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最有可能導致美國失去超級大國身份的事情是什麼?

我也很絕望351


毫無疑問,肯定是分裂啊。



在美國內政穩定的情況下,美國會一直是超級大國。哪怕未來中國超過美國,中美之間的綜合國力也差不了多少,半個世紀也難拉開差距。

所以,在外部力量無法打敗美國的情況下,只有美國內部分裂才有可能失去超級大國地位。 那美國有沒有可能分裂呢?

理論上講是有的,但實際上能不能實現卻不好說。畢竟美國中央實力強大,也有處理國家分裂的經驗。

理論上講,主要有兩方面,一是體制。美國是聯邦制國家,複合制政府。與我國共和制國家,單一制政府不同。美國各州州長和政府由各州選民選出,他們只對本州的選民負責,只接受本州議會的監督和立法。根據聯邦制原則,聯邦政府與州政府是對等的,也就是說,美國聯邦政府無權任免州長。美國各州州長會與總統在行政事務上進行合作的,畢竟很多事務既涉及到聯邦,又涉及到州。如果總統與州長的分歧涉及到聯邦與州的權力劃分的話,那麼接下來可能就會是一場要上訴到最高法院,由最高法院審理的涉及到司法審查權的案件了,最終總統和州長都得遵守最高法院判決。

看美國的新聞,基本不會看到美國總統去視察地方,指導工作什麼的。因為地方州長跟本不鳥總統,很多州長甚至不讓總統干涉地方。州長和總統是合作關係。在不違背聯邦憲法的情況下,州長甚至可以拒絕執行總統的命令(這種事時常發生,特朗普也被州長懟過)。

另外各州都可在不違背聯邦憲法的情況下制定各自的憲法。換句話說,美國各州除了軍事和外交之外,無論是行政,司法,教育,交通等都高度獨立。這其實是不利於國家統一的。但美國特有的國情使這種體制保持了穩定。


做個比喻,整個美國就是五十個股東成立的一大公司,各州是股東,憲法是公司章程,參議院是股東會,眾議院就是工會,聯邦政府就是公司管理層,總統就是總經理,各州州長就是股東代表。

股東代表,對總經理的話無需畢恭畢敬。那麼總統和州長的關係也是一樣。

二是美國有分裂的歷史,無論是南北戰爭,還是德州成立的“孤星共和國”,都代表美國地方的獨立性。目前美國加州和德州有較強的分離主義傾向。但在小編看來,美國體制有其特有的韌性,美國人民和中央政府也會阻止分裂的事發生,因此美國地方獨立還是有一定困難的,畢竟美國由最初分散的邦聯體制變成集權的聯邦制,就是因為統一能帶來更大的利益。

綜合來說,分裂會是美國失去超級大國地位。但很難發生。


要飛的電影


什麼事可能會使美國失去超級大國地位?眾所周知,支撐美國超級大國地位的有四大支柱,即美元,美軍,美國科技,美國文化(包括美全球話語權)。那麼,失去其中一項,可能會使美超級地位發生傾斜。在可預見的一二十年內,美國軍事國防實力還沒有國家可全面超越,沒有國家會主動挑戰美軍,與中俄等大國發生全面戰爭屬微小概率,可以排除,即美軍在全球的主導地位不會改變;再看看美國科技,無論是美國科學家,美國的科技創新軟環境以及美國創投資金規模等,在可預計的一二十年乃至更長時間內沒有國家能企及,此期內會有單項科技被超越,但美國整體科技實力還會遠遠強於各國;美國文化遍及全球,滲透人心,中短期內也無法超越;那麼,最有可能跌下神壇的是美元地位,我們己經看到,自美髮起貿易戰近一年來,各大國去美元化動作頻頻,歐洲正在考慮重建貨幣結算體系,中國已啟動了人民幣石油期貨,特別是全球各國出現拋美債舉動,加上美國內財政赤字加速的美債快速上揚,(每年債務將近萬億),已使美元國際地位汲汲可危,不排除近中期美元跌跌不休而最終成為疲軟的不受歡迎的貨幣。

