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8 不甘心一輩子當窮人 看神木女子曹春梅的創業故事

她雖為女兒身,卻不失男兒志,以一股不服輸的鬥志,擼起袖子幹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她以致富為動力,滿滿的正能量獲得了鄉親們的讚譽,她就是神木市大保當鎮擺言採當村村民曹春梅。

白手起家,科學發展種養殖業致富

不甘心一輩子當窮人 看神木女子曹春梅的創業故事

曹春梅正忙著為羊添飼料

正忙著為羊添飼料、清掃棚舍、觀察羊羔生長情況的就是曹春梅。創業之初,她種過地、打過工,辦過賓館,當過廚師。2010年,曹春梅的孩子們都陸續考上大學,不甘心一輩子當窮人的她迸發了再次創業的念頭。可她文化程度不高,做什麼好?她不斷的尋思,多方瞭解,最終決定回鄉辦養殖場。

說幹就幹,2011年,曹春梅夫妻倆將大保當鎮上的幾間賓館轉讓出去,利用手中的資金回到老家,開始挖魚池。2012年春天,魚池裡投放了第一批魚苗。與此同時,她又開始修建羊棚,買羊子,一個小規模的種養殖公司就成立了。

不甘心一輩子當窮人 看神木女子曹春梅的創業故事

抱著羊羔笑開了顏

曹春梅說,自己是農村人,多少有一些養殖方面的經驗,但要規模化養殖,這點知識還遠遠不夠,為此,曹春梅買來有關養殖方面的書籍認真研究,還積極參加鎮上、市上組織的各類種養殖方面的培訓活動。

養殖市場的繁榮帶動了飼料等行業的興旺,但是原料價格也不斷攀升,如何節約成本成為曹春梅養殖路上的一個難題。經過請教專家及其他成功的養殖戶,曹春梅珍決定自己種植農作物養魚、養羊。於是她開始大量種植玉米、苜蓿、土豆、果樹。很快,效益就凸顯了出來。用玉米粉飼養的羊長勢快、肉質好,而且玉米稈本身含有粗纖維及植物秸桿菌類蛋白,磨碎後拌在飼料和玉米粉裡不僅提高了飼料的營養價值,更為養魚提供廉價的飼料,節約了大量成本。她還配套建設了沼氣池,為周邊的農作物提供有機肥,形成了良好的生態循環鏈條。

不甘心一輩子當窮人 看神木女子曹春梅的創業故事

向顧客展示自家魚塘的大魚

種植、養殖,每一個環節曹春梅都毫不懈怠。2015年,她被市農業局認定為新型職業農民,2017年,她的企業被榆林市科技局授予榆林市科技型企業。在她不斷的努力下,企業的種養殖規模逐年擴大。目前,羊舍佔地2800多平方米,羊存欄數達308只;飼料加工房600多平米;4個魚池,佔地150多畝;種植基地佔地500畝。因為她秉承綠色環保,生態養殖的發展理念,所以她養殖場的羊肉和魚肉品質好、肉質鮮美,銷售供不應求。

慷慨解囊,積極幫助貧困戶增收致富

曹春梅憑著一股堅忍不拔的韌勁,經過數年的打拼,成為擺言採當村的種養殖大戶。

“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那才叫富。”發家致富後的曹春梅總是說,她能有現在的發展規模,離不開親戚朋友的支持和幫助,現在自己有能力了,要幫助村裡的貧困戶一起發家致富。於是她主動聯繫鎮村幹部,表達了自己想幫助貧困戶的願望。

不甘心一輩子當窮人 看神木女子曹春梅的創業故事

與貧困戶簽訂羊子收購合同

在鎮村幹部的幫助聯繫下,2017年,曹春梅為7戶貧困戶,每戶贈送了1只羊崽,等羊喂肥了,她再收購回來,讓貧困戶毫無後顧之憂地發展養殖業。今年5月,她又為21戶貧困戶,每戶贈送3只羊崽。

“春梅是村裡的大好人,不僅免費給我們送羊,承包了我們的銷售,而且比市場價還高10%,這是實實在在在為我們這些貧困戶著想呀。”貧困戶閆秀芳說。

不僅如此,農忙時節,曹春梅還僱用村裡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在她的種養殖公司打工,每天支付180元的高工資,切切實實為貧困戶增加了收入。“有幾戶貧困戶的孩子還在上大學,雖然學費有國家提供,但是孩子的生活費依舊沒著落。”曹春梅說,“寒暑假,貧困戶的大學生子女也可以來她的公司打工,鋤草或者是餵羊和餵魚,他們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樣,他們不會的,我就上手給他們教,他們學得可快了。”“從大一開始,我就在曹姨這裡打工,比在外面打工輕鬆,工資每天150元,一個假期下來,一個學期的生活費就綽綽有餘了。”貧困戶大學生方強說。

不甘心一輩子當窮人 看神木女子曹春梅的創業故事

和大學生一起為玉米施肥

被鄉親們親切譽為“致富女能手”的曹春梅並沒有滿足現狀,她認為,當今社會,只有不斷學習,在創新中發展,事業才會越做越大。今年,她又新買了2臺拖拉機,還有土豆播種機,收割機等,擴大種植規模。為進一步增收,讓更多貧困戶能夠和她一樣在家門口創業,她又開始對種養殖公司提出了新的構想:“等我將來有能力了,我要把本村的土地多流轉回來一些,再多買一些機器,讓貧困戶或者更多的村民入股進來,村民可以享受分紅,想進企業打工的村民,還可以再掙工資。讓我們擺言採當村的村民早日走上發家致富的道路。”

不甘心一輩子當窮人 看神木女子曹春梅的創業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