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朝貢體系外交中,接受國的真實心態是怎樣的?

摘要:在傳統時代,任何一個藩屬國朝貢體系中都不是完全被動的,它們一切行為的出發點都是利用天朝的遊戲規則來謀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中國人卻一直頑固地停留在“中華天朝”想象中,導致外交活動中經常出現嚴重的信息不對稱。

朝貢體系外交中,接受國的真實心態是怎樣的?

《萬國來朝圖》局部

朝貢國對中原王朝的政治態度

朝貢體系首先是一個政治體系或者說禮儀體系,有一系列的嚴格禮儀規定。不同的朝貢國,對中國的政治態度並不相同。

在中華帝國的屬國中,越南(此文以“越南”指代歷史上的交趾、安南和越南)與朝鮮、琉球屬於“第一梯隊”,都是中華帝國的“好學生”、模範藩屬。康熙稱“累世以來抒誠進貢,恭順有年,誼屬屏藩,忠藎夙著”。雍正稱越南“累世恭順,深屬可嘉”。但歷來被我們認為非常恭順的藩屬國越南實際上對中原王朝一直採取欺騙的手段。

首先體現在國號上。按照“禮儀”,只有中國才能在國名或稱謂前面加上“大”字,所謂“大天子”、“小諸侯”也,這是藩屬國不可逾越的規矩。但越南從北宋初年獨立之後,一直在自己的國號之前加“大”字。北宋初年,公元968年,丁部領建立丁朝,遣使上表入貢,受封為“交阯郡王”。現在的越南寧平省華閭古城遺址博物館,藏有發掘於丁朝宮殿遺址的紅磚,紅磚上刻有“大越國軍城磚”銘文。顯然丁朝時期的越南是自稱“大越”的。我們查越南史籍文獻,不論朝代如何變化,越南一直自稱“大越”。直到清代中期,阮朝統治者才換了國號,自稱“大南”。

朝貢體系外交中,接受國的真實心態是怎樣的?

明命二十年“大南天子之璽”及印文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僭越之處。越南歷史上的第一個君主丁部領就自稱“大勝明皇帝”。從他開始,越南君主一直在自己的國內,甚至對自己周圍的小國稱帝,自稱為“朕”,所發稱“旨”,自建年號,建九品官制,中央設有太師、太傅、太尉、太保等職,地方設有知州、知府等官,無處不與中國相同。總之,對中國所有禮制規定,幾乎無不突破。

越南人自己總結這個外交方針叫“內帝外臣”:“我越奄有南土,通好中華,雖君民建國,自別規模,而內帝外臣,常膺封號,揆諸理勢,誠所宜然,故其冊封之禮,貢聘之儀,歷代邦交,視為關著。”(明命二年(1821)潘輝注在《歷朝憲章類志》)

在與明朝交涉的表文中,安南國王一般使用假名,而在國內則用真名。關於這一點,明朝人已經注意到了。葉向高在《蒼霞草》中說:“其君長尤狡獪,有二名,以偽名事中國。自黎氏以來,雖奉貢稱藩,然自帝其國中,如趙佗故事,死則加偽諡。”為什麼要在表文中用假名呢?這主要是出於維護自尊心的需要,認為向中國進貢、向中國皇帝磕頭是件屈辱的事情。於是在國內祭天的時候用真名,但面對中國時卻用假名。由此可見,越南對中國一直採取欺騙的態度。

以上是第一類做法。

另一類是泰國和緬甸的做法。他們雖然對中國進貢,但所寫的表文和後來翻譯成漢文的表文意思不同。葛劍雄教授曾經提到,泰國給中國進貢的表文原文實際上沒有稱臣進貢的意思,但中國卻翻譯成是泰國國王向中國皇帝磕頭,以及如何恭順。

