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9 《我不是藥神》之陸勇:這世界上沒有神,但應該有俠義的精神

《我不是藥神》看完兩天了,一直想寫點什麼,可一百度,發現有太多精彩的點評和內幕故事,於是就一直下不了筆。然而能讓我獨自一人去看電影,而且潸然淚下的影片,總覺得應該表達點什麼,不然內心總覺得不安。

《我不是藥神》之陸勇:這世界上沒有神,但應該有俠義的精神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最大的價值就在於,能有人冒著巨大的風險投資拍攝,而且竟然被允許放映,本身就是我們國家的一大進步。雖然影片結尾處也像《戰狼2》那樣,羅列了一大堆的文字,以讓影片顯得以大局為重,充滿正能量。但電影中寫實的內容卻依然敏感,甚至會有人把公安局長當做一個不近人情的人看待。實際上,片中按照法理似乎沒有反面,國家在尊重知識產權的路上,本來就受到非議,嚴格遵守規則是對的。法律層面,法不容情也是社會公認的法則;而擁有知識產權、投資鉅額資金研發格列衛的廠家也無可厚非,盈利是他的本能,他不是醫治“窮病”的公益大使。

《我不是藥神》之陸勇:這世界上沒有神,但應該有俠義的精神

老百姓要活著,又沒那麼多錢怎麼辦?於是同樣貧窮顧不上規則的印度給了我們一個活著的方便之門,不知道是該感激還是無奈。越是貧窮的國家,生命就顯得更加低廉,尊嚴似乎也是奢侈品。所以說,我們國家努力發展經濟,才能提高人權的價值觀是非常睿智的。我們今天享受的各種過去沒有的社會福利,不僅僅是因為我們變得聰明和看懂了,而更多是因為我們有這個能力和條件了。

《我不是藥神》之陸勇:這世界上沒有神,但應該有俠義的精神

片中演員都很出色,但也談不上非常精湛,在演藝圈裡,入戲一個古老的神話能潸然淚下的演員也比比皆是。讓我們落淚的主要原因是,電影觸動了我們人性本身的憐憫、善良、承受和恐懼的痛點。片中結尾處,讓警官開車來接主人公,讓這個電影充滿了溫情和希望,也彰顯了主創團隊的大智慧,這比女人來接他更有看點。

《我不是藥神》之陸勇:這世界上沒有神,但應該有俠義的精神

看了電影原型程勇的故事,雖然缺少噱頭,卻更加讓人敬重。他是開手套廠的商人,賺錢的主要動力是吃藥並活著。而他為病友代溝印度仿製藥的時候,從沒加過價,這也是他對電影裡的人物有所非議的地方。

《我不是藥神》之陸勇:這世界上沒有神,但應該有俠義的精神

兩年時間,光吃正版格列衛這種藥,陸勇一家就花了56.4萬,加上各類治療、配對的費用,將近70萬。在那個時代,吃一年的藥,就等於吃掉一套當地的房子。

《我不是藥神》之陸勇:這世界上沒有神,但應該有俠義的精神

他見過太多吃不起藥的病友。當時,在陸勇建的病友QQ群,只有他和杭州一個賣皮草的患者,才吃得起正版格列衛。有許多吃不起藥的病人,只有在化療控制不住的時候,家裡會想辦法湊錢去買賣幾盒去吃一下。它能緩解一段時間,但很快又會進入一個急變期。

《我不是藥神》之陸勇:這世界上沒有神,但應該有俠義的精神

陸勇的廠房

在第一次確診、住院16天后,陸勇立即投入到工作中。2000年,他從國營外貿公司下海創業,創立了無錫振生針織品有限公司,第二年便開通了阿里巴巴國際站。他深知,只有錢才能維繫生命。

不過,他是幸運的,他不但靠吃仿製藥活了16年,而且生命越發精彩。電影火爆之後,他的網店被訂單擊潰了,從十萬到幾雙的訂單,讓他的生意變得十分火爆。

《我不是藥神》之陸勇:這世界上沒有神,但應該有俠義的精神

張俊是來自安徽一家農產品加工企業網商,一次性就在陸勇的1688網店裡買下10萬雙手套。同為工廠的老闆,他明白陸勇當時的心境。“我是安徽的,一個種姜的農民,我生在最貧窮的縣城裡,就像電影裡說的一樣,知道窮人生了‘窮病’意味著什麼。”

目前,他的工廠在新疆喀什,已有兩三百號員工,會經常飛到新疆親自監工。另一邊,印尼的新工廠也在籌備中。

“藥俠”的稱號,來自另一部影片《藥俠陸勇》。之後,他將微信和微博都改成了這個名字。甚至去年,陸勇還註冊了“藥俠”的商標,接下來,他將趁著電影的熱度,在1688上推出這個品牌的手套。

《我不是藥神》之陸勇:這世界上沒有神,但應該有俠義的精神

陸勇生病後,看到過更多遭遇疾病以後家庭發生的變故,離婚的、離家出走的,人跟人之間的關係變化,人性中的醜陋或冷漠。無數家庭和個人,不斷對抗疼痛、掙扎和絕望,成為他們生命永恆的註腳。這種殘酷和現實的一面,終究無法完全體現在兩個小時的電影中。

《我不是藥神》之陸勇:這世界上沒有神,但應該有俠義的精神

生活中的陸勇,故事沒那麼繁雜,沒有印度神油,也沒有因為售假獲得過收益,有的只是病友的感激。而且有幾個場景讓我對程勇充滿敬重:

每週,那個群裡都有頭像在變灰,也就意味著有人離開。也有的病友頭像很久不亮了,過段時間突然又亮了,“我是這個人的家屬,他(她)已經走了。代他(她)跟你們道聲別。”

《我不是藥神》之陸勇:這世界上沒有神,但應該有俠義的精神

“命就是錢。”陸勇對電影裡的這句臺詞印象深刻,“當時你沒有錢的話,壽命也就3到5年,沒錢的話就完蛋了。”這種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的求生欲,讓恐懼加倍。

《我不是藥神》之陸勇:這世界上沒有神,但應該有俠義的精神

在陸勇倡議下,《我不是藥神》製片方和演職人員捐了200萬,他打算成立一個基金會來幫助腫瘤病人,他的夢想是讓大家病有所依,大家都吃得起藥,都能得到治療。

在這個時代,因為某些機緣,被貼標籤總是難以避免。“我只是一個普通人,一個患者,一個幫助了大家的病人。如果可以,我還是願意做我自己。如果一定讓我接受一種,我更認可藥俠,這世界上沒有神,但是應該有俠義的精神。”

《我不是藥神》之陸勇:這世界上沒有神,但應該有俠義的精神

這世界上沒有神,但應該有俠義的精神!——藥俠陸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