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有農村戶口卻長期沒地!這些農民國家會如何補助?

最近,有很多農民朋友在關注一個問題:有戶口沒地的農民,國家會如何補助?

比如我是農村戶口,但是沒有分到土地怎麼辦?還有些農民朋友年齡大了,有了老婆孩子,也給孩子上了農村戶口,可是也沒有分到什麼土地、宅基地之類的,那會不會有什麼補貼或好處呢?

有農村戶口卻長期沒地!這些農民國家會如何補助?

有農村戶口沒有地的原因千奇百怪,但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原因一:

土地調整與出生年齡全國第一次分田到戶是在1980年,第二次土地調整是在1990年,暫時還沒有進行第三次調整,第三次的土地調整是定於2040年,在1990年以後出生和外地遷戶口的,沒有土地份額。有些地方完成土地承包調整工作可能會延遲幾年的時間,比如某地在1995至1996年基本上完成了農村土地二輪承包工作,那麼1996年後的就沒有土地份額了。

原因二:戶口的遷入、遷出

戶口的遷入遷出造成的影響,比如因嫁娶、求學、外出、死亡等因素都會出現沒有宅基地和土地的問題。土地家庭承包經營的基本政策是:土地承包期內,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土地承期內,不因家庭成員中的某個人死亡而收回該人口的承包地,也不因家庭新增成員而增加承包地,出嫁女在新居住地沒有取得承包地的,原承包地保留。

有戶口沒地的農民,國家會如何補助?

如果是土地被徵集,肯定是有補助的,如果沒有,可以向上級部門投訴。土地徵用徵地補償安置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和地上附著物的補償費。根據最新的規定:“被徵地農民家庭承包地被徵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如未能調整其他質量和數量相當的土地給其繼續承包經營的,必須將不少於70%的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被徵地農民。”假如是屬於戶口遷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寄住人員、暫住外掛人員的話,得不到補償。如果不是土地被徵用,可以向戶口所在村委會申請承包土地。

根據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八條規定,下列土地應當用於調整承包土地或者承包給新增人口:

第一:每個村集體都有預留的機動地,可以向村組織申請;

第二:通過合法方式開墾土地;

第三:承包方依法、自願交回的土地(本輪土地確權後,被依法收回的土地);本村無地農民可以優先獲取;

第四:土地流轉獲得土地使用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