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寶玉的青梅竹馬

作者按

諸如寫紅文這類評述文章,不愛詳細解釋可真是大毛病了。據實寫的還好些,再添些猜測,越發成自說自話了……倒像是我已然提前老去,失去了所有青梅竹馬的玩伴,於斜陽衰草之中,空說些零星的言語,也彷彿是說給自己聽似的。改不掉這毛病,其實甚是不安。

寶玉的青梅竹馬

作者

河漢

如果回憶是年長的標誌的話,那我真的是老了,近來常常想起年少的許多時光,那些人,那些事……雖然只是瘋玩,也並沒有特別要好的異性,然而回想起來也自有青梅竹馬之感。

以童年論,我們這一代算是比較幸福的,不像上一代那樣物質匱乏,又不像下一代那樣學業繁重。童年,留下的記憶,只是玩。

倘與同時代作比較,寶黛的童年也算是幸福的吧,雖然深宅大院的,等閒出不去,然而衣食無憂,便是上學,寶玉不過是兩天打漁三天曬網,姑娘們越發自便了,不過為認得幾個字,不做睜眼瞎而已,像黛玉已然識字的,更可不必上學了,每日裡也不過是玩。

而寶黛便是彼此之間最好的玩伴。

寶玉的青梅竹馬

寶玉說:“當初姑娘來了,哪不是我陪著頑笑。憑我心愛的,姑娘要,就拿去……”寶玉去上學,對黛玉說:“好妹妹,等我下了學再吃飯。那胭脂膏子,也等我來再製……”對玩伴這樣的依依不捨,是《紅樓夢》裡最青梅竹馬的描述。

可是同一時間,黛玉回寶玉說:“你怎麼不去辭辭你寶姐姐呢?”寶姐姐在林妹妹進府後不久即已到來,然而寶玉的童年裡彷彿是沒有寶姐姐的。

其實這也難怪讀者。寶姐姐進府後的言談舉止完全成人化,讀者哪裡會有寶釵童年的印象呢?不要說寶釵,便是黛玉,初進府時,一言一行又哪裡像是個六七歲孩子的樣子,便是古人早熟些,此時更有比黛玉小的惜春,至多四五歲的樣子,竟也能如大人一般行事。貌似還有比惜春更小的賈環,比賈環更小的賈蘭。

《紅樓夢》裡的年齡,一直都是問題。

其實初稿想必黛釵進府時皆已是少女,這一點從寶釵在府裡過的第一個生日即已是將笄之年便可以看出。此後作者一再把黛玉進府的年齡改小,其目的無非是為了給予寶黛以青梅竹馬的環境,能夠兩小無猜的嬉戲在一起。否則便寶玉再嬌慣些也很難跟初來乍到已然發育的表妹這樣的不避嫌。

可是年齡雖然好改,已經寫好的精彩文字卻很難刪改盡了,所以黛玉進府,仍然予人以少女感,而隨後進府的寶釵的年齡越發含混矛盾起來,明明是緊隨黛玉進府,第一個生辰倒已然十五歲了。

當然作者想給予青梅竹馬環境的只是寶黛,寶釵進府,確已是將笄之年。緊隨黛玉進府是未改的原文,因而成了瑕疵——忘了在二人進府的時間上拉開距離。

寶玉的青梅竹馬

雖然進府時已如少女一般,然辭黛玉上學時寶黛的表現,倒又著實有幾分童趣,難道是為了配合改小的年齡所新添的文字?自然這樣猜也無可厚非,然而我有更大膽的猜測——這段文字原本是屬於湘雲的。

文本有示,在黛玉之前,湘雲曾在府里居住過,且得襲人服侍。如按現在的文本,湘雲更小於黛玉,黛玉進府時湘雲不過五歲的樣子,而此時襲人服侍寶玉已然熟練從容,可見湘雲離開已有一段時日,那麼湘雲在府裡時該有多小?最多三四歲的樣子,再去掉古人所論的虛歲,實歲難道是兩三歲?還不記事呢倒哄著襲人梳頭又說些不知害臊的話?

湘雲不會那麼小。

原本想必黛釵都是少女時期進府,六七歲間與寶玉青梅竹馬的倒是湘雲。寶玉上學時所辭的妹妹應該是雲妹妹才對。所叮囑的對象“那胭脂膏子也等我來再製”的也是湘雲。而如此,後文湘雲再入府,嗔寶玉“這不長進的毛病兒,多早晚才改過?”亦更有對照感。

當然,作者增刪後的結果,湘雲把青梅竹馬的前文讓給了黛玉,自身不僅成了最後現身的正釵,去掉前文,便現身本身也顯得異常突兀。

或許,這也是刪改後留下的瑕疵。

更或許的,是或許並非如此——而我,也不過是猜測。

因為實在想不出倘青梅竹馬的是湘雲,將置黛玉於何地?以至於早期文本竟或是……沒有黛玉?

這可太沒邊際了,還是回到文本里來。

即便按現有文本,與寶玉青梅竹馬的也依然有湘雲吧。我們並沒有把湘雲在榮國府的年歲想的那麼小,至少肯定是記事了。從後文與寶玉一起弄鹿肉的契合度來看,小時二人沒少幹淘氣的營生。只是回憶的文字太過稀少,又或者是黛玉的存在感太過強烈,使得寶湘的青梅竹馬有如夢境一般恍惚而容易忘卻。

另一方面說,作者竭力淡化湘雲的青梅竹馬而替之以黛玉,也使得黛釵湘的分量較均衡起來。如果按照某種所謂的“舊時真本”的後文,寶玉是愛黛玉娶寶釵而老歸湘雲的話,那麼寶湘倒算是有始有終,尤其當得起“白首雙星”四字,二人以童年的青梅竹馬一路走到老來的孤苦相依,未免太過主角化,倒對比得黛釵二人像是過客浮雲一般,而按照作者最後的構思,湘雲對寶玉的重要性是低於黛釵的。

只是淡化寶湘的青梅竹馬,黛釵湘的順序定下來後,由於後文的湮沒無稿,八十回內黛玉成了絕對的第一女主角,同列釵首的寶釵都跟不上,遑論湘雲。這依然造成了另一種失衡。

寶釵的重要文字一半在八十回後,湘雲幾乎全在八十回後。

寶玉的青梅竹馬

只是,所謂老歸湘雲,即便猜測是真,描述上也不會有太多的筆墨。不是她不重要,真的是她不需要。

二人有那樣歡暢的童年,一拍即合的淘氣性格,對比老來衣衫襤褸、流落街頭的晚年,只需白描數筆,亦可足見悲涼吧。

是悲涼啊,想二人彼時不過是一對貧賤的二路伴侶,男的失了妻,女人失了夫,說什麼青梅竹馬的純潔,不過是鰥寡孤獨的陪伴而已。可是也唯有此二人可以扶持著走過那樣的街頭吧,倘或是黛玉,實在不能想象可以承接住讓人憎嫌的討飯婆模樣,哪怕是和寶玉在一起。她,不死也死了吧。至若寶釵在,又何至於這樣。

雖然是悲涼,我總覺得這樣猜測出來的尾聲仍然是夾帶著溫情的。老了,說起那青梅竹馬的往事,並不需要太多的言語,一句甚至半句儘夠了,他或她自然明白。就只怕老了,沒有青梅竹馬的那個他或她,便有一詞半句的言語攜帶無盡的回憶,也只好沉默的說給自己聽了。

於是沉默著憶起那些人,那些事……帶著青梅竹馬之感。

近來真是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