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業績才是尊嚴|經緯CHUANG大會上創業者們分享的25條經驗

業績才是尊嚴|經緯CHUANG大會上創業者們分享的25條經驗

文|朱曉培

10年前,沒人知道經緯是誰。

當時,一個實習生給獵聘的戴科彬打電話,讓他去經緯聊一下。戴科彬的第一反應是:經緯是誰?是什麼玩意兒?他聽說經緯投了科銳後,才覺得可以過去聊一聊,先拿點兒行業的信息再說。戴科彬拿到了經緯的投資,得以停掉了線下的獵頭業務,重新轉型成一個互聯網公司。

沒有人能想得到10年後的自己,經緯張穎說,自己也沒想過經緯會成為今天這樣名聲赫赫的一家風險基金。

這些變化,得益於他們2009年2月在廈門的第一次全體會議。在此前的一年,他們基金6、7個人,東一下,西一下,投的項目看起來也不錯,但團隊間沒有一個共識,應該側重什麼。那次會議,他們做了兩個決定,第一個是ALL IN 互聯網,第二個是要吸收年輕人進來,肖敏、王華東就是2010年後招進來併成長起來的合夥人。

10年來,創業投資的風口越來越快

。早期的團購、打車、外賣總是要打上個兩三年,才能決出勝負進入下半場。但近兩年,從單車、VR到無人便利店,一年甚至半年,同行間的戰爭還沒結束,風口就先過去了。

不論是創業者,還是投資人,節奏都越來越快,恨不得一年就有一百倍的高速增長。高速增長是所有人希望的狀態,但是它本身又是一個很危險的事情。

慢的時候,遇到問題可以慢慢解決。但快的時候,可能僅僅是路邊的一顆石子,就會導致翻車。很多人喜歡形容自己公司的發展是“高速上換輪子”,但即使不開車的人也知道,高速上換輪子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怎麼發展得迅速又可控,是所有創業者都會遇到的問題。在2018年的經緯CHUANG大會上,他們請了十幾位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的創業者來分享自己創業以來的經驗。

《商業與生活》從幾萬字的對話中,挑選出了我們認為最實在又讓人反思的部分,與大家分享。

業績才是尊嚴|經緯CHUANG大會上創業者們分享的25條經驗

經緯張穎:業績才是尊嚴

1 、昨天我在朋友圈發了一個圖片,也是看到朋友發的,那個圖片叫“業績才是尊嚴”。如果沒有業績,做任何的投後,做任何的品牌宣傳,我覺得都是扯淡。但從業績這個角度來說,要保持持續的卓越,那又是比登天還難的事情。

經緯徐傳陞:最好感覺其實是稍微在失控的狀態

2、巨大的海洋裡面有無數大的鯊魚,創業公司是一條小魚,必然要追求速度,你註定比大公司更有挑戰。在速度裡面怎麼尋求平衡?做極限運動,或者騎摩托車的人會知道,最好的感覺,其實是稍微在失控的狀態。這種狀態下,你的能力在不停接受訓練,你的肌肉記憶能維持住,隨時能夠調整,我覺得這是最佳的狀態。

3、創業公司是很難穩定的,因為大公司的資源和人都比你多,他們本來就很穩健,資金也比你充足。這種情況下,你需要比他們更激進一點,維持稍微失控的狀態,以更快的速度發展。

京東金融陳生強:忘掉自己,忘掉以往的角色,忘掉以往的所謂的成功的經驗

4、我最早是京東的CFO,後來做了金融,這實際上是完全不同的行業。所以開始我在幹這件事情的時候,首先告訴自己的就是忘掉以前做財務的一些思考方式跟思考邏輯,同時忘掉自己做電商的那些思考,專注到金融行業本質。先忘掉你自己,忘掉你以往的角色,忘掉你以往的所謂的成功的經驗。

5、2015年,公司發展特別好的時候我特別焦慮,核心就是我沒有想明白未來三到五年不變的是什麼。我天天在那兒看變的東西,沒找到不變的東西。一旦沒找著不變的東西,內心是不可能安靜的。所以,我現在的做法,實際上更多的是去找未來三到五年到底什麼不會變,然後拿不會變的東西去應對不斷在變的東西。

業績才是尊嚴|經緯CHUANG大會上創業者們分享的25條經驗

獵豹傅盛:不應該因為一些固有的認知去放棄外部的機會

6、當年Musical.ly融不到錢的時候,我們投給它500萬元,賣給頭條的時候接近10億美元的估值,我們也拿回近2 億美元。後來想想這件事情,其實是低估了當時整個內容領域的創新。

