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讀一本優秀的書,怎樣做好讀書筆記?

王真陽


前幾天剛好看了大巖俊之的《實用性閱讀指南》,我就把其中做筆記的部分整理出來吧。

1、找出重點部分

可以用“劃線”“標記號”“註明文字”“貼便籤”“書頁折角”等方法。如果不喜歡貼標籤,就折書角,最重要的地方折兩次。

2、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英國教育家託尼·博贊提倡的一種思考方法,是將我們頭腦中正在思考的內容,以可視化的圖形呈現出來的思考工具。

《實用性閱讀指南》作者大巖俊之告訴我們,製作思維導圖,就是為了提煉要點。所以製作過程中,不要寫成“文章”,而是要用“關鍵詞”來呈現,把內容濃縮到一張紙即可。

思維導圖的製作規則:

(1)將紙張橫向擺放,有利於開拓思路。

(2)不要用黑色筆而用彩色筆,豐富的色彩對於記憶力和想象力有很大的作用,打草稿可以用鉛筆,最後用彩色筆描畫。

(3)正中央的圖像要用三種以上顏色,要有立體感。中間的圖文尺寸不能太大或太小,要控制在拳頭或礦泉水瓶底部的大小。

(4)從中心開始呈放射狀伸展,從中心位置向外側“伸出”分枝。

(5)分枝上只寫單詞,一分枝一單詞。

(6)利用圖畫、符號

現在好多App也可以製作思維導圖,如幕布,XMind ,在線製作的有百度腦圖,操作起來也很簡單。

以上,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風雨小英雄



“用心”

這是我兒子在面臨繪畫敏感期時,我讀過的第一本關於兒童繪畫的書,雖然之前從事過美術教育工作,算是科班出生,可對於兒童美術卻是一竅不通,這是一本最基礎的兒童繪畫科普書,也順便強推給每個家有畫寶的媽媽們閱讀,這同時也是一本顛覆我之前所有認知的好書之一,所有認真讀也用心記

做完筆記有三點認知:


第一:讓你印象深刻的句子一定要做好特別的記號標識,在旁邊把這句話的主要意思再簡要概述出來(如圖二),寫一遍一是為了加深印象,二來提醒自己特別注意。


第二:有時候當我們讀到一段文字後,會突然特別有感觸,在這段文字旁邊當即寫下自己的理解,有時候可以順便記錄下日期,因為好的文字每次讀都有不同的感悟,見證了自己的成長,也會因為閱讀而驚喜。


第三:每讀完一個章節,在這一章節的結尾或開頭做一個自己理解的總結概括。分出這一章節的大框架,和特別要提醒自己注意的事項

如果每個章節每本書都可以這樣做筆記,這本書基本的知識點你就差不多掌握了!而且以後如果忘記了,再複習起來也特別的輕鬆,一目瞭然。


寧靜191441969



對於讀書,你是否常常有這樣的困擾:

很想看書,但是太厚,常常沒有時間看完,從而心生焦慮;

坐在咖啡廳,面對眼前攤開的書,經常看了幾頁就再也看不下去;

好不容易看完一本書,合上書本,卻發現自己什麼都想不起來……

之所以出現這些煩人的問題,很大原因在於,你在讀書時,沒有一套正確的、適合你自己的讀書筆記法。

下面,介紹2種實用、好操作的讀書筆記法:


01 三張便籤筆記法

學習分三個層次:初級學習者、高級學習者、學習促進者。

初級學習者往往是屬於“知識消化不良症”患者,他們只是一味地把知識往大腦裡塞,缺乏思考與內化的過程。

而高級學習者與學習促進者,他們在得到知識後,最終可以學以致用,很大的原因在於,他們掌握了正確的便籤讀書法。

“三張便籤讀書法”是以自我為導向的學習,聚焦於書中重點,通過體驗和反思來內化知識,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運用效果。

三張便籤分別對應:

Ⅰ:用自己的話描述某個知識點;

A1:回想並寫下和Ⅰ對應的相關經驗,越詳細越好;

