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95自動步槍已經服役二十年了,為什麼還不更新換代?

利刃號


95式自動步槍,簡稱95式,是由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208研究所研製的一款突擊步槍,主設計師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朵英賢,該槍屬於95式槍族一部分,為目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制式步槍之一。該槍採用5.8毫米口徑,屬於小口徑自動步槍,為無託式結構,穩定性好;精確度高,槍身較短,平衡性優良,攜帶方便使其可全天候作戰,5.8毫米彈藥可在100米內擊穿8毫米鋼板並仍帶微弱殺傷力,殺傷力大。


應該看到,美軍在裝備了7.62毫米的M14步槍之後,在1960年前後又出人預料的推出了5.56毫米的M16系列小口徑步槍,並在越戰中充分體現了其優勢。前蘇聯也在AK-47突擊步槍的7.62毫米口徑之後,改而使用5.45毫米的小口徑AK74步槍。當時我國也注意到了這一發展趨勢,並在1987年定型了87式5.8毫米槍族,但當時, 87式槍族只生產少量裝備四個軍區部隊試用。

應該指出,87式是中國5.8毫米槍族的先河,也為之後的95式槍族奠定了技術基礎。1995年,經過6年時間的研製,新型槍族中的自動步槍和輕機槍設計定型,分別命名為95式自動步槍 和95式班用機槍。後來又增加了短槍管的95式短突擊步槍,這三種武器被簡稱為95式槍族。

一款實用槍族是經過實際考驗的,雖然在95式突擊步槍之後,中國又發展了03式突擊步槍,其和95式的最大區別是帶有摺疊式槍托,而按照最初設計,03式步槍是95槍族武器最後一名成員。為提高武器的戰技指標,尤其是因95式步槍“無託”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03式步槍除彈匣、槍彈等少量機件可與95式步槍通用外,其它機件均不能和95步槍通用,而正是由於03式步槍擺脫了對95式步槍的依賴,才使得其戰術、技術指標得以突進。而且計劃中95式突擊步槍列裝空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而03式突擊步槍主要裝備陸軍和武警部隊。

但為何常見的還是95式自動步槍呢?顯然光就技術上的合理性似乎難以說通,但要真正合乎人機的需要,以及先入為主的理念,03式突擊步槍及其後來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也是中國裝備了95式突擊步槍二十年後,仍然還要使用下去的原因,畢竟,一代名槍需要時間和實戰的淬火和沉澱,才能閃爍出其異樣的光輝,95式突擊步槍顯然符合了上述兩個條件,並將繼續使用下去!而在沒有更好的選擇出來前,我們還將看到我們的戰士手持95式無託全自動步槍的身影行走在邊防線上!


利刃號


以下是個人淺見,不對勿噴,謝謝。

我當兵時有幸擔任軍械員兼文書,主要負責武器裝備保養維護,維修,其中大部分是95步槍,在我負責的所有輕武器中,我比較看好的是95。

95的缺點主主要在於,一,在正常狀態下容易損壞的是上護木,上護木是塑料的,容易磕碰。二,復進簧,經常有新兵容易硬懟,裝歪了,造成復進簧變形。三,導氣裝置容易進灰卡澀。四,打完實彈後擊針室擊針容易卡火藥灰。五,保險在槍托上。

但是以上這些都是小問題,95改之後,基本解決了上述問題。它的優點在於,易於拆裝,大部結構分解基本控制在10秒左右,單就換上護木來說,一個合格的軍械員,完全有能力在十秒內更換完畢。全分解也能控制在30秒以內,盲拆盲換件的時候基本在50秒左右,這樣在戰爭條件下,就能比敵人更有先機,而且,使用二號防護油之後,可以有效的防止沙塵等導致的卡澀問題。

其槍身全重3.3千克,在合理範圍。瞄準基線不管在臥姿,跪姿,還是立姿情況下都能較好的瞄準。這個看個人的使用問題,我個人從來沒有聽過兄弟們給我抱怨過瞄準基線問題。而且還可以加裝軍刺,瞄準鏡等附屬配件,完全不會影響到瞄準等問題。

95的附屬件主要有握把裡的通條,在野外條件下就可以自己維護槍支。軍刺握把裡有魚鉤魚線。防水火柴,刀鞘上有磨刀石,軍刺和刀鞘配合可以當剪刀鉗子。軍刺反面可以當鋸子。

