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重磅|2018年上半年中國生物醫學風雲榜人物出爐,共14位(袁隆平,朱健康,曹雪濤,施一公等上榜,值得收藏)

點擊上方“轉化醫學網”訂閱我們!

乾貨 | 靠譜 | 實用

2018年上半年中國生物醫學風雲榜人物,都曾長時間佔據過100多個公生物醫學公眾號的頭版頭條。精選了其中的14位並對其進行了劃分,分別是:五星級的風雲榜人物,只有1位,是袁隆平先生;四星級的風雲榜人物,有3位,分別是曹雪濤,朱健康及施一公;三星級的風雲榜人物,有2位,湯富酬及李紅良;二星級的風雲榜人物,有5位,分別是孫強(克隆猴),李曉江等(克隆豬),錢國英等(烏龜的性別決定),黎志康(3000份水稻測序),楊輝;一星級的風雲榜人物,有3位,胡海嵐(抑鬱症發病機制),裴端卿(化學方法制備幹細胞的科學原理),吳蓓麗。

重磅|2018年上半年中国生物医学风云榜人物出炉,共14位(袁隆平,朱健康,曹雪涛,施一公等上榜,值得收藏)

袁隆平

在2018年,袁隆平數次登上新華社及人民日報,進而再次被數百個公眾號轉發,進而放大了其影響力,其點擊量過億。主要有四個事件:袁隆平主動請辭湖南省政協副主席職務,把精力進一步放在雜交水稻上;5月26日,在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袁隆平帶領的技術團隊在鹽鹼地,種出畝產高達620.95公斤的水稻;袁隆平團隊在迪拜沙漠裡種水稻,畝產超500公斤;袁隆平在水稻的去鎘技術取得重大進展。

重磅|2018年上半年中国生物医学风云榜人物出炉,共14位(袁隆平,朱健康,曹雪涛,施一公等上榜,值得收藏)

曹雪濤

曹雪濤在平時可以說是最低調的人了,但是在學術方面並不低調。曹雪濤總是能佔據各個學術公眾號的頭條,主要有4個重大事件:1月3日,曹雪濤擔任南開大學校長;1月26日,曹雪濤研究組在Nature發表題為“Tet2 promotes pathogen infection-induced myelopoiesis through mRNA oxidation”的研究論文,該論文揭示了先前未知的Tet2在表觀遺傳轉錄水平的調節作用,在哺乳動物系統感染期間通過降低mRNA中的5-mC,促進成骨細胞生成。此外,胞嘧啶甲基化對雙鏈RNA形成和mRNA中Adar1結合的抑制作用揭示了其在哺乳動物系統中的新的生理作用;3月30日,曹雪濤研究組發表題為“Tumor-Induced Generation of Splenic Erythroblast-like Ter-Cells Promotes Tumor Progression”的研究論文,該論文結果證實人類HCC患者中存在脾artemin陽性的Ter細胞,並顯示血清artemin升高與預後不良相關。曹雪濤研究組表明Ter細胞和分泌的artemin在癌症進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具有預後和治療意義;4月26日,曹雪濤研究組在Cell發表題為“Self-Recognition of an Inducible Host lncRNA by RIG-I Feedback Restricts Innate Immune Response”的研究論文,該論文揭示了免疫應答調節中的非規範自我識別模式,並展示了誘導性“自我”lncRNA作為有效分子誘餌的重要作用,其活躍地飽和RIG-I結合位點以限制“自我“RNA誘導的先天性免疫反應並維持免疫穩態,在炎症性疾病管理中具有潛在用途。

重磅|2018年上半年中国生物医学风云榜人物出炉,共14位(袁隆平,朱健康,曹雪涛,施一公等上榜,值得收藏)