假如美元真失去了硬通貨的堅挺實力,很難想像美國還能保持不可一世的超級地位,退一萬步講,至少那時的美國可能成了跛腳的大國。


沈啟群337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搞明白美利堅成為超級大國,繼而成為世界獨大的主要原因,包括客觀成因和主觀因素。客觀成因在當今時代不易改變,即先天因素會繼續存在,但主觀成因則會因時、因人而變,這才是當代一個大國的國際地位發生改變的主要原因。

從目前的客觀條件看,幾個大國中美利堅無疑是最好的。這裡的大包括國土大,人口體量大,而且適於生活的面積大。國土面積美國排第三或第四,但可耕土地面積排名第一,而國土總面積前兩名的俄羅斯和加拿大的可耕土地面積都小的多。中國的土地資源雖然已經充分開發利用,但仍然小於美國,甚至小於印度。人口總數上,美國僅小於中國和印度,達到三億多人。而另外幾個面積大國如第二大的加拿大人口只有三千多萬,第六大的澳大利亞僅有兩千多萬,和億人級的大國無疑不具有競爭能力。



美利堅成為超級大國的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客觀條件是,它的鄰國少,且遠不具備構成威脅的條件。加拿大的人口只有美利堅的十分之一,顯然不在一個數量級上,無法成為挑戰者。而墨西哥雖然人口過億,國土面積過百萬,但由於種種原因目前尚看不到有挑戰鄰居的潛能。

在主觀上,美利堅能夠成為頭號超級大國的原因主要有廣泛吸收各國英才的國策,使其科技實力從二戰開始就成為了世界第一;另一個原因則是在儘量遠離戰爭的同時,大發軍火財,成為依靠戰爭發家的超級大國。此外美利堅在過去半個多世紀中與強大對手較量時,還表現出善於智取的特點。 先用貿易戰搞僵了日本經濟,繼而用“星球大戰”等伎倆讓另一個超級大國突然解體。



那麼,什麼最有可能使美利堅失去超級大國地位呢?由於美利堅的自然條件舉世無雙,因而超級大國地位仍然會保持一段時間,但獨大的日子應該不會太長了。近期最有可能發展成為超級大國,與美利堅“平分秋色”的國家有可能是誰呢?肯定會出現在綜合國力的前十名國家之中。按照國土面積、人口、經濟等因素來看,應該包括中國、印度、巴西、日本、俄羅斯、德國、印尼、尼日利亞等國家。



印尼和尼日利亞是人口過億,國土面積超過或接近百萬的大國,但短期內明顯沒有挑戰美利堅的潛能。印尼人口近2.64億,居世界第四位,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約17508個大小島嶼組成,陸地面積約190.4萬平方千米,但歷史上最高的2017年印尼的GDP總量不過剛剛達到一萬億美元。尼日利亞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國,總人口1.73億,國土面積近百萬,是非洲第一大經濟體,近期最好年份2013年GDP只有5099億美元。



俄羅斯,德國和日本是三個曾經在某些方面挑戰美利堅的國家,目前在一些領域仍然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如俄羅斯的軍事力量,日本的技術實力,德國的科技等。然而俄羅斯在美歐的圍堵和制裁下,至今仍艱難掙扎存活,經濟實力只排到第十二位,近期顯然沒有與美利堅平分秋色的可能。近期日本和德國的經濟發展都還不錯,但作為二戰的戰敗國,甚至作為被美利堅監管的國家,想與美利堅平起平坐,恐怕近期還無法實現。

由此看來,在近期有可能與美利堅平起平坐的國家只能出自中國、印度和巴西三個國家。在最新gdp排名中,美利堅第一,中國第二,印度第五,巴西第八;在國土面積上,中國、美國和巴西都是800萬平方公里以上,印度雖然小了三分之二以上,但其可耕土地卻高居第二。



