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外地人在重慶吃九宮格火鍋,做過哪些“外行”的事?

罕默德


我重慶人,以重慶人的眼光給大傢伙介紹下。


如果說小面是重慶最市井的表達

那麼火鍋就是最接江湖的典型代表

在重慶

到底要郎個吃火鍋

若問這個問題

多數重慶人會覺得不可理解

因為從挑火鍋店到點菜再到牛油香襲身

幾乎每個重慶人心頭

都有一套最不費腦子的套路

事實上

最巴實的重慶老火鍋是有章法、講套路的

老鐵鍋、九宮格是標配行頭

從吃法上來說,“燙、煮、燜”

也是不同菜品需要遵循的三大鐵律

要是跟著感覺走

就肯定不能抵達最完美的口感效果

有時候

簡單的鍋邊

也需要一股認真勁兒

重慶土著的我有必要帶大家來溫習一下

有一種老火鍋,叫重慶九宮格

九宮格是最早的重慶火鍋。

據傳,先人之所以將火鍋分為九格,最早的緣故是為了好算賬收錢。當時在兩江會流的朝天門,小販們把一個鍋分成了九個格子以便不同的食客食用,顧客想吃哪格就哪格,吃完後按照格子數算錢,便宜實惠。


九宮格把火鍋分為三個層次,不同的格子代表不同的溫度和不同的牛油濃度。中心格上下翻滾適合燙,十字格中火慢開適合煮,四角格文火細磨適合酣。

不同的食材切成不同的厚度、形狀,可片、可塊、可條,用不同的方式來煮,以求不同的口感,這就是重慶九宮格火鍋的秘密,也是重慶火鍋獨特的烹飪方式。

(中心格)

中心格火力旺盛,不適合久煮,適合放一些毛肚、鴨腸、牛肝等即燙即熟的菜。

重慶火鍋講究先葷後素,這裡的葷菜,有兩樣是重慶火鍋必不可少的,“鮮毛肚”和“鮮鴨腸”。毛肚和鴨腸的燙法訣竅是“七上八下”,即在鍋裡燙大概15秒左右。煮太久嚼不動,會影響脆度。


中心格上下翻滾適合燙:

毛肚、鴨腸、腰片、牛肝、肥牛等,8-15秒,鮮嫩爽口。

(十字格)

周圍格火力削弱,可是均勻。合適放肉類、素菜等需求煮熟才能吃的菜品。

吃了經典的火鍋菜系,該吃點素菜和肉類了,其實愉妹妹每次去到火鍋店最期待的不是吃毛肚鴨腸,反而是這些看起不起眼的素菜,像馬鈴薯、蓮藕、貢菜、香菇、苕粉等等都是必點菜呢!

可是愉妹妹要提醒我們素菜煮久了的話反而會損害其水溶性維生素,影響養分。可是豆皮、豆乾這些菜富含植物蛋白容易繁殖細菌因而要燙上兩三分鐘才保險。

十字格中火慢開合適煮:

麻辣牛肉、耗兒魚,黃喉、豆皮、豆乾、蓮藕、貢菜等,2-10分鐘,鎖住食材原香。

(四角格)

四角格,火力小,比較適合燉煮時間長的菜品,如鴨血、腦花等。

鴨血和腦花一般是在火鍋剛要開鍋的時候酣進鍋裡,接著你可以放心吃其他格子裡的菜品咯!

四角格文火細磨適合酣:

腦花、鴨血、鵪鶉蛋、肥腸等,15分鐘左右,軟糯入味。


看完這些介紹對你有幫助嗎,你聽過的九宮格怎麼吃,歡迎討論!


奮鬥的青春醉美麗


大家好,【小旺仔食記】為您解答:

中國人愛吃火鍋,每個地區的火鍋吃法都不一樣。北京火鍋涮肥牛羊肉,潮汕火鍋吃牛丸海鮮,但最受歡迎、最好吃的還要數重慶火鍋。重慶人愛吃火鍋是出了名的,外地人去重慶旅遊出差,當然要試一試重慶本地的火鍋。重慶的街頭巷尾都是火鍋店,其中九宮格火鍋是重慶火鍋的代表。然而外地人基本不瞭解九宮格火鍋的吃法,讓本地人看笑話。

重慶老火鍋之所以不像其他地區用銅火鍋或是鴛鴦鍋,主要是因為重慶人吃的火鍋太多,自然總結出一些經驗。老以前吃火鍋都是用火爐,火爐的受熱不均衡,想要控制火候也很難,不像現在吃火鍋用的電磁爐。重慶老火鍋把火鍋分成九個格子,不同位置的格子溫度不同,針對不同的食材。有的食材適合小火慢燉,有的食材適合大火焯一下。