朱健康

朱健康是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組長、博士生導師。在2018年,朱健康總是不斷的在刷朋友圈,這主要是因為朱健康團隊聯合山東師範大學成立基因編輯產業園以及連發13篇高水平的文章(其中9篇通訊),幾乎是每個幾天,就有重大成果出來,這9篇文章分別是:“Arabidopsis Duodecuple Mutant of PYL ABA Receptors Reveals PYL Repression of ABA-Independent SnRK2 Activity”的研究論文。該論文通過CRISPR/Cas9”技術敲除了包含14個PYLs家族所有成員,驗證了之前ABA信號通路,並揭示了PYLs在植物滲透脅迫響應中通過抑制SnRK激酶活性起重要作用;“Multiplex gene editing in rice with simplified CRISPR‐Cpf1 and CRISPR‐Cas9 systems”,該文章開發了簡化的CRISPR-Cpf1和CRISPR-Cas9系統在水稻中進行多重基因編輯;“Mutations in a subfamily of abscisic acid receptor genes promote rice growth and productivity”,該文章揭示了脫落酸受體基因亞家族中的突變促進了水稻的生長和生產力;“Dynamics and function of DNA methylation in plants”,該文章討論了討論了植物中的DNA甲基化,包括甲基化和去甲基化酶和調控因子,以及通過所謂的甲基化狀態機制協調甲基化和去甲基化活性; DNA甲基化在調控轉座子沉默,基因表達和染色體相互作用中的功能; DNA甲基化在植物發育中的作用; 以及DNA甲基化參與植物對生物和非生物脅迫條件的反應;“CRISPR/Cas9-mediated gene targeting in Arabidopsis using sequential transformation”,該論文報道了擬南芥中基因靶向的連續轉化-精確基因靶向方法。使用來自卵細胞和早期胚胎特異性DD45基因啟動子驅動Cas9, 通過同源重組在幾個內源性位點上定向插入標籤或者是進行氨基酸替換, 這些可遺傳的基因靶向可通過常規PCR鑑定;“Precise A·T to G·C Base Editing in the Rice Genome”,這裡描述的腺嘌呤鹼基編輯器與其他基因組工程工具一起將有助於推進作物的精確分子育種;“A naturally occurring epiallele associates with leaf senescence and local climate adaptation in Arabidopsis accessions”該篇文章揭示了DNA甲基化(epiallele)參與影響自然界植物葉片的衰老關係。這也是為數不多的DNA甲基化影響植物表型的例子,同時也是表觀遺傳參與全球氣候變暖過程很好的證明;“Knockdown of Rice MicroRNA166 Confers Drought Resistance by Causing Leaf Rolling and Altering Stem Xylem Development”,該文章鑑定了表現出miR166敲低品系(STTM166)。 STTM166水稻植株的葉片捲曲可能是由於大小減少的紅色細胞和葉片中的葉狀細胞的異常。 STTM166植物的氣孔導度降低,蒸騰速率下降。分子分析揭示了HD-Zip III基因家族的成員OsHB4作為miR166的主要靶標;“Reciprocal Regulation of the TOR Kinase and ABA Receptor Balances Plant Growth and Stress Response”,該文章揭示了TOR信號抑制ABA信號傳導和應激反應,而ABA信號抑制TOR信號和應激時間的生長。植物利用這種保守的磷酸調節反饋機制來優化生長和脅迫反應的平衡。

重磅|2018年上半年中国生物医学风云榜人物出炉,共14位(袁隆平,朱健康,曹雪涛,施一公等上榜,值得收藏)

施一公

在2018年,施一公能登上風雲榜4星級的榜單,主要是全職加盟剛成立的西湖大學,任西湖大學校長及發表了3篇高水平文章:1月3日,施一公在Science發表題為“Structure of a human catalytic step I spliceosome”的研究論文,該論文揭示了對核糖核蛋白重構的機理性認識,並允許初步知道C到C *轉變的工作機制;1月23日,施一公研究組在Cell Research雜誌上發表了題為“Structure of the human activated spliceosome in three conformational state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對於人類剪切複合體結構的認識進一步加深;2018年5月,施一公研究組在Science發表題為“Structures of the fully assembled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pliceosome before activation”的研究論文,該論文分別報告了釀酒酵母B和pre-B複合物的冷凍電鏡結構,平均分辨率分別為3.3-4.6和3.9Å。 結構分析揭示了酵母剪接體的裝配和激活機制。

重磅|2018年上半年中国生物医学风云榜人物出炉,共14位(袁隆平,朱健康,曹雪涛,施一公等上榜,值得收藏)

