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民間故事:男子老來走運成狀元,各方爭相來討好,不知世事無常

話說宋朝的時候,有個書生叫韓南,一生皓首窮經,卻在京城大比中屢試不中,索性留在汴梁城中,在京師九門提督家中謀了私塾先生的差事,一邊暫且安身,一邊等待下一場春幃大比。

這一天,正好是宋真宗趙恆的生日,各路官員極盡所能,蒐羅奇珍異寶,前來賀壽。作為據守京師重地的九門提督當然也不例外,他精心準備好禮品之後,就犯難了。按例規,禮品中應附上一封寫著祝壽賀詞的拜帖,可他是一個行武出身的粗人,只好把韓南請出來,捉刀代筆。

民間故事:男子老來走運成狀元,各方爭相來討好,不知世事無常

這韓南略一思忖,就從宋真宗御製詩中挑選了一首:富貴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屋不用架高梁,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出門莫恨無行人,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韓南極盡諂媚之詞,對宋真宗以文治國,不拘一格選拔英才進行歌功頌德,末尾還作一首打油詩: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宋真宗一看到九門提督送來的拜帖非常高興,立即召見他,並給予獎勵。九門提督不敢隱瞞,就坦白說,這拜帖是家裡的私塾先生韓南代作的,並將韓南屢試不中的情況也面呈了一遍。宋真宗聽後,當即就吩咐九門提督,讓韓南次年一定要參加會試。

第二年春季會試如期舉行,這次會試的主考官是當朝宰相王旦,他聽說此事後,韓南的卷子他看都沒看,就將他選入了前三甲。真宗皇帝看到會試錄取的名單時,龍顏大悅,說:“朕欣賞的人果真不錯。”當即就欽點他為頭名狀元。第二天,就是禮部放榜的日子。一大早,韓南就忐忑不安地趕到禮部門口,榜前已經被眾舉子圍得水洩不通,他擠都擠不進去。一位同鄉的舉子一看是他,連忙倒頭就拜說:“恭喜狀元公,賀喜狀元公!韓兄真是不負寒窗苦讀數十載,一朝金榜題名天下知啊!”

眾舉子一聽,嘩的一下讓開,韓南上前一看,自己的名字果然在榜首。他一下子目瞪口呆,喜極而泣。這時,從禮部走出一幫衙役,他們大喊一聲:“新科狀元韓南聽令!”就上來三下五除二地脫去他的布衣,換上大紅的狀元袍,戴上雙翅烏紗帽,繫上大紅花,扶他上馬,敲起鑼鼓傢伙,打馬遊街。

正在他得意洋洋的時候,突然,從街旁衝出十幾個如狼似虎的家丁,上前就不由分說地把他拉下馬,架著就跑。隨行的禮部衙役一看,跟在他們身後喊:“你們幹什麼?這是新科狀元!”家丁們頭也不回地丟下一句話:“捉的就是新科狀元!”

韓南也不知自己剛中了狀元,又犯了啥法,嚇得面無人色。沒過多久,眾家丁就將他架進了一個高門樓的府第。他抬頭一看,這不是當朝宰相王旦的相府嗎?自己什麼時候得罪了位高權重的相爺?正當他嚇得大氣也不敢出時,宰相王旦從後堂急步走了出來,連忙將他請進堂內,早就準備了一桌喜宴侍候。

民間故事:男子老來走運成狀元,各方爭相來討好,不知世事無常

韓南一見,受寵若驚地說:“宰輔大人有什麼差遣,差人支使一聲就行,何勞大人親自動步相迎,真是罪過!罪過!”二人禮讓了一番之後,就分賓主坐下,酒過三巡之後,王旦就問:“韓狀元現在貴為天子門生,將來前程不可限量,不知家裡可有妻室?父母是否安在?”

