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用表情包對話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李克爽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8155610393704064051, "status": 0, "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847a000971256b5d262d\

知我心理學


喜歡用表情包懟話,多的很,取圖點贊,我繼續更新,哈哈(我是不是還需要更新,一直都還有點贊關注)但這裡只能放這麼多圖片了,怎麼辦)















說更新就更新










再次更新😊
















寶寶再次更新











一直都還有朋友點贊關注,所以再次更新😂








那年夏天_ping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我最近不能跟你們聊天了,因為我搞丟了我的表情包”。為什麼表情包在溝通中有這麼大的作用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表情。表情是情緒的主觀體驗的外部表現模式。人的表情主要有三種方式:面部表情、語言聲調錶情和身體姿態表情。而表情包則是表情的載體。鑑於目前的表情包都是靜態圖片和動態圖片,我們可以說,表情包主要承載的是面部表情和身體姿態表情。當然,如果給表情包配上文字,當我們看到生動的表情包配上文字時,也會在心中默默地用自己認為應當匹配的語氣默讀出來,這種情況下,表情包也可以承載語言聲調錶情了。用表情包來對話的人,可能會有以下兩種心理:

(1)表情包是傳達意思的最好方式。在我們嬰兒時期,我們不會說話,也不能理解語言的意思,因此我們通過觀察母親的表情,以及通過自己的表情來傳遞信息。這種信息跨越了語言符號,在多數文化環境背景中有著相同的意思。因此,當文字容易產生誤解時,一個能夠傳達表情的圖片,比我們的語言更能表達自己的意思。隨著表情包的不斷髮展和人們的需求不斷增加,你可以發現,現在的表情包越來越多元化,表達的情緒情感也越來越精細化。

(2)表情包可以成為展示自己的方式。表情包本質上屬於一種流行文化。從最早的符號表情到emoji表情再到各種圖片製成的表情包,表情包的選擇越來越多,使用怎樣的表情包已經可以判定一個人的品味。此外,現在有一些搞笑表情包,通過收藏和分享此類圖片,可以得到人們認可,實現心理上的滿足。


夯七婚戀指導



用表情包對話,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啊,一排表情下來,感覺就像是連成了一個故事一樣,有搞笑的,有吵架的,有樂趣。用表情包來對話,更能表達出內心的真實想法,而且不會讓人尷尬,沒有話說了,就發個圖片,上個表情包,一切尷尬都緩解辣,表情包是一個好東西,對於我來說,我對話的時候就是喜歡用表情包,並不是對別人的不尊重,而是覺得配上表情包,會有更好的效果,起碼不會讓人尷尬,聊天之餘鬥鬥圖,找點樂趣。

在某些聊天途中,避免不了會有尷尬,會有緊張,準備吵斗的環節,這個時候就需要出動表情包辣,緩解一下氛圍,發幾張搞笑的圖片,把大家逗樂了,氛圍就不一樣了,大家也就放得開了。

有些人是無圖不歡的,而有些人是不喜歡發圖片的,只能說人各有異,喜歡是一回事,不喜歡是一回事,尊重大家就好了。最後要說的就是,表情包對話並不是不尊重,不看重,不認真,而是在用另外一種更為有趣的方式在進行對話。

下面是我的一些表情包,可以用於聊天,而且很搞笑哦!撩人必備



希望大家可以喜歡哦!別忘了給紅棗wen點贊哦,謝謝麼麼噠~


紅棗wen


我來根據我平時需要來分析一下我心路歷程


最開始的時候,會選擇成套可愛的表情進行下載,那個時候表情包還沒有那麼火,甚至還不叫表情包,除了自帶表情之外,有印象的接觸是兔斯基熊貓bobo一類的啦。

動作形象都很可愛的那種~

通常都是一套一套進行收藏,慢慢表情越來越多,都是非常可愛的那種

比如說這種啦。

現在,反而開始對醜萌醜萌的表情感興趣,簡直看到了一個黑化的自己一樣,配上文字之後,表現出來更誇張,更貼近內心,甚至更有年代感。

比如說


中老年表情包

泛指那些深受父母喜愛的類型,看起來非常有老一輩的風範,及其富有搞笑和異樣的潮流美感。

這種屬於老圖配老話,經常是80/90年代的廣告啦,mv啦,電視劇啦,以及一些“緣,妙不可言“這類的文字,這類表情包常常被父輩中年人所喜愛,無論是文字還是圖片,亦或是那炫彩字體,新一代的年輕人更喜歡用這樣的表情包進行調侃。