A2:根據Ⅰ、A1,列出具體的目標與行動計劃,然後立刻行動。


02 使用方格筆記本記筆記

這個方法深受麥肯錫諮詢公司推崇,號稱是我們的“第二大腦”,它可以整理大腦的內存、理清大腦思路,讓學習、工作變得生動有趣、輕鬆順利。


具體使用步驟如下:

第一、使用方格筆記本,使用起來一目瞭然,更方便、省時;

第二、標出題目。在筆記本上方的空白區域寫出本頁筆記的主題和最重要的內容點;

第三、用三分法記錄。從左至右一次將筆記本分為三部分(通過分割線預先將方格筆記本分成三等份),按照“事實→解釋→行動”的順序記錄筆記。


“事實”為第一部分,也稱“板書區域”,不同的是不能一味照抄板書,而是在看了板書後,在腦海中空白一秒,然後用自己的話把它們寫出來。

“解釋”為中間部分,較為重點,通過連問“五個為什麼”,挖掘出本質問題。


“行動”為第三部分,也稱為總結區域。在這裡,要寫下“要點”和“疑問點”,並寫出解決的辦法,從而指導自己的行動。



翠西愛寫作


根據個人習慣,每個人做筆記的習慣不一樣。我目前做筆記,習慣直接在書上寫想法,看完整本書之後再畫一個思維導圖。

我更多時候是在微信讀書APP裡讀,在裡面做讀書筆記就非常方便,在需要做的筆記的地方畫上線,然後直接輸入你的想法。

其實這個方式有點類似,奧野宣之的“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也是一條原文,一條想法。

點擊進入“我的”,就能夠看到你讀過的書和做過的讀書筆記。

點擊“筆記”,能看到所有你讀完的書。

點擊你想查看的筆記的那本書,就可以看到關於這本書你所做的所有的筆記。

如果你需要將這些筆記轉存到雲筆記裡,你可以這樣做:

1.點擊右上角的箭頭符號



2.點擊“複製到剪貼板”後,就可以粘貼到雲筆記裡了。

導入到雲筆記的好處就是,可以將你所有的讀書筆記儲存到一個地方,並使用雲筆記的搜索功能,提高產出效率。

若不導入到雲筆記裡,而是直接在微信讀書APP後臺查看讀書筆記的話,你能夠迅速找到出處以及上下文,但是目前無法使用搜索功能。

這兩種方式各有利弊吧,也許微信都說APP以後會出這個搜索功能。


豬豬貓張讀書,專注分享好書。


豬豬貓張讀書


我們讀書常常遇到讀過就忘的問題,書是作者寫的,讀完之後又還給作者了。
揮揮衣袖, 沒有留下一絲痕跡。
以至於很多人覺得讀書時沒有用的。
那麼,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那就需要我們做筆記啦。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中,很仔細的講述了一系列做筆記的好方法。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的作者奧野宣之,獨創了信息整理書和智慧創造法在商務人士中大受歡迎,累計銷量超過50萬冊。
不論是工作和生活,他都習慣於用筆記去記錄,這種方式讓跟隨的踐行者都覺得收穫多多。
首先,筆記是讀書最直接的成果,是讀過這本書最為直觀的證明。

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做筆記有如下幾個重點,我們將一一道來。

只用一個筆記本

我們做筆記的時候,習慣去分類。
摘抄一個筆記本,剪報一個筆記本,生活感想一個筆記本,這本書一個筆記本,那本書再一個筆記本……
等到最後,買了一堆筆記本,每一本都只用了前面一兩頁。
等到回憶起那個筆記有用時,還要在這個筆記本翻翻,那個筆記本找找,怎麼都找不到,怎麼也想不起來在哪裡,實在是很苦惱。
並且,每次寫的時候,還要糾結到底要寫在哪個本子上。
糾結來糾結去,最好覺得好麻煩,算了,還是別寫了。
書中提出的“信息一元化”,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所有的信息只記錄在一個筆記本上,按時間去記錄,簡簡單單,只是記錄,不用考慮額外的情況。
在找筆記的時候,也能很肯定的對自己說,雖然我確定是在那一頁,但是一定在這個本子上面。
是不是頓時覺得輕鬆了很多?
在一個筆記本用完之後,則可以記錄當時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或者插入一個特殊的標籤。
那麼在找筆記的時候,通過確定是在這件事之前還是之後,就可以很輕鬆確定筆記在哪個筆記本上啦。

