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寧可一日無肉,不可一日無竹,你知道竹在農村用意嗎?

啊文732


風兒悠悠。為林解憂!專注回答林業方面問題,歡迎關注!

“寧可一日無肉,不可一日無竹”,這句話應該是源於蘇軾的一首詩,原詩為“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意思是生活中有沒有肉吃無關緊要,但切不可沒有翠竹相伴。把詩人酷愛竹子的天性展露無疑。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花鳥蟲魚都能賦予獨特深奧的寓意,竹子當然也不例外,在國人心中,竹子寓意深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虛懷若谷

竹子外型粗獷挺拔,其內卻中空,國人習慣將其比喻為心胸寬廣,虛懷若谷。

高風亮節

竹子高雖萬丈,卻是尺長見節,而且是內外一致,內有橫暗隔,外必有明節,明人不做暗事,光明磊落,可謂高風亮節。

寧折不彎

竹子向來挺拔傲立,遇暴雪虐壓,要麼短暫彎曲,隨即挺直,要麼折斷不屈,寧折不彎。

凝心聚力

竹子歷來“群居”,少則三五株一叢,多者連綿千里,而且棵棵竹鞭相連,一損俱損,一榮俱榮,象徵兄弟團結,凝心聚力。

質樸無華

竹子枝葉竿一襲翠綠素裝,從生致死,永不變換,春夏不改,秋冬不變,也從不見其花開妖嬈,而一旦開花,必香消玉損,真乃質樸無華。

此外竹子還有富貴、平安、節節高等等吉祥寓意。古往今來,無論文人雅士,還是普通民眾,手植一叢綠竹,或借竹言志、或賞竹自勉、或植竹祈福,都是寄託著無限美好的願望。

綜上所述,才高八斗的蘇軾獨愛竹子必有其深刻的內涵,最是虛心留勁節,久經風雨不知寒。您是不是也悄悄愛上了竹子?


基層林業


寧可一日無肉,不可一日無竹。這話來自蘇軾的詩,原意是表達的是詩人文化人的一種生活態度,寧可餓肚子,生活也要雅緻。

其實,竹子在現代的農村,普通人眼裡,就沒那麼多情懷和雅調了。別的地方,我不清楚,反正在我那裡,竹子除了實用,還有風水方面的寓意。

我爺爺是一個遠近小有名氣的風水師。平時,我也會問他一些關於風水方面的事。

屋子旁邊有竹子,一般都是用來擋煞的,起到淨化作用。而屋前,屋後的竹子,一般是用來寓意屋主人事業節節高升,有保富貴,保平安的作用。

但是屋前的竹子,不能太高,會擋風水。一般,屋前是不怎麼種竹子的。除非屋前是個坡。

一般,我們那裡,新屋入火時,都會挖一棵竹子放屋裡。而綁的搖錢樹也是用竹子加青松綁的。當然了還有一些別的寓意上的作用。

其實,我覺得最主要的作用,還是美觀和實物使用。

竹子的作用非常多。

可以吃竹筍。竹筍口感鮮美,營養豐富。像我村裡那些人,基本上每到春天都會挖竹筍回家吃,竹筍還有保健作用。

成年的竹子可以用來編織籮筐,編制席子,可以用來做建築用,用來造紙。基本上,竹子可以用到很多地方。


村哥小凡


小時候在農村,村子裡家家戶戶院子裡都有一小片地方,專門種竹子。

在一般的老百姓家裡,竹子不僅僅可以裝飾空落落的院子,而且到了春冬兩季的時候,不用在集市上買,可以吃到最新鮮的竹筍。

說到“寧可一日無肉,不可一日無竹”,我就想起了蘇東坡寫的,“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這首詩的意思就是,寧可沒有肉吃,也不能沒有竹子相伴。不吃肉人會瘦,但是沒有竹子相伴人就會變得世俗。人瘦了可以變胖,但是變得世俗了就無藥可醫了。

其實就是勸導人們要追求精神層次上的需要,而不要過多的在意物質上的滿足。

現在正是陽春三月,正值春筍新鮮的時候。

春筍味道清淡鮮嫩,營養豐富,含有充足的水分,纖維素的含量也特別的高,常食春筍對防治血脂增高、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糖尿病、腸癌及痔瘡等有輔助作用。

一般來說,每年的3月中下旬至清明(4月5日)前後,是挖春筍的最佳時間。

筍挖出後,一定要將土填回,防止竹鞭受到影響,確保第二年可能再生。


作者:西部牛仔,今日新農人資深運營人員,三農專題百萬閱讀量文章原創作者,免費農產品發佈平臺田管家特約農技專家!


