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都是坑人的騙局!梧州警方揭露虛擬貨幣投資黑幕

都是坑人的騙局!梧州警方揭露虛擬貨幣投資黑幕

區塊鏈、ICO、分佈式、去中心化……

這些詞聽起來是不是特別的高大上?

從原始股、愛心慈善、消費返利、虛擬貨幣,再到如今的區塊鏈、眾籌等等,這些越是新的概念、越是新潮的詞語 其實都是非常好利用的馬甲和噱頭。

都是坑人的骗局!梧州警方揭露虚拟货币投资黑幕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公安機關查處的以虛擬貨幣為幌子的傳銷案件中,涉及的幣種就達一百多種!但其實在 2017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就已經聯合發佈公告強調,“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從事代幣發行融資活動,各金融機構和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開展與代幣發行融資交易相關的業務” 。中國人民銀行在有關風險提示中也強調,“尚未發行法定數字貨幣,也未授權任何機構企業發行法定數字貨幣”。所以,市場上所謂的“數字貨幣” 全都是非法定數字貨幣。某些機構和企業發行“數字貨幣” 都涉嫌詐騙和傳銷!

都是坑人的骗局!梧州警方揭露虚拟货币投资黑幕
都是坑人的骗局!梧州警方揭露虚拟货币投资黑幕都是坑人的骗局!梧州警方揭露虚拟货币投资黑幕

2017年3月,我市公安機關一舉破獲“MBI國際集團”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抓獲主要涉案人員31人,逮捕27人,凍結涉案資金6億多元。 犯罪嫌疑人楊某強等人通過上線介紹,在網上註冊加入“MBI”,並打著“遊戲理財計劃”的幌子,依託“MFC遊戲理財平臺”,將MFC遊戲代幣打造成虛擬貨幣,通過在線商城購物、線下商家交易等方式發生流通。再通過舉辦宣講會等形式,公開宣傳投資虛擬幣“只漲不跌”等謊言,以高額回報為誘餌大肆發展下線。

都是坑人的骗局!梧州警方揭露虚拟货币投资黑幕

MFC遊戲代幣這枚只為特定投資者群體熟知的“虛擬貨幣”,引發了人們的好奇:為何它能在短短l兩年時間內吸引數十億元的資金,我們綜合所有線索發現有三點原因:

黑幕一:“虛擬貨幣”的大背景下,減弱人性防備心理

近年來,“虛擬貨幣”概念成為當前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傳銷頭目盯上其話題傳播度高、專業性強的特點,將其打造成傳銷噱頭。但又由於普通人一時半會兒難以將深奧的“虛擬貨幣”理解透,於是就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不知不覺越陷越深,而忘了去探究其傳銷本質。

黑幕二:包裝外籍背景,偽裝高科技跨國企業形象

與以往的傳銷組織不同,該組織沒有選擇隱匿在小區避人耳目,而是將辦公地點設在國龍財富中心的寫字樓內,並且在網絡各大平臺持續做宣傳。此外,該團伙還花3萬元請外籍男子做旗下公司的董事長,將自己打造成具有外資背景的“高科技跨國企業”以擴大影響。對廣大群眾具有極大的欺騙性。不少受騙群眾稱,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些,才沒有產生懷疑。

黑幕三:“先吃後”的龐氏騙局、擊鼓傳花的金錢遊戲

代幣只拆分不增發,當代幣數量不能滿足參與者需求時,就會進行拆分,一個幣變成兩個甚至更多。通過設置“直推獎”、“對碰獎”、“代數獎” 來刺激投資者拼命拉下線,形成典型的金字塔傳銷模式。

都是坑人的骗局!梧州警方揭露虚拟货币投资黑幕

梧州經偵在辦理多起網絡傳銷案中發現,“虛擬貨幣”平臺多呈現出三大特性。

一是包括具有金字塔式發展會員的經營模式。
這種模式的主要特點為,採用金字塔式的發展會員經營模式的假虛擬貨幣平臺,宣稱其虛擬貨幣或積分幣可產生高額回報。此類平臺多以“拉人頭”、“高額返利”等模式吸引投資者,涉嫌進行傳銷。

二是涉嫌資金盤,人為拆分代幣。我們發現,假虛擬貨幣大多沒有真實代碼,無法產生區塊或在區塊上運行,因此多采用人為拆分的方式進行代幣獎勵,通過在短期內不斷拆分,產生大量積分或代幣,造成財富暴漲的錯覺。互金專委會發現,有平臺公然宣稱“拆分10次,只漲不跌”,平臺宣傳“投資代幣越多,拆分得到的收益越高”。

三是受到機構或個人控盤,無法自由交易。此類平臺發行的假虛擬貨幣多無法在虛擬貨幣交易所交易,因此多采用場外交易或自有交易所交易。同時,價格還存在受到機構或個人的高度控制的現象,容易造成價格快速上漲的錯覺,但用戶往往無法進行交易或提現。例如,平臺發行的假虛擬貨幣只能在其網站交易,且交易系統較為粗糙,安全性極差。

都是坑人的骗局!梧州警方揭露虚拟货币投资黑幕

梧州經偵提示您:

無論傳銷的花樣怎麼翻新,馬甲穿的再多,萬變不離其宗。只要具備了:1、 繳納入會費; 2、發展下線;3、 通過發展下線獲得報酬。這三個特徵,那麼傳銷就還是那個傳銷了。

投資者除了平日裡要從正規、權威渠道學習區塊鏈的相關知識外,還要時刻謹記“天上不會掉餡餅”,不要輕易相信市面上那些所謂的“內部發幣”“只漲不跌”“超高回報”等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