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抵制高片酬:走好,這個互為主謀互為幫凶的畸形演藝時代

抵制高片酬:走好,這個互為主謀互為幫兇的畸形演藝時代

鞏俐成名後到香港發展,1992年,

與周星馳合作經典喜劇電影《唐伯虎點秋香》,

其中有段經典打戲,

華府春夏秋冬四香被奪命書生的“面目全非腳”打成醜八怪,

中間需要鞏俐化一個青一塊紫一塊的豬頭妝,

鞏俐以為劇組在整她,堅決不肯,

周星馳只好找替身。

但是,電影中的春夏冬三香都是本人化醜妝出演,

甚至華夫人的扮演者鄭佩佩老師也有醜妝,

更不要說大名鼎鼎的石榴姐,

都成為香港電影史上一個繞不過去的經典角色。

雖然後來鞏俐表示,當時完全不懂什麼是無厘頭,

後悔沒好好演,甚至成為從影生涯的遺憾。

但是,內地和香港演員的敬業態度,由此可見一斑。

抵制高片酬:走好,這個互為主謀互為幫兇的畸形演藝時代

周潤發做客《開講啦》提到一件往事,

他曾三次穿禮服端端正正坐在香港金像獎頒獎典禮的現場,

然而,都沒獲獎。

第四次,在澳門拍《江湖龍虎鬥》,

組委會說,晚上好像你拿獎,你得過來。

當時周潤發下班六點多,大會八點開始,

從澳門坐船到香港15分鐘,香港坐車到九龍大概40分鐘,

結果剛剛到,就頒獎了,

周潤發穿了個便裝就上去領獎。

主持人撒貝寧懷疑他是故意的,

因為完全可以讓親朋好友或助理拿一套西裝在路上等著,

直接在車上換。

周潤發認真地說,那時候沒有一個大牌,

沒有經紀人公司,沒有助手,

所有衣服,甚至茶水,都是自己拿的。

周潤發在底層摸打滾爬過,體會過生活的艱辛,

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討生活,

他說他不是當明星,也不是當藝人,而是在討生活。

抵制高片酬:走好,這個互為主謀互為幫兇的畸形演藝時代

胡歌車禍死裡逃生,

恢復之後沒有急於拍戲,

而是低頭悶聲演了兩年話劇。

終於,一部《琅琊榜》讓他破繭成蝶,

擠身一線大咖行列。

在一次頒獎典禮上,胡歌憑梅長蘇一角獲得視帝,

致辭時卻說了句題外話,

他說有幸和李雪健老師坐同一航班,

令他羞愧的是,李雪健六十多歲高齡,居然只帶了一個助理,

而他,帶了三個。

作為一個獲得視帝殊榮的年輕藝人,

這種反醒同樣令在場的年輕藝人羞愧。

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

汝果欲學戲,功夫在戲外。

拍戲拍的是別人的人生,演戲用的卻是自己的積澱和閱歷。

學做人,

是一切職業的首要條件,

是一種放之四海皆準的態度。

鄧萃雯憑《金枝欲孽》如妃一角成名後,

在一次採訪時說,

在TVB薪水很低,只夠買二手車和租偏遠的房子,

有時加班不停地拍戲要連拍幾天幾夜。

古天樂拍《尋秦記》大火之後離開了TVB,

說拍戲太辛苦,很少能休息。

TVB的一線小生馬國明在TVB打拼二十幾年後,

港媒報道說,他終於買了房子,不到一百平米,還是首付。

張衛健《西遊記》創下2億收益他卻只拿到7萬塊錢片酬,

要求漲工資卻慘遭換角兒,一怒之下離開老東家到內地發展。

近幾年不斷有各種報道,說香港一線藝人薪水低片酬低,

二三線藝人每月薪水幾百塊,生活難以為繼。

TVB在黃金期,製作了很多可以流傳的經典電視劇,

雖然佈景道具服裝差強人意,

但劇情和演技卻是無懈可擊。

雖然藝人各種吐槽辭職,

但依然認真拍戲,因為敬業,乃是立身之本。

所以,問題在公司身上,而不在藝人。

曾幾何時,我們這些八零後翻著各種APP裡的電視劇,

突然發現劇的數量似乎比觀眾還多,

黑壓壓一片掃過去,卻沒幾部能下得了眼,

偶爾一部好劇,必須具備撐過所有劇荒期的顏值和品質。

不僅懷疑,是我們的審美提高了,還是製作方的品味降低了?

於是乎,只能憑記憶去扒九十年代港臺劇的墳。

而且電視劇似乎一直有這樣的怪論:

看英美劇不看日韓劇,看日韓劇不看港臺劇,

看港臺劇不看大陸劇。

我看過絕對控制在20集以內的日韓劇,

也看過哪怕每季只拍8集卻能連續拍多季多年的英美劇,

且一如繼往製作精良。

而大陸劇,似乎只學會了日播劇改周播劇這一皮毛,

對把錢花在明星流量身上這一點似乎無師自通根深蒂固。

於是不僅懷疑,是他們太精明浮躁還是我們智商太低?