我們很早就開始注意到了短視頻,還有頭條模式,但我們沒有下定決心去做,總覺得做工具出身,內容離我們太遠了。

現在想,這其實是在以“自我”(舊我)為出發點,你認為在做一件你擅長的事情,另一件事情你不會做。但事實上你已經有很好的牌了,我們完全有機會可以做新的事情。這讓我意識到,機會的重要性是多麼大,你不應該因為自我的一些固有的認知去放棄一些外部的機會。

7、我跳身做機器人之後,發現它是個巨大的系統工程,我看了很多技術演進的路徑,一個技術真正形成產業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當然這其中機會巨大。我們已經掌握了全自研的機器人技術鏈條,積極推動 AI 技術的軟硬一體化落地,未來會將能力一步步開放,推出更多 AI 硬件產品,目前已經有了階段性的成果。但機器人是一個完全全新的領域,我高估了一個新技術可能帶來的革命性結果。即我拿了成熟產業,來預估了一個新興產業可能帶來的可能性。

業績才是尊嚴|經緯CHUANG大會上創業者們分享的25條經驗

楊浩湧: “快”是打造團隊一個非常好的方法。

8、在競爭裡面有一個說法:你要帶節奏,讓對手跟著你的節奏去跑,讓行業按照你的節奏跑。競爭那麼激烈的情況下,多買一個保險,多拿點錢是非常重要的。去年10月份的時候,我們做過一個Plus,拿過DST的錢,因為我們開始做新車業務了。當時,我對新車一點把握都沒有,但是感覺那個市場需要錢。一堆人追你的時候,對資金的敬畏還是非常重要的。

9、一個團隊總是處在一定程度的非舒適的狀態,對他們成長才是最好的。如果他們很安逸,每個月不做一些有挑戰的事情,他的成長是慢的。如果把他逼到一個相對非舒適的狀態,逼著他去想、去做很多事情,很努力,對團隊成長有很大幫助。“快”的過程中,也會暴露很多問題,急行軍的節奏裡,你會發現文化的問題,組織架構的合理,團隊人員會跟不上,很多問題會特別早地暴露出來。

在戰術層面上,一定要去壓縮、去倒逼他們很快地、非常深度地去思考、做決策,總結經驗再去改變、成長、搭團隊。但在戰略上,應該要慢。是不是該進入一個新的領域,是需要非常慢的思考的。

業績才是尊嚴|經緯CHUANG大會上創業者們分享的25條經驗

小鵬汽車何小鵬:很多時候我們高估了自己,低估了核心的對手

10、

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方向,固執或者偏執,變通或者靈活,是要平衡的。在互聯網某些階段,我認為可以固執一點,因為主要在單點突破就夠了。但是在硬件創業,某些角度我認為要夠系統,不是一兩點能夠強就行了,它需要很多點能夠達到一個平衡才行。

11、創業路上太多高估跟低估了,很難做出一個非常準確的判斷。很多時候我們高估了自己,低估了我們核心的對手。

大家都是聰明人,你看到的他也看得到,他不能做可能是有包袱問題、可能是有體制問題、可能是有基因問題,但是並不代表他做不了。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判斷對手的時候,很容易把自己高估。最後我們成功了,可能是對手不小心犯錯了,而不是因為我們自己判斷正確。所以在這條線上,我覺得打仗的過程中間,大家不一定要理性評估自己和對手,因為專業能力強的人容易高估自己。

業績才是尊嚴|經緯CHUANG大會上創業者們分享的25條經驗

車和家李想:當我們關注的是成長的時候,其他的東西都變得沒那麼重要

13、每當有變化、有問題出現的時候,我都告訴團隊說太好了,總算來了。為什麼?因為我們堅持的這些東西,堅持的這些原則,要通過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迎接各種各樣的變化,才會產生結果。

這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最終只有一件事情是最重要的,就是看我所帶領的組織能夠成長到什麼程度。

當我們關注的是成長的時候,其他的東西都變得沒那麼重要。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因為痛而改變,會因為堅持而受益。

14、這個世界其實挺糟糕的,我認為90%以上的人,在智慧方面幾乎為零。每當遇到重大的選擇,以及需要做出重大的判斷的時候,他盯的都是自己失去了什麼,以及別人得到了什麼。所以,各種各樣糟糕的選擇、重複的錯誤反覆產生。這是我對自己和團隊很在意的一個學習和訓練的過程。

遇到一件事,只要我們盯的是問題和損失,就會非常焦慮。同樣的一個現象,如果我們盯的是人,關注的是成長,就不焦慮了。所以我就特別奇怪,我們內部發生一點小事,外面的媒體比我們焦慮一百倍,我都不知道他們怎麼想的,他們每天活得多麼多麼地辛苦。而我們內部大家覺得這個收穫很好,我們都成長了,獲得了巨大的價值。

