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教師生存現狀:半數教師不願子女從教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肩負人類靈魂工程的神聖職責。教師是教育教學改革的探索者和實踐者,多年來,教師一直被尊為春蠶和紅燭,然而這讚美的背後,掩蓋的是對教師個人價值的漠視。人類跨入21世紀,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值不斷攀高,由於單調的工作環境,過重的工作負擔和無邊的精神壓力等多方面的因素使教師的行業現狀問題日益凸現出來。

教師生存現狀:半數教師不願子女從教

一、工資待遇偏低,區域差別大

一次官方調查顯示,95%的農村教師月平均工資在3000元以下,近75%的在2500元以下,近一半的在2001—2500元之間,甚至還有 27.7%的教師月均工資在2000元及以下。在訪談中,教師表示近5年自己的工資有小幅度變化,但接近90%的農村教師仍對自己的總體收入不滿意或很不滿意。有教師戲稱:“現在的教師還不如建築工地上的臨時工,臨時工的工資每天都在120元以上。”

在12個抽樣縣內部進行比較:很多偏遠地區甚至沒有一位農村教師月平均工資在3000元以上。由此可見不同區域農村教師的工資水平,既與當地績效工資政策有關,也與當地經濟生活水平和地緣情況有關。總的來看,經濟較發達地區、平原地方的農村教師績效工資更高,其收入水平更高,而丘陵、山區地方的農村教師收入水平更低,績效工資標準也更低。

二、教學任務重,工作生活壓力大

據一位小學老師介紹到,她所在學校有16個教學班,班額在60人左右,在校學生900多人,每位教師每週平均需要上18節課,此外,還要擔任一個班的班主任,同時還要進行各類教學研究和教改培訓。每天除了照顧老人孩子外還要處理一大堆的家務活,可謂身心疲憊。或許大多老師都有這樣一個感受,就是在學校裡上課以及教育學生說話太多,操心費神,回家後都懶得和家人聊天,甚至給自己的孩子輔導功課都缺少耐心,更別提給家人做可口飯菜了。

教師生存現狀:半數教師不願子女從教

三、社會和家長責難過多,惡評如潮

目前社會片面追求高學分的傾向仍然十分嚴重,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對教育、教師責難也很多。老師既要揹負著沉重的“高學分”壓力,又要面臨著“素質教育”的輿論壓力。尤其近年,社會輿論對教師職業的惡評如潮,讓廣大教師身心遭受打擊。

近年來的新聞裡面,隔三岔五會出現關於教育行業的負面報道,比如教育亂收費亂攤派,招生黑幕,教師毆打學生等等,一些唯恐天下不亂的新聞媒體不約而同地把目光的焦點對準教師而放大報道呢?這些不實及放大的報道嚴重損害了教師的形象,使教師的身心遭受了很大壓力,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

教師生存現狀:半數教師不願子女從教

四、身心健康堪憂,失眠抑鬱、頭髮脫落等最為常見

過重的工作壓力直接影響到教師的身心健康。職稱要評定,課題要過關,學歷要提高,工作要出成績,一系列的問題擺在教師面前,壓得人喘不過氣來。教師在“分數”的高壓之下,很容易出現強迫症以及焦慮症,一旦在人際溝通、心理疏導、自我調節等方面遇到障礙,就會導致身心俱疲,從而引發靜脈曲張、咽炎、心腦血管等方面的疾病,其中頭痛、失眠、抑鬱、頭髮脫落是最為常見的。曾有一篇文章報道說:女教師患"開學症" 失眠嚴重並且頭髮大量脫落,引起了廣大網友熱議。對此,北京市101毛髮研究院的院長趙章光表示,生活壓力過大、用腦過度會在某種程度上加重頭髮的脫落,這與教師行業的特殊性有著密切聯繫。

老師強則教育強,教育強則少年強,少年強則中國強!2016年教師節是中國自1985年起恢復建立的第32個教師節,在教師節來臨之際,讓我們對教師行業多一些關注,對默默無聞奮戰在三尺講臺的老師多一點關愛。只有教師行業的待遇真正得到改善,教師的後顧之憂得到徹底解除,讓教師們充分享受工作的快樂,提高教師的幸福指數,教師才能以積極光明的心態、飽滿的熱情投身教育教學工作中去,才能讓辛勤的園丁澆灌出鮮豔的花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