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為啥聯想的飯碗不能砸?

我也來蹭蹭聯想的熱度。

從最早的投票事件,到柳傳志的宣戰書,再到現在近百名企業家“力挺柳傳志”為聯想站臺,這事變的一波三折,而且高潮迭起。熱度稍微有點下降的時候,就會有人站出來加一把火。我真想問問:“你們這麼努力的加柴,是生怕聯想死的不透嗎?”

為啥聯想的飯碗不能砸?

估計柳傳志自己都沒想到,原本是想挽回聯想聲譽的一紙公告,反而讓聯想的聲譽更加惡化。作為中國企業的典範,聯想身上“民族企業”的標籤始終都是最光鮮亮麗的。如果沒有這一層標籤,聯想怎麼能獲得政府採購的傾斜?現在遇到事情了,開始指責“民族主義”這不好那不好,吃肉賺錢的時候怎麼不說“民族主義”的不好?不能啥好事都讓聯想佔了吧?

柳老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回顧聯想輝煌的歷史,是,我承認聯想很牛,柳老也很牛,不然聯想不會發展到今天的規模,但這就是聯想這個“碗”不能砸的原因?今天的聯想能趕上巔峰時期的諾基亞嗎?能比得上被聯想收購的摩托羅拉嗎?能比得上當年橫掃全球的柯達膠捲嗎?連他們這樣的企業都死的死倒的倒,聯想憑什麼就不能倒?就因為聯想的今天來之不易?那誰的輝煌是大風颳來的呢。

為啥聯想的飯碗不能砸?

網友們的指責很能說明問題,說聯想不愛國是因為聯想把公司利益放在行業利益和國家利益之前考慮問題,先不說華為是不是佔據優勢,都二選一了,說明華為已經具備的相當的實力,這時候投票還有的選?華為必然是唯一的選項,說聯想不愛國雖然有誇大成份,但一點都不冤枉!

30多年的老企業,到現在做的還是攢機那種簡單的東西,完全沒有在PC行業深耕細作的打算。之前可以說聯想沒錢,搞不起研發,後面掙到錢了,還玩這種個體戶都能玩的路子有意思嗎?電腦幾大件,聯想在哪個領域具備絕對優勢?都不說CPU跟操作系統了,內存條?液晶屏?主板?作為一個親歷電腦行業發展的老資格公司,居然都沒做行業佈局,是沒有機會嗎?說不通吧!金融投資倒玩的的很溜,去看看聯想的財報,看看金融的利潤佔比,錢生錢來的多快,傻子才費力費神的搞研發呢!

為啥聯想的飯碗不能砸?

為啥聯想的飯碗不能砸?

楊元慶接受採訪的原文

為啥聯想的飯碗不能砸?

再說被網友罵做美帝良心的價格問題,我還真找到了當時的價格對比截圖,按楊元慶的說法是國內多收了17%都是增值稅,增值稅並不是直接按照售價來算,只是利潤的17%,屬於成本的部分是可以拿對方開的票來抵。另外作為納稅大戶,地方政府一年的退稅補償都不提了?相關的減稅政策也不說了?明明是自己在國內的渠道層層分潤,大區、省代、市代、經銷商,哪個不要賺錢?這也都不說了,直接一個鍋甩到國家身上,價格高就是國家重重盤剝企業、引導消費者把不滿發洩給國家?這也叫愛國?這鍋國家還真不背!

也當年聯想的廣告語叫“如果沒有了聯想,世界將會怎樣?”,足見當年的霸氣。現在聯想還敢回答這句話嗎?聯想這一場風波終究會平息,現在100多企業家微聯想站臺助威,何其壯觀!我更想問問此時的柳傳志,聯想的對手是誰?知道對手在哪嗎?如此大張旗鼓的在網上一通狂砸,殺敵一百自損一千都是輕的!完全是大炮打蚊子,聯合發聲的企業家越多,這事越難平息。聯想自己都不怕把事情鬧大,一貫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網友會怕?我就看聯想最後怎麼把這事了了。

為啥聯想的飯碗不能砸?

再說了,能買聯想產品的也就是這些網民,這麼一鬧,聯想的產品還賣不賣了?贏了“榮譽保衛戰”,輸了“用戶品牌認可”,難不成這100多企業家都一致決定他們公司及員工所有的電腦只能選擇聯想品牌?這也不枉為聯想站臺助威一次不是,要不然光靠秘書擬的一紙聲明加一個戳,就賺了柳老偌大一份人情,豈不是便宜佔大了?這些企業家也別光動嘴,來點實際的,最起碼還能拉動聯想的業績嘛。

總之一句話,如果聯想自己都不珍惜手裡的這個飯碗,砸了又有何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