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青島引才出新政!5年集聚百萬優秀人才 引才“紅娘”最高獎50萬

近日,

青島發佈新的引才政策

“五大工程”要引才百萬人!

最最關鍵的是,

新政處處為人才著想,

從待遇到落戶到工作,

甚至是配偶和孩子的問題,

都考慮到了。

總之一句話:

要讓人才來了,

有平臺,能幹事,留得下!

讓人才和城市雙贏!

20大領域全球招才 5年擬聚才百萬

重點圍繞青島市新舊動能轉換20大產業領域,加大人才集聚力度,利用5年時間集聚100萬名左右優秀人才。其中,海內外院士、世界級水平科學家等頂尖人才100名左右,“千人計劃”專家、“萬人計劃”專家、泰山系列人才工程人選等省級以上領軍人才1100名左右,高學歷、高職稱、高技能等高層次產業人才12萬名左右,本科及以下學歷人才、技能人才、鄉村振興人才等基礎人才88萬名左右,建設分佈合理、結構科學、量大質優的金字塔式人才體系。

新政中,從院士級別的頂尖人才到剛畢業的大學生,青島都準備了“厚厚的禮包”。

頂尖人才團隊——

最高補助1億元

01

頂尖人才

招攬領域分佈

圍繞實施國際城市戰略,面向全球招攬100名左右遍佈20大產業領域的海內外院士、世界級水平科學家等頂尖人才,為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提供人才支撐。

其中,聚焦青島製造優勢,引進培養現代海洋、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汽車製造、現代金融和物流等領域的頂尖人才50名左右;聚焦新興未來產業的跨代趕超,引進培養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領域的頂尖人才40名左右;聚焦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引進培養紡織服裝、機械設備、橡膠化工等領域的頂尖人才10名左右。

獎補政策

對全職引進、自主培養的頂尖人才,按規定給予500萬元安家費;對柔性引進的,連續3年按照其上年度在青納稅的勞動報酬(作為第一大股東或企業法人代表的,按照企業在青納稅額與個人佔股比例之積)的30%給予獎勵,上不封頂。對頂尖人才領銜的團隊項目,經評審認定,可給予1000萬元至1億元綜合資助,支持人才、項目、平臺一體化建設。

02

高層次產業人才提升

圍繞做強做高優勢特色產業、培育發展新興未來產業、改造提升傳統支柱產業,打造創新創業中堅力量,引進培養12萬名左右高學歷、高職稱、高技能等高層次產業人才和特殊人才。

其中,著眼發展現代海洋、智能家電、新一代信息技術、軌道交通裝備、汽車製造、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現代物流、現代金融、現代旅遊、文化創意、醫養健康等領域產業集群,引進培養碩士以上高學歷和高職稱、高技能人才9萬名左右;著眼改造升級商貿服務、機械設備、橡膠化工等傳統支柱產業,引進培養碩士以上高學歷和高職稱、高技能人才3萬名左右。加大海外人才引進力度,對應我市新舊動能轉換20大產業,優先從產業先進的國家和地區引進相關專業技術高層次人才。

03

領軍人才擴容

招攬領域範圍

圍繞我市產業體系轉型升級,加大國內外領軍人才引進培養力度,集聚1100名左右具有省級以上稱號的創新創業人才。其中,自主培養、全職引進50名左右國家“千人計劃”專家、130名左右“萬人計劃”專家、400名左右泰山系列人才工程人選;結合新產業發展需求,柔性引進500名左右具有省級以上稱號的創新創業人才。

獎補政策

對全職引進、自主培養的全職在青“千人計劃”專家、“萬人計劃”專家、泰山系列人才工程人選等高層次人才,給予配套支持;對柔性引進的,連續3年按照其上年度在青勞動報酬(作為第一大股東或企業法人代表的,按照企業在青納稅額與個人佔股比例之積)的30%給予資助,上不封頂。對領軍人才領銜的團隊項目,經評審認定,可給予1000萬元至1億元綜合資助,支持人才、項目、平臺一體化建設。

04

青年人才獎補政策

對在青創新創業的博士、碩士等青年人才,根據風險投資公司投資及企業發展情況,市和所在區(市)政府可按照1∶1比例跟投,上不封頂。對全職引進或自主培養的全國技術能手、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世界技能大賽獲獎者,給予60萬元至200萬元一次性補貼。

你成才我資助——

青島給你出“學費”

01

高端人才培養

在全市範圍內每年遴選2—3名有望當選院士的高端人才,培養週期2年,每年最高給予50萬元經費補助。每年遴選5—10名有望當選“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的優秀創新人才,培養週期2年,每年最高給予20萬元經費補助。每年遴選1

0—20名有望當選泰山學者、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工程的優秀青年科研人才,培養週期2年,每年最高給予10萬元經費補助。

02

青年英才託舉

加大博士後培養留青力度,為來青在站博士後2年內發放12萬元生活及住房補貼;對出站(基地)留青、來青工作的,給予25萬元安家補貼。積極吸引海內外博士、碩士研究生來青創新創業,對在青購買首套商品房的,分別給予15萬元、10萬元一次性安家費。圍繞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領域,每年選派一批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研究人員)、科技工作者、醫務工作者以及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等到國內外高端機構進修。