篩選筆記

我們慣常的筆記方法,就是一邊讀書,一邊做筆記。
這個方式存在的問題是,第一次看的時候,覺得可以做筆記的地方是在太多了。
摘抄的文字多 ,讀書的進度就慢,等到最後,筆記本比書薄不了多少。
筆記,也就失去了筆記的意義。
我們不是為了筆記而讀書,讀書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筆記也是如此。

所以,記住一個原則,筆記只記真正打動自己的內容。

具體如何篩選,有如下三個篩選流程:
①通讀一遍全文,在你覺得有價值的那一頁折一個角。
②再讀一遍折角的頁數,如果還是覺得很好,那就把另一個角也折上。
③重新讀一遍折了兩個角的地方,如果仍然有收穫,就用筆做上記號。
最後讀一遍做記號的地方,還是覺得沒有辦法捨棄,就可以把這部分內容摘抄到你的筆記本上啦。
這樣,相信你的筆記本上只會留下真正的精華。

同樣,也可以對你的筆記進行分級,通過不同的劃線,去區分重要、特別重要,還有一些不深奧,但是可以給你帶來新知的地方。

在筆記中加入自己的思考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提出“蔥鮪火鍋”筆記法,就是在摘抄後面加上自己的思考。
我們摘抄的內容都是書中打動我們的地方,在摘抄後面加入自己的感動和思考,可以加深我們的理解和記憶,真正的把書中的內容,轉化為我們自己的東西。
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的頭腦變得清晰靈活,同時,也可以把自己寫的內容和作者寫的作對比,加深自我的認知。

這樣讀過的書,才會成為我們人生中無形的財富。

重讀筆記

書,可以讀過就扔,但是,筆記卻不能寫過就忘。
我們可以定期重讀筆記,在整體的融會貫通之後,說不定就會有意外的收穫。
為了重讀或者重新查找筆記的時候更輕鬆,我們需要對筆記添加可檢索的標籤。
如果是寫在筆記本上,那麼可以在筆記本的首頁添加相關的目錄。

如果是電子文檔,比如使用有道雲筆記或者印象筆記等,可以添加標籤,查找的時候也可以使用關鍵詞。

重讀筆記不但能讓我們加深相關內容的理解,並且可以讓我們脫離原書,結合自身的需求,產生新的思維火花。
“所謂創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組合而已”145——美國廣告大師詹姆斯·韋伯·揚在《創意的生成》一書中如是說。

那麼,你再重讀筆記的時候,也許這本書的內容和你以前遊玩時候的一個隨想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催生出令人驚喜的創意了呢?

如下圖,用花做的裙子,看起來是不是讓人眼前一亮?

誰知道設計師是不是在翻花卉科普書的時候產生的創意呢!
以上就是有關“如何做筆記”的具體內容啦,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收穫呢?
如果覺得有用的話,一定要開始實踐哦。

餘雨頃禾


如果把一本書看著是一門課,那麼,課堂筆記是必須要做的。


楊絳先生在為《錢鍾書手稿集》所作的序文中,曾經這樣寫道:“許多人說,錢鍾書記憶力特強,過目不忘。


他本人卻不以為自己有那麼”神“。他只是好讀書,肯下功夫,不僅讀,還做筆記;不僅讀一遍,還會讀三遍四遍,筆記上不斷地添補,所以他讀的書雖然很多,也不易遺忘“。


記憶力超強的錢鍾書,對做筆記都如此重視,可想而知,做好讀書筆記,是多麼重要的事!


