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癌症五年不復發就算治好了嗎?

dddust


癌症術後5年不復發,以後復發的幾率就比較低了,但並不代表已經治癒。

以肺癌為例。能夠手術治療,就意味著腫瘤分期不是很晚,能夠做到理論上的完全切除,從Ⅰ期到部分Ⅲ期患者都有手術治療的機會,一般來講,分期越早,以後復發的幾率越低。因為隨著腫瘤分期的變晚,說明發現的越晚,期間出現腫瘤細胞轉移的幾率就越高。

癌症的復發時間,多數在術後2-3年,因為,經過手術及術後的放化療,如果體內仍然存在癌細胞的話,在2-3年內會逐漸增大並達到被我們的影像設備發現的程度,而如果過了5年,檢查結果沒有發現腫瘤病灶,多數患者可以認為達到了臨床痊癒,後續復發的幾率就比較低了。

所以,一般把5年作為一個醫學統計的時間節點,但這並不是真正的痊癒。

因為,癌細胞在人體內的分化增殖和癌細胞本身的生物活性、人體的免疫功能、癌細胞所處的周圍環境以及我們給予的維持治療有著密切的關係,也就是說,人體有可能存在癌細胞,但在5年之內因為各種內在或外在的原因,並沒有增殖起來,而在以後的時間裡,仍有捲土重來的可能。以乳腺癌為例,在2015年國外的一項回顧性分析發現,在乳腺癌術後的5-20年內,即使是早期乳腺癌,復發的幾率仍然以每年1%的速度遞增,所以,在後續的14年裡,總的復發幾率可以達到14%。

總之,癌症術後過了5年的高發期,一般後續復發的幾率就比較低了,但仍不可以掉以輕心,所以,醫學上建議術後達到5年的患者仍然要定期複查,時間為每年一次。


深藍醫生


癌症五年不復發就算治好了嗎?家庭醫生在線邀請專家為您專業解答:


大量臨床調查,癌症患者如果能生存5年以上,發生復發和轉移的僅佔10%。癌症五年不復發就意味著已接近治癒。


癌症五年生存率係指某種癌症經過各種綜合治療後,生存五年以上的比例。不少癌症患者經過手術切除、局部放療和全身化療之後,從表面上看,精神、飲食、休息都不錯,能夠像正常人一樣工作和生活,生化指標、X線、超聲甚至CT檢查也發現不了任何異常,但在3年或5年後可能又出現腫瘤復發或轉移。這是因為殘留在體內的癌細胞經過一段潛伏時間,可在一定的內因和外因作用下重新增殖形成癌症,這種情況稱為復發。



復發大多發生在根治術後三年之內,約佔80%,少部分發生在根治後五年之內,約佔10%。所以,各種腫瘤根治術後五年內不復發,再次復發的機會就很少了。所以臨床上一般認為,癌症病人經過治療後生存時間超過五年,又無任何復發跡象的,可以認為治癒,但不等於萬事大吉,從此就可高枕無憂。為了防止復發,腫瘤的治療時間都比較長,需進行綜合治療。


正確的態度是定期請醫生根據症狀和癌症擴散的規律進行檢查,這樣即使有了復發,也能早期診斷,及時治療。所以,在治療後五年期內及其後,需要定期複查,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才可使自己健康長壽。所有癌症病人都應注意保持心情愉快,精神放鬆,避免長期、過度的精神緊張和不良刺激。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醫學上癌症治癒的標準為

1.最根本的就是做病理組織檢查,做切片來檢查,如果經過治治療之後,導致的腫瘤細胞能夠自行縮小或消失的話,那麼就說明病情往好的方向發展。

2.通過時間來驗證,一般來說對於以前患過癌症或者是出現過癌症轉移的情況,如何目前已經停止發展,而且病情可以穩定在5年之上沒有復發的話,是可以說明病情已經得到了控制,徹底治癒了。

3.對於接受過治療的抗癌治療的患者,如果沒有出現一些食慾下降,體重下降或者身體虛弱,貧血和嚴重的營養不良的情況,這種情況也說明了身體正在慢慢的恢復!

