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電子車牌6項國標實施在即 千億級市場即將打開

▌10秒看完邏輯鏈

电子车牌6项国标实施在即 千亿级市场即将打开

一、電子車牌6項國標實施在即

2017年12月29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首次批准發佈了機動車電子標識六項國家推薦性標準,其中包括三項機動車電子標識國家標準和三項電子標識讀寫設備國家標準。該系列標準將於2018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7月1日開始,是否安裝RFID芯片由車主自願選擇,但從明年開始,新車必須強制安裝。

电子车牌6项国标实施在即 千亿级市场即将打开

事實上,從2013年開始,我國就已經在探索電子車牌應用,除了部分政策的推出之外,還在一些城市進行試點,2016年,首批符合國標的電子車牌在無錫開展示範應用,首批發放10萬張。首先用於貨運車輛,路面首批100個站點安裝讀卡設備,2至3個小區引入智能停車系統。2017年,京津冀三地緊鑼密鼓開展需求調研、方案制定等試點前期準備工作。

可以說,電子車牌的推廣是國家層面的大趨勢。

二、電子車牌功能性極強

電子車牌通俗講就像是車輛的“二代身份證”,存儲著與車輛相關的信息,包括該車的車牌號碼、使用性質、車輛類型等信息。RFID技術使得電子車牌相對於傳統牌照、ETC、衛星導航等具備高準確率(近100%)、安全(唯一編碼)、高效性(100km/h高速、40m遠程)、存儲大、性價比高等優點。

电子车牌6项国标实施在即 千亿级市场即将打开

1、車聯網的重要環節

在手機已經成為人類無法離開的終端之後,手機相關的產業獲得了巨大發展,誕生了如蘋果一樣的成功公司,而現在,巨頭們又將目光對準了同樣重要的終端——汽車。傳統汽車已經相當成熟,因此隨著5G網絡的發展,車聯網成為了各路資金的爭奪之地。阿里早早和上汽展開合作,雙方不僅共同催生了汽車互聯網公司斑馬網絡,還聯手推出了上汽仿真計算雲SSCC,利用阿里強大的數據平臺,對汽車進行超級全面的分析;騰訊也不甘落後,與長安在組建車聯網合資公司,主要將在車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三個方面發力,著重打造車聯網的整體方案。最近傳出的消息顯示,連一向穩健的華為都朝著車聯網邁進,其在德國CEBIT 2018展上發佈了Ocean Connect車聯網平臺,希望通過該平臺促成車輛的智能化網聯、車企的服務化轉型和交通的智能化演進。具有車輛二代身份證之稱的電子車牌,更像是車聯網的數據採集入口,在數據量、準確度、效率、複雜程度等方面天然具備車聯網大數據端的屬性。如果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和電子車牌結合,形成更加高級的載體,那麼意義將更加重大,美國在使用的電子車牌除了位置信息,還可以監控油耗、制動情況等。

2、助力智慧交通

當電子車牌完全普及之後,整個交通系統就會形成一張網,助力交管部門進行監控、統籌、分配、調度方面的工作,採集基礎數據和信息,系統可以向司機、交管部門實時提供交通擁堵、事故等路況信息,這對於改善交通狀況具有重要意義。而且,交管部門也能夠以此掌握和確認所有汽車的流量分佈和走向,從而進行管控。今後,如果交管部門掌握的路況信息能夠與導航軟件共享,就能幫助司機優化出行路線,避開擁堵路段。雖然聽起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電子車牌已經邁出了第一步。

三、市場空間巨大

根據券商的數據,我國共有332個地級行政區劃單位,275個地級市,而一個50萬輛汽車保有的中型城市,系統建設投入預計2億元。假設前期有1/3的地級市使用電子車牌,系統建設成本產生的市場空間將達到200億元。運營方面,每個城市運營收入約2000萬/年,假設前期有1/3地級市有運營需求,每年運營市場空間20-30億元。等到電子車牌全國推廣時,預計市場空間將在初期建設基礎上翻倍增長,將再增近500億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