15、傳統企業很多時候最重要的是資源,但作為一個科技企業,很多時候資源是被嚴重高估了。我第一次創業的時候,用大量時間去找外面的合作,找各種各樣的資源,

後來發現我身邊科技行業的幾乎沒有一個朋友是因為掌握了一些資源而成功的

業績才是尊嚴|經緯CHUANG大會上創業者們分享的25條經驗

樂信肖文傑:可以預知的問題都不叫問題,不可預知的東西那才叫真正的挑戰

16、在2014年,我們公司抓住了政策窗口,是增長最快的一年。

當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裡面,清楚地寫了大力發展互聯網金融,但這個窗口其實非常短。有這樣的機會出現,是不可想象的。

我們最開始是服務於中國的年輕人,從大學開始。但是後來由於市場裡參與者參差不齊,監管開始收嚴,這裡面其實殺死了這個行業裡面98%的公司。到今天為止,這個行業很多原來表現非常好的公司都已經沉到水底下面,只能通過其他合法合規的方式去做了。

17、在發展過程中,大家可以預知的問題都不叫問題。不可預知的東西,那才叫真正的挑戰。不可預知的東西靠什麼過去呢?尤其是政策對於行業和公司的影響,我覺得你只能靠一點,價值觀驅動和用戶價值驅動,永遠要做對用戶有價值的事情,要做對社會有價值的事情。你才能走的過去。

18、我們做金融類的,必須保證公司有絕對的安全性,才能到今天。我最大的煩惱是業務增長太快了。當我們的業務增長太快,是真正讓我睡不著覺的時候,

因為增長出來的不一定是業績,有可能是風險,這個時候讓我比較煎熬、難受。

尚德機構歐蓬:與其出去融錢,不如把現金流做大

19、2013年,我們的模式基本驗證成功的時候,嘗試過融B輪,但當時確實是資本寒冬,我們沒有融到錢,反而花了很多錢,現金流很緊張,這個使我超級焦慮。我想,與其出去融錢,不如把現金流做大。

你的生意在早期產生不了現金流,最好的方法就是你一定要融錢融得足夠快,彈藥足夠多。但如果你的生意早期能夠產生現金流,那對抗融資不利的最好方法就是把你的主營業務做大。

業績才是尊嚴|經緯CHUANG大會上創業者們分享的25條經驗

戴科彬:時間可能更重要

20、互聯網實在太浮躁了,每個人今天在這裡花幾分鐘時間跟你說幾句,底下的人以為是真諦,結果回去嘗試,一做發現又是錯的。因為一個人的知識沉澱和他的經驗是需要時間的,如果回到以前,我會花更多時間讀更多書,潛心研究,我覺得這個非常重要。

21、2008年到2010年這三年裡,獵聘其實是一家線下獵頭公司。我們當時並不想做獵頭,但是沒辦法,想做的互聯網方向沒有拿到錢。2008年金融危機沒有任何一個人願意給錢,我們只能做獵頭,先賺點錢再說

22、這些年,我們每一輪融資都沒有糾結估值的問題。融資的時候,我認為錢到帳是第一位的,尤其是你想快速在這個行業裡有一個突破的時候,這是我們速度比較快的很重要的原因。我們公司自己做投資的時候,我遇到很多創業者,

他們會跟你糾結估值差了5%到10%,其實這個意義有多大?時間可能更重要

業績才是尊嚴|經緯CHUANG大會上創業者們分享的25條經驗

VIPKId米雯娟:快是以“慢”字為前提的

23、2014年,是非常焦慮的一年,我們只有幾十個學生,但是我們選擇了慢慢地打磨產品。這個過程給了我們很強大的力量,通過那一年半的時間,我們特別深刻地再一次去了解了用戶價值,孩子們的需求,時代變化了之後,老師的需求是什麼,家長想要什麼,所以才有了後來這幾年的“快”。所以,

快是以“慢”字為前提的

荔枝賴奕龍:香蕉長得快,但賺不到太多錢

24、過去一年,荔枝的收入漲了10倍,我覺得所有高速增長都是跟你的積累有關。我們在之前做了很多積累,在碰到某一個點,合適的商業模式它就爆發了。

25、中國的創業者大部分非常喜歡高速,恨不得今天創業,明天融10億美金,後天上市,當然投資人也很希望投一個項目增長很快。

我們家鄉是種荔枝、香蕉的,你把香蕉種下去,很快就長很大,就能夠收成,但是種完一波,你要砍掉又重新再來,如果有颱風,就沒有什麼收入,所以種香蕉賺不到太多錢。但種荔枝長的慢,好幾年才結果,但結果之後,每年都是可以很賺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