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混凝土行業轉型升級的思考!

混凝土行業轉型升級的思考

李紹鵬,伍慧,汪亮,程曦

(中建西部建設湖南有限公司,湖南 長沙 410000)

[摘 要]本文在對混凝土行業發展現狀分析的基礎上,找出制約混凝土行業轉型升級的因素,為我國混凝土行業提出了實現轉型升級的戰略途徑。

[關鍵詞]混凝土行業;轉型升級;戰略選擇

0 前言

目前,我國各大企業為了生存與發展,需要在全球一體化競爭日益加劇的挑戰面前對經濟結構做出戰略性的調整。即在堅持擴大企業內部需求的同時,也要加快推進企業轉型升級的步伐[1]。同樣,我國商品混凝土企業也需結合自身的特點與優勢,對混凝土企業原有戰略進行調整,制定出適合企業內外部環境發展的戰略,謀求轉型升級才能從根本上做出變革。雖然我國混凝土行業在國家現有政策的推動下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但是在面臨發展機遇的同時也依然存在一些問題[2]。如:生產技術落後與成本上漲導致企業利潤下降;企業應收賬款和負債增加導致資金緊張等問題。如果混凝土企業不能及時對競爭市場中動態的變化採取合適的措施,調整發展戰略,就無法適應競爭激烈的環境變化,最終被競爭市場淘汰[3]。

因此,我國混凝土企業為了在激烈的競爭市場環境裡生存與發展,做到以下兩個“必須”至關重要:一是必須通過對技術進行升級、產品進行轉型、資源進行整合等方式來提高自身產品的附加值;二是必須通過對粗放型的增長模式進行改革、企業內部機制進行優化等方式來成功地促使企業轉型升級。

1 混凝土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1.1 混凝土行業發展的基本概況

(1)企業數量持續增加

據統計數據資料表明,截至 2016 年年底,全國預拌混凝土企業數量達10906 個,我國部分省市區所佔的混凝土企業數量統計如表 1 所示[4]。2010~2016 年我國混凝土企業數量變化趨勢如圖 1 所示。

混凝土行業轉型升級的思考!

混凝土行業轉型升級的思考!

(2)產量增速放緩,進入穩定發展階段

據統計數據表明,截至 2016 年年底,我國混凝土行業產量超過 179200萬方,比同期增長 7.4%。從2011~2016 年我國混凝土行業產量增長趨勢圖(圖 2)來看,我國混凝土行業的產量已從狂飆、突進式發展階段步入理性、穩定發展階段。

混凝土行業轉型升級的思考!

1.2 混凝土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健康有序的發展環境對混凝土行業的發展至關重要,通過對我國混凝土行業發展環境(圖3)的分析可知,對我國混凝土企業發展造成威脅的有:混凝土企業內部間的競爭(威脅最大)、購買方和供應商產生的還價威脅(威脅次之)、潛在對手與替代品產生的威脅(威脅最小)[5]。從近幾年我國混凝土行業產量增長趨勢圖來看,我國混凝土行業已從高速增長期步入成熟階段,企業內部間無序的、激烈的競爭是制約我國混凝土行業發展的最大威脅。因此,混凝土行業的自我調整與升級將是最主要的任務。

混凝土行業轉型升級的思考!

同時,從我國混凝土行業發展的環境(圖 3)分析圖可知:混凝土企業規模的大小最終取決於該企業擁有市場資源的多少;混凝土企業對市場進行細分定位的支撐最終取決於該企業的生產技術能力;混凝土企業能否在行業中持續經營最終取決於該企業產品的質量;資源的掌控與生產成本的控制以及合理的產業鏈佈局是我國混凝土企業降低成本、化解風險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

2 混凝土行業轉型升級背景和制約因素

2.1 混凝土行業轉型升級背景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與供給側改革的推進,我國混凝土企業出現產量增長比率明顯下滑,內部競爭加大等局面。據統計數據資料表明:2016 年我國上半年混凝土企業同比增加了 392 家,增長比率為3.77%。面對產業結構的不合理,原材料的大幅、多輪漲價,產能過剩,環保嚴查等問題,我國混凝土企業即將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轉型升級的壓力。有資料表明:雖然我國對固定資產的投資增速持續呈下降的趨勢,但是對基礎設施與房地產的投資增速有回升的趨勢。目前,建築行業的發展需求與住建部在十三五規劃中提出的量化指標(如表2)都為我國混凝土行業的發展需求指明瞭方向[6]。同時,混凝土行業在十三五規劃中提出的發展目標、發展任務以及發展重點,為混凝土企業提供了發展思路與全面指導。

混凝土行業轉型升級的思考!

