打量了一番於秀才,見他年輕氣盛,一身正氣,能震懾住那些妖魅,而且他們口說的“宰相”說不定就是此人,於是當即就決定將女兒嫁給他。於秀才也沒有推辭,娶了董家的這位小姐。

果然,到了永樂19年,於秀才考中了進士,後來歷任御史、兵部尚書。

他就是于謙,字廷益,為人剛毅不屈,生活節儉,平定過戰亂,為明朝續命200年,明神宗賜封諡號“忠肅”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