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 豆瓣評分破7票房破億,專訪《風語咒》主創:溫暖亮色下的醒世恆言

動畫電影《風語咒》首映禮當天,導演劉闊接受了一整天的採訪。

從早上九點半開始,提前安排好的12家媒體陸續進入採訪間進行專訪,劉闊坐在房間中央的沙發上,穿著一件黑T恤,衣服正面印著圖案是《風語咒》的海報,這是《風語咒》線下宣傳的周邊之一。他整個人有點慣性疲憊,在連續接受完幾家媒體專訪後,他抽空快速吃了幾口飯,抽了一根菸,然後振奮起精神。

“國內動畫電影的宣傳聲量不大,《風語咒》前期的宣發到目前得到的反饋已經算很好了,我們製作團隊、宣發團隊都在拼命努力,這是我很有運氣的一點。”劉闊說。

豆瓣評分破7票房破億,專訪《風語咒》主創:溫暖亮色下的醒世恆言

(《風語咒》幕後主創)

電影上映前的一個月,《風語咒》在全國範圍進行了三輪點映,作為動畫《俠嵐》的IP關聯電影,《風語咒》的點映規劃大致分為兩部分:粉絲向與普通影迷向。點映後電影在貓眼、淘票票兩大票務平臺評分分別達到9.3、9.48,豆瓣評分7.5分,口碑迅速發酵,《風語咒》被輿論稱為“國漫之光”。

在此期間,劉闊進行了12站路演,來回輾轉了哈爾濱、天津等16個城市,“路演的時候,有六七十歲的觀眾握著我的手說很感動,我覺得就夠了。”

8月1日《風語咒》在京舉辦首映禮,背後出品方陶虹、徐崢均有出席,在暑期檔三次換檔後,該片最終敲定8月3日全國公映。“我希望《風語咒》能在最合適的時機出現。很多人有這種認知,就是電影檔期定了就不能換,但是市場是有流動性的,我不是為了定檔而定檔,我更需要對電影負責,8月是更合適的檔期。”該片出品人、製片人劉瑞芳表示,她同時也是真樂道公司CEO。

豆瓣評分破7票房破億,專訪《風語咒》主創:溫暖亮色下的醒世恆言

(《風語咒》導演劉闊、製片人劉瑞芳、出品人陶虹、徐崢)

8月3日《風語咒》開畫首日,排片佔比達到12.7%,同期上映電影中佔比最高,同時也超過了此前動畫電影《大聖歸來》的首日排片,電影首日票房近2000萬。截至目前,《風語咒》累計票房破1億,成為2018年第三部票房破億的國產動畫電影。

豆瓣評分破7票房破億,專訪《風語咒》主創:溫暖亮色下的醒世恆言

劉闊與《風語咒》:清醒的溫情主義

作為《風語咒》的導演,對於電影將會取得怎麼樣的票房成績,劉闊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盡人事,聽天命”。“這是一門玄學,天時地利人和。”這個帶著一絲玩笑意味的回答,或許隱藏著劉闊對於目前動畫市場的看法。

《風語咒》從前期點映到定檔公映,圍繞著電影發出的“國漫崛起”的呼聲不絕於耳。這種場面並不陌生,從《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大魚海棠》到《大護法》,每當市場上出現一部品質優良的國產動畫作品,類似的聲音就會出現。這像是行業對市場的一種預言,又像是國內動畫受眾自我暗示營造出的繁榮積極的狂歡現象。

豆瓣評分破7票房破億,專訪《風語咒》主創:溫暖亮色下的醒世恆言

劉闊沒有因為這些評價迷失方向。他回憶起《風語咒》五年的籌劃時間、兩年多的製作時間,從電影前期故事框架構想、劇本修改、人物設定到資本投入、發包製作、動作視效,後期100天裡團隊每個人的踉踉蹌蹌與摸爬滾打,到電影上映的三次換檔,路演宣傳,獲取排片,他說,“國漫未來一定是好的,但是國漫還沒有崛起。”

豆瓣評分破7票房破億,專訪《風語咒》主創:溫暖亮色下的醒世恆言

“我在動畫行業20年了,有相應的製片配合我,拉團隊、組班底、合作公司分包這些不需要太多時間。但是這個構想到底行不行,怎麼落到實處,電影製作過程中資金夠不夠,沒錢怎麼辦?團隊運作行不行?”

需要考慮的問題越多,電影前期製作的戰線就被拉得越長,2014年《風語咒》在戛納電影節放出第一版預告,項目擱置兩年,2016年正式步入軌道,這期間《大聖歸來》、《大魚海棠》等作品的出現,這讓動畫電影市場的局面看起來好了一些。

但劉闊卻始終接觸著行業內最真實的一面,“《風語咒》發包的製作公司有100多家,有幾家公司做著做著就倒了。”在《風語咒》的製作過程中,劉闊感受到了國內動畫電影工業流程上的不完善,技術上國內各家公司風格有異,水平參差不齊,管理運作和物料傳輸需要大量的人力,“在項目最後的三個月,我們所有員工幾乎每天都駐紮在辦公室裡,沒有周末,不分晝夜,每天都是早上堵車的時候才回家。”

這些體驗讓劉闊對動畫市場保持著清醒的一面,但人如果只有清醒的一面,是不會做出動人的作品的。

劉闊溫情的一面投注在電影內容上,《風語咒》放映結束後,片尾浮現一行字幕,“謹以此片獻給我們的父母,他們的守護猶如我們生命中燦爛的陽光。”電影中對於郎明和梅姐母子親情的刻畫像一隻手,在所有觀眾心尖最柔軟的地方捏了一把,並不疼痛,卻讓眼眶落淚。