巴西資源豐富,鈮、錳、鈦、鋁礬土、鉛、錫、鐵、鈾等29種礦物儲量位居世界前列。綜合實力居拉美首位,1968年到1973年曾創造了經濟平均增長率高達11.2%的巴西奇蹟。但是近來巴西一直沒有完全走出經濟危機,經濟增長率最高時也沒有超過百分之一。

印度是近來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經濟增長速度引人矚目,近兩年增長速度甚至超過了中國。若以同等購買力來衡量,印度國民生產總值4.457萬億美元,與日本並列世界第三,僅次於美國、中國。印度是軟件、金融等服務業最重要的出口國,也是全球最大的非專利藥出口國。由於人口基數大,底子薄,印度經濟總量只有中國的五分之一,人均更是排在百名之外。



由此,近期有望與美利堅平起平坐的國家就不言自明瞭,這也是近期中國在經濟、技術等領域屢屢受到打擊、制裁、提高稅率等特殊待遇的根本原因所在。


無中生有hz


縱觀歷史,世界霸主的衰落無外乎三種情況

1.戰亂。戰亂嚴重消耗國力,社會發展止步不前甚至是倒退,被他國彎道超車,這其中內亂危害最大。

2.故步自封。不思進取或者發展方向錯誤,錯過引領方向,從引領者變成了追隨者。

3.新興力量實力超強,異軍突起,超越霸主。發展既有規律,也有意外,一個國家的某向意外之舉可能使其由弱變強,異軍突起。

美國作為近一百年來的世界強國,從經濟、軍事、社會、科技等靈域多方面的佔據世界領先地位。但它的領先優勢在不斷縮小,縮小的原因一方面是其它國家快速發展不斷追趕,另一方面是美國自身突破性發展較為緩慢。這不是美國自身的問題,而是自然規律,追趕著自然可以模仿前任,少走彎路,快速追上。而引領者則要摸著石頭過河,難免走了彎路,突破絕不是一蹴而就。但當引領者一下子找到打開新世界大門的鑰匙的時候,領先的優勢就會大大提高。

目前世界各國都在不斷髮展,個別國家在個別領域已經與美國同步,但能在兩個甚至多個領域同時達到美國水平的,還很難。在信息大發展時代,通過封閉信息實現技術的長時間領先已不現實,美國身後的追趕者也越來越近。一不小心就會有國家實現某個突破性技術革命,超越美國。

戰爭,對於美國本土來說,可能性很小,但不做不死,美國全球化戰略,即能維護其霸權,保護其利益,也同時到處樹敵。一旦深陷多處站場,雄獅也會被群狼咬死。

美國是美國的美國,也是世界的美國,開放是他最大的優勢,大量的世界級人才為期服務,保證了國家實力的持續領先世界。一旦美國關閉了開放的大門,就失去了源源不斷的世界級人才,發展的動力也將減弱。

戰爭、封閉、他國的競爭,這三樣如果同時出現,美國的霸主地位就危險了。


豎緩曲直


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依賴的是它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優勢,只有一個國家在上述領域都全面超越美國,才能叫美國失去了超級大國地位。有三種可能的方式:

1. 崛起國家超越美國。被其他國家超越指的是美國被迫放棄自己的霸權地位。崛起的大國超越美國有兩種方式,一是戰爭方式,也就是在戰爭中徹底打敗美國,也就是國際關係理論中常說的國際體系戰爭。從當前的國際形勢和現代戰爭的特徵來看,不大可能有國家會主動對美國發動戰爭,小規模的局部衝突是有可能的,但改變不了現狀。二是崛起國家和平崛起,也就是有個國家通過不斷地發展自身,在綜合國力方面全面超越美國。但這個過程中,美國是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霸權地位的,崛起國的霸權國的衝突的可能性會極高。

2. 美國“主動”放棄自己的霸權地位。一是美國在全球的戰略佈局難以為繼,主動進行全面的戰略收縮。這種可能性不大,因為美國只會進行相對的戰略收縮或調整,不會主動全面退縮到美國國內。二是美國內部發生崩潰,例如國家分裂或政治體系崩潰,從美國的制度韌性來看,這種可能性也很小。即使像特朗普這樣的總統,美國的政治和經濟照樣正常運行沒有發生實質性危機,況且特朗普不可能一直當總統。

