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特斯拉來中國建廠,你同意嗎?

喝碗孟婆湯


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於5月10日獲上海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核發的營業執照。

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億元,股東為特斯拉汽車香港有限公司,公司成立日期為5月10日。

公司的經營範圍主要包括:從事電動汽車及零部件、電池、儲能設備、光伏產品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諮詢、技術轉讓,上述同類商品的批發、佣金代理(拍賣除外)及進出口業務,並提供相關配套服務,電動汽車展示及產品推廣。

儘管從經營範圍來看,特斯拉(上海)的業務範圍只是涉及技術開發、電動汽車進出口銷售,並未涉及電動汽車在中國的生產。但在經過與汽車企業合資、與非汽車企業合資,甚至獨資設立公司的傳聞後,特斯拉在華國產化的傳聞正悄然接近現實。

特斯拉在上海建廠了。

為什麼是上海?為什麼是中國?

政策

今年4月17日,中國國家發改委公佈了放寬汽車行業的外資股份比例限制的時間表,其中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將於今年取消。此前,中國政府規定外資車廠只能通過合資形式存在,且持股比例最高不能超過50%。


中國汽車行業開放短期內的主要受益者,是專注於新能源汽車的外資車廠,包括此前一直尋求在華建立全資製造基地的美國廠商特斯拉。

這段時間特斯拉麻煩不斷,大將折損、產量壓力、財務數據、馬斯克還得罪了華爾街的投資人。在中國的工廠投產後,有助於緩解特斯拉的產能壓力。

去年11月,特斯拉在北京新註冊了一家新能源研發公司,名為特斯拉(北京)新能源研發有限公司的企業。這表明特斯拉計劃進行基於中國本地化進行研發。

中國市場

特斯拉是全球電動汽車龍頭,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純電動汽車市場,也是特斯拉繼美國市場之後全球第二大市場。2016年,純電動汽車在中國的銷售量達25.6879萬輛,同比增長121%。

對於在中國建廠一事,特斯拉CEO馬斯克興趣一直不小。今年8月,他在電話會議中說:

我們希望能在美國保持絕大部分生產,但很明顯的是,在中國和歐洲建立超級工廠,併為當地市場服務是有意義的。在加州進行生產然後跨越大半個地球進行運送並不現實,尤其是在產品想讓消費者儘可能負擔得起的情況下。


全天候科技


如果真的來中國建廠的話,從個人的角度來講,肯定是非常同意的,因為沒有人會拒絕更好更優秀的事物。

但是,從國家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其實並不是特別好的一個選擇。現在的中國,特別是現在的中國製造,已經非常的出彩,非常的出色。而市場其實還在更多的傾向於歐美的進口產品。需要一個過程,慢慢的讓大家知道,中國製造完全已經超越了進口商品。


SuperYang


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良性的競爭能相互促進,前提不能是燒錢的惡性競爭。

所以我同意特斯拉來華建廠,這樣有利於我國汽車行業快速進步,如果在競爭中我國勝出,那汽車行業地位我國就算是奠定了,如果在競爭中沒有掙得第一,那掙個第二也很好,例如手機其實就是競爭的結果。

特斯拉顯然不是最好的汽車製造商,但是他是一個有追求的汽車製造商,和有追求的一起奔跑,最後會不知不覺的發現自己也很牛😄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弱小無論怎麼保護都不行,我要現階段要做的是幹掉真正的弱小,扶持強大的弱小,促進強者更強,讓企業在競爭中逐步成長為巨頭。


夢神飛域


我不同意,那又怎樣。

馬斯克又不會分股權給我。

特斯拉還是會來的,大概率還是在上海。

與其討論會不會來,倒不如討論有什麼機會。

新能源是趨勢,誰也擋不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