因為筆記是構建知識體系的工具,能夠幫助你加深對於某個領域的瞭解,提升認知深度。


記筆記有多種多樣的方法,比如麥肯錫筆記法,康奈爾筆記法,一元化筆記讀書法,子彈筆記術,金三角筆記法,思維導圖。

那麼,究竟應該如何來做讀一本書的筆記呢?


首先,一個好的讀書筆記包含四個要點:


1、能夠清晰的表現每一章的邏輯脈絡;

2、找到書中所有的亮點:

3、有大量的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4、分析這本書和以前的知識存在著聯繫。


因此,既然那麼多的筆記方法,那麼,每個人要做讀一本書的筆記,就要根據各種書籍,不同的類型和自己的需求,根據閱讀的方式來確定做筆記的方法。


我喜歡用思維導圖來手繪筆記。


分享一些我自己讀一本書的筆記做法,供朋友參考:


①先查看書的目錄,快速地翻閱本書各個章節的內容,瞭解本書的大綱和重點。


②根據書本的內容,來確定思維導圖的關鍵詞。


③根據語境和語義,對關鍵詞進行分類總結,然後記錄在各層分支上。


④增加內容的理解力,抓住重點,正確理解,有疑問的地方找出答案,將書本上的重點內容,進行擴展整理。


⑤對讀完一本書的思維導圖筆記,進行修改和完善,加上色彩圖標、圖片,增強記憶,提高筆記的觀賞性和可讀性。

本人手繪思維導圖,正常使用多彩筆,顏色有近十種,視覺化的筆記,絢麗的色彩,會讓我記憶更加深刻。


李笑來老師說:"聰明人的特點,就是頭腦的概念非常清晰,而愚蠢的人,頭腦就是一片漿糊。


筆記的形式不一定重要,朋友,只要你找到適合自己閱讀一本書的方法,釆用任何筆記法都適用。


荒海拾書


看到大家的回答都是奧野宣之提出的一元化筆記法,個人認為把所有信息都記錄在一本本子裡的一元化筆記法更加適合知識工作者或者創意工作者。所以我在這裡補充一點別的讀書筆記方法。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點,不同的閱讀目的需要搭配不同的讀書筆記方法。如果你想要收集資料激發創意和靈感,那你可以用大家提到的一元化筆記法;如果你想要增加詞彙量,收集好句子,可以做內容摘錄。


但是,我相信大部分成年人的日常閱讀帶有更加功利性的目的,即學以致用。在這裡,我針對想要學以致用,把書本知識轉化為行動的讀者們推薦兩個簡單好用的讀書筆記法:


A書評筆記法

這個筆記法由《別告訴我你會記筆記》的作者美崎榮一郎提出。


作者說道,如果我們總是讀完書以後,就馬上把內容或者要點記錄在筆記本上,那麼學到的東西往往無法付諸實踐就終止了。但是,對於職場人士來說,讀書筆記應該秉承的方法是“活用”二字,就是將書本內容應用到工作中。從讀過的內容當中篩選出可以活用在自己生活或工作中的內容作為行動計劃即“Action書評”。


在書讀完以後,馬上從書本內容中篩選出“要做的事情”記在筆記本上。讀書筆記等同於行動計劃。至於筆記記錄方法,怎麼都行。逐條羅列也好,插圖也好,思維導圖也沒關係,重要的是記錄下如何運用。


讀完這本書以後,我要如何運用,這個就是書評。舉幾個例子:

作者在讀完《請將讀後感整理在一個筆記本上》這本書後,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寫出的 A書評如下:
  1. 封面建檔(為下個月的讀書會做準備)
  2. 學與用筆記法(從現在開始嘗試運用)

再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

讀完《別告訴我你會記筆記》這本書後,我在我的讀書筆記本上寫下的A書評如下:1. 明天買三本筆記本開始嘗試金三角工作筆記法(一個月後來總結反饋)。 2. 下個月的工作會議分別嘗試作者提出的3W筆記法、康奈爾筆記法和座位圖表法,並總結反饋。