湯富酬

由於前段時間的積累,湯富酬團隊在1月8日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2等獎。另外,湯富酬團隊今年處於一個大爆發階段,發表了7篇高水平的文章(包括一篇評論文章),這些文章分別是:6月18號,北京大學湯富酬等研究組在Nature Cell Biology上在線發表了題為“Single-cell multi-omics sequencing of human early embryos”的文章,研究人員應用單細胞染色質整體的大規模景觀測序(scCOOL-seq)來生成人類植入前發育期間單細胞分辨率的DNA甲基化和染色質可及性的全基因組圖譜。該研究工作為剖析人類植入前發育過程中複雜而又高度協調的表觀遺傳重編程鋪平了道路;Cell Research“Spatial transcriptomic survey of human embryonic cerebral cortex by single-cell RNA-seq analysis”,研究確定了29個細胞亞群,這些亞群在每個區域顯示出不同的比例,並且腦橋顯示出特別高的星形膠質細胞百分比;Nature:A Single-cell RNA-Seq survey of the developmental landscape of the human prefrontal cortex,揭示了神經元產生和環路形成的分子調控機制,並對其中關鍵的細胞類型進行了系統的功能研究,為繪製最終完整的人腦細胞圖譜,奠定了重要的基礎;Nature Cell Bio:Tracing the temporal-spatial transcriptome landscapes of the human fetal digestive tract using single-cell RNA-sequencing,系統地闡明瞭食道、胃、小腸和大腸4種器官在人類胚胎髮育過程中的基因表達圖譜及其信號調控機制,為消化道生物學研究領域提供了全面、翔實的發育細胞圖譜數據。;Nature Genetics:Single-cell DNA Methylome Sequencing of Human Preimplantation Embryos,利用單細胞DNA甲基化組高通量測序方法,首次在單細胞分辨率對人類植入前胚胎髮育過程進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揭示了人類早期胚胎DNA去甲基化和從頭加甲基化的動態變化、父母本基因組差異甲基化等關鍵特徵。;Cell Res:Silencing of developmental genes by H3K27me3 and DNA methylation reflects the discrepant plasticity of embryonic and extraembryonic lineages,這一研究結果為闡明不同表觀調控對細胞命運及發育可塑性的影響、認識幹細胞的全能性與分化潛能以及幹細胞轉化醫學應用等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和理論指導。;Nature Biot:Boosting the power of single-cell analysis,對Haghverdi等人和Butler在獨立單細胞數據集的元分析過程中產生的處理效應。他們展示了這些方法是如何發現新的生物變異和新的細胞類型的,暗示了通過挖掘現有數據集可以獲得更多的未知聯繫的評論文章。

重磅|2018年上半年中国生物医学风云榜人物出炉,共14位(袁隆平,朱健康,曹雪涛,施一公等上榜,值得收藏)

李紅良

李紅良,武漢大學博士生導師、二級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 。 現任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 、武漢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所長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長,武漢大學動物中心主任、武漢大學A3實驗室主任、中南醫院醫學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武漢大學模式動物協同創新中心主任。

在2018年,首先在知識分子公眾號進行報道,先是進行匿名舉報李紅良4篇Nature Medicine涉嫌不端,之後是實名進行舉報,緊接著武漢大學組建了專家團,對李紅良的問題進行了調查,而後認定李紅良不存在問題,只是由於平時做實驗的不嚴謹,不認為有不端行為;在之,知識分子扒出了李紅良以前的一些論文,舉證說李紅良涉嫌造假;最後,眾多學者在Nature Medicine中質疑李紅良不端,李紅良進行了及時的回應,不認為自己的實驗有任何問題。

重磅|2018年上半年中国生物医学风云榜人物出炉,共14位(袁隆平,朱健康,曹雪涛,施一公等上榜,值得收藏)

孫強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孫強團隊24日下午在北京宣佈,團隊經過5年的不懈努力,突破了體細胞克隆猴的世界難題,成功培育出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這標誌著中國將率先開啟以獼猴作為實驗動物模型的時代。經過5年的不懈努力,孫強團隊最終成功地突破了這個生物學前沿難題。