這位韓南父母早亡,本有家室,由於他一心攻讀詩書,不事農桑,家裡一貧如洗,原配已先他而去,連一個子嗣也沒給他留下來。王旦聽他如此這般一說,喜出望外,當即就向他提親,願意招他為婿,把自己女兒嫁給他。韓南一聽,真是喜不自禁,到這時,他才明白,自己真的碰上了傳說己久的“榜下捉婿”的好事兒。

原來,自宋太祖開國以來,重文抑武,大興科考舉仕,朝中的官員大多是青衫文人出身,素有“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之說。這樣一來,天下官紳富戶,就把這些上了皇榜的書生,列為擇婿的首選對象。更有急性子的人家,就在放榜這一天,當街把新及第的進士舉人,半請半拉地捉進家門,央媒說合,玉成好事。老百姓笑稱“榜下捉婿”!

王旦一見韓南答應了,就高興地回到內室,和夫人商量起來。可這一商量不打緊,內室一下子鬧翻了天。王旦膝下有五個女兒,都是待字閨中,她們一聽父親將狀元郎捉回家中,都爭先恐後地嚷嚷著要嫁給他。還是夫人在情急之下,想出了個餿主意,王旦一聽,眼睛一亮,覺得權宜之下,這不失為一個好辦法,當即就吩咐夫人火速安排。

沒過一會兒,王旦從後面出來,將韓南請進後堂。韓南一看傻眼了,只見五位美貌小丫頭,每人都從門裡牽出一根紅絲線,笑盈盈地站在那裡。而宰相夫人卻笑容滿面地對他說:“韓狀元,實話告訴你,我家有五個女兒,我也不知把誰嫁給你好,俗話說千里姻緣一線牽,所以我就讓五個女兒各執一根紅線,拉到門外,讓你來選,你牽中哪根,我就把哪個女兒嫁給你。”

古人說:霧裡看花,越瞧越豔。一時間,他感覺到簾子後面的五位小姐一個個都是貌美如花,選這一個又捨不得那一個。韓南略一思忖,鬼點子就出來了。他想,這五位相府千金肯定是從大到小排著,既然這五個都到了及笄之年,那麼,大小姐說不定年齡已大了,有一點色衰。最小的可能太小,父母又過於嬌慣,不好相持。於是,他把中間的一根紅線一拉,選定三小姐,不大不小正好。

旦一見塵埃落定,免得夜長夢多,當即就宣佈擇日子不如撞日子,當天就給他們完婚。等到汴梁城中的大小官紳接到請柬,才知道狀元公被宰相王旦家搶先“榜下捉婿”了,一個個有女兒的人家都後悔下手遲了。宋真宗知道後,就御筆親題了“魚網之設,燕婉之求”八個大字的喜幛,派人敲鑼打鼓送到宰相府上。

民間故事:男子老來走運成狀元,各方爭相來討好,不知世事無常

夜裡,待賀喜的賓客散盡,韓南就急不可耐地回到洞房,用秤桿挑去三小姐頭上的大紅蓋頭一看,禁不住心花怒放,這三小姐果然長得花容月貌。可三小姐抬頭一看,此時,韓南已脫去了禮帽,滿頭是華髮蕭蕭、兩鬢如霜。她驚叫一聲,失口問道:“你是誰?”

韓南對著三小姐一抱拳,笑哈哈地說:“我是你家相公,韓狀元是也!”

“你就是狀元郎?你多大年紀了?”

韓南一聽,臉上就有點掛不住,又不好明說,只好又衝著三小姐一抱拳,當場作了一首打油詩回答她:“讀盡文書一百擔,老來方得一青衫。佳人卻問餘年紀,四十年前三十三。”三小姐掐指一算,四十年前三十三,這不七十三了嗎?原來,爭著要嫁的是這麼一個快入土的老男人!她當即又吵又鬧起來,不肯結婚。

王旦夫婦二人聽到動靜,趕到洞房一看,聽女兒一說,也傻眼了。夫人就怪罪起王旦來,說他咋不先把人家的年歲搞清楚。王旦哭喪著臉說:“我當時眼裡只有他這頂狀元帽,哪還顧得上看他這個人!哪曉得他比老夫還要老?”可此時木已成舟,王旦一家只好找落牙齒往肚裡吞,勸自家女兒認命吧!