以上,就是我給大家分享的簡單幹脆的A書評筆記法



便籤讀書法

這個方法由拆書幫提出,旨在幫助讀者將書本知識學以致用。


首先,你在閱讀的時候需要確定自己閱讀的是致用類書籍,即學以致用。你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自己某方面的技能,並且將它加以運用。


讀一本書遇到作者核心觀點或者作者提出的建議時,先判斷這個點對於自己是否有用,如果有用,放慢閱讀速度,並拿出三種顏色的便籤,分別用來做三類筆記(I\\A1\\A2):


  1. 第一類(I):用自己的語言重述知識重點,或者總結啟發,寫下來,貼在相應書頁。

  2. 第二類(A1):回顧自己的過去,有沒有經歷過類似的情景和事情,寫在A1便籤紙上,貼到相應書頁。

  3. 第三類(A2):結合讀到的知識(觀點、建議或啟發)與自己的經驗,設想今後自己能夠如何運用。總結的內容需要具體籠統,並記錄在A2便籤上,貼在相應書頁。


最後,在有便籤的頁面邊緣,貼上一張指示便籤,以示提醒。


當你把這本書讀完以後,重新閱讀所有便籤,並把A2便籤拿出來,貼在自己的筆記本上,提醒自己日後運用,並及時總結方法的有效性,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使用這個方法的時候,還有兩個注意事項:

1.如果書本原來的知識十分簡明易懂,可以不用"I便籤",直接劃線或標記。

2.儘量每個內容都控制在一個手掌心大的便籤紙內,如果 I 和 A1 內容較多,可以加一張便籤紙,但是A2上的文字不可以超過一張便籤紙。如果你想到三個行動計劃,那就寫三張紙A2吧~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兩個閱讀致用類書籍時,可以運用的讀書筆記法啦。如果你覺得對你有幫助,麻煩幫我點個贊或者轉發哦~謝謝閱讀!

梁柒的精進指南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的作者奧野宣之畢業於日本同志社大學新聞學專業,有過在出版社和報社工作的經驗,他獨創的信息整理術和智慧創造法在商務人士中大受歡迎,他還有“筆記本作家”之稱,不管是工作還是興趣,他都堅持使用筆記本記錄,當然記錄書單和讀書感悟更是如此。

書中講到奧野宣之創造的一元化筆記讀書法,它涵蓋了從選書,購書,讀書,記錄到檢索以備重讀這五個步驟,提供了一整套科學高效的讀書方法。

他倡導有目的性地購書,讓讀書從一開始就充滿主動性;用筆記管理讀書生活,養成隨時記錄,心得體會的習慣;學會摘抄,讓原書精髓與自身思維的火花交相輝映;完善整理歸檔工作,做好的筆記需要反覆重讀才能凸顯其價值。他還從自身經驗出發,介紹了19個讓讀書體驗更充實有效的小竅門。看起來方法簡單,用起來卻很有實效。

本書要教你的並不是單純記憶書中的內容,而是把書中的知識轉化為“智慧”,並得心應手地運用。接下來,來學習這本書的精髓:

一. 一元化筆記管理讀書生活

1.讀書生活的五個階段

選書

收集日常生活中所有和書有關的信息,如瀏覽廣告和書評,記錄想讀和需要讀的書,減少與內容乏味,自己不感興趣的書的接觸,提高選書的命中率。

購書

根據自己的需要,檢查書籍本身是不是像筆記裡寫的那樣值得購買,從而製作購書清單。這樣就不會被書店過度包裝的廣告所左右,而可以快速自主地找到目標書籍。

讀書

在讀的過程中,做好寫讀書筆記的準備。將重要的部分按等級提煉:感觸頗深的部分,糾結要不要做記號的部分,做了記號的部分,要摘抄到筆記本里的部分等。

記錄

製作讀書筆記,記錄讀書過程中產生的感動和思考,銘記這次讀書體驗,留下與書交流過的證據。

活用

通過再次瀏覽讀書筆記,在檢索和參考的過程中幫助自己獲得智慧,得到提升,也方便日後重讀。

2.信息一元化

把以上有關讀書的所有信息記入同一本筆記,就是信息一元化,具體來說就是把想讀的書和讀過的書都記在同一本筆記裡,不設分冊。就像是把所有的卡都放到同一個錢包裡,需要的時候只要全倒出來就可以很快找到急需的那張,非常方便。