也有這種現在的明星名人被改造的中老年表情包

以及老圖配新字。

中老年表情包不再是中老年常用(其實年輕人用這樣的表情包更多)


明星臉表情包

有明星的電影截圖,電視截圖,採訪截圖,反正就是各種圖和圖的衍生圖。

據個例子

就是很好理解啦,就不詳細說明了


動物表情包

其實就是小動物們再加工的表情包啦,炒雞可愛!!

卡通類型的

還有一些醜萌醜萌叫不出名字的表情包

綜上,無論是那種表情包,都可以很好的表現出我心中所想。

聊天的過程中本身就是語言上的交流,一個“哦”一個“嗯”很難表達自己內心究竟是怎樣一種情感,但是用表情包代替文字敘述的時候,感覺就是在告訴對方“我跟你講哈,我現在就是這種表情”

這種哈哈哈

已經這種哈哈哈

是不一樣的哈哈哈哈~

拜拜哈哈哈哈


AcFun彈幕視頻網


我覺得在表情包風靡的今天,大家瘋狂使用表情包對話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和趨勢。要說用表情包聊天的體驗是什麼,我覺得是為了讓溝通更加自然和舒服。我覺得采用表情包對話,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去分析:

從眾的需要

這種情況多發生於群聊中,比如說過節時領導群發了紅包,員工搶完了紅包後,基本上都是採用“謝謝老闆”之類的表情包回覆,或者是文字+自帶表情的圖案回覆,這種表情包對話的做法,其實就是一種保持隊形的做法。通過表情包的回覆,既達到了感謝領導的目的,同時又與同事保持了一致,讓自己在集體裡更加合群。

調侃增進感情

在同學群中,幾個關係好的小夥伴們,經常發表情包來互相“嘲諷”,因為有些話寫出來比較乾巴巴的,不夠生動有趣,而採用表情包對話就不一樣了,很多有動態效果的表情包,就能很好地將信息準確地表達出去,好友之間通過這種互損的方式,增加了彼此之間的感情。

化解尬聊的神器

相親中的兩個人,在開始不太熟悉的時候,由於兩個人之前沒有任何聯繫,很容易因為找不到話題,而陷入尬聊的局面。為了緩解這種尷尬的氣氛,採用表情包對話,就讓原本尷尬的氣氛得到了緩解,因為自帶娛樂屬性的表情包可以很好地調節氣氛,讓雙方都放鬆下來。

鬥圖的樂趣

現在很多年輕人,基本上聊天都用表情包,很少發文字的內容。這種鬥圖聊天的出現,很多時候是因為表情包的娛樂屬性。因為包情包不僅傳達了自己的意思,還能夠表明自己的態度,這種有個性的表達方式,讓年輕人覺得非常有趣,從此就樂此不疲地玩兒的不亦樂乎。

結語:表情包對話的意義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相同的內容在不同的語境中表達的意思有可能差得很遠,我們應用表情包聊天的初心還是為了讓溝通更加自然和舒服,這個目的我覺得是不會變的。

歡迎點贊並關注匠心粥館——粥濟萬物,匠人匠心。美好生活需要我們用心去體驗~


匠心粥館


微信有三大聊天殺手:群發消息、長語音以及鬥圖。

這是一位朋友得出的結論,我深以為然。由於業務的擴充需要,他的微信加了很多好友,從此生活節奏就被打亂。

他每天都能收到各種群發的消息,內容無外乎是清理好友的教程、早安晚安的心靈雞湯、邀請投票以及各種微商廣告,防不勝防,令人生厭。

刪除好友顯然是唯一的解決辦法,但如果對方是一位重要的客戶,那他只能閉著眼睛忍了。

這群頻繁騷擾的人還有一種共性,都特別喜歡發送長語音。

為此,這位朋友還向我總結了這類人髮長語音的兩大規律:

1、語音只要超過60秒,必然會有三四條60秒即將出現;

2、說話都是斷斷續續、含糊不清,讓人費神。

他還向我感慨:“所以啊,後來只能減少生意上的交往...經常髮長語音的人,通常只顧著自己,沒有考慮過他人的感受。”

儘管實際情況複雜,不能一概而論,但我建議髮長語音的人,請斟酌再三,或者學習下羅胖在60秒內如何講透一件事。

如果說前兩種情況還可以從容應付,那麼表情包就徹底打敗了我的朋友。

“你能想象群裡有幾百上千條消息,幾乎全是沒有營養的表情包,我想查找關鍵的信息,手指都要劃個半天,費了一大股勁!”

如果碰上群裡在鬥圖,用朋友的話來形容,那簡直是一種“喪心病狂”。他一旦誤闖戰地,微信離開卡得動不了,直接閃退。因為這個原因,他還換了一部新手機。

他問我怎麼辦,我說忍著啊,只有兩個選擇:退群或者屏蔽群。

至少從這方面來看,表情包所具備的黑色幽默,是能促進社會和諧,人文關係的進步,這不能否認。

有人反駁:“表情包沒有錯,錯的是製作表情包的人。”這句話很有道理,事實上,我從不討厭使用表情包,但拒絕它被濫用。

對於表情包而言,它既不屬於陽春白雪的高級化,也不存在下里巴人的鄙視鏈。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發表情包勝於文字,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正逐漸下降,卻不知曉。

正因為我們對錶情包過於依賴,生活上所有的酸甜苦辣,都能用表情包來替代,導致情緒被綁架,我們也越來越不會說話了。

曾有不少讀者在微信上和我討論寫作技巧,給我挺深印象的是,有個人每打一段字就配一張生動的表情包,就像這一種:

表達孤獨和無助的一種狀態

她發的表情包很多,讓我眼花繚亂。思索片刻後,我提醒她,寫文章是不能發表情包的,現在要習慣用文字來表達。

她說,不加上表情包大概沒辦法繼續聊天了。

我們再去看看那些熱衷於發表情包的人,或許都有著普遍的共性:表達詞彙貧瘠。如果要形容內心的驚訝,除了說“厲害了我的哥”這種網絡熱詞外,就只剩下666和“牛逼”了。

即便是這類網絡熱詞,也有表情包替網友發聲,我們甚至可以不用打任何一個字,龐大的表情包庫就能匹配好。

一個不得不重視的事實:

表情包確實讓世界的溝通變得短平快,但它正降低每個人遣詞造句的能力和耐心。

這種表情包式的聊天,它也滲透進寫作圈內。許多小編奉行著文字不夠表情包來湊的真理,在文章內硬生生插入了幾十個表情包,將內容篇幅擴容到可以媲美一萬字的論文。

黃執中在《奇葩說》裡說過,現在的年輕人手機裡有一大堆表情包,可是臉上卻沒有表情。

事實正是如此,表情包的你來我往,只需要手指和屏幕互動,無需面部表情的額外參與。

當表情包在網絡中喧賓奪主,替代了我們腦海中的文字組織能力,那麼在現實中就要付出應有的代價。


小小宛若


3年前表情包營銷大火的時候,我以此作為學年論文的選題。寫完以後也就擱置了,現在看到這個提問,就節選部分內容吧~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在加快,費力不討好的長段文字表達已無法再滿足人們的網絡交流。以下是個人對對各種類型的表情包做的一個簡單地分類說明。

1.\t按內容純潔度分類

根據表達內容的不同純潔程度,可將表情包分為以下五類:

  • 小清新表情包,主要走純潔的賣萌可愛路線,以萌寵、Q版卡通人物和三次元女孩正太的圖像為製作對象;