今日新農人


宋代蘇東坡先生是四川眉山縣人,他詩句中“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這是對竹一種高雅的讚賞。

關於竹在農村的用意,作為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我,對竹有著深厚的感情,知道竹的生長過程,以及竹跟我們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

在我們四川農村,家家戶戶都有大或小的竹林偎依著房屋,襯托著屋舍的美;

當一場大雨後,春筍彷彿在一夜之間從地裡就長出來了,挖上一顆兩顆剝去外殼,不論是清炒還是炒肉,竹筍那淡淡的苦味, 那個清香!細嫩的筍片,吃在口裡,味道鮮美!那真是一道美食!

在酷熱的暑假,我們在竹林下乘涼,睡午眠,看小說,記得那時《西遊記》上中下三本,都是在竹林裡看完的;

家裡睡覺用的涼蓆是用竹子編制的,竹蓆必須用竹子表面的那一層,叫做青篾條,來編制,才光滑,耐用;

現在機器加工製作的涼蓆更舒服,漂亮!

我們趕集用的揹簍,背上土特產去集市賣了,再換回生活用品回來,揹簍也是竹子編制出來的,我們叫:“背篼”;

坐的椅子,可以收起來那種,也是用篾塊編制的,我們叫“馬架架椅子” ;


我們挑擔子用的扁擔,也是竹子做的;

裝糧食的叫:“籮兜”(籮筐);

裝泥土的叫:“箢篼”(yuan dou);

地裡收了黃豆綠豆,用篩子篩出小顆的,機器打碎的大米,用篩子篩出糙米,用以歸類,我們叫:“米篩” ;

廚房裡洗鍋用的工具,也是用竹篾條加工而成的,我們叫:“刷把”;

廚房裡用來過濾米飯,蔬菜用的,我們叫:“筲箕”(shao ji) ;

太多了,就不列舉了,可以說,在農村,竹陪伴著我們一生度過!

我是四川農民朝陽,歡迎朋友們補充指正。


四川農民哥朝陽


大家好,我是榕溪。題主說的這句話是源自蘇軾的詩句,原話是這樣說的: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人不吃肉是沒有什麼問題,變瘦了還可以變胖,但是沒有竹子的話,就會變得庸俗,變得庸俗就無藥可救了。那究竟竹子在農村的用意是什麼呢?



在我們的古人,是非常喜歡竹的,竹,外形筆直消瘦,一節一節,內中空,一年四季都是常青,可生長在環境比較惡劣的地方。我們往往把竹比作是君子的化身 , 是 “ 四君子 ” 中的君子 。竹有七德,一是竹身形挺直 , 寧折不彎 ; 這代表著正直,剛正不阿 。二是竹雖有竹節 , 但是卻不會止步於此 ; 這代表著奮進 ,生生不息。 三是竹外直內中空 , 襟懷若谷 ; 這就代表著虛懷。四是竹有花但是不開 , 竹子開花是非常難得的景色,花也是比較漂亮的,素面朝天 ; 這代表著質樸 。五是竹超然獨立 , 頂天立地 ; 這代表著卓爾 ,是真正的男子漢。六是竹雖然代表著卓爾 , 卻不像松樹一樣獨立一顆,竹都是群居在一起的; 這代表著善群 ,與人一起。七是 竹載文傳世 , 任勞任怨 ; 這代表著擔當,敢作敢當。所以,竹在我們農村也是這種含義,象徵著高風亮節; 品德高尚不俗的人。





以上是我的個人看法,喜歡的朋友請幫忙點贊,謝謝!


榕溪520


寧可一日無肉,不可一日無竹,這是對文人雅士而言,對真正長在農村長大的五六十年代的人而言,大概大部分農家是家家有竹,頓頓無肉吧,竹在農村不是文人雅士筆下的三君子之一,而是可以變成農家必須的日用品或者工藝品,生存的意義大於文化的意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