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管理方法论:在合适位置上,人人都是人才!

人无废人,器无废器!

作为管理者,如果你还在为员工的执行力和自律性发愁,是否想过,可能是你的选人、用人方法出了问题呢?

想像一下,如果你让一个思维严谨,但不善言辞和社交的人去做销售,他很难做得出色。

但我们不能断定他不是一个人才,如果让他学技术,他可能会是一个不错的工程师或会计师。

所以,人才不是一概而论的,而是要把他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充分发挥价值。

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毕业后,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因为很多人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受许多外界因素影响,自己本身不喜欢也不擅长。

管理方法论:在合适位置上,人人都是人才!

在人才选拔上,专业背景不应该成为衡量的主要标准,重要的是人才素质。这个素质包括:对职业热爱程度、自律性以及学习能力。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职业素质。

对职业的热爱程度决定了一个人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律性,进而提升执行力,这是专业和学历无法衡量的。

因为人才靠的是自律,而普通人靠的则是他律,即制度来管理。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曾经面试过一个行政管理毕业的行政专员。在面试过程中,我们问她,行政岗位会涉及到许多管理问题,能不能就上家公司谈谈你对管理的看法。她的回答,却让人大跌眼镜。她说,她觉得上家公司的考勤存在问题,因为她就迟到了几分钟也算迟到,还要扣工资,这点需要改进。

我们大跌眼镜不是因为迟到,而是她的职业素养。首先,不迟到是每个公司的基本制度,而行政是考勤制度的执行和维护者,如果她都认为迟到是正常的,那么其他人更不会遵守,公司的秩序怎么维持?

所以说,即便她的专业是行政管理,但也不具备行政岗位的素养。

管理方法论:在合适位置上,人人都是人才!

这就是自律和他律的区别,优秀的人,在他感兴趣的领域,绝对是自律且积极的,他会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达成目标,最后激励他的不只是收入,而是成就感。

而普通人,如果只因为专业才选择职业,只会亦步亦趋,需要靠制度和收入来激励。这样的人,也别指望会给公司带来太大的价值。

但是,如果不遇到事,我们很难看出一个人是否具备职业素养,而且在一个公司里,老板也很难有精力去考察每个人是否具备职业素养。

所以,这就需要一套完整的制度和流程去管理员工,在“他律”的基础上考察员工的自律性,选出适合的人才。

在“他律”的建设上,Teamface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流程,从行政审批、人事招聘、项目协作、客户关系到财务、进销存管理,员工根据岗位职责和任务要求,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但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涉及到的自律问题,也会通过管理体系有痕记录下来。

哪些人偷工减料、哪些人安于职守、哪些人积极解决问题,哪些人具备多中能力,管理者都能一目了然。自然也就能任人唯贤,将人才放在合适的管理位置上。

管理方法论:在合适位置上,人人都是人才!

这对于员工和管理者来说,都是一件双赢的事。

对员工来说,可以净化工作环境,工作中的勾心斗角和贪腐问题,在可视化流程面前暴露无遗,让真正优秀的人才可以专注力量发挥自己的才能。

而管理者则不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在人才的选拔、考核和观察上,通过系统、流程、数据报表等有效依据,就可以分辨哪些人可以培养,哪些人真正拥有实力,从而把更多时间精力放在战略决策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