2.2 制約混凝土行業轉型升級的因素分析

(1)混凝土行業產業結構不合理。

目前,我國混凝土企業數量多,但大部分企業生產規模小,產業集中度低,缺乏龍頭企業。雖然我國混凝土行業發展速度較快,但是大部分企業仍處於價值鏈的低端,在產業鏈上下游中毫無還價的能力,在市場競爭中沒有足夠的話語權。

(2)混凝土行業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隨著需求側結構出現問題,導致我國市場到處充斥著低端產品,而高端產品卻很難開拓市場。“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極為普遍,低質量的產品導致的工程隱患,為我國混凝土行業健康穩定的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

(3)生產技術不高,研發投入不足。

總的來說,我國混凝土行業在生產技術與生產設備方面水平低,固定資產投資大部分集中在產品規模的擴張項目上,對生產技術裝備方面的投資比重有所下降,使得大部分混凝土企業在新技術與開發新產品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這些技術上存在的問題一直是混凝土行業共同的難題。

(4)行業集中度不高,創新能力薄弱。

目前,我國混凝土行業企業眾多且具有領頭企業,但大多數為中小型企業。由於我國混凝土行業集中度不高,中小型企業在創新意識與創新資源等方面的不足,導致整個混凝土行業的創新能力薄弱。雖然我國混凝土行業已存在領頭企業,且部分領頭企業具有較強的研發能力,但是企業的集團化程度不夠,不能充分發揮先進產品與技術在經濟上的優勢。

(5)混凝土行業管理不到位,產能過剩。

由於我國的混凝土行業在產業佈局與市場準入方面缺乏監管和引導,造成混凝土企業在站點的佈局方面極為不合理,產能利用率低、嚴重過剩,使得整個行業的效益低下。同時,由於我國混凝土行業的企業不集中,各地方政府對企業的管理口徑又各不相同,導致政府部門對行業的監管不到位,缺乏行業政策支撐。

3 實現混凝土行業轉型升級的路徑分析

3.1 實行產業一體化戰略

我國混凝土行業實行產業一體化戰略有:以自建的形式來確保核心業務增長,同時以租賃為輔的方式彌補市場的動態需求來擴大企業的生產能力,使混凝土及製品業務做大;以自主開發與投入為主,以共建或聯合開發為輔來借用現有的社會資源,使高新技術產業做優;以自購、自建原材料為主,為了避免對原材料運營經營的不足可對其生產、管理、運輸等環節實施外包,使原材料業務做強;可與機械設備公司以股份制或合資的形式合作為主來增加企業在設備採購方面的議價能力,使裝備集成業務做精;可因地制宜,在不同區域實行核心業務和配套業務的最佳組合來增強產業鏈的協同效應,從而實現混凝土行業業務的區域化、集群化發展。

3.2 實行資本運營戰略

我國混凝土行業實行資本運營戰略有:一是混凝土企業通過上市渠道,利用資本平臺融資來提升企業的運營能力;二是加強與銀行間的合作來拓展企業的融資渠道與理財產品,合理利用與分配企業資本,優化企業的資產結構,在削弱企業現金流不足威脅的同時來提升企業在社會公眾中的形象;三是混凝土企業通過靈活運用股份合作或兼併收購等方式來擴大企業產能,在滿足中建內部市場需要的同時來提升自身在行業內的市場地位,同時可通過引進國內外優秀的投資者來增強企業的資金實力與管理水平。

3.3 實行技術領先戰略

我國混凝土行業實行技術領先戰略有:一是成立屬於企業自身的技術研究中心,並加強與各高等院校、研究院之間的合作來確保企業所研發的課題處於世界行業的前沿;二是整合國內外專家資源,建立屬於企業自身的專家資源平臺,為企業發展提供智囊支撐;三是加強企業自身的知識產權保護與技術成果轉化,制定與完善技術成果轉化激勵機制;四是為技術人員營造好的從業環境並提供優厚的待遇,制定技術獎勵機制。

3.4 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

我國混凝土行業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有:一是制定一套綠色的建站規範,為企業打造綠色品牌,即以統一的高標準規範要求來對企業所在站點的外在形象加以改善,加大環保設備方面的投入,積極爭做受人們歡迎的企業;二是以技術領先戰略為支撐,研發綠色產品,尋找環保綠色的原材料替代品,這樣既能降低企業成本又能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三是加強企業各站點在生產、運輸、澆築等過程中的綠色化管理,提升企業員工的環保理念意識,來提高企業在行業中的環保形象。

3.5 實行信息化戰略

我國混凝土行業實行信息化戰略有:一是聘請信息化專業團隊做好企業內部調研,制定一套符合企業自身發展需求的中長期信息化發展規劃;二是成立專門的企業信息化工作推進部門,建設數據中心和生產調度中心等;三是開展信息化試點運行工作,在運作成熟後,在進行全範圍推廣,爭取做到信息化縱橫兩向的全覆蓋。

3.6 實行國際化戰略

我國混凝土行業實行國際化戰略有:一是與中建或其他施工企業達成合作協議,組團出國發展,通過到海外設廠來提升自身的跨國運營能力;二是與國外優越企業建立股份制合作關係,利用國外企業在管理、資源等方面的優勢,走進國際市場,實現共贏。

4 結論

目前,我國混凝土行業在巨大的發展機遇面前,仍未孕育出一傢俱有國際影響力的企業,這不符合我國混凝土行業市場在世界的地位。我國混凝土企業如果能在這關鍵時刻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克服自身的不足,選擇走產業一體化道路、資本運營道路、科技領先道路、可持續發展道路、信息化道路以及國際化道路,率先實現企業產業由粗放型向集約環保型發展的轉型升級,必將孕育成一傢俱有國際影響力的企業,代表中國混凝土行業與世界同行業相競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