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山東德州方言3則

1、某人自京城回到老家,有客人問什麼時候回來的,他用普通話回答:“昨晚回來的。”其父大怒:“你‘坐碗’回來的,還‘坐盆’回來的呢!”一巴掌過去,於是改口:“夜來哄航(音)回來地。”

2、姑太太:是指未婚女子,跟太太沒啥關係,你要把姑太太認為稱姑媽或者別的啥太太那可就鬧笑話了。

老媽媽兒:老太太的意思。山東地區很多地方都有此叫法,發音時一定是兒化音才有感覺。

雙把兒:雙胞胎,有人說“俺家媳婦生了個雙把兒”,你就該好好恭喜人家,可別以為是生了個畸形的。

老爺兒:指太陽,陽光。山東地區把“熱”發成“爺”,所以老爺兒可以理解為老熱,有太陽天就變熱了。如此解釋是不是好理解多了?

床床:蛇。這個詞只能死記硬背了。

娘花:棉花。聽起來像音譯,與當地發音方式有關係。

鬧天:天氣不好。出門旅遊度假,可千萬別碰上鬧天,多掃興啊。

一森兒:一會兒。

多咱:指什麼時候。德州人把這時候叫這咱、那時候叫那咱。“多咱去”指什麼時候去。這裡的“咱”實際上是“早晚”的連讀音,多咱就是多早晚,這就好理解了。

別月月:別說話。這會讓你想起濟南話裡的“落落”不?

懶水:味道鹹的水,或者發澀的水。膠東地區也有此說法。還有另一反義詞“甜水”,意為經過淨化後的自來水或者雨水。因為這種水洗衣服比較順滑,喝起來也順口。

3、牲畜叫做“頭顧”

罵叫“卷”,昨天晚上叫“夜來哄行

說某人不孝順:你這個楚力玩意兒!

饅頭=膜膜

玉米叫“棒子”,去了粒叫“棒瓤子”.玉米也叫”棒槌子”

紅薯=地瓜

上學校叫“上書法兒”

鴿子叫“各抱”!

掃地是叫:炒地

真叫做“槓”!

真累啊==槓累了!

真好啊==槓好了!

表示特別叫做“成”

成好了!

成累了!

半夜叫半宿裡

高興叫:得(dei)

說人長的矮叫矬子

談話叫“拉拉(la二聲)”

老太太叫“老媽媽兒”

螞蟻叫“米羊”

蟬叫“老勺”也叫“節料鬼”

蟬的幼蟲叫 老勺狗

上午叫“頭晌午”

中午叫“晌午”

晚上叫“宏行hang

收音機叫“戲匣子”

手電筒叫“電把子”

煩了,膩了,叫“徐”比如:這粘(nian)粥嘛時候也喝不徐。

夠了,足了,叫“局”比如娶媳婦坐席,主家來讓酒,“吃好,喝局啊。”

小豬叫“撈撈”

玉米皮兒叫“棒子窩”

玉米鬚叫“棒子纓”

玉米麵叫“碴子”

棉花叫“娘花”

下雨加雪叫“法不拉”或者“轉麼拉”

小貓叫“劃劃”

做飯叫"揍"飯

田螺叫“伯樂牛”

小時候用紙疊的叫“趴”

陀螺叫“丟丟”

打趴,抽丟丟

媳婦叫“家裡”

洗衣服叫“愁衣裳”

鼻涕叫“鼻腚”

以揍開頭的

幹嗎叫揍嗎

做飯叫揍飯

蹲下叫谷底下

別說話叫別月月

青蛙叫河瑪

佛你

膝蓋叫哥樂百,額頭叫“也樂蓋”

屁股還叫"腚呱子"

蜻蜓 叫 螞楞

麻雀 叫 家巧 或者叫 巧巧

水瓢 叫 水舀子

啄木鳥 叫 嵌噠目[餓吳];俄吳2個字一氣讀,讀快

氣球==洋茄子

西紅柿==洋四子

掃地==抄地

抹布==氈布

前日兒==前天

咩個兒==明天

“一把股”就是一段的意思

WC叫 毛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