所以說95就目前的槍械來看,還能再用一些年不成問題。


閃電



言歸正傳,眾所周知,95式槍族是我國第一代列傳的小口徑槍族,口徑5.8毫米,成員包括機槍、步槍、短突擊步槍三種。問題來了,為什麼說95式自動步槍從九七年香港迴歸第一次公開亮相到到現在還沒淘汰,一直使用至今。首先數量,一款武器的研製和列裝是經過長時間的實驗來決定的,因為是輕武器,所以裝備範圍更廣,使用次數更多,決定了輕武器的研製和列裝必須按照嚴格的工藝標準和技戰術要求來進行。“輕武器不輕”,這就話就是對輕武器最全面的概括。

所以了,這就造成了在生產步槍的同時其他配套裝備的生產,比如裝備數量龐大的5.8×42毫米步槍彈。



95式步槍的缺點很多,如人機工程不合理,瞄準基線過高,沒有空倉掛機等等。但人家的優點還是有的,槍身短小,威力大,重量輕。尤其是重量輕這一條,不說戰爭時期,就說五公里越野,你喜歡揹著五公斤重的步槍還是三公斤的?


九五步槍優勢挺多,只是有的人喜歡空談亂評。尤其是現在有推出了九五改進型,增加了


空倉掛機功能,取消了前置小握把,重新更換了很多設計。尤其是採用了無煙火藥的發射藥,讓優勢更明顯。


其實大家沒有必要糾結於有託好還是無託不行,當今軍事強國裡裝備有託和無託兩種類型步槍的國家不少,如英國、澳大利亞、以色列。好用才是王道,雖然我曾經第一次打靶被九五給打聾過一個禮拜的耳朵,可是他帥不就行了。


小龜貝殼


我當兵時用的是56式班用輕機槍,56式半自動步槍和56式衝鋒槍。聽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回來的戰友們講,56式半自動步槍,在79年的對越反擊戰中,此槍遠距離射擊精度好的特點一點得不到發揮,扣一下,打一發的半自動模式與10發之容彈量,和越軍廣泛使用的Ak47步槍火力相比就顯得力不從心了,戰鬥後期就把這些槍全換下來了。這些都是題外話了,以後我還在不同的地方先後見到過63式和81式的部分槍械,但都沒機會進行實彈射擊。現在說到95槍,我只在電視上看見過,那是駐港部隊首次亮相就裝備的這款槍,雖說這槍問世這麼多年了,我遺憾,我還是沒有零距離看過。


千形萬象


換槍你當換衣服呢!20年已經很年輕了。

槍一般會經歷漫長的研發,測試,審核定型,再到正式列裝,列裝之後仍會逐漸改進。

以AK為例1947年被選中定為蘇聯軍隊制式裝備,1949年最終定型,正式投入批量生產,1951年開始裝備前蘇聯軍隊,在1953年АК-47改變了機匣的生產方法,由衝壓工藝變為機加工藝。АК-47開始大量裝備蘇聯軍隊。蘇軍所裝備的AK-47於50年代末由其改進型AKM所取代。從1950年代到1980年代,АК-47系列是前蘇聯軍隊和華沙條約組織國家軍隊制式裝備。至今俄羅斯AK槍系逐漸被其它槍系所替代,但世界許多地區國家仍大量裝備,這得有七八十歲了。與AK相比95槍就是個小鮮肉。



美國M16突擊步槍於1960年裝備至今也已有六七十年的歲月了,其M16A1從1960年列裝,M16A2從1980年列裝,M16A4從21世紀初開始至今。


95式突擊步槍於1989年提出指標,到1995年設計定型,97年首次出現在駐港部隊。先後經過了沙漠,寒凍,雨水等多重測試。現已趨於成熟,以後還會跟據時代和戰場條件作出改進。


歷史軍武研討員


其實一款槍服役20年並不算久,每一款世界名槍基本都是經過幾十年的風雨考驗的,像AK-47,即使過去了半個多世紀,依然在不斷改進,廣泛使用中。美製經典槍械也是如此,無論是M-16,還是M4,都已經列裝幾十年,依然堅挺在一線。

