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西施助越王滅了吳國後,結局究竟如何?

馬迎旭


西施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她的很多故事至今都被人津津樂道,據說西施在溪邊浣紗,魚兒看見了她的美貌都忘記了遊動,沉入了水底,從此有了“沉魚”的美稱。

西施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人物。春秋末期,西施出生於越國苧蘿村(今浙江省諸暨市苧蘿村),本名施夷光,因為住在村西,故名西施。

吳越爭霸時期,越國為吳王夫差所破,越王勾踐曾以“臥薪嚐膽”之決心,圖謀恢復國家。他知道吳王夫差好色,就聽取了范蠡的計策,遍尋越國美女獻於吳王。

西施就是這時候被找到,在學習了各類技藝後,被獻給了吳王夫差。西施到了吳國之後,媚惑夫差,使夫差荒廢朝政,親信佞臣,遠離忠良,直到滅國。

西施的死有多個版本。

第一種說法,西施沉江。

按照北齊《修文殿御覽》引用的《吳越春秋》的記載,勾踐滅吳國之後,認為西施是“亡國尤物”,就將西施沉入了江中,用來告慰伍子胥對吳王的忠誠之魂。

伍子胥是在夫差要釋放勾踐回國時,極力反對,被吳王賜死後,沉入江中的。而夫差兵敗自殺前,想起來伍子胥,感覺死後無顏見伍子胥,就戴上金面具之後才自殺身亡。而伍子胥之死,也跟西施魅惑吳王有關,所以,勾踐將西施沉江,以祭奠忠臣。

但是現在版本的《吳越春秋》卻沒有記載西施沉江的故事,所以,讓人們又有了遐想。

第二種說法,泛舟五湖(民間傳泛舟西湖)。

這個說法主要來自民間傳說,相傳是范蠡帶兵滅吳後,將西施救出,西施之前就傾慕范蠡的才華能力,而范蠡也自然是英雄愛美人。他們應該是在西施被選中,作為美人獻給吳王之前,就相識相戀了。

西施在被范蠡救出後,就跟隨范蠡退隱西湖,天天泛舟湖上,直到終老。西湖由此也被稱為“西子”,成了杭州的美譽。

這個說法的相關典籍,主要是唐朝《吳地記》轉引東漢《越絕書》中的內容,由於圓滿的愛情故事結局,被追求幸福的大眾所接受,並且廣為傳揚。但是今本《越絕書》並無此內容。所以,又不免讓人生出更多的聯想。

第三種說法,悽美愛情。

歷史總是殘酷的,按照《史記》的記載,越國滅吳後,范蠡出走,自稱為“鴟夷子皮”,這在《越王勾踐世家》和《貨殖列傳》中都有記載。

鴟夷子皮,其實是一種口袋,用牛皮製成,伍子胥被稱為“鴟夷”,因為被裝入口袋沉江。范蠡要懷念伍子胥麼?那這個就太驚人了,這是要搶“龍陽君”名氣的節奏呀。

范蠡當然不是要做“龍陽君”,他應該是真的愛西施。而西施被勾踐用“鴟夷”包裹後沉入江中,應該也是真的。

勾踐明知范蠡愛西施,為什麼不做個順水人情,進一步收買范蠡呢?很簡單,“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范蠡在西施死後,也很清楚自己的處境,所以,不得不選擇逃亡,從此隱姓埋名,並以“鴟夷子皮”自稱,用來寄託對西施的深深懷念。

西施雖死,但也受到了後世眾多文人雅士的頌揚,讚頌西施的詩篇眾多。

而西施的家鄉,現在的浙江省諸暨市苧蘿村也留存有很多西施的相關古蹟,想感受春秋時美女氣息的小夥伴,不妨去看看,還可以順便去杭州,領略一下西湖的美景。


奕天讀歷史


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四大美女。


上面這句話中的“沉魚”講的就是西施浣紗的故事。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而且西施為首。但是古人說紅顏禍水,真的再適合不過西施。憑藉柔弱女子,竟然幫助越國打敗了吳國。


西施本來是叫施夷光,是越國有名的大美女。公元前494年,吳王夫差打敗了越王勾踐。為了保留國家,越王勾踐委屈向吳王求情,並且在吳國做了人質。雖然在後來越王被放回,但是身為國王怎麼可能忘記階下囚的恥辱。所以他“臥薪嚐膽”,希望有一天可以找回場子。

光自己強還不行,還要想方設法的讓吳國弱。下面有人給他出了很多計謀,最後選定了美人計。為了尋找美人,勾踐派范蠡廣巡天下美女。在苧蘿村找到了西施和鄭旦,並且同時深深的愛上了兩人。但是國家為重,他還是把西施帶回了都城會稽。