  • 普通表情包,符合一般人的標準,多取材自日常生活,用於正常交流說明;
  • 汙表情包,用幽默有趣的方式表達不正經的事,包括對生活的嘲諷調侃、與人對罵時的輕度粗口和超出友誼的小黃段子;
  • 無節操表情包,多指含有少量明顯性暗示的話語,鬥圖和撩妹(漢)必備,內容比汙更汙一度;
  • 黃暴表情包,內容多以三次元打碼男女或DIY二次元性愛動圖為主,大多應用於隱私話題。

2.\t按聊天情緒分類

在人際交往中,人們對於聊天內容的表達總會附加各種情緒,當抽象的情緒難以用文字描述時,表情包就派上了用場。關於情緒的表情包大體上由喜怒哀樂衰這五大情緒組成,但是隨著人們對錶達個性的慾望增強,概括式的情緒符號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要。目前人們在這五大表情的基礎上細分出愉快、驚奇、厭惡、憤怒、恐懼、悲傷、輕蔑、痛苦等情緒,極大地豐富了聊天表情庫,同時人們對情緒表達的高標準也促進了表情包的多元化。

3.\t按流行元素分類

表情包的傳播通常結合熱點事件,製造話題感、新鮮感,常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蹭熱搜。它代表了當下最熱門的網絡話題,一些人氣高漲的綜藝節目、明星網紅、社會事件都是表情包的活體素材庫。所以,根據表情包所包含的流行元素,我們也可以得出以下的分類。

  • 第一類是流行詞條表情包。當某一流行語走紅網絡後,網友就會抓住這個熱點製作表情包響應網絡文化潮流,比如最近很火的“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就被製作成各種搞笑的表情,並在朋友圈裡廣為傳播。

  • 第二類是明星表情包。以往經紀公司是不允許破壞明星正面形象的照片見光的,如今明星適度扮醜進而“圈粉”(吸引路人成為粉絲)已經見怪不怪。“黑”與“自黑”早就不再是結果,而是手段。“民族英雄”黃子韜就憑藉“wuli韜韜絕不會輕易狗帶”的梗在社交應用或平臺上一張張流傳的表情包完成了星途的二次救贖。

  • 第三類是節日表情包。逢年過節是全民歡慶的日子,然而網絡上流傳的祝福語已沒有新意,為豐富或蒼白或司空見慣的祝福語言段子,網友製作出大量具有趣味性的節日表情包為替代品。

  • 第四類是熱門IP表情包。如今熱門IP的營銷手段裡已經包括了製作IP表情包的衍生品,一方面經銷商通過製作廣泛傳播轉發的IP表情包推廣產品,另一方面當一個IP被炒熱時,它的出現能夠迅速抓住網友的眼球,在網絡上形成一種全民追逐的網絡文化現象。

所以,根據流行文化產品,製作極具當下潮流的表情包是順應市場的需求。

4.\t按年齡段分類

不同年齡層的人有其不同的審美取向,表情包的設計自然服務於各類人群的需求。網絡世界雖說是年輕人的天下,但是隨著人口老齡化,互聯網普及由年輕人向中老年人擴散,中老年群體成了每年網民增長的主要來源。目前各種年齡層的人都在使用表情包,因為各自的口味不同,所以表情包的畫風主要分化出兩大陣營。

第一類是青年表情包。青年表情包的主色調為黑白,走極簡風,文字作為圖片的補充,有時圖文互不干擾。喜歡刺激、冒險,嚮往自由,敢愛敢恨等個性化的標籤都來自於當代的年輕群體,其表情包自然也被賦予了這些元素。

第二類是中老年表情包。在鋪天蓋地的青年表情包的圍擊中,“中年表情包”以其獨樹一幟的風格在表情包大戰中佔得一席之地。中老年表情包往往呈現五彩繽紛的狀態,紅色、綠色、黃色、藍色等閃光亮眼或高對比度的色彩搭配比比皆是。其中以實拍圖片為主,並配以排比、比喻等修飾語,多含親情、友情等雞湯文字。圖文無直接聯繫,有時候需要看了文字才知道對方的意思。年輕人不敢苟同中老年人“土裡土氣”的審美,而中老年人也接受不了年輕人說話做事“太過火”,表情包切實凸顯了現代年輕人與父母輩在交流中的思想衝突。(ps:現在表情包已經成為老中青三代人和諧友愛陣地,表情包的年齡屬性明顯被削弱。)