五個要點:

可以書寫任何內容,包括日常生活的很多事,如感興趣的作家名字,印象深刻的臺詞,別人推薦的書名,一閃而過的感悟等。

按時間順序記錄,不需要分區,也不需要按照書籍的範疇分類,連寫法和空間都不需要刻意區分。

附上日期,只要在每篇文章最前方添加日期,並在文字最後加條分界線就可以。注意記錄方式統一,不會造成書寫混亂,而且標註方式簡單,更便於輕鬆地堅持做筆記。日期一般統一為如下六位數列:181212(即2018年12月12日)

靈活,運用速記或略記,快速大字體記錄和簡寫略寫,都可以根據個人習慣和愛好創造出喜歡的方式。

可以粘貼,報紙上的書籍廣告和書,評書店裡分發的傳單,都可剪下來粘貼上去,這種方式比單純手寫筆記更直觀,更印象深刻。

二.如何做讀書筆記

1.做記號

通讀,一邊閱讀,一邊把覺得有價值的那一頁折角。

重讀,讀完一遍後,再把折角的幾頁重新讀一遍,如果仍覺得和好,就把這一頁另一個角也折起來。

標記,再重新讀一遍折起上下兩角的幾頁,如果第三次閱讀後仍然覺得值得一讀,就用筆在上面做記號。

2.利用書籤邊讀邊寫

準備通讀,重讀,標記三枚書籤,在每道程序中斷的位置,放入標籤。

3.巧用標記區分對象

可以用不同劃線方式對標記對象進行區分。直線:重要,客觀重要;波浪線:非常重要;圓圈:重要的專有名詞關鍵詞關鍵句等。

4.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

即摘抄和評論並存,如蔥鮪火鍋這道菜中魚肉和大蔥一樣的關係。

第一步:六位數日期+書名+作者+出版社

第二步:摘抄(對自己來說重要的內容),用“o”表示。

寫評論(自己對這篇文章的感想),用“*”表示。

如圖:

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是這本書的精彩之處,這種方法雖然費時費力,但是不試試的話,你就無法體會到摘抄帶來的驚喜。

摘抄的一般都是文章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能讓自己心動的句子,能產生共鳴的句子,摘抄的過程不僅可以加深記憶,還能變成享受的過程,抄寫的同時,那些句子依然讓人信服,讓人感覺震撼。

手機拍照和截屏的確給我們保存信息帶來很大方便,但是迅速保存的內容如果過後不去看,效果為零。抄寫的方式聽起來老土,甚至有人會罵傻,而且抄完也不會都記住,但是抄寫的過程伴隨著大腦的思考感情的觸動,不知不覺中,這些內容就會滲透到你的思想和情緒裡,儲存起來,像陳年的酒,長時間不動會蒙塵,但日久彌香,不經意間它已經讓你發生變化。

摘抄下來的句子,記得寫下自己的評論。可以是當時心情的記錄,也可以是讀書時獲得的感想。人類是健忘的生物,就連昨天吃過的飯都需要認真回憶才能想起來。我們有什麼理由去相信自己可以“理解書中的精髓”呢?

我之前經常下班後順路在我媽家吃過午飯,然後回我自己家休息,一進門老公問我今天吃的什麼飯,我幾乎每次都不能馬上回答出來,記憶力差到什麼地步!所以,難怪這些年讀過的書,只能說好像讀過,隱約記得那個人物,再往下分析,就失憶了。

摘抄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迸發思想的火花,保存讀書過程中的思考,防止與好點子失之交臂。讀書時獲得的感想還是原創思考的源泉。

利用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就是以書為媒,依靠自己的思考,創造出自己思想的舞臺,為日後的認識水平和創作打好良好的基礎。