3. 顛覆性的技術革命。美國以外的某個國家取得顛覆性的技術突破,出現像歷史上曾出現過的三次科技革命那樣的顛覆性的新技術。但是從美國在科技和教育等方面領先地位,有這樣的技術革命可能也會先發生在美國而不是其他國家。

以上幾種可能中,我認為最有可能的就是崛起國家和平崛起,超越美國,其他幾種可能性都不大。還有就是美國發生毀滅性災害(地震、火山、隕石撞擊什麼的),或者外星人入侵……當然,這些都是扯淡的玩笑話。


安睿


讓美國失去超級大國地位,就全面分柝只有一條路,而且美國己自已上路,這條路就是大量減少美國的國際貿易!

人們討論是什麼支撐著美國霸權地位,有人講是軍力,有人講是美元,實際上是國際貿易。美國沒有錢就不會有引領世界的超強軍事裝備。沒有美元做為工具剪全世界人民的“羊毛”,美國就沒有財源。但如沒有國際貿易,等於沒有“羊”,美元剪刀再快,去何處剪“羊毛”?

美元只所以成為了最主要的國際貨幣,原於當年它是世界貿易超大的第一大國,原於它開放的國際貿政策,原於它是國際貿易的引領者,在自身具備超強的商品生產能力的同時,最先買世界,賣世界,才逐漸形成了美元霸權。

美元的消弱,必定從美國商品(含高科技成果)在國際貿易中失去主導地位開始,不難想象,一個國際貿易的小國,世界會用它的貨幣做支付工具。

美國和中國打貿易戰,實質上是為了消弱中國國際貿易,不僅它不想和中國人貿易,恨不能全世界都別和中國貿易,那樣它就永遠是世界貿易的老大,可這個理想它能實現嗎?

可是,貿易戰是雙刃劍,減少與中國的貿易,同時必然也減少自己的國際貿易,正所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就中國人這智慧,它能阻止住中國國際貿易發展?

美國佬,自己作吧,看著你一路走好!


帶花的仙人球


有人認為美元國際貨幣地位,有人認為美國的軍事霸權,有人認為是美國的科技力量,可是這些東西都比不上美國失去價值觀對超級大國地位帶來的影響。

不怕流氓有菜刀,就怕流氓有文化。

維持美國強大的核心是他的普世價值觀,也就是美國天天全世界宣傳的民主、人權、自由。

這個世界造就強國的不是錢、也不是武力,而是符合時代人民需求的價值信仰。

每一個強國或者王朝的建立都會有一個口號,而這個口號就代表這個強國或者王朝的價值觀念,人民為什麼擁護它,那就是因為這個價值觀念符合當時人民的需要。

無論是古代造反都是喊口號的,還是近代的法西斯主義,軍國主義他們同樣有“口號”,而這個口號就是他們倡導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也稱作時代信仰

有信仰人民才有奮鬥方向,有信仰人民才不會迷茫,從而為信仰而戰,捍衛自己的信仰。

不要單單以為宗教信仰才是信仰,你腦子裡的人生觀,世界觀就是你的信仰,當你的人生觀,世界觀出現動搖的時候,你才會去求神拜佛。

一個國家宣傳的普世價值影響的範圍越大,那麼人民對這個國家的向心力就越大。

不可否認的是,美國現在宣傳的普世價值觀在世界有非常的的影響,影響到可以顛覆別國政權。

美國靠的就是普世價值對世界的影響從而奠定超級強國的地位,如果不是他的普世價值觀具有廣泛性和時代適應性,他不可能有這麼大的世界影響力。

這麼說吧,美國的強國是通過價值觀輸出獲得的,他不斷的把民主、人權、自由向全世界推銷,騙取了世界無數陷入迷茫的中人,要不然他不可能這麼強大。

我為什麼說是騙取?

