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管理方法論:在合適位置上,人人都是人才!

人無廢人,器無廢器!

作為管理者,如果你還在為員工的執行力和自律性發愁,是否想過,可能是你的選人、用人方法出了問題呢?

想像一下,如果你讓一個思維嚴謹,但不善言辭和社交的人去做銷售,他很難做得出色。

但我們不能斷定他不是一個人才,如果讓他學技術,他可能會是一個不錯的工程師或會計師。

所以,人才不是一概而論的,而是要把他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充分發揮價值。

這也就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學生在畢業後,從事與專業無關的工作。因為很多人在選擇專業的時候,受許多外界因素影響,自己本身不喜歡也不擅長。

管理方法論:在合適位置上,人人都是人才!

在人才選拔上,專業背景不應該成為衡量的主要標準,重要的是人才素質。這個素質包括:對職業熱愛程度、自律性以及學習能力。我們也可以稱之為職業素質。

對職業的熱愛程度決定了一個人的學習積極性和自律性,進而提升執行力,這是專業和學歷無法衡量的。

因為人才靠的是自律,而普通人靠的則是他律,即制度來管理。

舉個例子,比如我們曾經面試過一個行政管理畢業的行政專員。在面試過程中,我們問她,行政崗位會涉及到許多管理問題,能不能就上家公司談談你對管理的看法。她的回答,卻讓人大跌眼鏡。她說,她覺得上家公司的考勤存在問題,因為她就遲到了幾分鐘也算遲到,還要扣工資,這點需要改進。

我們大跌眼鏡不是因為遲到,而是她的職業素養。首先,不遲到是每個公司的基本制度,而行政是考勤制度的執行和維護者,如果她都認為遲到是正常的,那麼其他人更不會遵守,公司的秩序怎麼維持?

所以說,即便她的專業是行政管理,但也不具備行政崗位的素養。

管理方法論:在合適位置上,人人都是人才!

這就是自律和他律的區別,優秀的人,在他感興趣的領域,絕對是自律且積極的,他會發揮自己最大的能量達成目標,最後激勵他的不只是收入,而是成就感。

而普通人,如果只因為專業才選擇職業,只會亦步亦趨,需要靠制度和收入來激勵。這樣的人,也別指望會給公司帶來太大的價值。

但是,如果不遇到事,我們很難看出一個人是否具備職業素養,而且在一個公司裡,老闆也很難有精力去考察每個人是否具備職業素養。

所以,這就需要一套完整的制度和流程去管理員工,在“他律”的基礎上考察員工的自律性,選出適合的人才。

在“他律”的建設上,Teamface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流程,從行政審批、人事招聘、項目協作、客戶關係到財務、進銷存管理,員工根據崗位職責和任務要求,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

但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的涉及到的自律問題,也會通過管理體系有痕記錄下來。

哪些人偷工減料、哪些人安於職守、哪些人積極解決問題,哪些人具備多中能力,管理者都能一目瞭然。自然也就能任人唯賢,將人才放在合適的管理位置上。

管理方法論:在合適位置上,人人都是人才!

這對於員工和管理者來說,都是一件雙贏的事。

對員工來說,可以淨化工作環境,工作中的勾心鬥角和貪腐問題,在可視化流程面前暴露無遺,讓真正優秀的人才可以專注力量發揮自己的才能。

而管理者則不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在人才的選拔、考核和觀察上,通過系統、流程、數據報表等有效依據,就可以分辨哪些人可以培養,哪些人真正擁有實力,從而把更多時間精力放在戰略決策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