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謹防“歪嘴和尚”架空黨員捐款選擇權

近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印發通知,要求各級黨組織就黨員自願捐款加強指導服務,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通知要求,要尊重黨員意願,堅持自覺自願、量力而行,不提硬性要求,不搞強迫命令,不得采取從工資收入中統一扣繳的做法。

不難看出,黨中央的要求很明確,就是捐款要尊重黨員意願,不提硬性要求,不搞強迫命令,這無疑為黨員捐款劃出了“硬槓槓”。這也意味著,捐或者不捐、捐多或者捐少,都應該由黨員自行決定,選擇權不能被任何外在因素所架空。令人遺憾的是,少數地方卻冒出了“歪嘴和尚”,把“自覺自願”的好經念歪了——要麼堂而皇之設置最低限額,要麼按照職務級別“明碼標價”,要麼“先墊後還”暗度陳倉統一扣繳,結果黨員只能“乖乖就範”,愛心捐款變成了“愛心綁票”……諸如此類“就一個選擇”的做法,讓黨員苦不堪言、無力吐槽,徒增了不少“不可選”的無奈辛酸,實在不可取。

在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倡導黨員自願捐款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既能體現全國上下同心同德抗擊疫情的決心,也能體現“命運共同體”守望相助的溫情。但是,如果“歪嘴和尚”念歪了“好經”,不惜架空黨員的選擇權,讓他們“被自願”捐款,必然會讓愛心變“味道”,也容易挫傷黨員的參與熱情。雖然強迫命令的初衷可能不壞,某種程度上也是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種努力,但在黨員的選擇權被架空之後,加之個人經濟能力有限,難免不堪重負、一肚子苦水,最終只會讓暖心事變成鬧心事、違心事。

從本質來看,自願捐款變成“強制捐款”,是一種典型的攤派行為,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表現。為了滿足內心的“政績衝動”,為了往自己的臉上“貼金”,為了讓組織“高看一眼”,置中央三令五申於不顧,挖空心思逼著黨員“掏腰包”,表現出了權力的任性與驕橫,折射出個別領導幹部宗旨意識弱、服務觀念差,習慣於採取高高在上的姿態開展工作,不接地氣、不曉下情、麻木不仁。這種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做法,這種“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做法,不僅會加大黨員的“無力感”,而且還會對黨風政風產生不良影響。

對黨員來講,不管捐多或捐少,每一筆捐款都是一份愛心,都能為疫情防控工作增添力量。希望各級黨組織都能少點“照此辦理”的強制,改變“就一個選擇”的觀念,摒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推諉,多用黨員都樂於接受的方式想問題、辦事情、作決策,就能把好事實事做到黨員的心坎上。具體就捐款而言,必須充分尊重黨員意願,捐或者不捐、捐多或者捐少,都應該由黨員自行決定,既不能搞硬性指標,也不能搞強迫命令,這是最基本的底線。認真做好指導服務、接收上繳、財務管理等方面工作,切實保障捐款的資金安全,才是領導幹部應該精耕細作的,千萬不要把自願捐款的好經念歪了。(丁恆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