因為美國從來有發佈民主標準,人權標準,和自由標準,所以只不過是一個口號而已。

別人是民選,他自己也是民選,憑什麼只有他是民主,而別人不是民主。

在人權上更糟糕,天天批評別國的人權問題,而不許別人批評他的人權問題,聯合國發佈美國人權報告,他指責聯合國干涉他的內政,真是喵了一個咪。

自由更不用說了,美國和任何國家一樣都是建立在法律下的自由,感情美國的法律才是法律,別人的法律都不是法律。

美國白宮安全顧問博頓還指責國際法庭是非法的。嘿嘿!那當然了,美國法律大於國際法嘛!竟敢拿具有更廣泛認可性的國際法審判美國人,一律非法!

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的普世價值,只要美國的普世價值不再被世界信任,他就會掉落神壇。

現在特朗普先生正在挖牆角。


一號風手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從經濟角度看,我覺得最有可能導致美國失去超級大國身份事件應該是美元的沒落或衰亡。

現在的美元等於是美國的血液,如果沒有了美元的支撐,美國的身體就會很快陷入不健康的“貧血”狀態,甚至會因“貧血”而陷入四支無力或癱瘓狀態。因為美元現在成為全球最核心的儲備貨幣,美元實際充當了世界貨幣的職能,成為了國際貿易結算的主要貨幣。

正是因為美元在全球經濟活動中的強大功能,美國才有能力通過貨幣寬鬆或收縮來剝削全世界各國財富,剪全世界人民的羊毛。而如果美元在全球經濟充當的重要身份失去了,被其他國家的貨幣取代,則美元無法對全球財富進行剝奪,它就不可能積累鉅額財富,就不能有強大的稱霸全球的經濟後盾,其所有在全球的軍事部署就會收縮,各方面的高科技研發就會停止,也就失去了對全世界各國指手畫腳的能力。

所以經濟是一個國家強大的靈魂,而貨幣則是一個國家靈魂的載體,只要美元衰落了,也就是說美國強大的“皮”都失去了,毛還可能存在嗎?


開偉觀察


當前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不但建立在其強大的硬實力基礎上,而且還有其超強的軟實力,即不用強力而令別國做其希望之事的能力。小編認為,最有可能導致其失去超級大國身份的事情可是其軟實力的喪失:


如果美國只顧自身利益,不考慮他國或世界利益的話,其硬實力再強,也難以號令天下。其中的道理與社會中的人是一樣的:你再富有,如果只顧自己,這種富有對他人、對社會有什麼意義呢?別人為什麼要尊重你?聽你命令?因此,如果特朗普徹底按“美國優先”的理念走下去的話,最終將是在全球“沒朋友”!

在國際社會當中,公共產品處於供應不足的狀態。但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國家之間聯繫的日益密切,各國對公共產品的需要卻不斷增大。就國際公共產品的供應渠道來看,大致有兩大渠道:一是由各國組成的國際組織提供,二是由世界大國提供。也就是說,像美國這樣的大國是承擔著供應國際公共產品的重任的。當然美國也從中受益。如果美國不願承擔這樣的責任,甚至還經常退出給世界帶來公共產品的國際組織與協定,其國際地位與威望必然會走下坡路。



美國的威望等軟實力減弱後,當然美國還可以憑其強大的軍事、經濟等硬實力去壓制、強迫別的國家聽從其命令。但這一模式顯然是不可持續的,長期壓力下的反抗力將徹底埋葬美國的霸權!


