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一出好戲!大港油田古潛山由“公”變“母”

一出好戲!大港油田古潛山由“公”變“母”

劉英

記者手記:

有人將地質工作比喻為玄學,更有人稱石油勘探無異於賭博,褒貶之說無疑折射出了找油的艱難。這是地球老人為世人設下的千古地質迷宮。

幾十億甚至上百億年,大陸漂移,滄海桑田,地層的原貌早已不復存在。石油地質勘探是對自然奧秘眾多探索中的一種,面對未知的地下幾千米,通過望、聞、問、切的綜合分析判斷,打開時間隧道,解開石油這個謎底。

一出好戏!大港油田古潜山由“公”变“母”

2018年7月12日,是一個註定被載入大港油田石油勘探史冊的日子。歧北潛山“重磅金娃娃”現世,歧古8井奧陶系峰峰組獲得高產油氣流,天然氣日產量突破16萬立方米且不含硫化氫,日產凝析油46.3立方米,潛山“古生古儲”型油氣藏當下備受行業關注,成為熱議焦點。

同一時間,烏馬營潛山營古1井,也在上古生界二疊系發現“古生古儲”型原生油氣藏,來自一南一北潛山領域的喜訊,對大港人來說既振奮又鼓舞。

廣泛覆蓋石炭二疊系地層的古潛山勘探歷程,一直撲朔迷離。經歷幾十年“三上三下”地質勘探,觀念、理論、管理、技術“四輪驅動”,終於揭開了潛山神秘的面紗。

是巧合還是宿命,大港“公潛山”真的無油?一波三折下,地質家們鍥而不捨,立志破解——

古潛山的石油勘探與大港油田同齡。早在1964年,北大港潛山第一口探井港1井鑽至奧陶系灰巖時,大量油氣湧出,潛山勘探大幕徐徐展開。

上世紀70年代初,受任丘潛山勘探突破啟示,主攻潛山山頭,在大型構造帶、高位隆起帶上開展多輪會戰,64口井打下來,僅1口井獲工業油氣流。勘探的一度失利,坊間戲稱大港的潛山是“公的”。

之後幾十年,地質情況複雜的大港潛山勘探歷經無數次跌宕起伏,潛山油氣成藏謎題一直未解。1998年,板深7井奧陶系獲高產油氣流,大港第一個千萬噸級的潛山油氣藏——千米橋潛山奧陶系凝析油氣藏被發現。

可是,千米橋地區複雜的油氣水關係再次給潛山勘探降溫。20世紀末,大港周邊油田潛山領域捷報頻傳,唯獨大港潛山始終沉睡不醒。據人們回憶,“三上三下”久攻不克,古潛山這一戰略制高點,成為找油人心中的地質珠峰。

“同樣的地質構造,大港怎麼會沒有油?” 帶著這個問題,地質家們鍥而不捨,立志破解。

在縱向幾公里深、橫向幾千平方公里的區域,僅靠零碎的三維地震資料和成像精度差的二維地震資料,遠遠不夠。即便摸著石頭過河,也要把握規律,才能形成大突破。

以股份公司重大科技專項為契機,地質家們第一次引入大連片三維地震採集技術,對潛山構造進行全面立體掃描,使1億至5億年前的地質內幕有了成像脈絡,建立了面積5280平方公里的三維疊後連片地震數據體。同時,改變只研究構造不關注巖性的粗放研究方式,重新開展了潛山類型與分佈規律研究。

利用該項資料,首次發現了埕海潛山,部署實施的風險探井海古1井日產天然氣19.7萬立方米。曾經被否定的多個潛山構造帶再次進入大眾視野,其勘探成果獲得2009年度中國石油勘探重大發現一等獎。

幾度山重水複,“油在地質家的腦海裡”,哪怕零星的希望也是勘探道路的啟明星。再上潛山,勇者的氣度,澎湃了黑金悸動的心——

李四光從地質力學的角度推斷渤海灣盆地是一個有利地質構造帶,而大港油田作為該盆地第一個油田,歷來是地質家看好的地方。大港古潛山的面容,在幾十年的漫長實踐中也日漸清晰。

按照自然發育形成的年代劃分,地層依次為新生界、中生界、古生界、元古界和太古界。即便如此,並非所有地方的地層排序都是如此順理成章的。

渤海灣盆地大部分潛山,是元古界地層直接埋在古近系地層之下,而大港油田潛山地層保留齊全,地質複雜性遠遠高於遼河、華北、冀東等油田,除了碳酸鹽巖“山頭型”油氣藏外,還存在多種多樣的賦存於潛山內部的油氣藏,超乎想象。