………………………………………… 答主有話說…………………………………………

以前個人還挺喜歡用表情包的,工作以後,感覺用表情包聊天特別低效,浪費時間還不能明確表達,所以除了特別顯得沒事,或者跟朋友閒聊的時候,會用用表情包,其他時候一律不再廢話了。有時候感覺自己一點情趣也沒有。

…………………………………………正文迴歸線…………………………………………

表情包的功能取決於人們想要獲得怎樣的聊天體驗。

為了彌補人們在網絡交流中不能準確表達情感的不足,再加上單純的文字在信息不對等的情況下,經常出現詞不達意、情感失真的問題,因此表情包的出現無疑填補了直觀視覺體驗的空缺。

1.輔助語言表達

表情包的使用方便快捷,可以免去用過多文字表達感受從而節省了時間成本。而且大多惟妙惟肖,有時候它比文字能更精確甚至能發揮語言表達所不能傳達的意義。在人際交往中,當口語中不存在對應的詞彙或者根本無法表達時,表情包就可以很好地傳情達意。如此看來,人們喜愛用表情包聊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具有輔助語言傳達的功能。

2.促進情感交流

表情包作為一種語言符號,具有代替文字傳情達意的功能。受到內斂含蓄的文化氛圍薰陶,中國人的思想歷來以含蓄矜持著稱,在情感表達方面不善言辭。所以表情包的出現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因此,在表達心意傳遞感受的時候,如果使用表情包,一方面可以起到一種戲謔詼諧的緩衝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用生動形象的表情包將難以言說的感情準確地傳達出去,讓對方一目瞭然。人們愛用“爾康”表情包,藉助其浮誇的表演,做作的表情幽默誇張地表達出聊天的心情,很好的詮釋了表情包的情感功能。

3.增強社交效果

當人們發現表情包具備了輔助表達的功能後,在很多聊天交友的問題上開始不自覺地依賴表情來解決。

人們在聊天時,會帶有目的性和選擇性地藉助表情包傳情達意,拉近彼此關係,並不是跟所有人都發表情包。這一形成一種共識,與不熟悉親近的人交流,單一的文字交流會讓聊天環境顯得乾癟,也無法進一步地表達聊天對象的實際感情。

而使用表情包一方面會增加視覺效果,使聊天氛圍變得更為活潑有趣,另一方面會向你的聊天對象暗示這樣一種信息,你是一個比較好相與的人。並且,當我們跟一個素未蒙面或者不太熟悉的新朋友聊天時,表情符號也提供了我們瞭解對方性格或者偏好的一種途徑。如此一來,你的聊天對象在心理會減輕對你的設防,有利於雙方加深彼此的交流程度。

4.構建特殊語境

表情包還為聊天提供了更為豐富和細膩的語境,加大了聊天對象的聯想能力。當和別人聊天時,對方回覆一個吃飯的表情,很有可能是在暗示你他想要表達一件和吃飯有關係的事。或許是提示你現在是飯點了,或許表示他馬上要吃飯,或許是他剛吃過飯等。在聊天中,一個比較寫實的表情更形象生動地傳遞出聊天對象想要表達的目的。

表情包的娛樂屬性決定了它出現的場合,並不是什麼場合對什麼人都能使用。所以,表情包的使用存在侷限性。

5.增強儀式感

在群體傳播環境中,社交功能常常還伴隨著儀式感。網絡傳播少了見面的寒暄,但並沒有缺少人類群體活動的儀式感,反而更加突出。

當現實世界被網絡虛擬時空所呈現時,為了讓網民有強烈的參與感,需要模擬現實生活的常態保證其真實度。於是,人們通過儀式進入虛擬網絡中一種人為設定的具體的時空領域,在這裡,人的情感和意義得以再造和表達,並藉此形成集體行動和集體情感。表情包是擬物化的符號,在網絡社交中具有增強儀式感的功能,而強儀式感可以增加網民參與網絡社群活動的認同度。除此之外,專門設立的簽到帖、早安帖、晚安帖等都是一種儀式。