對於癌症患者來說只要能夠符合以上的其中一條,就可以說是已經治癒了,癌症能夠治癒,一般是由於患者體內的抗癌免疫功能的增強,同時,患者的心理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

很久以來,癌症是絕症成為大眾共識,這主要因為我們發現癌症時多數已是晚期,於是形成了“得了癌症就認命吧”的觀點。一項數據顯示,中國癌症發病率和世界平均水平相當,但我國的癌症患者總的5年生存率只有30%,而美國、日本卻能夠達到70%,根本原因就是我國癌症患者發現得太晚。而另有一項數據提示,大部分I期(早期)的腫瘤病人五年生存率能達到90%以上,而IV期(晚期)病人五年生存率就下降到只有10%左右。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WHO)等國際權威機構也已經把原來作為“不治之症”的癌症,重新定義為:“癌症是可以控制的慢性病。”關鍵在於早發現早治療。

總結癌症10大早期症狀:

1. 痣的外觀改變

皮膚是人體的最大的組織器官,當皮膚出現感覺異常,或痣的外觀發生改變時,一定要注意。據美國“網絡醫學博士”網站報道,皮膚斑點發癢或疼痛可能是皮膚癌變的信號。胎記突然變大,顏色變深,黑痣近期內增多,或顏色發亮,由棕色變為黑色,或黑綜相間。邊緣變得不規則,周圍出現小黑痣,痣的局部有疼痛、灼熱或發癢感。

2.不正常的出血

包括不正常的出血或分泌物,比如咳血、便血、尿血。女性或有陰部出血等。咳血多見於肺癌早期;嘔血、便血多見於胃癌早期,大便潛血陽性率較高,嘔血者佔7%-15%,黑便者為23%-45%。多伴有食慾減退,消瘦乏力。女性陰部出血,或有生殖器官的癌變。

3.吞嚥困難或消化不良

可能是胃癌或頸部的癌症引起的。有腫瘤佔位,頸部食管狹窄或受擠壓,導致吞嚥困難。

4.長期聲音嘶啞

總是咳嗽或聲音嘶啞,可能是肺癌或頸部癌症。

5.身體有硬塊

乳房癌多見乳房異常增生的硬塊兒,多無疼痛感,與周圍組織黏連,推不動,質地發硬。腹腔得癌症有的可以在上腹部觸及腫塊,應多留意頸部、上腹部及乳房的變化,看看有無異常腫物。

6.排便習慣改變

大便性狀改變,或次數明顯的增多或減少,多見便秘,顏色異常,多為腸癌的症狀。小便也可增多。

7.莫名的疼痛

隨著年齡的增長,出現持續一週的無故的疼痛,就要注意了!長期腹痛是大腸癌的症狀,骨頭痠痛則可能是癌症轉移的症狀,胸部疼痛可能是肺癌引起的,胰腺癌會表現為上腹區疼痛,如臍周或右上腹出現頑固性鈍痛或絞痛,通常會逐漸加重,向腰背部放射,可陣發,也可呈持續性。

8.短期內體重下降迅速

癌症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患癌的病人多會在短期內,無任何其他明顯的因素影響,而出現體重下降,多表現為消瘦。

9.傷口久不癒合

有的人潰瘍或傷口久不癒合,認為是身體素質差,其實可能是因為癌症導致機體免疫力低下,導致疾病久久不能痊癒。

10.不明原因的倦怠、低熱

癌症的疲勞和普通疲勞有什麼區別呢?美國癌症協會專家表示,普通的疲勞通過休息可以緩解甚至消失,而癌症的疲勞不論怎麼休息,都會覺得很難改善。感覺疲勞,是癌症已有所發展的徵兆。對於白血病、腸癌和胃癌來說,發病初期即會感到疲勞。癌症擴散在身體其他器官擴散時,通常會導致發燒。淋巴瘤在疾病的早中期,會表現為持續低熱,體溫一般在38攝氏度左右。