這種懷疑簡直有辱視聽有辱斯文。

話說,每個朝代都養藝人,似乎當今更甚。

這跟科技的發展是分不開的。

古代藝人跑江湖討生活,被稱作下九流,這當然是一種行業歧視;

近代捧角盛行,是貴族雅士賞玩的一種消遺方式和審美標準;

如今人手一部手機,審美五花八門,任何視頻製作出來都會有受眾,

手指輕輕一按,買方賣方都極大地保留了隱私和顏面。

這種百花齊放必然造成良莠不齊。

看過一份片酬表,稅後:

2017年,《孤芳不自賞》兩位主演楊穎片酬8000萬,鍾漢良7000萬,收視撲街;

《如懿傳》周迅片酬5350萬,霍建華5072萬,至今仍未播出;

《那年花開月正圓》孫儷及其團隊總片酬6048萬,效果差強人意。

這些人隨便一部劇掙的錢,大概是我們這個小城三五年也湊不夠的GDP。

能圈錢,是一種能力,社會本就弱肉強食,這不是靠調控就能改變的現實。

但是,一個行業的病態發展必定不會長久,

嚴重的社會資源分配不均終會引起民憤,

日積月累終會重新洗牌。

然而,這個非正常價格,卻是買方市場造就的,

是我們每個受眾不經意間捧起來的。

這是一個互為主謀又互為幫兇的怪異存在。

抵制高片酬:走好,這個互為主謀互為幫兇的畸形演藝時代

近日,由於一些事情的鋪墊,

終於,國內三大視頻網站以及六大影視製作公司

聯合發佈聲明要求抵制明星藝人非正常高片酬,

並對藝人片酬做了限定。

這個聲明可謂千呼萬喚始出來,大快人心。

但是,這個畸形市場難道不是

數據平臺、播出平臺、經紀公司聯手助推片酬造成的嗎?

假數據、假收視率、抄襲成風、無節制翻拍、蔑視原創、迷信IP,

這些問題目都比演員片酬還嚴重。

相關數據顯示,在影視產業較成熟的美國、日本和韓國,

主要演員的片酬通常只佔影響作品總預算的20%至30%,

以保證不影響作品的整體制作質量和發行質量。

就像《人民網》說的:

抑制天價片酬,不僅促進影視產業良性健康發展,

還在於及時扭轉社會上浮躁拜金的錯誤價值觀,

從根本上改變娛樂至上、炒作無下限的畸形現狀,

讓真正有演技、有才華的藝術家迴歸主流。

抵制高片酬:走好,這個互為主謀互為幫兇的畸形演藝時代

演藝圈從來不缺有顏值有演技的好演員,

無奈人心浮躁,視野被流量矇蔽,

拿不到更好的資源。

但這些好演員們清者自清,沉穩低調,

耐得住似乎一眼看不到頭的寂寞,

經得住流量鮮肉的誘惑,

把演員當成一種職業一份工作,

勤奮,敬業,自律,專心打磨演技,

才能在某天突然大火之時,

以平常心看人生浮沉。

今年夏天憑《鎮魂》中深情隱忍的沈巍一角爆紅的演員朱一龍

就是這樣一位佛系演員。

看似小鮮肉的他,

是位88年出生在演藝圈摸打滾爬了十年的老演員,

看似爆紅,其實是十年不得志但從不懈怠的磨鍊積澱。

他和白宇成就了鎮魂女孩這個官方認證的粉絲群體;

他的眼裡有星辰大海;

他少有的乾淨清澈充滿少年感;

他拍親密戲會從耳朵一直紅到脖子卻會泰拳會西裝舉鐵;

他直播讓粉絲右上角點關注不迷路結果一下叉出去20多萬粉;

他綜藝感很差常常靜止成JPG;

他對提問從來是快問慢答連主持人都不忍心催促;

他說紅一次就很滿足演藝圈起起落落很正常;

他說戲爛角色不能爛……

十年,朱一龍守得雲開見月明,未來可期。

一把年紀了,我開始追起了星。

抵制高片酬:走好,這個互為主謀互為幫兇的畸形演藝時代

因為朱一龍,我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演藝時代,

就算劇情爛到火星上,朱一龍的顏值和演技也能拯救點擊率。

8月17日,朱一龍、安悅溪主演的年代愛情劇《許你浮生若夢》

將在優酷全網獨播。

這部劇是朱一龍沒火之前拍的,

因故一直壓著沒放。

《許你浮生若夢》改編自橘子宸同名小說,

講述的是法國長大的華裔美食評論家林靜芸

來到上海探訪美食和展開尋根之旅,

無意間在林家老宅找出一本日記,

記錄了一個叫天嬰的女孩跌宕起伏的愛情故事。

於是,20年代末的大上海,

洪家的幫派、林家的財閥、許家的警局三足鼎立,

雄踞上海灘,平靜之中,暗流湧動,

在眼前徐徐展開一幅亂世畫卷。

朱一龍飾演的羅浮生是黑幫長大的少爺,

表面行為舉止有些狂放不羈,

實則是個心懷家國重情重義之人。

管理“洪幫”多年,歷練出雷霆萬鈞的處事風格,

行為亦正亦邪,是個上海灘的“狠角色”。

在遇到天嬰後,被她的正直、善良、勇敢所感染,

陷入對天嬰的深深愛戀中。

據說朱一龍要求導演把自己“演死”,

不是劇情太虐,而是他不忍心真誠被辜負。

星河耿耿,不及你眼眸璀璨,

七夕,讓我們遇到更好的朱一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