重磅|2018年上半年中国生物医学风云榜人物出炉,共14位(袁隆平,朱健康,曹雪涛,施一公等上榜,值得收藏)

研究團隊 李曉江教授(前排中),賴良學教授(前排右一),李世華(Shihua Li)教授(前排左一)

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李曉江教授、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賴良學研究員、美國Emory大學李世華(Shihua Li)教授合作發表題為“A Huntingtin Knockin Pig Model Recapitulates Features of Selective Neurodegeneration in Huntington’s Disease”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為開發治療亨廷頓舞蹈症的新手段提供了穩定、可靠的動物模型,也為培育其它神經退行性疾病大動物模型提供了技術範本和理論依據,這也是繼克隆猴的又一重大突破。

重磅|2018年上半年中国生物医学风云榜人物出炉,共14位(袁隆平,朱健康,曹雪涛,施一公等上榜,值得收藏)

錢國英,葛楚天等團隊

浙江萬里學院葛楚天,錢國英及杜克大學Capel研究組合作在Science雜誌發表題為“The histone demethylase KDM6B regulates temperature-dependent sex determination in a turtle species”的研究論文,本研究首次明確了龜類物種表觀遺傳機制與溫度依賴性別決定之間的因果關係和直接遺傳聯繫。同時該研究解決了困擾大家50年的性別決定問題,由於這個研究的轟動性及新穎性,Science對此進行了專門的報道。另外,iNature發現,這也是浙江萬里學院首次以第一單位在Science雜誌發表文章,這在另一方面說明,浙江萬里學院的基礎研究慢慢的在進步,這與學校長期支持基礎研究分不開。

重磅|2018年上半年中国生物医学风云榜人物出炉,共14位(袁隆平,朱健康,曹雪涛,施一公等上榜,值得收藏)

黎志康

2018年4月26 日,國際頂級期刊《自然》雜誌長文發表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牽頭,聯合國際水稻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華大基因、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安徽農業大學、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等16家單位共同完成的“3010份亞洲栽培稻基因組研究”。該研究針對水稻起源、分類和馴化規律進行了深入探討,揭示了亞洲栽培稻的起源和群體基因組變異結構,剖析了水稻核心種質資源的基因組遺傳多樣性。這一重大成果將推動水稻規模化基因發掘和水稻複雜性狀分子改良,提升全球水稻基因組研究和分子育種水平,加快優質、廣適、綠色、高產水稻新品種培育。該研究是國內外水稻研究專家大協作的重大成果,體現了中國農業科學在水稻基因組研究方面居於世界領先位置,並擴大了我國水稻功能基因組研究國際領先優勢。在擴大開放的大背景下,重大數據共享和重大項目合作,為我國乃至全球農業研究水平帶來更大的飛躍。

重磅|2018年上半年中国生物医学风云榜人物出炉,共14位(袁隆平,朱健康,曹雪涛,施一公等上榜,值得收藏)