我們人體可是很“機靈”的,危險來臨之時早早就會發出警報,這些常見早期症狀大家都需要了解,這時候可不能疏忽大意哦~


百科名醫


首先回答這個問題,癌症五年不復發,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治癒,真正的治癒,就是永遠好了,永不復發,癌症很難做到如此。

醫學上有個五年生存率,是醫生評估手術成功與否的標準。根據眾多數據統計結果表明,癌症五年內復發轉移幾率最高,之後就很少,所以,將術後五年作為一個重要節點,如果癌症術後五年內沒有復發和轉移,就說明癌症達到了臨床上的治癒了。

五年生存率不代表患者只能活五年,而是比如某個癌症,五年生存率為60% ,那麼就是約有60%的患者能成功或者至少活過5年。癌症易復發和轉移是其特性,術後三年內最高,五年是一個節點,之後就很小,但不代表沒有復發轉移幾率,但基本上跨過5年,就基本安全了。


建議癌症患者積極治療的同時補充禾存有機硒。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多種生物學功能,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抗腫瘤,硒選擇性抑制癌細胞的生長,誘導腫瘤細胞凋亡,這一點已從多方面得到確認。近年來硒在抗腫瘤各方面的研究都得到迅速發展,有的含硒抗腫瘤藥物已經進人臨床研究,為腫瘤的治療提供了一種有效的選擇,具有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

醫學本質上來說就是概率學科,任何一種病沒有一種是可以真正治好的,都有再犯的可能。所以,醫學上並不輕易用治癒這個詞。

醫學上也有十年治癒率一詞,有的癌症惡性程度較低,治療效果好,患者一般都會超過5年,需要用十年生存率反應出不同患者的遠期療效差異。


話健康123


隨著醫學的發展,癌症已經成為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的慢性疾病,甚至部分癌症可以治癒。比如早期的肺癌、乳腺癌、胃癌、宮頸癌,治癒的希望可以達到80%-90%,因此,治療癌症關鍵在於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癌症根治術後復發的高危期在術後2年內,2年以後復發的風險明顯降低,如果術後5年還沒有復發轉移,一般稱之為臨床治癒。所謂臨床治癒就是指病人的症狀、體徵全部消失,影像學上無法找到腫瘤的證據。5年以後復發的概率很低,如果再次檢查到腫瘤,很有可能是新發癌或其他部位的原發癌,與最初手術治療的癌症沒有太大關係。但事情也不是絕對的,有極少數患者術後7-8年還有復發轉移的。所以5年後一般建議1-2年複查一次,複查內容包括血常規、生化、腫瘤標誌物、胸腹部CT,必要時行PET-CT檢查。另外乳腺癌是個例外,乳腺癌復發的時間趨勢呈現為雙峰。第一個復發高峰是在術後兩年左右,第二個高峰是在9.5年左右,這與通常的認識有偏差,乳腺癌這樣預後較好的癌症,生存率在不斷提高,但長期如10年左右的復發風險仍然很高。因此乳腺癌通常會把10年生存率、10年治癒率作為一個衡量標準。

對於癌症患者來說,5年沒有復發算是治療的里程碑,如果經過治療後生存時間超過5年,又沒有復發跡象,表明癌症病情已得到緩解和控制,復發的可能性非常低。但是,過了5年的期限還會有復發的風險嗎?腫瘤的治療會減弱機體免疫力,那會不會引起其他疾病?

