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區塊鏈電子發票,鏈圈的人都在瞎激動什麼!

導語:鏈圈的同學們,激動之前,最好虛心請教一下貴公司的財務。

8月10日,全國首張區塊鏈電子發票在深圳實現落地。此次推出的區塊鏈電子發票由深圳市稅務局主導、騰訊提供底層技術和能力,是全國範圍內首個“區塊鏈+發票”生態體系應用研究成果,得到國家稅務總局的批准與認可。

鏈圈,又迎來了一個“里程碑”

8月10日,深圳國貿旋轉餐廳開出了全國首張區塊鏈電子發票,宣告深圳成為全國區塊鏈電子發票首個試點城市。首批接入系統的商戶,除了國貿旋轉餐廳,還有寶安區體育中心停車場、凱鑫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坪山汽修場)、Image騰訊印象咖啡店等。

資料顯示,本次的區塊鏈電子發票在國家稅務總局的指導下,由深圳市稅務局攜手騰訊公司實現落地,是全國範圍內首個“區塊鏈+發票”生態體系應用研究成果。

據一位財稅專家的介紹,稅務發票是一個大量且主要的會計原始憑證。由國家稅務總局推行的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解決了合法的電子原始憑證的產生問題,行業財務系統提供的報銷審核等管理功能解決了記賬憑證的信息化產生問題,二者統一構成電子會計憑證,可入賬和存檔。

問題在於,電子發票可以無限複製和重複打印,真偽難以識別,財務監管難度大。區塊鏈作為一種不可篡改防抵賴防刪除的分步式賬本技術,可以發揮兩個核心作用:一是確保發票唯一,從領票、開票到流轉、入賬、報銷,全環節流轉狀態完整可追溯;二是發票數據不可篡改,稅局、開票方、流轉方、報銷方多方參與共同記賬。

在用戶層面,以往,消費者完成交易要到櫃檯等待商戶開票,保存紙質發票,在財務處填寫報銷單並等待報銷流程,最後拿到報銷款。區塊鏈電子發票讓上述流程大大簡化。通過手機微信功能,消費者結賬後即可自助申請開票,一鍵報銷,發票信息同步至企業和稅局。

在企業層面,可優化無法批量查詢發票真偽、開票成本高等問題;還可以對接企業的財務軟件,實現即時統計和計算,真實可信,後續可拓展至納稅申報。

對於稅務監管方而言,則可以達到全流程監管的科技創新,實現無紙化智能稅務管理,流程更為可控。

此外,區塊鏈技術所有的應用實現,都基於區塊鏈網絡中的廣大分佈式節點,不需要中心化的服務器平臺,這為節省電子發票服務平臺的建設成本開闢了另外一條途徑。

數據顯示,2016年5月1日營改增啟動當天,全國共有23669戶試點納稅人開出63655份發票,其中,增值稅專用發票7347份,增值稅普通發票56308份。按以上數據估算,發票全面電子化以後,每年開票數量在100億份以上。

按每臺企業PC提供100GB存儲空間,每張電子發票200KB計算,以2000萬戶企業的25%,也就是500萬臺PC構成的常年在線節點計算,全網絡存儲能力為500PB,換算成電子發票份數為2.5萬億份;以100億份每年算,能存250年的開票量,以30年的時間算,每年能存800多億份。計算能力就更不用說,500萬臺以上節點的計算能力,滿足電子發票領域的各種應用沒有任何問題。

離“偉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區塊鏈技術對於電子發票管理系統,實際上是一種銜接補充和延伸。”在一位財稅專家看來,現行的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屬於國稅總局發票管理新系統的一部分,基於稅務數字證書和電子底帳庫,提供了完備的增值稅發票開具和信息管稅功能。即便結合區塊鏈技術審視,當前的發票管理新系統也是最佳方案。

國家稅務總局在2015年底發佈公告,自2016年1月1日起全國推行通過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開具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其它開具電子發票的系統同時停止使用。在這項政策推出的同時,國家稅務局還發布了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技術方案。增值稅電子發票的號段,由稅務後臺徵管系統通過接口方式同步至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通過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最終賦予納稅人。

“對於電子發票,如果有改造建設好的財務信息系統及平臺支撐,電子發票報銷比紙質發票方便快捷,沒有的話比紙質發票麻煩。”在企業層面,“現在很多費用報銷系統,都是PC時代的舊系統,傳統的部署方式,從單據填寫到審批,再到員工拿到錢,依舊是繁瑣的流程,即便優化也只是把線下人工處理轉到了線上。”

一位建材行業的財務總監曾向記者抱怨,“所有的普通發票是可以電子化的,而且不需要郵寄的,但是增值發票是沒有電子化的,所有開票工作都需要把紙質的發票打出來,才能計稅。”

增值稅發票的合規性要求非常清楚,第一必須是認紙質發票,第二紙質發票必須跟電子底賬完全一致,第三一定是先記賬,再抵扣。按月按季度申報,國稅總局認可通過,這項進項稅才可以抵扣,這是一套規則。

“這其實都是被逼出來的,在廣東深圳有很多陰陽發票,如果光憑電子發票認證,永遠發現不了假票,如果沒有這個開票過程,會存在無數的問題,國家就沒法管理增值稅的進項稅。”

另有業內專家表示,對於電子發票的管理,設立全國統一的公共賬本鏈沒有意義,也無法實現。

對於任意一張電子發票來說,只與其開票方和受票方以及管轄地稅局相關,各賬本的設立只在其相關方設置即可,也就是說,電子發票的區塊鏈,實質是一群互相有指向關係但無鏈接關係的區塊鏈群。

為了保證信息安全,電子發票的區塊鏈應該是聯盟鏈,且要慎重考慮哪些主體進來與否,以及特定主體的操作權限。

在地區分隔方面,對於電子發票的初始號段分配,以省局為單位,設立電子發票號段分配賬本,只有省級稅局節點具有寫發票號段分配的權限,相當於省級稅局向企業支付了空白可開具的電子發票,各接收企業按號段寫接收塊,接收企業可只保存與自己有關的號段塊。

在上述專家看來,要實現稅務透明,除了區塊鏈技術的支持外,國家、各企業各層面都需要來推動,未來實現央行數字貨幣流通後,“區塊鏈技術+電子發票+數字貨幣”才能真正實現發票無假、無虛開、無重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