緬甸也很有代表性。緬甸國王認為自己的地位很高,自稱是“水和土地”的主人,天下只要有水和土地的地方都是他的,自稱宇宙之王、王中之王、最高之王。所以歷史上包括明朝和清朝前期,緬甸是不向中國進貢的。到了乾隆晚年,為了跟泰國打外交戰,緬甸才跟中國建立了朝貢關係。乾隆晚年,中國與緬甸簽訂條約,條約規定緬甸每十年向中國進貢一次。但英緬之戰後,英國繳獲的緬甸官方正式文書中記錄的卻是,“中緬雙方每十年交換一次親密的信函”,而不是向中國進貢。緬甸稱“每十年互贈禮物”,所以雙方理解是不同的。緬甸認為與中國是互換禮物、互換親密信函的關係,而中國卻認為是稱臣納貢的關係。

朝貢體系外交中,接受國的真實心態是怎樣的?

馬戛爾尼為首的英國使團覲見乾隆皇帝圖

從這個層面講,朝貢國跟天朝上國在禮儀方面的理解,很多地方是不一樣的。最有代表的是乾隆晚年的馬戛爾尼進貢事件,我們的理解是馬戛爾尼代表團代表英國來進貢,但是馬戛爾尼給乾隆的英文信件中絲毫沒有進貢的意思。他認為英國跟中國是完全平等的,但我們翻譯出來的表文卻是畢恭畢敬給中國皇帝磕頭的意思。因此這裡有一個相互理解角度不同的問題。

朝貢關係中的經濟因素

朝貢表面上是一種政治關係或者禮儀關係,但本質上是一種經濟關係。比如傳教士利瑪竇就認為,朝貢關係的本質,不是世界向中國朝貢,而是中國向世界朝貢。也就是說,中國在朝貢關係中是有經濟損失的。

以明代中國給琉球貢品的定價來看,進口錫價每斤不過五百文,但朝廷給琉球的卻是8貫,高出市價十六倍。正常進口蘇木是每斤五百文,朝廷給琉球的是10貫,是市價的二十倍。胡椒在產地每斤不過十九文,運到中國的市價是每斤三貫,而朝廷給琉球的是三十貫,是市價的十倍,是產地價的一百六十倍。

泰國君主歷來自認為是世界的主人,菩薩的化身,具有半人半神的屬性,其地位不亞於、甚至高於中國皇帝。但是為了獲得貿易的鉅額利益,泰國一直非常現實地頻繁地向中國朝貢。開啟於1208年的素可臺王朝曾前往中國朝貢14次。接下來的阿瑜陀耶王朝(也稱大城王朝)在有明276年中,派遣使臣來華112次。曼谷王朝建立後,仍然進貢極為頻繁,遠超清政府的規定,這是因為朝貢貿易給泰國帶來的經濟利益太大了。據泰文文獻記載,曼谷王朝初期在同中國的貿易中所獲得的利潤高達300%。

朝貢體系外交中,接受國的真實心態是怎樣的?

大城府阿瑜陀耶遺址公園

所以明朝初年就出現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現象,很多海外商人三五成群地組織起來,隨便寫一篇表文,假裝是一個國家前來進貢,騙了很多錢。比如洪武七年(1374),暹羅商人沙裡撥冒稱是本國國王令其同奈思裡儕刺悉識一起來進貢,因為裝得不像,被朝廷識破。明朝財政汲取能力比較差,給百官開不了工資,只能用朝貢國進貢來的香料、蘇木給百官開工資。這就引發了我第三部分要講的琉球和中國的關係。

中國、日本和琉球的奇特關係

琉球也是最“恭順”的屬國。清朝咸豐皇帝稱:“琉球臣服天朝,最稱恭順”。但是從明朝末期起,琉球實際上就已經被日本控制了。1609年(萬曆三十七年)3 月,日本的薩摩藩大舉出兵,入侵琉球。國王尚寧被俘,押往名戶。尚寧被迫與薩摩藩簽定了效忠誓文,琉球被定位為日本國的二級附屬,也就是薩摩藩的附屬,形成了“幕府將軍——薩摩國主——琉球國司”的三級主從關係。經濟上薩摩藩開始調查琉球的整個財富狀況,嚴格規定每年給日本交多少賦稅。琉球國王的繼承、高級官員的選拔等全部由日本進行控制。