經典AK-47結構圖

95式服役至今,很不容易。自從95式開始列裝,並大批取代81槓後,對95式爭議就沒有停止過。很多人吐槽95式基線過高,恐怕戰時淪為“爆頭槍”;也有的人嫌棄95式做工差,像“塑料槍”,“玩具槍”;更有的人認為,用95換裝81槓,是一種倒退,寧願拿著81槓再戰也不願用95……沒有無緣無故的謾罵,這些吐槽雖然難聽,但都有其理由。對待這些吐槽,應該理性看待,因為很多不滿意95的人,恰恰是熟悉95的基層退役士兵。
95大規模列裝我軍

值得一提的是,沒有槍械是完美的,一款槍械能夠量產,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它符合當時的實際需求。從外表看,95式確實不出眾,別說跟HK,AUG,SCAR,FAMAS等顏值名槍比,哪怕跟M16,M4這些老傢伙比也並不算突出。當然,審美這東西主觀性太強,沒有什麼好糾結的,看看就好。

德國HK416突擊步槍(上)


和AUG無託步槍

但對性能,人機功效等的討論,就很有價值了。大多使用過95突擊步槍的人,普遍反映95式輕便易攜,精度高,不帶瞄準鏡單靠機械瞄準也能經常打出好成績,很適合城市戰。而且,跟歐美精雕細琢的名槍比,95式成本很低廉,比如外銷版97式在北美市場售價基本在700~1200加元之間(1000加元約等於5000人民幣),是入門愛好者唯一買的起的步槍,在同價位基本沒有競爭對手,並且性能廣受好評。
外銷版97式步槍在北美受好評

成本低廉,性能不錯是95式大規模列裝的最主要原因。中國有200多萬士兵,這還不包括武警,特警部隊等,所以對槍械的需求量非常大。歐美那些單價高達數千美金的槍械,好是好,但太貴,對中國這種並不富裕的國家而言,大規模列裝會是一個很大的負擔。製造一款便宜耐用的步槍,是中國20年前最迫切的要求。



Scar步槍

但隨著95式的大規模列裝,很多問題也就暴露出來。正如很多人吐槽的一樣,95式存在很多問題,在性能指標上跟世界名槍也有很大差距。今時不同往日,今天的中國不再是20年前那個貧窮的中國,這些年中國國防支出寬裕了很多,有能力去追求更好的裝備。所以,重新設計製造一款性能指標先進,緊跟世界潮流的步槍,應該到了被擺上檯面的時候。
網傳中國下一代突擊步槍正在測試中




兵者詭道也


我從53式,56式半自動,56式,63式全自動,81一1式到微衝79式,85式國產槍都打過,還打了不少子彈,曾經取得過市裡手,步射擊冠軍。我認為56式半自動和81式是最好用的,但53式老槍最有射擊時那種震撼衝擊感。95式還沒嘗試過,但我想應該不錯,因為我最早從53式往後到81式,我國槍支發展性能越來越好這個軌跡來判斷的,找個時間好好打一打就知道了


BG一頌傑彭措1


經常聽人說九五式自動步槍,並且九五式自動步槍定型時間為1995年,它是1997年服的伇,九五式自動步槍就像一位久經戰場的老兵,老兵到了一定的時間就會退伇,但九五式自動步槍一直到現在已經服伇20多年,依然堅挺。

一種步槍的研製往往需要大量的財力和人力以及寶貴的時間,當時九五式自動步槍研製時同樣如此,光研發的時間就用了6年的時間,總設計師朵英賢又用了兩年的時間將它的性能測試並完善。如果讓九五式自動步槍過早退役,那麼就會消耗更多的財力和人力來研製新的武器還要花更多的時間來測試新的武器的性能,並且95步槍的性能現在放眼世界,性能同樣優越,沒必要過早的替換。

九五式自動步槍是1997年服伇以來,在所有槍的種類中,九五式自動步槍比較貼合現代的科技,它的結構相對較先進,到現在也可以使用。而且它的優點更加滿足我國對槍支的要求,它的便捷以及精確度是我們所追求的,符合中國人的射擊習慣,更符合現在目前中國的國情,完全可以滿足軍隊全天候作戰的這個條件。

我國的研究人員會在九五式自動步槍的研究上並不是停滯不前,在其基礎上也進行一些現在改造,將九五式自動步槍發揮到極致,雖然我國的95優秀,但是在使用過程中暴露的缺點也是有目共睹的,值得開心的是我國下一代步槍研究已經有了成果,相信不久就會和大家見面的。


