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韓國青年尹奉吉刺殺日本上海佔領軍總司令白川義則

1932年4月29日,韓國青年尹奉吉在上海用炸彈刺殺日本上海佔領軍總司令白川義則等人,虹口公園爆炸案發生。

韓國青年尹奉吉刺殺日本上海佔領軍總司令白川義則

1932年1月28日,日軍向駐守上海閘北的中國國民革命軍十九路軍發動進攻。中國軍隊進行1個多月抵抗後,逐漸不敵,遂放棄江灣、閘北之陣地,全線撤退。3月3日,日軍佔領真如、南翔後宣佈停戰。隨後,在英、美、法、意等國調停下,雙方開始進行談判。

在談判進行過程中,在上海的日本軍政要人決定借4月29日慶祝“天長節”(昭和天皇生日)的機會,在虹口公園舉行“淞滬戰爭祝捷大會”。

在此背景下,國民政府行政院代理院長兼淞滬警備司令陳銘樞等人決定採取暗殺行動以破壞日軍此次慶祝活動。陳找到有“暗殺大王”之稱的好友王亞樵,向其透露此構想。王表示支持。但日方為防不測,放言稱“祝捷大會”不許任何中國人入場,因此難以下手。王於是建議,請流亡在上海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派人完成此事。王找到與其交情頗深的臨時政府內務總長安昌浩,向其提出此事,並提供經費4萬元。安昌浩隨後約見了時任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警務部長的金九。金表示願意承擔此任務。

韓國青年尹奉吉刺殺日本上海佔領軍總司令白川義則

4月29日清晨,金九、尹奉吉來到韓國僑民金海山家,最後訣別。8時之前,尹奉吉順利進入了會場。10時整,祝捷大會正式開始。約1小時後,閱兵式完畢。各國領事因本國政府指令在中日衝突中嚴守中立,因而只參加天長節慶祝活動,而回避“祝捷”的內容,故而紛紛退場。

11時30分左右,祝捷大會進入高潮。在場日本人一齊高唱日本國歌“君之代”。炮隊發射21響禮炮。隨著第三聲禮炮聲響,尹奉吉衝出人群,在距主席臺數米處,將水壺炸彈準確地投擲在日軍總司令白川義則、日本駐滬留民團行政委員長河端貞次等腳下。炸彈隨後爆炸,河端當即被炸死;白川義則身中204塊彈片,至5月25日搶救無效死亡;第九師團長植田謙吉、日本駐華公使重光葵均被炸斷一腿,日本海軍第三艦隊司令長官野村吉三郎被炸瞎右眼;亦有其他多名日本軍官、士兵傷亡。

韓國青年尹奉吉刺殺日本上海佔領軍總司令白川義則

爆炸發生後,尹奉吉立即被捕。日軍憲兵對尹施以酷刑,但尹一口咬定投彈之事由他一人承擔。日軍對居住在上海法租界的韓國僑民進行報復,安昌浩等17人被捕。金九透過路透社發表聲明稱虹口爆炸案是他主謀,警告日軍不得濫捕無辜。為了躲避日軍追捕,在同盟會元老褚輔成幫助下,金九前往浙江嘉興避難。

1932年12月19日,尹奉吉在日本金澤郊外被槍決,時年24歲。

上海市虹口公園(今稱魯迅公園)建有一座“梅亭”,以紀念尹奉吉(號梅軒)。每年4月29日即事件發生之日,尹奉吉的故鄉韓國忠清南道禮山郡都要舉行梅軒文化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