日本控制琉球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收取琉球的賦稅,主要是嫉妒琉球在對中國朝貢貿易中獲得的巨大利潤。在明朝開國後,朱元璋曾經向日本派出使臣,讓日本來朝貢,但日本那時候很傲慢,把朱元璋7個使臣當中的5個給殺掉了,說不會向你進貢。但等到永樂年間的時候,日本反應過來了,認為這麼大的利潤不獲取很可惜,所以幕府將軍假冒日本國王開始向中國朝貢。

朝貢體系外交中,接受國的真實心態是怎樣的?

琉球的朝貢貿易船

但日本在朝貢國之中是非常桀驁不馴的,明朝嘉靖二年(1523年),日本兩個地方諸候為了爭奪進貢利潤,派出了兩拔朝貢使團來到中國。他們在寧波發生衝突,不但相互殺戮,還在回國途中沿路大肆燒殺搶擄,浙中大震,史稱"爭貢之役"。之後豐臣秀吉侵略朝鮮,跟中國又打了一仗,所以朝貢關係就斷了。之後,日本眼睜睜地看著別的國家從中國謀利,心理很不平衡。於是日本決定要控制琉球,其主要目的就是要通過琉球跟明王朝進行貿易。

日本人決心採取一種特殊的隱蔽方式,繼續與明王朝的貿易。他們控制了琉球,從此琉球與中國的朝貢貿易就由日本完全控制了。琉球使團只能販賣薩摩藩允許的商品。為了防止琉球暗中走私,隱藏收入,薩摩藩還在姑米島、馬齒島派遣武士,監視貢船的人員、商品及其數量。

現代“沖繩學之父”伊波普猷將琉球比喻為日本的“鸕鷀”,意思是它辛苦捕到的魚大部分歸主人日本所得,是替日本獲得經濟利益的。琉球不止是鸕鷀,還是間諜。琉球在朝貢過程中還負有一個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替日本收集中國的情報。琉球每次出使中國後,都要派出報事官前往日本,日本人稱為“唐之首尾御使者”,向薩摩藩彙報自己獲得的中國情報,薩摩藩再將其彙報給江戶幕府。

在晚清之前,清朝曾經向琉球派過十多次的使臣去冊封琉球的國王,但清朝從未有人發現琉球被日本控制的事實。使臣每次在琉球待的時間差不多有半年左右,回去之後都要寫一本書獻給皇帝,卻沒人發現這個事實。這是為什麼?我想基本原因大概有兩條。

一是日本控制琉球之後規定,琉球人在與中國的交往中,絲毫不得吐露已經被日本人控制的事實:“琉球入於鹿兒島之手一事,對唐禁止談論”,“關於此點,琉球萬事善否,對唐人絲毫不得吐露”。

朝貢體系外交中,接受國的真實心態是怎樣的?

《冊封使行列圖》(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沖繩縣立博物館藏

二是清朝的使臣到達琉球后,在整個冊封過程中,日本在琉球的一切存在都是被掩飾的,日本駐琉球的官員要撤到另外一個小島上。中國冊封的使臣所關注的只是冊封過程是否順利,琉球國的真實情況他們不去調查。張學禮在《使琉球記》中說,冊封禮時“傾國聚觀,不啻數萬,歡聲若雷”。汪楫更說,冊封典禮後出現禎祥:“先是國久不雨,冊封后大雨如注”。李鼎元說諭祭之時,“球人觀者,彌山匝地,男子跪於道左,女子聚立遠觀”,真是“通國臣民歡躍”。琉球國的真實國情,並不是朝廷關注的內容。

在中日琉三方的奇特關係中,表面上看,清朝一直居於主動地位。而事實上,日本和琉球才處於真正的引導地位。在傳統時代,任何一個藩屬國朝貢體系中都不是完全被動的,它們一切行為的出發點都是利用天朝的遊戲規則來謀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中國人卻一直頑固地停留在“中華天朝”想象中,導致外交活動中經常出現嚴重的信息不對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