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年DCC項目窺見中國煉油工業發展軌跡

成品油:從中海石化700萬噸/年DCC項目窺見中國煉油工業發展軌跡

中宇資訊 深度觀察

背景:作為我國石化產業佈局東北亞經濟圈的“龍頭”項目,總投資達530億元的中海石化(營口)700萬噸/年DCC項目,6月8日在營口仙人島經濟開發區復工開工。有著石化產業“綠色芯片”價值的DCC催化裂解工藝,中國擁有國際領先的自主知識產權。這個項目的達產,將使遼寧成為世界級的石化樹脂生產基地。

中海石化年產700萬噸DCC項目是北京中元融通投資有限公司2017年9月“入遼”以來併購重組的27家公司中的核心項目,是著眼於在遼寧長遠發展打造的實體產業中心。該項目緊鄰俄羅斯石油天然氣主管線,毗鄰640兆瓦華能熱電廠,近擁30萬噸級原油碼頭,區位優勢得天獨厚。

中宇解讀:中國煉油工業發展正進入深度調整階段。人口、資源、全球化等傳統經濟活力對於中國煉油工業的支撐正在減弱,當前中國煉油工業正在調整適配資源、環保、消費結構等方面的變化。

當前中國煉油工業主要面臨三方面的挑戰。首當其衝的即是漸趨嚴重的煉油產能過剩問題,同時社會石油製品需求增速正在放緩;第二是中國環保管控日趨嚴格,燃油質量升級、安全節能、低碳發展的成本壓力凸顯;第三是石油產品消費結構調整,市場競爭加劇。因此中國煉油工業當前的主要調整方向是控制煉油能力增長,進一步淘汰過剩、落後產能,同時調整煉化裝置及產成品結構,實現高效利用石油資源,促進生產過程清潔化和油品質量升級,加強油化結合,以形成滿足市場需求發展的產成品結構。不過,新型城鎮化建設、經濟轉型升級、“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也為中國煉油工業提供了巨大的調整空間和機遇。

中國煉廠發展趨向於提升複雜性、集群化。而這一趨勢的具體表現有煉化一體化建設、獨立煉廠聯盟以及資本併購所形成的產業聚合。中國石油煉製技術經過長期發展,已經具備了依靠自有技術建設超大型先進煉廠的技術儲備,這給中國煉油工業現階段的深度調整提供了必要支撐。中國政策制定者試圖通過供給側改革及一帶一路配套政策以實現對石化行業過剩產能的轉嫁。

2018海絲港口國際合作論壇期間,浙江省海港集團與迪拜環球港務集團就羅馬尼亞康斯坦察港等合作事項簽署了《“一帶一路”項目合作意向書》,浙江省海港集團、寧波舟山港集團還與荷蘭鹿特丹港、德國SAP公司、波蘭格但斯克港舉行了合作交流會議,與斯洛文尼亞科佩爾港簽署友好港口協議,並與迪拜環球港務集團、美國杭州商會進行了合作簽約。加強港口合作,對於能源環境來看,有利於中國輸出能源產品,並保障中國能源過境的安全性。

中海石化(營口)700萬噸/年DCC項目動工,折射了區域石化產業部署的全面推進,也契合中國煉油工業當前的發展方向,即提升複雜性、拓寬產業鏈。該項目以重油為原料,以生產丙烯為主要目的,兼產異丁烯及高辛烷值汽油組分。其將與恆力煉化一體化項目形成了資源互補並一定程度避免了產品同質化,不過中海石化DCC項目抗風險能力相較煉化一體化項目要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