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蒲松齡,康熙來了不屈膝,千載留名傳佳話

看過《聊齋志異》的朋友們都對作者蒲松齡有一定的瞭解,今天編就給大家講一些關於蒲松齡有趣的故事。

蒲松齡,號柳泉居士,是清代著名的小說家,文學家。著名考古學家郭沫若曾經這樣評價蒲松齡:“寫鬼寫妖高人一籌,刺貪刺虐入骨三分”。蒲松齡一生創作了《聊齋志異》,《聊齋文集》,《聊齋詩集》,《聊齋俚曲》。康熙五十四年正月十二日,蒲松齡老先生因病與世長辭。

蒲松齡,康熙來了不屈膝,千載留名傳佳話

蒲松齡

蒲松齡家住在馬路的旁邊,這天天氣很熱,他坐在院子裡寫東西,腦筋沒少動,資料沒少查,可是自己寫出來的東西連自己都不想看。他很是失落,思來想去沒有思路,於是走到門口準備散散心。門口人來來往往,有趕路的,有買東西的,也有和他一樣閒逛的人。他突然有一個想法:“一人肚裡一條計,三人肚裡一臺戲”。我這文章這麼費勁,我可以和大家借點呀,於是他馬上跑回家找了幾件自己和妻子平常用不到的物件。拿著它們就跑到當鋪去了,換了幾吊錢之後買了幾斤綠豆就回來了。

蒲松齡,康熙來了不屈膝,千載留名傳佳話

把一口大缸放到門口的老柳樹底下,裡面放滿綠豆熬的湯,旁邊放了一個草蓆。來往的趕路的想要喝湯就必須留下一個故事。常言說得好:“一人一把土,堆起萬丈山”。這樣日日聽,年年聽,蒲松齡心裡面已經積攢了好多的故事。等到把這些故事瞭解透了,細細品讀過後,蒲松齡這才下筆,沒想到是文思泉湧,下筆成文,一寫就停不下來了,有時候還忘記了吃飯。

蒲松齡,康熙來了不屈膝,千載留名傳佳話

康熙皇帝聽說有一個叫蒲松齡的人學問很高,決定要去會會他。這天康熙微服私訪路過蒲松齡的家裡,一推開大門發現根本沒人,只有一隻狗在那兒叫。康熙繼續往裡面走,這是看到了一個背影,這個人就是蒲松齡,但是蒲松齡很認真的在那裡寫作。康熙熱情的打招呼,畢竟他是微服私訪,別人也不認識他呀。但是蒲松齡還是不理他,於是康熙大聲的咳嗽了一聲,蒲松齡呢還是認真的寫作。康熙氣的火冒三丈,但轉念一想,此人竟然如此專注,最後就悄悄地走了。

蒲松齡,康熙來了不屈膝,千載留名傳佳話

魯迅先生曾經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評價《聊齋志異》是“專集之最有名者”,老舍先生也評價過蒲松齡的風格:“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試想一個不專注的人怎麼能寫出這麼優秀的小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