二次原發癌

在罹患一次癌症之後,二次癌症也成為癌症生存者的主要併發症和死亡原因。二次癌症可以發生在與初次癌症不同的器官,也可以發生在同一個器官。與復發或轉移不同的是,二次癌症的癌細胞來源或類型可能不同於初次癌症。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的總結,二次原發癌症的主要原因有:共同的致癌因素(生活方式、環境和疾病史);治療方式所致;遺傳易感性。比如有肺腺癌患者經過規範治療後,5年沒有復發轉移,但5年後再發肺鱗癌,這個可能和患者腫瘤致癌基因容易被激活有關,也可能與前期肺部放療有關。還有少數乳腺癌患者長期生存,無復發轉移,但5年後出現結直腸癌,這個和飲食習慣,肥胖,腫瘤易感基因等均有關係。

白血病

由於治療過程中患者接受放療,尤其是淋巴瘤患者,大劑量全身照射,整個機體都處於照射野內。一次常規胸透的輻射劑量約為2mGy(Gy是放療劑量的單位,1Gy=1000mGy),全身放療的劑量為8-15Gy,也就是常規胸透的上千倍。輻射劑量每增加1Gy,白血病的額外風險增加2.96倍,白血病的亞型中,與輻射劑量最相關的是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因此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額外風險會增加10.45倍。

肺纖維化

不少肺癌患者經歷肺部放療後出現放射性肺炎,長期發展後可能出現肺部纖維化,呼吸功能明顯下降甚至呼吸衰竭。因此為了減少正常肺組織損壞,現在精準放療,立體定向放療在臨床上應用越來越廣泛。另外,像吉西他濱、博來黴素等化療藥物,同樣具有引起肺纖維化的毒性。肺纖維化是個發展比較漫長的過程。

5年的臨床治癒並不一定代表著癌症的徹底治癒,遠期的復發、轉移、二次患癌風險同樣不容小覷。所以要定期隨訪,主動地瞭解風險,正確地積極應對。


胡洋


您好,我是齊冬梅醫生,一位中醫腫瘤科的老中醫,能有幸回答您這個問題,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很多癌症患者聽說過五年生存率,所以有人認為經過五年癌症沒有復發,就是說癌症已經痊癒了,真的是這樣嗎?

事實上腫瘤五年的生存率是醫生用來評價手術治療的效果,並不是治療癌症的效果評價,不能說癌症治療五年後不會復發,就已經完全治癒了,患者在治療後存活超過五年,且沒有復發跡象,表明他的癌症已經得到緩解和控制,復發的可能性很低,這是好的現象,但是癌症與其他疾病不同,本身難以治癒。癌細胞屬於自體細胞,它們與人類細胞高度相似,且生理活性極為相似,並且癌細胞可以無限增殖,血液非常豐富,所以很難徹底消滅。

現代科學醫療技術的進步,使人類在治療癌症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癌症已經可以通過手術。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和生物治療綜合應用成為可治療的疾病,

臨床醫學表明,癌症復發大多發生在根治術後三年之內,比率約佔80%,少部分發生在根治後五年之內,約佔10%。所以,各種腫瘤根治術後五年內不復發,再次復發的機會就很少了。所以臨床上一般認為,癌症病人經過治療後生存時間超過五年,又無任何復發跡象的,可以認為治癒,但不等於萬事大吉,從此就可高枕無憂。為了防止復發,腫瘤的治療時間都比較長,需進行綜合治療。

對待癌症正確的態度是應定期請醫生根據症狀和癌症擴散的規律進行檢查,這樣即使有了復發,也能早期診斷,及時治療。

所有癌症患者都應該保持精神,心情愉快,精神放鬆,避免長期過度的精神緊張和不良刺激。


另外患者在飲食和生活上也要多加註意,多呼吸新鮮空氣,讓身體和精神得到放鬆,多選擇高營養、全面營養,補益性的食品,宜選擇具有提高免疫功能、防癌、抗癌作用的食品,食物要新鮮,清潔衛生,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

調養期間可以選用中醫三位一體的理療方式,用中醫穴位埋植術,調和陰陽,帶瘤生存,緩解痛苦,能夠有效抑制癌變。而且沒有副作用,從而達到提高身體免疫力、延長壽命的目的。

