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上海民間金融平臺再三炸雷 涉非法集資上千億

上海民間金融平臺再三炸雷 涉非法集資上千億

聯璧科技大股東儂錦

高返利互金平臺聯璧金融出事了。

6月20日起,陸續有用戶曝料聯璧金融官網、App無法打開或打開緩慢,聯璧金融App內暫時關閉了快速提現,普通提現遲遲不能到賬狀況。

大摩財經發現,目前聯璧金融官網已經可以正常訪問,但不能註冊新賬號,理財產品僅有年化率6.9%的零錢計劃,此前曝光的年化率高達10%和12%的鈴鐺寶3月期和6月期產品已經下架。

上海民間金融平臺再三炸雷 涉非法集資上千億

大摩財經多次嘗試均顯示系統繁忙

上海民間金融平臺再三炸雷 涉非法集資上千億

理財產品僅剩零錢計劃

根據貼吧網友曝光的一份視頻顯示,警方已對聯璧金融事件立案調查,聯璧金融高管已被帶走。

至此,錢寶網、雅堂金融、唐小僧、聯壁金融,四大民間高返平臺全軍覆沒。

昨天下午,隨著事件逐漸發酵,聯璧金融方面終於發佈公告,稱平臺一直穩定運營。但受互聯網金融大環境的影響,近日聯璧金融投資者出現集中兌付現象較為嚴重,同時也存在惡意擠兌情況的發生,證實了擠兌事件,同時“甩鍋”唐小僧,表示善林金融、唐小僧事件的持續發酵,以及部分不負責任自媒體的煽風點火,造成了市場的恐慌情緒蔓延。

然而,聯璧金融如今炸雷真的是唐小僧造成的嗎?

合作關係?

提到聯璧金融不能不說道斐訊。聯璧金融因為“0元購斐訊路由器”而名聲大噪。簡單來說,用戶購買斐訊路由器,可以通過每個路由器上的K碼兌換聯璧金融禮包,購買路由器的費用會在一定期限內,通過聯璧金融等互金平臺分批返還。

這種0元購買的方式催生了大批羊毛黨,不少用戶利用多張身份證搶購路由器,拿到路由器後儘快折現。

早期在鹹魚、轉轉等二手平臺,關於斐訊路由器的交易頻繁。去年5月,因“引誘消費者購買高風險金融產品”,淘寶和閒魚就已經將“斐訊”作為敏感詞禁止搜索,目前全新斐訊路由器的購買平臺主要為京東,但限制了斐訊打出“0元購”促銷標籤,而且無法使用免息白條付款。

上海民間金融平臺再三炸雷 涉非法集資上千億

斐訊實控人顧國平

聯璧金融事件爆發後,斐訊曾發佈公告“撇清”,在證實了聯璧金融的兌付問題後,表示會重新評估和聯璧金融的合作關係。

事實上,斐訊和聯璧金融僅僅是合作關係嗎?

聯璧金融的運營方為上海聯璧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天眼查數據顯示,聯璧金融大股東為自然人儂錦,持股60%,其餘股東彩杉科技、松崖科技、柏雪科技、融璧投資分別持股10%。值得一提的是,彩杉、松崖、柏雪三家科技公司,不僅取名接近,董監高也多有重疊。股權穿透後,包括聯璧科技執董儂錦在內,和朱豔、金玉峰、祝華榮四名自然人實際持有聯璧科技90%的股權,對公司的絕對控股。

而在去年5月,聯璧金融曾有過一次股權變更。股東由自然人金偉、儂錦、陳海東、韓凌,變為上述法人股東。

陳海東和金偉與斐訊系淵源頗深。工商資料顯示,斐訊公司持股的3家公司上海勃奈電子、上海映碧投資、上海通木投資,其法人皆為金偉。陳海東為映碧投資、通木投資公司最終受益人。同時,陳海東與斐訊實控人顧國平同為上海古尋投資股東。

看到這,不得不讓人對聯璧和斐訊的關係產生質疑。有坊間傳言稱,聯璧金融和斐訊實際上是一家公司。該說法暫未得到證實,不過有貼吧網友曝料,在聯璧事件爆發後,聯璧大樓已經人去樓空,部分聯璧員工已轉到斐訊辦公。

另外,斐訊的資金問題也一直是飽受爭議的話題。

今年4月,公開裁決披露斐訊拖欠達海工程材料、設備款本金3000多萬元及利息。同時二手平臺集體屏蔽“斐訊”也讓斐訊路由器對羊毛黨的吸引力大不如前。

而根據公開報道,2017年11月,上海炳通4.5億舉牌綠庭投資,其中3億資金來自斐訊旗下上海康斐。當時上海康斐剛剛成立4個月,註冊資本僅1億,且股東未有實際出資,母公司斐訊尚且自顧不暇,3億資金從何而來引起市場質疑。

而這就涉及到聯璧金融此前曾被多家媒體曝光的自融傳聞。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勃奈電子、上海訊恆投資均為聯璧金融此前披露借款方,但迅恆投資的股東徐錦賢是斐訊通信的董事,上海勃奈電子的大股東金偉又是斐訊系高管。在聯璧金融和斐訊合作緊密的情況下,不免讓人生疑。是否目前拿不出兌付款的聯璧金融,資金去向最終都流向了其幫忙倒賣路由器等電子產品的斐訊或其關聯方?

上海民間金融平臺再三炸雷 涉非法集資上千億

而聯璧金融的處理方式也並不透明,沒有進行公開回應,而是作脫敏處理,讓理財產品再也看不到借款公司。

高返利模式難以為繼

無論是已經宣判的e租寶,或者是支撐了7年的錢寶網,還是已經退出P2P的雅堂金融,抑或快鹿、善林金融和唐小僧,無論企業的名義總部是安徽、北京或者成都,上海才是他們集納百億級資金的主陣地,和公司最後的落角點。

眾多融資平臺接連炸雷涉資超過千億,僅e租寶規模就高達730億,其餘各大平臺也達到百億規模。聯璧金融目前涉資規模還沒公佈,根據網友曝料,有投資者平臺賬戶內金額高達700多萬。

在唐小僧炸雷當時就有媒體表示錢寶網,四大高返平臺只剩其一,聯璧金融已成為最後的倔強。

聯璧金融官方把兌付問題歸罪於受唐小僧連累。事實上,聯璧金融自身的高返利產品早已成為高危地帶。

4月12日,央行官網發佈題為“防範消費返利風險 謹防利益受損”的公告信息,就提示了消費返利模式風險。

因為高額返利難以實現。返利資金主要來源於商品溢價收入、會員和加盟商繳納的費用,多數平臺不存在與其承諾回報相匹配的正當實體經濟和收益,一旦資金鍊斷裂,資金運轉和高額返利將難以維繫。

6月14日,在2018陸家嘴論壇上,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談及非法集資問題時再度提醒,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打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也就是說,高返利的平臺實際上在沒有大資金背景支持下,很容易發生資金鍊斷裂。而互金理財模式下,大量資金由平臺控制,同樣存在轉移資金、捲款跑路的風險。

此外,聯璧金融涉嫌自融的傳聞並未完全闢謠,自融問題或涉非法集資。而按照有關規定,投資者參與非法集資不受法律保護,風險自擔,責任自負,也就是說一旦聯璧金融認定非法集資,不知情的參與投資者可能血本無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