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火車進站時工作人員為什麼要敬禮?

張殿鋒302


現在火車進站敬禮的多為火車司機,一般的工作人員是不敬禮的。

新中國成立之初,鐵路就半軍事化管理,那時候的鐵路屬於政府職能部門。

因為半軍事化管理,所以很多標準都是參照軍隊的,比如列車進站敬禮。

隨著鐵路的市場化運營,鐵路內部,除了司機外,其他鐵路工作人員都沒在敬禮了。

如果心細的人會發現,在高鐵進站的時候,高鐵司機都站得筆挺,穿著白色制服,面向列車方向敬禮。

按照以前,那是因為工作的要求,現在的敬禮,是對執勤司機的感謝,感謝他安全回來,感謝他將所有的旅客安全的送達目的地。


九重印


接送列車,值班站長,站務員,執勤警察,接班司機,換班列車長乘務員面向列車敬禮這是一種鐵路禮儀規範。(包括禮儀旗語和信號燈燈光禮儀信號)。火車行駛過程中沿途鐵路系統的工作人員也必須立崗接送列車通過。這不是中國鐵路的“獨家新聞”。而是,大多數國家的鐵路系統的一種基本禮儀規範和要求。這既是形象要求既有儀式感,也有具有實用性意義,首先,車上車下司機、列車長、乘務員等等都清楚自己的職責,清楚區分交接班對象,面向列車,除了禮儀還有根據自己的工作範圍觀察列車的動向,外觀,設備運行情況,所以說這就是為什麼向列車敬禮的要求。


孔乙己亂彈


鐵路行車單位部分工種是個十分緊密協調聯動的系統(機、車、工、電、輛),因此需要命令統一一致來一起完成運輸任務,所以需要是軍事化管理,行車工作需令行禁止的工作。另因我國鐵路管理模式還部分延續前蘇聯鐵路的管理模式,前蘇聯鐵路工人是帶軍階級別的(機務、車務部門),所以在管理上有些方面和軍隊差不多,延續至今鐵路為半軍事化管理。


玉樹臨風157428399


據我所知,火車進站時只有在站臺頭兒立崗接班的司機是敬禮接車的,車站接車的工作人員是不需要敬禮的。這是一種崗位禮儀、一種精神傳承吧!畢竟司機這個職業和機車(或者動車組)的聯繫很緊密,對於自己所要駕駛的火車既有敬畏又有愛惜,這種感情一般人是無法真正體會的。敬禮可以看作是這種情感的一種展現方式吧。我個人是這麼理解的,只是在現實中,因為某些原因導致鐵路的企業文化和企業精神未能在職工群體的內心產生共鳴,所以還是有人對這些行為有質疑和牴觸的。


未來見行


鐵路做為半軍事化單位,一直延續部隊的舉手禮和注目禮。在學習會、交接班、下班時都會敬禮。在接發列車,站務員和執勤警察行注目禮,列車司機與司機交接班行舉手禮。客運列車長帶領乘務員和交班乘務組接班時,由列車長行舉手禮,口呼:“XXX乘務組接班”。對方列車長回應:“XxX乘務組車上設備良好,交班。”。隨著鐵路的改革,舉手禮也逐步退出鐵路,鐵路系統的基本禮儀就是注目禮了。


李盛42


建國時我國鐵路都是從軍隊沿襲過來的,軍隊有鐵道兵工種,回來慢慢退出歷史舞臺。鐵路制度也一直沿襲著半軍事化來管理。隨著鐵路的一步步改制,變為今日的鐵路總公司。


以前鐵路職工多是部隊軍人轉業而來,好多習慣都是在軍隊養成,比如見到戰友敬禮以示尊重。這一習慣是好多軍人無法更改的,下意識的回去敬禮表達敬意。

現在火車進站時,站臺上的客運人員是不需要敬禮的,但是要注視列車,只要觀察列車外觀於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如果發現會立即通過對講機通知司機停車檢查。



而有的人還會保持敬禮習慣,說明他是一個優秀的退伍軍人,比如好多司機會敬禮。也是對辛苦歸來的同事表達尊敬。這是最無聲也是最有力的致敬。


南鐵小CR


與鐵路的歷史延續有關,新中國成立之初隸屬軍委的鐵道部是軍事化管理,在形象,作業,管理上都在延續部隊的傳統。隨著改革開放和鐵道部職能的轉換,鐵路工作人員敬禮這一規定已經基本取消了,各鐵路局也沒有統一規定,但是,隨著新的歷史發展全國鐵路新的企業文化和鐵路職工新的精神風貌將譜寫新的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