6.弱化交流責任

表情包是高效的情感交流的紐帶,也是緩和聊天氣氛的調節劑。儘管表情包越來越通用,但一百個人眼裡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人們理解它的方式並不一致。技術解決了符號的傳遞問題,但對符號意義的理解卻依賴每個人的大腦及大腦裡關於客體的參照系。一個小小的表情,它可以被賦予多種意思,而不同的人對它的解讀也會不盡相同。

人們可以肆無忌憚地在網上鬥圖,用表情包說葷段子,也是看到了表情包存在表意不明的缺陷和弱化比較尖銳的語言的優點,可以在交流中降低語言背後承擔的責任。

…………………………………………………答主有話說…………………………………………………

以上是對論文部分內容的斷章取義,剔除了大量的調查數據,所以看著會有點尬。不過畢竟已經是3年前的內容,時過境遷,表情包自然會與時俱進,被賦予新的含義和身份。歡迎大家討論~


大奶兔白糖


能用一張聲情並茂的圖來回復你幹嘛要打字?不僅簡單直接說出了心聲,更詮釋了此時我的表情。更好的表達我想說的,釋放了心情!



一、沒有一句話不能用一張圖就回復了的,如果沒有那就兩張!如果聊到不開心想撕了對方時一張霸氣的圖給他發過去頓時心情大好!



二、如果和你鬥圖說明我們關係很好,和你聊天就抑制不住內心的興奮,只有圖片能表達此時的心情。



三、可能我們真的不熟或者不想和你聊太多,一張圖就應付了,想表達的是咱們的關係還不值得讓我打字。(懶癌晚期,打字還要分跟誰~)



新職場說


人的心理是複雜的,情緒是複雜的,表情包,嗯,也是複雜的。所以,用表情包對話的心理呢,也是非常複雜的。兩個人在發同一個表情包的時候,其心理可能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平時都喜歡用表情包對話的人,他們的心理可能也是不相同的。所以,對於這個問題,在此將各種可能性總結一下吧:

(1)表情包具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性,在很多情境下可以完成文字表述無法完成的任務。

(2)用表情包對話是極具趣味性的,我們都希望給他人帶來正面的影響和印象,那麼,簡簡單單一個表情包就能讓聊天氣氛變得輕鬆愉悅,何樂而不為呢?

(3)同樣是一個歡快的表情包,有時候可能純粹是因為懶得理對方所以用表情包替代打字的。君不見,很多人,當見到微信首界面上顯示的某人名字下面是[動畫表情]的時候,都懶得點開看了麼。。這時候,表情包便成了話題終結者。

(4)群體認同感使然。舉個栗子,在一個班級群或是其他氣氛比較輕鬆的群裡在,大家用的可能都是內部成員照片做成的表情包,群體氛圍那是相當的融洽。

(5)有些人是不善於虛擬聊天的,說起來很正常的話一旦打成文字便會顯得很生硬,而打完一行字之後跟一個表情包,便能把那句生硬的話轉化成輕鬆的表述,表情包可以說是避免尬聊的一大利器了。

(6)少數人會有譁眾取寵的傾向,自己做出來或保存一些非常誇張的甚至是“黃賭毒”(咳咳)的表情包天天在群裡發,就是一種希望引起關注的心理了,某種程度上說,這可能代表著發圖者的心智不成熟。

(7)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從其他人、其他群那裡攢的表情包太多、太精彩,不用就浪費了。。

表情包的發明和普及,我們是該給予肯定的,只要不違背網絡文明規範,通過簡單的搞笑表情包,為框架生硬的聊天界面增添一些趣味和人情味,又有可不可呢?

關注“鵜鶘心理陳小康”頭條號,用心理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