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ofo又雙叒漲價?3分鐘2元、4小時10元,共享單車騎不起了!

投資界(微信ID:pedaily2012)6月19日消息,據部分地區小黃車忠實用戶反應,近期ofo的計費方式又發生變化了。漲價程度已經達到了“按時計算”—— 3分鐘2元、4小時10元!

更加令人意外的是:保修竟然要自費花錢。就在4月份,一名男子掃碼開了一輛ofo小黃車,在推車的過程中發現自行車已損壞且不能騎行立即關閉車鎖,整然而就在幾秒鐘的功夫ofo收取了1元費用。

ofo屢次被報出資金短缺問題後開始漲價,這是在倒逼用戶放棄使用共享單車,還是新一番價格戰猝不及防地打響了?

“3分鐘2元、4小時10元”的收費標準

據悉,ofo在部分城市區域調整了車費收費標準,即採用“起步價+分鐘+里程”的計費標準。武漢地區顯示的ofo計費規則是:

1小時內最高收費2元,未滿2元則按照“起步價+時長費+里程”計算;

其中,行程收費標準為起步價0.5元,時長費0.5元/分鐘,里程費0.5元/公里;

使用時長超過4小時,全部收費10元。

以此計算,用戶僅騎行3分鐘,就要收費2元(起步價0.5元+0.5X3分鐘=2元)。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學生認證的用戶,騎行時車費的收費標準尚未變更,仍然是0.5元/小時。

不過就在眾聲喧囂的昨日,ofo向相關媒體發聲: ofo目前正在測試新的計費方式和方法,用戶的使用費用與使用時間關聯,費用可能會少於1元或者多於1元。

而目前調價的地區包括武漢、太原、鄭州、昆明、西安等城市。北京地區暫未調整。

共享單車燒錢不在,但漲價不停

其實,經歷了一年的燒錢,共享單車優勝劣汰後,半路夭折的例子應接不暇。而競爭者之間的較量讓倖存的ofo、摩拜包括哈羅單車擦亮了眼睛,明白了以燒錢掠奪用戶的戰鬥並不是長久之計,即便最後佔據了用戶流量,卻很可能導致“自己用錢燒死自己”。

所以自今年春節之後,ofo、摩拜等共享單車將月卡價格集體恢復至20元/月的原價,“免費騎”的活動全都不見,1元月卡購買通道,摩拜單車在北京的騎行月卡折扣也都停止。

之後,更大程度的調價活動開始實施:ofo近日全面取消了已經推行一年之久的信用免押金政策。從5月底開始,ofo相繼取消了武漢、石家莊、福州、長沙、上海、廣州、深圳、廈門、杭州等2 0座城市的信用免押金政策也被取消。用戶需額外購買95元"福利包"才可繼續免押金騎行,或者直接繳納199元押金。值得注意的是,95元福利包將直接衝入餘額,且不可退回。

ofo方面解釋稱,這是在探索多樣化的免押金方式,這樣未來用戶一旦產生不文明用車行為,系統都將從用戶賬戶中扣取相應費用。

目前摩拜單車App內的計費標準仍是按照車型不同,每30分鐘收費0.5元或1元,每日不封頂。但ofo的漲價勢必要影響令兩大巨頭哈羅單車和摩拜單車。

共享單車的燒錢模式不再,漲價模式似要噴湧而來。

價格是共享單車的救命草麼?

過去的燒錢大戰給共享單車行業帶來傷痛, 此刻的價格上調,或許是共享單車應對現金流吃緊和融資不樂觀的最好選擇。

但是共享單車用上調價格的方法就能重新煥然一新麼?漲價真的能成為共享單車的救命稻草麼?

那一邊ofo聯合創始人於信曾經直言,ofo在武漢的車身廣告業務相關收入就達到了百萬;這一邊戴威5月份在公司內部啟動了“V Day”計劃,要在100天公司月度EBIT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翻正,正式翻身……

據悉,ofo目前主要是落實B2B的商業變現,變現渠道以廣告和企業年卡為主,聽起來雖然有點曲線救國,但是共享單車整個商業化的戰略佈局包括車身廣告、端內廣告、企業年卡組成的B2B、金融、本地生活和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等,如果超水準的發揮,說不準還能迎來自己第二個“春天”。

總之,漲價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畢竟就像有的用戶所言:買一張240元價格的年卡,還不如湊湊錢賣一輛二手自行車;3分鐘花2元錢,為什麼不用腿走呢~

本文為投資界原創,作者:Sunny,原文:http://news.pedaily.cn/201806/432600.s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