劉瑞芳與《風語咒》:見證小手拉大手的力量

導演劉闊給《風語咒》分級是PG-8:“《畫江湖》系列是18歲以上的年輕群體,《風語咒》我希望8歲以上的孩子,他們可以和父母一起觀看。” 製片人劉瑞芳之前也一直認為 “這是一部閤家歡電影” 。她最初被這個項目打動,就是因為郎明和梅姐之間的母子情——瑣碎的日常自在如風,困境面前相互扶持,不動聲色但又溫情刻骨,就是我們身邊最真實的中國式親情的樣子,很適合父母帶著孩子一起去感受。

豆瓣評分破7票房破億,專訪《風語咒》主創:溫暖亮色下的醒世恆言

“但劉闊導演說相對於好萊塢動畫電影,《風語咒》其實沒那麼閤家歡,這其實是一部帶著父母來看的電影。當時站在我的角度並不理解這一點。”劉瑞芳回憶到,“直到前幾天我的外甥,大一的學生,他看了電影之後寫了一段話,他說,‘風語咒傳遞給大家的親情、守護,無論對哪個年齡段都是至關重要的,我認為我們更應該帶著父母去感受這種親情’。那一刻我突然明白那種感覺了——以前都是大手拉小手去看電影,《風語咒》有一種可以讓小手拉著大手進電影院的力量。”

在《風語咒》裡,劉闊讓一個懷揣著夢想的盲眼少年變成了拯救世界的英雄,但守護著少年英雄夢想的、給予他超凡能力的,是無聲付出的父母。這是一封給父母的情書,但是用華麗的打鬥、幽默的笑料、和熱血的英雄故事作為外殼,而需要外殼的原因,或許恰恰是因為真心太過柔軟了。

《風語咒》票房破億,動畫電影的生存法則

從目前的口碑與票房數據來看,《風語咒》的表現在公眾意料之中。貓眼數據顯示,《風語咒》上映7天,票房達到1.01億,想看人數達到12.4萬,貓眼評分9.2分。豆瓣評分則在7.0分以上浮動,超過了《大魚海棠》的6.6分。

數據顯示,2015 年至今,國產動畫電影票房破億的電影一共10部,除開春節檔期間上映的動畫電影,暑期檔上映票房破億電影一共6部,除了《大聖歸來》、《大魚海棠》兩部現象級電影,其他均為低幼向動畫電影續作。

豆瓣評分破7票房破億,專訪《風語咒》主創:溫暖亮色下的醒世恆言

從口碑來講,《風語咒》處在近幾年國產動畫作品的上游;從票房來看,《風語咒》是少數打開票房市場的青年動畫電影。單以目前2018年國產動畫電影的表現來看,《風語咒》算是扛鼎之作。

這份成績來之不易,在動畫電影市場上一部分作品在前期創意、成本投入的階段就被淘汰,而進入到發行後期的作品則面臨排片難題,票房市場如吞噬一切的巨獸,太多電影還未發出聲音就消失在浪潮裡。

《風語咒》或許算掌握了生存法則的作品,一開始電影的成本投入就得到了把控。“《風語咒》的成本,大概就是好萊塢《COCO》這種級別的電影, 三五分鐘的內容成本。”劉闊說。“同樣的成本,讓好萊塢的團隊到國內製作一部《風語咒》這種水平的電影,他們做不出來。我們做得出來,但是難。”

豆瓣評分破7票房破億,專訪《風語咒》主創:溫暖亮色下的醒世恆言

(《COCO》)

隨後根據市場機動的調整電影檔期。《風語咒》上映前無論是口碑發酵還是電影宣傳,團隊都不竭餘力。不僅徐崢、陶虹夫妻站臺,段奕宏、週一圍、郭濤、王傳君、佟麗婭等圈內一眾明星為其聲援,但即便如此《風語咒》還是經歷了三次換檔,這一方面是出於對電影內容負責,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規避風險。

豆瓣評分破7票房破億,專訪《風語咒》主創:溫暖亮色下的醒世恆言

劉闊在這件事上十分坦誠,“換檔說明了國產動畫電影有多麼弱勢。不是說動畫電影內容沒有真人電影好看,而是動畫類型本身就很弱勢。不用說暑期檔,就普通檔期,動畫電影在同當排片空間只有10%。”

從7月13號,到7月20號,到如今8月3號,《風語咒》面臨的電影市場上充斥著各類國產大片,《我不是藥神》是暑期檔上半場的霸權,暑期檔下半場迎來《邪不壓正》、《西虹市首富》、《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等多部電影,大片割據下,電影市場的排片空間顯得十分緊張。“一般觀眾對於動畫電影的態度,就是覺得實在沒什麼真人電影可看了,我就去看看動畫吧。”

而對於劉瑞芳而言,換擋過程是必要時刻的調節手段。“電影市場上會有很多想象不到風險,《風語咒》本身製作完成的時間也比預期稍稍晚了一點,我們前期做了很多輪點映,但是那些發酵時間我們覺得並不夠的。再加上《我不是藥神》與《風語咒》真樂道都有參與出品,一方面團隊精力有限,另一方面兩部電影都是很好的作品,沒必要在一個檔期上彼此影響。”

《風語咒》是國內動畫產業的一則醒世恆言,它一方面告知你這個市場上運行著叢林法則,一方面也告訴你這裡也是實現造夢的寶地,但它最想對後來者說的或許是,明日尚遠,但明日可期,心中最好的國漫,一定是我們自己製作出來的。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