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河蟹養殖戶如何標本兼治解決當前水質、水草問題

河蟹養殖戶如何標本兼治解決當前水質、水草問題

近期興化部分河蟹養殖戶反應,環溝中水渾,泥渾白渾都有,而且早上渾得更嚴重,下午好些,這是目前蘇北蟹塘普遍存在的問題,其主要原因是蟹塘環溝等局部區域的螃蟹密度過高,汙染環境強度過大,水草淨化能力不足造成的。

這種情況持續時間過久,對我們蟹塘水草養護和螃蟹吃食蛻殼將產生很大影響!

那麼我們該怎麼處理這種呢?給大家幾點建議:

1、治本:

興化苦草模式,苦草已經長好的,讓螃蟹儘快上臺田,雖然大家已經放開圍網,但螃蟹長期生活在環溝中,已經習慣了,不願意或者沒有意識上臺田,可以使用地龍把螃蟹牽引到臺田生活。

分隔養殖的,也需要使用地龍把螃蟹捕捉後,放入環境好的區域。通過這種方法,減輕環溝中局部螃蟹密度過高問題,適當加深水位,也可以讓螃蟹上臺田。對於還不能讓螃蟹上臺田的模式,另一個辦法就是人工加大環溝中水草密度,提高水草淨化水質能力,增強局部水域承載能力。

2、治標:

上午淨水,下午改底,保持水清4-5天,為臺田水草生長和環溝水草養護爭取時間,防止草爛壞底或臺田水草過早破壞。

標本兼治,解決當前水質水草問題!給大家寫技術,就是希望大家明明白白養蟹。(文章來源:老汪論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