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孩子太粘著媽媽是沒安全感的表現嗎,你怎麼看?

手機用戶99028095282


我女兒現在兩歲,因為從小基本都是我一個人帶的,所以從小就很黏我,但是從一歲到現在兩歲,變得特別黏我,我吃飯上廁所她都要一直跟著我看著我,生怕我不見了。

說真的,我有時候也很煩躁,會覺得連正常生活都不能保證,覺得自己像個看孩子的機器,也會失控發脾氣,但是我也知道,孩子愛粘人,其實是她需要安全感,她開始學著探索世界,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所以總是再三克制自己。

美國精神學臨床教授阿蘭·斯格爾說:“1~2歲,是孩子出現黏人行為的最明顯階段,他們把媽媽或看護人看作一個‘安全基地’,當有安全需求時,就會返回看護人身邊。”

所以孩子黏人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發展,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現象。孩子和媽媽之間溫暖、親密的關係,可使寶寶既得到滿足,又心情愉快。

當孩子的安全感得到滿足,她不但能在陌生的環境中克服焦慮和恐懼,還能去探索周圍的新鮮事物,並且發展社交能力和認知能力。

所以,孩子早期安全感的建立,對孩子未來的人格形成和發展都影響頗深。

作為媽媽的我們,要做的是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讓他有足夠的勇氣去探索外部的世界。那麼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擺脫粘人呢?

01首先,媽媽每一次離開都告訴他。孩子總是擔心媽媽離開,所以作為媽媽的我們每一次離開,都有認真告訴孩子,你只是暫時離開,馬上就會回來,或者到什麼時候就會回來,不要以為孩子聽不懂,他們什麼都明白,只是無法清楚表達。

有段時間我去駕校練車,前幾天每天走的時候女兒都哭得死去活來,我走了之後爺爺奶奶怎麼都哄不住。後來,我就不再不告而別,開始嘗試著蹲下告訴她,媽媽要離開一會,下午等你中午睡醒媽媽就會回來,然後在回來的時候,會告訴她,你看,媽媽是不是回來了。開始她依然哭著抱著我不讓離開,兩三天過後,我再次跟她告別的時候,她竟然朝我揮手說再見。那一刻,我心裡特別安慰,她終於踏出了第一步。從那以後,每次我需要出門的時候,就會跟她告別,大部分時候她都會跟我揮手再見,偶爾那麼一兩次也會哭鬧著不讓我離開,不過,總算有進步。

02其次,及時回應你的孩子。經常聽到有媽媽吐槽說,自己的孩子在家玩,而自己忙家務的時候,隔一會就要叫一聲媽媽,自己要是不答應,就會跑到身邊確認媽媽在,有時候還會因為回應不及時,惹得孩子大哭。

其實,這很正常,這是孩子向媽媽發出的需求信號,媽媽們要及時滿足他們的情感需求。媽媽們平時要多親親抱抱孩子,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愛的。當孩子呼喊媽媽的時候,及時回應他,讓孩子知道媽媽一直在身邊,這樣他們心裡就會覺得安全,就會繼續玩耍。

03幫助孩子學會轉移注意力

媽媽們有空可以帶孩子經常去外面跑跑看看,多帶他感受新鮮事物,讓他知道這個世界很大,不是隻有爸爸媽媽。還要讓孩子多和別的孩子一起玩耍,分散他的注意力,學會和其他小朋友相處,也讓他明白,世界上好玩的很多。

04不要經常吼叫粘人的孩子

我閨女最開始黏我粘得厲害,我就會煩的不行,會覺得她太不獨立,雖然沒有動手,但是有時候會用冷暴力對她,吼她罵她,每一次吼她的時候,她都會哭著說,媽媽不嚷嚷,媽媽不嚷嚷。看著孩子的可憐樣子,我就慢慢收斂了脾氣,不再因為她粘人吼她罵她。

我覺得因為孩子粘人而去吼他罵他甚至處罰他,會讓他對自己產生極大的懷疑,覺得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事,長期以往,會更加缺乏安全感,也會變得膽小沒自信。

所以,媽媽們要正確看待孩子愛黏人這件事,並採取適當的方法來處理,幫助孩子順利地度過這個特別的成長階段,讓孩子未來不會因為缺乏安全感而喪失自我。



唯媽養娃


首先,看看孩子是不是處於2歲的叛逆期,2歲的孩子在面對固定的那個照顧者(比如媽媽)時更容易出現逆反行為,建議家中其他人多參與到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來,特別是爸爸要多陪伴孩子。爸爸陪的少,孩子缺乏規矩、不能等待、脾氣大的情況,會更容易發生。

爸爸參與孩子成長的要點,即多帶孩子玩,而非找問題、苛求孩子改正某個行為習慣。和孩子建立好的親子關係,做好榜樣,孩子會自然地模仿爸爸的行為,並且更容易建立規則意識,因為爸爸的一言一行裡都是規則。

2歲的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見,你從她的話語和動作中就可以看得出來,有時候蹦出的詞語會讓你苦笑不得,遊戲中的專注與創意會讓你忍不住驚歎。別以為2歲的孩子只有叛逆,只需要父母改變一下想法與溝通方式,換個角度,也許孩子的叛逆期也能很可愛。

對叛逆期孩子,父母不能限制,更好的辦法是接納,並引導。有一個簡單易行的方法,即給孩子提供兩個選擇,讓孩子做一道選擇題。比如玩玩具的時候,與其說要不要玩積木不如換成是玩積木還是玩串珠。大人都喜歡做選擇題,何況孩子,這樣能能讓孩子感受到一點點的自主性,讓孩子找到小大人的感覺。

如果不是處於叛逆期,可以考慮讓孩子多跟小朋友接觸,新增的社交和朋友會減少對媽媽的依賴感,同時多帶孩子外出接觸大自然,多給孩子讀書,玩玩具,轉移孩子對媽媽的注意力,讓她認識到除了媽媽的以外,還有更大的世界,這樣一步步讓孩子漸漸減少依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