沐風談兵論道


95式作為中國完全自主研發的第一代小口徑制式步槍,從曝光之日起就飽受爭議。其實,95式步槍剛大量裝備的那幾年是非常受軍迷追捧的,尤其是在中國最經典的軍旅劇《士兵突擊》中作為老A專用步槍掛滿各種戰術附件亮相銀屏,圈粉無數(筆者也曾是其中一員),許多鐵粉將其奉為世界最先進十大步槍之列。隨著時間的推移,95式各種設計問題都暴露無遺,慢慢的走下了神壇,在網絡上遭到口誅筆伐,眾多粉也轉成了黑或路人,比如曾有幸打過95式的筆者。

在97年剛服役時,95式步槍在世界上確實可以算作一把好槍,畢竟那時候戰術附件應用還不是很廣泛,美軍一般部隊裝備的M4步槍也都是裸奔狀態,很少掛戰術附件。採用無託設計的95式槍身結構緊湊,非常短;握把、提把、下護木、上機匣及彈匣採用特種工程塑料,下機匣為高硬鋁合金,使得95式自重非常輕,僅6.5斤,加上小口徑彈藥自重也輕,士兵可以攜帶更多的彈藥。

在實際的使用中95式暴露出許多缺陷,首當其衝的就是人機工效不好,拉機柄位於提把下方上膛不方便,彈匣過長以及無託設計導致士兵臥姿持槍時姿勢非常彆扭,非常不適合野戰環境下使用。其次是沒有采用皮卡丁尼導軌,難以加裝更多戰術附件,自行設計的附件接口各種不穩固,所以95式的白光瞄準鏡裝上後經常會鬆動,甚至脫落。

這裡在說說筆者曾經試射95式時的感受,畢竟許多人說沒用過95式就無權評價,筆者也算有權bibi的人。首先說說優點,槍身確實很輕,其次是後坐力很小,當年筆者打56衝(不知道是啥就算了)差點被強大的後座撞成熊貓眼,打95式就非常輕鬆。其次就是人機工效的實際體驗確實很差,臥姿打20發完全受不了,持槍姿勢非常彆扭,而且手越長的人問題越嚴重。其次是燻眼,不知是槍油還是子彈問題,偶爾擊發一次煙非常之大。

至於95式更新換代的問題,即便是換代也不是用03式換,因為03式就是95系列的一員,是基於早期95式的有託方案改進而來,主要是用於裝備任務環境多為山地的邊防部隊,這也間接證明了採用無託設計的95式不適合山地戰,但是03式的人機工效也並不好,槍身長且難以加裝戰術附件,不適合城市戰和特種部隊。95式目前已經停產,還在生產的是改進型95-1,其主要訂單在今年內將完成,之後慢慢減產直至停產,之後將生產中國軍隊的下一代步槍,從目前網絡曝光的信息來看,中國下一代步槍神似美國ACR步槍。


軍車研究社


每個國家根據自己的戰略環境對輕武器的指標要求是不一樣的,衡量一支槍沒有絕對的是非標準,合適就行,從這一角度而言,95式步槍可靠性和精準度是介於其他兩大槍系之間的,相對而言,歐美槍系以人為本,命中率高,但需要頻繁保養,且零部件較多,保養起來困難,但是歐美軍隊能夠及時休整。而一些戰亂地區的武裝,需要連續作戰,這就需要一件可靠性強的武器,準不準沒關係了,關鍵時刻別卡殼就行,且作戰環境惡劣,作戰人員素質低,武器得不到保養,所以能打響就行了,至於能不能命中,那看你的信仰嘍。而中國乃至亞洲東部,東南亞,南亞,輕武器很少加裝導軌,主要是因為周邊環境相對安定,沒必要把軍費浪費在輕武器上,畢竟沒有太高的技術含量和太長的研發週期,如果有需要,可以快速研發裝備,而航母,導彈,潛艇,戰機,衛星等才是影響國家命運的國之重器。我們的一些軍迷也好,軍事愛好者也罷,被歐美大片所感染,將個人喜好強加給國家意志,卻從來不考慮現實。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換位思考,站在國家角度想問題,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最重要的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