中生界和石炭—二疊系地層是一套以泥岩為主的蓋層,依據地層顏色,業內俗稱“紅被子、黑被子”。過去,大港油田潛山勘探的主要對象是“任丘式”山頭型碳酸鹽巖潛山,而始終把“紅、黑被子”這種過路層,看成是油氣成藏的不利因素,沒有當作主要勘探目的層,簡單的“拿來主義”的勘探因此屢屢落空。

2016年,大港地質家們再上潛山,突破“紅、黑被子”觀念,創新多層系內幕油氣成藏模式,勘探50年的北大港潛山終獲突破:發現白堊系、二疊系、石炭系3套新含油層系,形成千萬噸級效益儲量區。

敢於揚棄,唯實,唯是,唯發展,“過路層”寶藏芝麻開門,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地質勘探,大港地下的確是個世界級難題,這種複雜“蘊含著潛力”,也大大增加了地質認識上的難度。

古潛山的石油勘探史證實,勘探大突破的先決條件,取決於認識上的大突破、科學技術上的大突破和管理上的大突破。在吸納前人實踐經驗的基礎上,不能被牢牢束縛住思想,必須要敢於揚棄,給勘探換個支點,突破認識的侷限。

歧北潛山是2016年以來地質家們研究的重點含油圈閉。它是一個隱伏在古近系斜坡之下的斷鼻潛山構造。

以往認為,該潛山埋藏在古近系斜坡之下,“新生古儲”油源條件差,而古生界煤系源巖雖廣泛分佈,但埋深淺,還沒有完全成熟,不具備規模聚集成藏條件,勘探部署依據不足。

人的認識常常落後於客觀實際,但眼前的迷霧一旦散盡,迎來的是豔陽天。

2017年,利用煤系烴源巖取心資料,系統開展生烴評價,認識到煤系烴源巖富氫組分高,早生早排,具有持續排烴潛力,提出了二次生烴門限為3300米,原生油氣藏成藏條件優越的新認識。

以此為指導,重新構建生烴模式,探索原生油氣藏勘探潛力,評價古生界含油氣性,部署實施甩開預探井歧古8井,獲得高產。這說明了上古生界煤系源巖生烴區弱改造型中低位潛山亦具有較大的勘探潛力,為渤海灣盆地類似潛山原生油氣藏勘探提供了借鑑。

值得一提的是,該井奧陶系試油過程見微量硫化氫,經分析為系酸化次生形成,打破了烏馬營、埕海潛山奧陶系天然氣藏內硫化氫系TSR成因的原有認識。這一認識為埕海、烏馬營等奧陶系潛山重新評價、盤活油氣資源、實現開發動用提供了重要依據。

地質家們的認識是無止境的,石油勘探的發展亦然。在渤海灣盆地,大港潛山油氣藏探明儲量僅為3%,與周邊其他油田相比勘探程度較低,勘探潛力巨大。對此,我們用時間做軸,可期、可待更大的發現。

一出好戏!大港油田古潜山由“公”变“母”

專家點評

大港油田首席專家付立新:受複雜的油氣成藏地質條件制約,大港潛山始終未能找到真正意義上的突破方向。几上幾下,反覆探索與實踐,終於取得了突破性的發現。歧北潛山、烏馬營潛山鑽探在古生界發現了新油氣層,並證實油氣來自古生界原生油氣系統,無疑為“紅黑被子覆蓋”的大港特色的多層系潛山勘探打開了一扇窗。

古生界天然氣已成為大港油田新領域規模增儲的資源基礎。同時,歧古8井勘探發現也為渤海灣地區天然氣清潔能源開採提供新的啟迪,意義深遠。

大港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潛山研究所所長李宏軍:大港油田是中國東部原油生產的重要基地,天然氣開發一直是我們的軟肋。歧古8井奧陶系天然氣藏的發現以及次生硫化氫成因的新認識,打開了奧陶系潛山勘探的一片新天地。

曾經發現的埕海、烏馬營等奧陶系高含硫化氫潛山氣藏,需要重新評價認識,可望成為大港油田增儲上產的現實領域。

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在高度發達的京津冀地區,對本地區能源結構的調整作用巨大,如果能夠深化天然氣開採技術攻關,將成為大港油田新的經濟增長點。

一出好戏!大港油田古潜山由“公”变“母”

聯繫方式:010-64523400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策劃統籌:劉燃

校對:王琳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