我是齊冬梅醫生,和癌症打了一輩子交道,大家有什麼關於癌症的問題可以在評論區進行留言或者直接私信,我會盡力為大家一一回復。


中醫腫瘤齊冬梅醫生


惡性腫瘤如果術後5年沒有復發或轉移,那麼就是非常好的情況,一般臨床上稱之為臨床治癒。什麼概念呢?就是說根治率會很高,如果再有癌症的發生,一般為新發癌,不是復發或轉移。但是,這也不是絕對的,臨床上的確有患者在根治術後7或8年有復發轉移的,不過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癌症術後的復發風險,研究顯示,術後2年內是復發或轉移的高發期,2-5年的復發風險降低,那麼5年以後復發的風險進一步降低。世界範圍內,癌症根治術後的複查隨訪的期限主要是根據癌症復發的風險度來設定的。

比如胃腸癌根治術後複查的頻率和內容一般為:

術後2年內每3月複查一次,術後2-5年每半年複查一次,術後5年每年複查一次。

複查內容:血常規、血生化、胃腸道腫瘤標誌物;胸片或胸部平掃CT;或腹盆超聲或CT。每年複查一次腸鏡或胃鏡。一般建議超聲和CT間隔做。這個複查的頻率和內容是一般指導意義,個體的複查時間和頻率要結合患者實際情況來決定,主治醫生會給予恰當的指導。


患者術後5年後如何辦呢?我認為比較合理和恰當的做法就是在放鬆心態的情況下,最好1年左右或者1-2年,還是要到醫院規範複查,權當體檢。復發風險是明顯下降了,屬於臨床治癒,但是總有特殊情況,複查的主要目的就是早期發現復發的問題,及時給予治療,獲得好的預後。


【張成海醫生】所有文章均為原創,追求真實、客觀,普及健康知識,歡迎關注和轉發,持續提供有用的醫療健康(腫瘤防治)科普和腫瘤科工作內容。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臨床上,對於癌症治癒的定義是癌灶腫塊消失,癌細胞經過治療後完全不能檢測到,病情得到控制和緩解,生存期延長,但癌細胞潛伏情況很常見,後期可能會捲土重來。

通常經過癌症治療得到緩解的患者,5年內屬於癌症復發和轉移的高峰期,如果通過定期複查無癌生存超過5年,那複發率會降低,可以被認為達到臨床治癒,但也不排除有些患者出現遲發性復發和轉移,還是需要長期的複查和檢測。

不過對於某些癌症,如果治療後5年沒復發,那以後復發的可能性會小很多,例如乳腺癌、結直腸癌、甲狀腺癌、前列腺癌等,五年生存率基本都達到了70%以上,不過相比發達國家,我國五年生存率還是有較大差距。

為何我國五年生存率低於發達國家?

一是我國癌症病例發現大多在中晚期,治療效果較差,五年生存率就不高。
二是各地診療水平不一,規範化、同質化診療不到位,可能會導致預後效果差,五年生存率低的情況出現。

當然也有部分癌症我國5年生存率排在世界前列(如下圖)。

最後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是降低癌症發病率,提高生存率的關鍵。

想了解更多“腫瘤”“疼痛”相關問題,請關注【腫瘤專家王傑軍】。


疼痛專家王傑軍


癌症就是cancer,cancer有兩個意思,一是毒瘤,二是失控的Uncontrolled的疾病。你說的這個應該是屬於腫瘤。西醫遇到腫瘤,也是不會治療的。他們只會切除腫瘤一個辦法。可是,他們發現,腫瘤即使切除了,也沒有卵用。這個地方的腫瘤切除了,別的地方又會長出來【西醫說這個叫[轉移]】