姜運倉


支撐美國成為超級大國有如下幾個因素:全球第一的軍力、全球第一的經濟實力、普世價值觀、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全球第一的教育水平。

首先我們看自然環境。美國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單就石油產量而言,2017年開始與俄羅斯競爭第一的桂冠。地理位置處於兩洋屏障之中,與傳統強國相隔遙遠,二百年來,沒有外患。

成為超級大國之後,兩洋分隔,就成為美國控制全球的障礙。不得不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在全球建立各種軍事基地。遇到戰爭,不得不建立漫長的後勤補給線,勞師遠征。上世紀九十年代海灣戰爭,美國攻打小小的伊拉克,用了小半年時間運輸軍隊設備,卻只打了100小時。戰後許多設備扔在沙漠裡,只因運輸費用太貴。

如果未來東方大國的統一戰爭中,美軍干涉,後勤補給會成為美軍的致命傷。


再看美國的普世價值觀。普世價值觀讓美國找到了很多盟友,獲得了相當多的助力,並在盟友的支持配合下,不僅贏得了兩次世界大戰,還獲得了冷戰的勝利,搞垮了另一個超級大國蘇聯。

但世界文明是多樣化的,普世價值觀,也讓美國收穫了不少對手。中東戰亂不斷、911的襲擊、朝鮮戰爭、越南戰爭、阿富汗戰爭,,,讓美國吃盡了苦頭,流血不止,至今仍然在消耗美國的國力。



特郎普總統堅持美國優先,利益至上,不再讓普世價值做為考量盟友的首要標準,讓美國與英、法、德、日、加拿大等盟國展開利益爭奪,不可避免地傷害盟友間合作關係,消耗了美國的信譽,讓普世價值觀越來越沒有說服力,動搖了美國做為超級大國的基礎。


我們要注意的是特郎普在利益上大撈一把之後,後續總統撥亂反正,利用振興的美國經濟,重新高舉普世價值的大旗。

第三,全球第一的教育水平,開放的國門,充沛的研究經費,讓美國得全球英才為我所用。

在1901—1959年期間,美國移民在化學、醫學和物理學領域獲得了25項諾貝爾獎,但在1960—2016年期間,美國移民在這些領域獲得的諾貝爾獎達到了79項,增長了3倍多。自2000年以來,美國在化學、醫學和物理學領域的78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中有31位是移民,佔總數的40%。從諾貝爾獎獲得者中移民所佔的比例可以看出移民在美國科學領域中的影響和重要性日益增大。


這一項是美國做為超級大國最難撼動的。好在有特郎普總統,他奉行白人至上,排斥移民,特別是對來自中國的留學生、研究人員實施歧視政策,許多專業、大型研究所,禁止招收中國人。

這樣的政策,不可避免地消弱美國做為全球科研巔峰的地位。

第四,美國的經濟實力,目前已經遇到東亞大國的強勁挑戰。普通認為,最早2025年,遲則2030年,全球GDP 的桂冠會落入東亞大國頭上。

第五,全球實力第一的美軍,在核武器時代,碰到核國家,基本上無所作為。朝鮮,一個核彈剛剛成型的國家,運載工具還常常失靈,美國嗓子都喊啞了,就是不敢發動軍事打擊。伊朗,只是擁有濃縮鈾的能力,頂多有一些髒彈,美國也是遲遲不敢動手。對於那些無核國家,美國是說打就打。有藉口要打,沒有藉口創造藉口也要打。

常規軍力方面,美軍仍然當世無雙。但是東方大國的追趕腳步已經越來越近。有些方面:電磁炮、六代戰機、全電推動潛艇、量子通信、反艦彈道導彈、高超音速飛行器等等,已經開始超越美國。

如果說未來有什麼事,會讓美國喪失超級大國的地位,有如下兩件:

第一,少數族群人口數超過白人,開始逐步實施有利於少數族群的政策,白人的權益受到壓制。這會造成美國真正的衰落甚至分裂。現在的南非就是清楚的寫照。


第二件事就是東亞大國的統一過程中,美國橫加干涉。在對方家門口的戰爭中,美國勞師遠征不僅無法取勝,而且輸得很慘,不得不退守夏威夷,造成有些富裕的州獨立,從此黯然走下超級大國的寶座。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又是一個各州聯邦而成的合眾國。某種程度上是一個分裂的社會。富強的時候大家團結一心,一到危難時,就如夫妻,"大難臨頭各自飛"。

歡迎大家關注交流,歡迎拍磚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