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3 廣告短信難「退訂」是企業與通訊商的不要臉麼?

相信不少人都有過這樣的遭遇:在京東、天貓等一些購物網站上以手機號註冊過賬號後,接下來手機短信裡就會時不時的收到一些優惠信息,信息內容末端都會出現“回覆退訂”,示意即可取消此類信息侵擾。但有一些企業更像是在套路,無論你是回覆[退訂],還是[回覆退訂],不僅沒有消停,反而愈發勤快了。

廣告短信難「退訂」是企業與通訊商的不要臉麼?

90後小楊是一名互聯網從業者,也是一名網購愛好者,然而他的網購習慣也給他帶來了痛苦。由於經常逛淘寶天貓,所以他在很多店鋪留下了個人的電話信息,事後他就經常收到店鋪的促銷信息,這些信息後面都寫著“退訂回TD”,他也按照操作,但是依舊照常收到。據他統計,在去年雙11期間,他每天起碼收到10條以上的推銷小信息,今年618雖有所好轉,但是也基本天天收到2-3條。小楊對此不勝其煩,但也沒辦法。

近日,北京時間旗下短視頻資訊平臺“時間評測”對十個商家廣告短信退訂操作進行“是否能退訂”測試發現,只有京東回覆代碼後退訂成功,並不再發送廣告;中國移動139郵箱、餓了麼再次使用相同號碼發來廣告;首汽約車回覆退訂代碼後換了其他號發來廣告;剩餘六家滴滴快車、摩拜單車、屈臣氏、百度外賣、美團網、去哪兒網發送退訂後,雖沒有立即收到廣告,但也未曾明確提示是否退訂成功。

雖然這個評測只選了十家企業,但顯然都存在不等的違規現象,只是誰臉皮更厚而已。根據工信部明文規定:短信息服務提供者、短信息內容提供者未經用戶同意或請求,不得向其發送商業性短信息,用戶未回覆的,視為不同意接收。

廣告短信難「退訂」是企業與通訊商的不要臉麼?

那麼,這些企業對這項規定是全然不知,還是有意為之呢?

《識物網》撥打餓了麼客服電話,對方的解釋是回覆退訂一般是有效的,但不排除有技術故障導致再次發送的可能。

沒想到一家以96億美元被阿里巴巴收購的企業可以將“技術故障“這個詞彙用的如此理直氣壯,你們的故障竟然會如此頻繁,難道就沒有想著要修一修嗎?

而首汽約車客服人員的回覆更是叫人作嘔,明確表示用戶若要拒收短信廣告,只能通過其人工申請,否則用戶無論回覆什麼都無法取消廣告短信再次侵入。

說到這裡我想答案不需要再重複了,偌大的企業豈會連最基本的法規條款不熟悉,絕大的原因還是對消費者的不尊重才會如此肆無忌憚。

既然企業無視規定,不尊重用戶,在用戶回覆拒收後也無果的情況下,那我可以找發送短信的通訊商總行了吧?

廣告短信難「退訂」是企業與通訊商的不要臉麼?

隨即《識物網》聯繫中國移動客服,答覆卻是這是企業使用一種虛擬號碼發送的廣告,平臺商管不了,也無法限制其行為。

其實說白了就是生財之道豈能阻擋,它只管提供服務,絕然不會去管你發的內容是什麼,加之用戶所遺棄的“短信功能”再沒有金主來埋單那還能維持多久?

自互聯網的發展,智能手機幾乎人手一部,電話、短信等功能則被社交工具所替代,這些被淡忘的功能就自然而然成了廣告“重災區”。企業不要臉,通訊商不監管,才導致了這些亂象的叢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