楊輝

楊輝,中科院靈長類疾病模型研究組。基因修飾動物是研究在發育和疾病中基因功能的重要工具。CRISPR/Cas9系統有效的應用於構建基因敲除和敲入小鼠。然而,該方法獲得的基因修飾動物存在嚴重的嵌合體現象,即動物個體的一部分細胞被基因編輯,而另一部分則沒有。通過交配方法獲得純合的基因敲除小鼠需要很長的時間和花費,這在獲得多基因敲除小鼠中尤為明顯。而由於猴子的生殖週期長(4-5年性成熟,半年懷孕期),生殖能力低(單胎動物),通過交配方法來獲得純合突變的基因修飾猴則需要更長的時間和花費。就在2018年,楊輝研究組最少發表了4篇高水平的文章,分別是:1月12日,《細胞研究》期刊在線發表了題為《運用CRISPR/Cas9編輯技術獲得基因敲入食蟹猴》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由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楊輝研究組與蘇州非人靈長類研究平臺孫強團隊合作完成。該研究利用了一種以同源臂介導的末端接合(Homology-Mediated End Joining, HMEJ)為基礎的基因敲入策略,在世界上首次獲得了基因敲入的食蟹猴;1月15日,《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以Technical Reports的形式發表了題為《利用CRISPR/dCas9轉基因小鼠在腦內進行多基因的同時激活》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楊輝研究組與上海科技大學黃鵬羽實驗室合作完成;5月21日,《DevelopmentalCell》期刊在線發表了題為《Tild-CRISPR Allows for Efficient and Precise Gene Knockin in Mouse and Human Cell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由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楊輝研究組與山東大學附屬生殖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陳子江教授課題組合作完成,該研究設計了一種新型基因靶向整合策略Tild-CRISPR,它可以在小鼠和人的細胞中實現高效精確的基因敲入。Tild-CRISPR不僅適用於高效地構建小鼠動物模型,同時為研究體內的基因功能以及開發潛在的基因療法提供新思路;6月6日,《細胞研究》在線發表了一項成果,應用改進的“C-CRISPR”技術可以獲得單基因或多基因功能完全敲除的小鼠及猴。該研究通過將多個針對基因外顯子的連續指導RNA(sgRNA)注射到受精卵中,可以高通量製作各種基因完全敲除小鼠並用於表型分析,並快速製作基因敲除猴模型。這項研究由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的楊輝研究組、熊志奇研究組以及神經所蘇州非人靈長類研究平臺孫強團隊合作完成。

重磅|2018年上半年中国生物医学风云榜人物出炉,共14位(袁隆平,朱健康,曹雪涛,施一公等上榜,值得收藏)

胡海嵐

2月15日,浙江大學胡海嵐等研究組在Nature發表了2篇背靠背地研究論文,題目分別為“Astroglial Kir4.1 in the lateral habenula drives neuronal bursts in depression”及“Ketamine blocks bursting in the lateral habenula to rapidly relieve depression”,這倆篇研究論文揭示了在大腦外側韁核中的神經元活動,由星形膠質細胞調節,促使齧齒類動物出現抑鬱樣行為:推進了人類對於抑鬱症發病機制的進一步深入理解,同時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於我們進一步開發新的抑鬱藥物。

重磅|2018年上半年中国生物医学风云榜人物出炉,共14位(袁隆平,朱健康,曹雪涛,施一公等上榜,值得收藏)

裴端卿團隊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裴端卿研究員領銜的研究團隊經過5年攻關,揭示了化學方法制備幹細胞的科學原理,為誘導多能幹細胞的研究和優化製備途徑提供了全新的科學視角和解決方案。相關成果於2018年4月5日零時在線發表在國際幹細胞權威雜誌Cell Stem Cell(細胞·幹細胞)上。裴端卿研究員領銜的科研團隊經過5年的努力,開發出一套高效、簡單的化學小分子誘導多能幹細胞的方法, 簡稱為CIP(Chemical Induction of Pluripotency),即化合物誘導幹細胞多能性。該方案只需要用兩種不同的“藥水”依次給細胞“洗澡”,便可以將體細胞“返老還童”到幹細胞的狀態。這一方法比之前的方案簡單、高效,所需的初始細胞量少。更重要的是,可以實現多種體細胞類型“返老還童”,包括在體外極難培養的肝細胞。

重磅|2018年上半年中国生物医学风云榜人物出炉,共14位(袁隆平,朱健康,曹雪涛,施一公等上榜,值得收藏)

吳蓓麗

2018年5月28日,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吳蓓麗課題組與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合作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上在線發表了題為“Structural basis for signal recognition and transduction by platelet-activating-factor receptor”的研究論文。這是繼2018年1月5日吳蓓麗研究組在Nature報告與胰高血糖素類似物和部分激動劑NNC1702複合的全長人胰高血糖素受體(GCGR)的3.0Å分辨率晶體結構和2018年4月19日在Nature發表題為“Structural basis of ligand binding modes at the neuropeptide Y Y1 receptor”的研究論文,報告了2.7和3.0Å分辨率結合兩種選擇性拮抗劑UR-MK299和BMS-193885的人Y1R的晶體結構。並且首次,確定其N端與受體相互作用。對Y1R的這些基於結構的見解,可以實現靶向NPY受體的藥物發現的又一重磅研究成果。

活動

推薦

轉折點——生物醫藥招聘第一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