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張軍民:山溝溝裡闖出致富路

一段柏油馬路、一段水泥硬化路、一段黃土路,黃土路最難行,道路較窄,坡度極陡,讓人緊張地出了一身汗。走過這段路,就到了彭陽縣馮莊鄉上灣村村民張軍民的家,與村部隔溝相望。

張軍民:山溝溝裡闖出致富路

剛入春,風還不是很暖,也沒有任何綠意,但是張軍民的家讓人眼前一亮,新蓋的房子、新砌的院牆、新安裝的鐵大門,一切都昭示著新生活的開始。剛進家門,張軍民的妻子陳巧霞正在打掃衛生。“剛把親戚送走,把家裡收拾一下。”她放下掃帚,熱情地招待起來。說起那段難走的黃土路,陳巧霞卻非常感謝村支書張永崗:“原來的路比現在還難走,坡更陡,連農用車都不能走。這兩年,村支書做了好多工作,才重新修了一條路,解決了我們這幾戶人出行、發展的大問題。”

等了不到10分鐘,門外響起了農用車發動機的聲音,一會兒張軍民走進了屋子。“去年天旱,種的幾畝玉米幾乎沒收成,年前買了3000斤玉米,剛拉回來。要喂10頭牛,草料、細料都要準備好,牛才能養得壯實。”張軍民說。

2012年,張軍民開始養牛,隨著國家的政策扶持力度逐漸加大,建養殖棚補貼、養牛羊補貼、種植也補貼……當年,張軍民東拼西湊建起了一座10米長、7米寬的牛棚,卻沒有搭上政策的順風車,沒有得到補貼,至今仍然有些惋惜。而他並沒有氣餒,立馬購進5頭牛,享受了每頭牛1000元的補貼,讓他信心大增。經過兩年的發展,張軍民就成了養殖戶中的佼佼者,2014年從建檔立卡貧困戶中退了出來。

2017年,在開展脫貧攻堅“回頭看”工作中,張軍民家又被篩查出來,由於脫貧條件不達標,又一次進入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行列。“其實已經很努力了,沒想到又來了個‘二進宮’。”張軍民說,“就只能更加努力盡早脫貧了。”2017年4月,自來水通到了家門口,解決了養牛的大問題,購水既可以通過網絡購買,又可以拿著水卡到鎮上服務點購買,十分方便。“每次購買300元的水,再加上水窖裡收的雨水,能用四個多月。在過去根本不敢想,更不要說養殖致富了。”張軍民說。

今年,張軍民準備再貸點款,把養殖棚擴建之後,多養些牛,讓致富的路子更寬。張軍民的奮鬥目標已經定下來,他堅信皇天不負苦心人,要把笨力、苦力用好,跟上政策的步伐不落伍,發展才能更順利,奮鬥信心才能更足。(記者 樊永鳳 段鳳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