重慶的九宮格火鍋,中間一格的火力最旺,適合放一些一燙就熟的食材,比如毛肚、鴨腸和一些比較薄的肉片、新鮮蔬菜。旁邊的四個格子火力適中,適合放一些稍微難熟的食材,尤其是一些煮熟才能吃的食材,比如雞胗、黃喉和鮮肉。最外圍的四個格子火力最弱,適合放一些需要長時間煮的食材,還有一些越煮越好吃的食材,比如鵪鶉蛋和一些素菜。

很多人去吃重慶火鍋不懂這些,服務員一眼就能看出來。去重慶吃火鍋切記不要點鴛鴦鍋,因為重慶人愛吃麻辣,鴛鴦鍋一般是不能吃辣的人才點。還有點九宮格老火鍋不能一上來就放格子,必須要等鍋底熬到差不多才能放格子。還有人連格子都不放,一等鍋底煮沸就把菜品放進去,有的直接把整盤菜倒進去煮,讓人看了哭笑不得。

重慶火鍋的講究很多,每種菜品都有適合的煮法和時間,如果不瞭解這些吃法,好好的一桌菜煮下來可能非常難吃,還被人笑話“外行”。實在不懂就求助服務員,吃到最正宗的火鍋才是最重要的。



哪吒食府


外地人在重慶吃九宮格火鍋,做過哪些“外行”的事?

在重慶吃老火鍋,大家首選的就是九宮格,不過一些外地遊客在吃九宮格的時候卻不知道該怎麼放菜,其實吃九宮格火鍋大有講究,中間格火力旺,不適合久煮,適合放一些鴨腸、毛肚之類即燙即熟的菜品;旁邊格火力稍弱,但是均勻,適合放鮮肉、牛蛙等需要煮熟才能吃的菜品;格子的腳上火力最小,比較適合燉煮時間長的菜品,例如黃辣丁、骨頭、鴨血、魷魚等菜品;

之前在重慶吃火鍋的時候遇到一桌比較奇特的食客,吃九宮格火鍋的時候喊服務員將格子取掉,原因也很簡單,就是說吃火鍋的時候有格子不好撈菜。不過對於火鍋愛好者,有各自其實可以更好的將食物分類。

還有一次聽到朋友說,他們第一次吃火鍋的時候將所有的菜都放進去,那不是放,而是倒!上來一盤菜,倒進去一盤!基本是鍋裡滿的,盤子都是空的。

當然,吃火鍋的時候還可能會遇到一些比較搞笑的事情,你們在吃火鍋的時候都遇到哪些奇葩又好笑的囧事呢?歡迎在評論下留言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譚左紅】歡迎在評論處留言或點贊!


譚左紅


在重慶當地,最好檢驗他是否是本地人的標準,就是讓他吃一頓火鍋即可。

首先,看其點菜就可知一二,經典的鴨腸,毛肚,黃喉,小吃中酥肉,紅糖餈粑,飲料和啤酒的選擇等等,還有更重要的是否點了鴛鴦鍋,點鴛鴦鍋的基本是外地人。

其次,點九宮格的,要看其是否會菜,一般需要久煮的要放在外面的格子裡,需要燙的包括鴨腸毛肚類別的要放在中間最大的格子裡,原來九宮格發明的時候,本來是很多陌生人吃火鍋的一種寫照,每個人認領一個格子,互不干擾,共用中間的格子涮,如今,大家都是認識的,你看他是否點九宮格,然後怎麼樣下菜就能斷定他是否懂吃了。

很多外省人在吃九宮格的時候,做過很多外行的事,九宮格是沒有清湯的,不要說來個九宮格清湯的,中間的格子煮菜,最後菜不知道哪去了,在旁邊的格子涮,半天涮不熟,還有的直接把菜倒入九宮格里,導致很多菜還在格子上,還有的先後順序不同,應小吃葷菜,再吃素菜,最後吃澱粉類的,不懂的人,全部一股腦都下到火鍋裡,最後渾湯了。




春城才子


九宮格的作用主要是區分菜品,跟味道沒關係吧!

有了九宮格,每一樣菜品可以分別放在一個格子立馬,然後想吃哪一樣,可以直接到那個格子立馬去夾菜,這樣方便。

分享一下在重慶吃火鍋正確的打開方式:(純屬娛樂,不喜勿噴)

1、首先油碟:

不要擔心太油膩,想必鍋中的油,這個調和油真的不怎麼油膩,一般搭油碟通常加一點蒜末、蔥、香菜即可,然後個人口味適當增加一點鹽、味精、蠔油(聽說吃了容易胖,所以每次我都不加)。

2、關於點菜:

吃火鍋必點哪些菜:

葷菜:毛肚、鴨腸、鵝腸、腰花、黃喉、排骨、香菜丸子、炸酥肉……

素菜:土豆片、山藥、貢菜、海白菜、花菜……

3、如何吃不怕辣:

一般鴛鴦鍋、鍋中鍋都不存在這種問題,一般點了老火鍋的,吃到後面就特別辣,推薦大家可以加醋,如果感覺油膩,可以打一碗米飯,然後過油,冷一點再吃,這樣就不會那麼辣

最後祝各位兄弟姐妹在重慶可以吃的開心,玩得開心!