一時間,宰相家“榜下捉婿”捉了一個古稀之年的老女婿的事兒,在京城各處傳開,成為了茶餘飯後的笑談。這一天,大理寺卿寇準有事前往宰相府拜會,他抬頭一看高高掛在客堂之上、真宗親賜的喜幛,忍不住一口香茶噴了王旦一臉,笑呵呵地連聲叫好說:“聖上真是才高八斗,這八個字的典,用得是恰如其分,入木三分啦!”

寇準一走,胸中筆墨不多的王旦,連忙找來府上的一些幕僚,搬出經史子集一大堆古書,查找“魚網之設,燕婉之求”這八個字的出處,一查才知這是《詩經》中的一首“新臺”,全詩是“魚網之設,鴻則離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一位老儒生搖頭晃腦地吟哦起來:“這是說的衛宣公在黃河之濱築了一座新臺,迎娶美女齊宣姜的事兒,用白話來說就是:下網捕魚落了空,撈了個蛤蟆在網中,只道嫁了個稱心漢,卻嫁了個駝背瞎眼醜老公!”

王旦一聽,氣得七竅生煙。原來,真宗那一日點了韓南頭名狀元之後,宣他上殿一看,才知點了一個七老八十的糟老頭,可後悔已經遲了,他一聽說宰相王旦又把他“榜下捉婿”,又好氣又好笑,就拿他招了個老女婿的事兒取笑他。

可想而知,韓南的日子也不好過,皇上本來已經後悔,只在翰林院給了他一個編修的閒職,宰相王旦兩頭失算,對他哪有好臉色,整日裡對他指桑罵槐。特別是三小姐更是對他橫挑眉毛豎挑眼,連床都不要他沾邊。

民間故事:男子老來走運成狀元,各方爭相來討好,不知世事無常

這一天,韓南從翰林院回到家裡,又是一言不合,三小姐對他破口大罵。正好這時,翰林院的雜役送來一本書,讓他作最後的校驗,這本書是韓南主持編修的一本諂媚之作,名字叫《聖言通鑑》,就是把皇帝的言行和平日附庸風雅所作的詩詞歌章記錄下來,其中就有一篇是,他當日代九門提督寫在拜貼上的那首御製詩。

韓南一邊頭昏腦漲地忍受著三小姐的聒噪,一邊粗略地通讀了一遍,見沒有什麼筆誤,就交給雜役趕快送去付梓印刷。幾天之後,真宗突然龍顏大怒。原來,大錯就是出在那首御製詩上,他手下的謄抄書吏竟然將最後一句“六經勤向窗前讀”,抄成了“六經恆向窗前讀”,別看這一“勤”一“恆”的區別,這不僅是擅改聖詩,而且犯了真宗的名諱,真宗的名字就叫趙恆!御史臺的一名御史參了他一本。

這一下,本來就覺得點他頭名狀元有些草率的皇上,當場就削去了他的功名,給他治了一個大不敬之罪,詔令他三日之內離開京城,永不錄用。可想而知,過慣了錦衣玉食的相府三小姐,怎麼甘心隨他回那窮山惡水的故鄉,過那朝不保夕的窮日子,韓南只得在宰相王旦的授意下,以“七出”罪中的“無嗣”之罪,一紙休書解除了婚約。

這一天,韓南騎著一匹瘦骨嶙峋的毛驢,揹著來時的書篋,在秋風瑟瑟中,落魄地離開汴梁城。當他走到汴梁橋上,回首望京都繁華的十里長街,想起自己本想博一個榮歸故里,卻不料依然是一枕黃粱,反而落下千古的笑柄,他不覺悲從心來,萬念俱灰,一頭扎進了橋下的汴河之中。

民間故事:男子老來走運成狀元,各方爭相來討好,不知世事無常

據汴河一帶的老百姓講,韓南溺水而亡後,真的變成了大蛤蟆。直至今天,每逢過去的春幃大比之期,汴河中的大蛤蟆都要從洞裡鑽出來,爬上河灘,徹夜地哇哇大叫。當地老百姓講,這是韓狀元在聲嘶力竭地喊:“冤啦……苦啊……”

對於這個故事,你們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

《故事完結》 喜歡的點贊評論加關注,謝謝支持,更多民間故事分享給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