03

“金種子”儲備

根據用人主體未來一段時期用人需求,從“雙一流建設大學”的高校中遴選一批有意來青創新創業的優秀在校生,用人主體與其簽訂“信用合同”,給予學費補助。在此基礎上,對國內在校研究生根據所獲獎學金額度的50%給予生活補貼;對在國外留學的在校研究生給予每人每年5萬元補助。意向用人主體負責“金種子”學生的實習及實習期間生活補貼。用人主體對意向人才的補助,財政給予一定比例補貼。

04

創新創業激勵

人才離崗創業政策允許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科技人員在履行崗位職責、完成本職工作的前提下,經單位同意到企業兼職從事科技、文化創意成果轉化或離崗創業,在3年內保留人事關係,相應享受職稱評聘、保險等方面待遇。

積極促進科研成果轉化。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在本地轉讓許可科技成果的,按實際到賬資金額的一定比例給予研發團隊獎勵。

完善創新創業容錯機制。因客觀原因失敗沒達到預定目標的,不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已撥付經費不予追回。沒有完成的項目,在條件許可後可再申報立項並獲得有關政策與資金支持。

全民招才引智——

人才紅娘獎最高50萬元

01

加大人才紅娘獎勵力度

對全職引進頂尖人才、“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專家,泰山學者及相應優秀人才的機構和個人分別按50萬元、30萬元、10萬元的標準給予獎勵,引進相應稱號專家主持的研發團隊、高新技術企業的分別給予上述標準2倍獎勵;對引進高層次人才並在兩年內獲得上述稱號的,按上述標準給予獎勵。

02

發揮用人主體作用

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新引進(全職)、新培養的高層次人才,入選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和省泰山系列產業人才工程人選的,按照每人30萬元、20萬元和10萬元的標準給予用人主體一次性獎勵。

03

打造一流人才集聚平臺

繼續加大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創新企業、新型智庫引進力度,提倡“成建制”人才引進,2022年在青高等教育機構達到50所以上。

放寬人力資源服務業准入限制,對新引進的國際知名“獵頭”機構給予一次性落地補助,面向全球招攬人才。

來青島給綠卡——

住房就醫都有禮

01

人才綠卡擴容

A類人才為國際知名科學技術獎項獲得者、中國“兩院”院士、發達國家院士以及被評為青島市頂尖人才團隊的核心帶頭人等國內外頂尖人才;

B類人才為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部分類別入選專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等國家級領軍人才;

C類人才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外專雙百專家”等省部級領軍人才;

D類人才為青島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省首席技師等高層次人才。

02

綠色通道升級

A類人才享受優診保健待遇,並聘請1名保健醫生,子女就學可在全市範圍內統籌;

B類人才子女就學可在所在區(市)內統籌;

C類人才子女就學根據戶籍所在地統籌;

B、C、D類人才每年免費保健查體1次,並享受就醫綠色通道。C類以上人才本人按規定繳納醫療保險、生育保險的,繳納次月即可享受相關待遇。

對C類以上高層次人才實施考察(核)招聘備案制,對用人單位確定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允許先行引進落地再辦理相關手續,提升人才引進效率。

降低人才落戶門檻,對經市級認定全職引進的C類以上人才及正高職稱人才,可直接登記落戶。

探索落實用人主體對創新人才的最終評價權,開通優秀人才職稱評審“直通車”。對海外高層次留學回國人員、成果顯著的優秀中青年人才,可打破學歷、任職資歷限制,晉升上一級專業技術職稱。

憑畢業證可落戶——

大學生租房都有補貼

本科以上高校畢業生,憑畢業證落戶;放寬專科、高職校、技工院校高級工以上畢業生落戶限制。租賃住房的大學畢業生,可在單位集體戶或人才集體戶落戶。

01

人才公寓擴建

全市每年新建100萬平方米以上人才公寓。全面落實住宅建設用地上配建人才公寓制度,新建商品住房項目應嚴格按規定比例配建人才公寓,產權性人才公寓出售價格按照同區域商品住房價格至少下浮20%的比例確定。

取得服務綠卡的人才,可在青購買首套住房,申請公積金貸款可縮短最低繳存時間。

02

博士生研究生等住房補貼政策

對在青就業的普通高校畢業生,取得全日制研究生、本科學歷,且獲得博士、碩士、學士學位的,分別按照1200元/月、800元/月、500元/月標準發放不超過36個月的住房補貼,其中,列入緊缺急需目錄專業的博士、碩士分別給予1500元/月、1200元/月的住房補貼。

舉家引進配套

建人才及配偶2個“蓄水池”

建立人才及配偶編制“蓄水池”,單列300個機動編制,專門用於已滿編的機關事業單位引進高層次人才、急需緊缺人才以及其配偶隨調安置。

建立人才子女優質基礎教育學位蓄水池,市教育局指定2所局屬優質普通高中和1所局屬優質初中學校安置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各區(市)政府在各學段至少指定2所優質學校(幼兒園)安置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園),指定優質學校須經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認可,並統一向社會公佈。

青島這麼有誠意,你有沒有心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