用戶93761061178


第一,主次不分,先吃什麼後吃不知道,重慶正宗火鍋底料屬於熬煮型的,越熬越香,所以應該先涮燙不影響鍋底成色的脆嫩性的食材比如毛肚鴨腸黃喉之類的,可以先煮一些不壞湯的比如血旺,肉丸,魚之類的在周圍的格子裡,中間沸騰的格子用來涮燙,等開場幾種開口的食物吃出味道之後,再後下其它的食材,但要想真正享受重慶火鍋的本土滋味,個人建議還是不要煮太多含澱粉質的和葉綠素高的食材,因為一旦這些東西放下去,所有味道都會被吸附,從而直接影響後續口感!~~如果非要吃那些,建議你點一個鴛鴦鍋底,把那些煮在清湯那邊,這樣就比較適合外地朋友了!

第二油碟亂用,重慶火鍋底料因為地域氣候人文原因,使用的是多樣化油脂製作,以保證食物在涮燙煮的過程中能有效的吸附油脂佐料的各種香辛物質,但同時也保持了一定的溫度,加上本身佐料大多為燥辣上火性質,所以祖傳下來就是需要芝麻油降火,再加上點蒜泥解膩,從而體現火鍋最佳的口感及食療效果,所以才有現在的油碟搭配方式,那些從外面傳過來的吃蠔油,吃芝麻醬,放香菜,小米辣這些都是旁門左道,不推薦!

第三食材亂煮,不知何時起,有些不懂吃重慶火鍋的人開始把重慶火鍋當成亂燉來吃,覺得個人喜歡就是王道,殊不知重慶火鍋有它自己的程序,你不會吃,它就讓你吃不舒服~~比如剛剛有人一開始就煮含澱粉質的東西,或者一來就把什麼菜都往鍋裡倒那種,底料還沒發揮作用就已經變成一鍋渾湯了,還怎麼體現各種不同食材在不同火候下呈現的口感呢?煮麵,煮南瓜,煮生雞蛋……各種侮辱

在此奉勸各位真正想體驗重慶火鍋的朋友~~食之有道,方知其味,不是說吃火鍋一定要有儀式感,但最起碼的程序要懂,不知道可以不恥下問,不然只能是花了錢也沒得到享受,反而怪當地美食不好!聊勝於無~自作孽!


山大王而


九宮格不是最早的重慶火鍋的樣子,最早的是船工縴夫吃的那種,根本沒有什麼講究,就是一鍋全煮。發展到後來開店也沒有專門的火鍋館,就飯店裡面給客人上一鍋單獨的小鍋客人自己煮,也沒有現在那些油碟什麼的。九宮格出現基本上是上世紀80-90年代了,原因說白了就是因為店面小,沒那麼多桌子,出現拼桌拼鍋的情況。這些講究也是我們所謂的“窮講究”,本來就沒那一說。

不過有一個共識就是:毛肚、鴨腸一定要拿筷子夾起過燙,不能直接一盤倒下去煮;腰花腰片最好吃“幹油碟”;先燙葷菜後煮素菜;最後最最最最最最最最關鍵的一點:不要拿冰下去吸油!!!這麼做的話會被老闆轟出店外!並受眾食客鄙視唾罵2h

以上是一個地道重慶土著的發言


飄狼78826590


這樣說吧,看到很多人吃火鍋都是一起下到鍋裡,然後一起煮,不知道是每個人習慣不同還是追求口號不一樣,反正四川人重慶人吃火鍋,毛肚,鴨腸肥牛之類的直接燙幾秒就好,口感是最好的,還有就是有些外地人吃火鍋喜歡用幹碟子,就是辣椒麵之類的,好像貴州那邊是這樣的,還有就是配一碗米飯🍚,每個人愛好不同吧,吃開心就好


騎著毛驢看著馬


奇了怪,我在重慶這麼多年,沒有看到過哪個重慶人要求外地朋友非要按重慶的吃法吃火鍋,而且重慶火鍋根本沒有唯一不可的條條框框吃法。重慶火鍋最大的特點是包羅萬象,葷素兩相宜,豐儉由人,不論是三倆好友小聚,還是團體聚餐,人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菜品。這才是火鍋的精髓之處。


流光屠魔戰將


本來就是這樣的,除了鴨腸毛肚以外,其他的只管倒進去煮就是了。你居然以為九宮格是有特別吃法的,看來火鍋還是吃少了。莫聽老闆瞎忽悠,吃個火鍋哪來那麼多講究,九宮格是個噱頭而已,重慶曆史上的九宮格也只是為了不認識的人拼著一起吃同一個鍋底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