而西醫所說的復發,指的是在同一個位置[就是原先切除腫瘤的地方又長出腫瘤來],這個叫【復發】

因此,西醫又發明了放療化療。來對付手術切除腫瘤之後剩餘下來的切除不乾淨的腫瘤殘餘細胞【癌細胞】

一個病人本來體質就差,被西醫這樣折騰,體質就更差了。因為,切除腫瘤和放療化療,目標都是腫瘤和所謂的癌細胞。根本就不是對的治療。不是針對疾病產生的治療。

病人的腫瘤是否會復發,完全取決於病人的體質。病人體質提升了,腫瘤就不會復發。否則,過多少年也是照樣復發的。

許多腫瘤病人切除腫瘤之後,都會注意飲食和休息,運動,所以,絕大部分腫瘤患者切除[良性腫瘤]之後,都是不會復發的。所以,會不會復發,不是決定於時間,而是決定於你的體質是否提升和是否已經排出體內毒素了。體質提升,排出去了毒素,就不會復發。否則。。。


太素老道


癌症就像感冒,這次好了,還有下次,只要你還活著就可能再次發作,或遲或早,這是生命的必然,而臨床上之所以使用五年、十年生存率,只是方便統計藥物或療法的有效性。

圖示:從癌症的五年生存率的變化,可以讓我們知道醫學的進步。這張圖顯示從1975年(藍色柱子)和2003年(紅色柱子),主流癌症的五年生存率的變化。可以看到有進步明顯的,比如白血病(Leukemia)的五年生存率翻番。肝癌的五年生存率的相對變化很大,但總體的五年生存率還是很低。肺癌和胰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在這二十多年中變化基本沒有。

對於癌症患者來說,要克服是否治癒這樣的念頭,應該著重關注持續生存時間和生活質量問題。當然,五年時間未復發未轉移,至少證明癌細胞已被壓制,即便可能還有殘餘,但只要它不能興風作浪,不管是因為藥物的壓制還是因為免疫系統的功能,都可喜可賀。但是,這絕不意味著可以掉以輕心。比如,應該每年去複查,如果它死灰復燃,也能及時察覺,同時要在日常生活中儘可能避開各種危險因素。題主說自己得的是肺腺癌。那麼像香菸這樣的東西不僅不能碰,別人抽菸也要躲遠點,因為二手菸本就是引發肺癌的高危險因素,更何況本來就曾經患過肺癌的人。

圖示:每死八個吸菸者,就會有一個人因二手菸而死。

當然,癌症畢竟不是感冒,雖然感冒也殺人,但癌症殺人殺得更加殘酷而且相對漫長,多數人不想死於癌症,他們“想”讓自己死於別的疾病。因此,癌症患者關心治癒,但醫生們卻深知,病人想要的那種治癒根本就不存在。因為癌細胞來自我們自己身體的正常細胞的癌變,只要我們還是由細胞組成,那麼細胞的癌變是無法遏制的事情。唯一的辦法就是,在它發作起來要人的命之前,“趕緊”死在別的疾病上。

而只要你患了任何一種癌,那麼你再患上另一種癌的可能性就變高了。因為癌症的發生受到基因和環境的雙重作用,你已經得了一種癌,那就意味著你身處的環境有問題,比如空氣、水和食物等等,而且也說明你的身體先天抵抗細胞癌變的能力較弱,畢竟和你身處同一環境的人未必同樣患上癌症。

比如,香菸在大眾的認知中通常和肺癌有關。但實際上香菸能引發的癌症遠遠不止肺癌一種。只不過肺癌患者中八成五左右都是因為吸菸,同時肺癌又是一種高度惡性的腫瘤,所以特別受人關注,在做健康宣傳的時候,大多刪繁就簡只提香菸和肺癌的聯繫。

圖示:引發肺癌的各種因素。其中香菸(一手和二手)佔比最多,其次是環境中存在的天然放射性物質,氡氣,它們經常聚集在地下室。

但實際上,香菸能引發14種癌症。

圖示:男女兩性身體中有14個器官組織可以因為香菸的影響而出現癌細胞,並發展成為癌症。從上到下分別是口腔癌、喉癌、食道癌、肺癌、肝癌、胃癌、胰腺癌、腎癌、直腸癌、膀胱癌、白血病以及卵巢癌和宮頸癌。圓球越大表示風險越高。比如肺、口腔、食道這些地方最危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