西施接受了三年的培訓後,成為了一名出色的美女特工。三年時間裡面,范蠡與西施朝夕相處,兩人分別雖然不捨,但是為了大局還是送走了西施。之後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越王勾踐打敗了沉迷美色的吳王夫差。

作為國家英雄的西施,最後的結果怎麼樣了?歷來有兩種說法,最好的結局是回來之後與范蠡比翼雙飛。但是我更加傾向於第二種說法,西施會來之後被溺死在江河。之所以有這種想法,還是因為越王勾踐後來的“醜像”。


越王勾踐打敗吳國之後,開始膨脹起來。忍辱負重這麼多年,突然沒有了壓力,也開始忘情於紙醉金迷之中。當年夫差可以睡西施,為什麼我不可以?所以想把西施抓過來侍寢!而越王的妃子知道自己不是西施的對手,所以提前用皮革把她裝好扔到了水裡淹死。


古人都說紅顏禍水,這樣的女人還是少點的好


史之策


西施是“美人計”的鼻祖,中國最早的女特工(本人給封的),原本一村姑,無意中被捲入一場政治鬥爭的漩渦之中。


戰國時期,吳國與越國之間發生了戰爭,越國戰敗,越王勾踐被迫去吳國當了人質,受盡了屈辱和折磨,過的不像人樣,當然吳王也沒把他當人看。


勾踐歸國後,臥薪嚐膽發憤圖強,要報仇報仇報仇,可吳國比較強大,自己太弱小了,這個仇怎麼報?范蠡建議走捷徑抄近路,採用“美人計”,小成本,大回報,勾踐也是山窮水盡,只能靠女人了,命令范蠡全國範圍裡尋找美女,西施橫空出世,被范蠡帶了回來,經過三年的艱苦培訓,獻給好色成性的吳王夫差,西施不負眾望,學以致用,很快就俘虜了夫差的心,勾踐趁熱打鐵,一下子就打敗了吳國,西施的美人計首戰告捷,立了大功。


西施勝利凱旋,最高興的當然是范蠡和勾踐了。范蠡早就暗戀西施,國難當頭,兒女私情當然放在一邊,如今幸福的時刻已經來臨,范蠡絕不會這次錯過,於是和西施消失得無影無蹤,就這樣人間蒸發了。


勾踐早就對西施垂涎欲滴,國事為重,只好忍痛割愛,西施回來後,就想招她為妃,皇后不幹了,就命人偷偷的將西施沉江了,勾踐竹籃打水一場空,腸子都悔青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吳國被滅後,憤怒的吳人將怒氣發洩到西施身上,也將她沉了江。


總而言之,西施逃不過一死,說她紅顏禍水也好,說她什麼什麼也好,西施只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她是被利用了,她不過是權力鬥爭的犧牲品,西施才是最大的受害者,她的苦向誰說。。。。。。。


遺產君


西施,四大美女之一,有著沉魚之稱。就是西施在河邊浣紗時,魚兒見到她的美色,就不會遊動了,沉到水底。由此有了沉魚之稱。也由此說西施的美麗。但四大美女到底有多美,沒有人知道,後來人只是通過詞句描述她們的美麗。現在她們都成了美女的代言詞了。



西施,越王派往吳國的間隙。因為西施美麗,吳王夫差被西施的美色迷的神魂顛倒,不理朝政,春秋主姑蘇臺,夏冬主館娃宮。整天與西施遊玩。大臣伍子胥覲見,都不予理會。伍子胥建議吳王把越王殺死,已決後患。可是吳王夫差看到勾踐如此模樣,覺著沒有任何危害存在,沒有殺。伍子胥有建議殺了西施。吳王更是惱火。直接賜劍讓伍子胥自殺。伍子胥自殺說,讓人把雙眼挖下,掛在吳國東門,要看著越國直取吳國。吳王夫差很生氣,讓人用皮帶子裝起伍子胥,扔到河裡了。最後,吳王不聽勸諫,被越國所滅。



越國勝利後,西施的使命完成。有人說,西施又回到了越國,與范蠡成舟西下,過著神仙眷侶的生活。還有人說,越王也喜歡西施,但王后怕西施誤國,勸西施自盡,於是西施自盡而死。還有一種是越王嫉妒西施與范蠡想愛,於是下令把西施裝進皮帶子,沉入河中。



到底西施最後的結局如何。悠悠歲月,應該已是無法考證了。我們情願相信她們去了一個遠的地方,過著神仙眷侶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