讀書筆記會幫助我們改變讀書方法,而讀書方法的改變會帶來思考方式的改變。如果只讀書不筆記,只是用眼睛看過,並沒有記到腦子裡,讀再多書又有什麼用呢?只不過是浮光掠影過眼雲煙,轉瞬即逝。

奧野宣之的這本《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雖然某些章節顯得事無鉅細,語言略顯囉嗦,但是瑕不掩瑜,書中提出的讀書筆記的方法,的確具有化書中知識為我們腦中智慧的神奇功效,這個方法值得每個愛讀書的人琢磨和運用。






菩妖妖


太簡單了,讓我來和你說說



1.通讀全書

通讀全書的時候,不要一頁一頁慢慢的看,要一氣呵成,快速看完。這樣可以對整本書的概況有一個大致的瞭解。重要內容可以折角,劃線。

2.工具: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的作用是對通讀後梳理一下這本書的架構

3.重讀。

這時候就要對剛才折角,劃線的內容進行重點閱讀。

如果你看的是紙質書,自己感覺特別喜歡,或者特別重要的內容就摘抄到筆記本上。順便可以把當時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

如果你看的是電子書,那就可以直接在上面畫線寫評論,更加方便。

這種摘抄+評論的方法,可以讓你對整本書的重要內容有一個更加深入的認識。

4.總結:整本書看完後,寫一下自己對整本書的看法。

好了,做完這樣的筆記你對這本書已經瞭如指掌了,以後就是在想看這本書,甚至光看筆記就可以了。◕‿◕。

關注我以後會有更多精彩內容告訴你。◕‿◕

我是雨滴。一位熱愛閱讀,寫作的財務工作者。公眾號:遇見雨滴。2018我們一起成長!


雨滴閱讀


我是一名青年教師,工作的原因平時要閱讀很多書籍,讀完了還不行,還要寫讀書筆記,每學期都要上交幾篇。

讀了就可以,幹嘛要寫讀書筆記呢?

古人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老師說:讀書提筆。

以前不覺得,書讀的越多越體會到記筆記的重要性,記讀書筆記有幾個好處:

①加深印象,不至於讀完就忘。

②整理書本結構,理清脈絡,更有所得。

③通過記筆記增加自己的思考,和工作、生活經驗結合起來,更有價值。

之前為了學習閱讀,讀了很多書籍,進行了閱讀方面的主題閱讀,我整理了其中幾本書中有關讀書筆記的內容,與此分享,希望能有所用。

《實用性閱讀指南》:

1.做筆記之前,用劃線、貼標籤、折角等方式在書上做標記,哪怕把書本弄的“很髒”也無所謂。

2.在筆記上寫清:書名、作者、筆記製作日期、讀書開始日、讀書結束日等關鍵信息。

3.正文:①摘錄書中內容。②將摘錄按序號排好。③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想。

4.用思維導圖整理思路,提高記憶力,產生新創意……

《高效能閱讀》:

1.三色便利貼:①紅色為作者有意強調的地方;②黃色為詞句表達上容易參考的地方;③藍色為和自己專業相關的內容。

2.在書上寫下想法,使書本本身成為原創筆記。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1.“一元化筆記”:將所有和書籍有關的內容寫在一本本子上,包括購書清單、所思所想、剪報、讀書筆記……

2.從一句話開始:記筆記不受內容所影響,從最簡單的一句話開始記起。

3.三枚便籤:通讀標籤;重讀標籤;標記書籤。

4.“蔥鮪火鍋式”筆記:摘抄和感想交替進行。

5.“剪貼式讀書筆記”:和書籍相關的內容,包括書腰、卡片等所有信息都可貼在本子上,備查閱使用。

其實無論是哪一本書,和閱讀相關的內容,總是避不開讀書筆記。讀書之後有所思、有所得,並用文字記錄下來就是一篇不錯的讀書筆記。或是在閱讀過程中看到了令自己心動的句子,把他記錄下來,或是閱讀書籍影響了自己曾經的判斷,等等。

讀書筆記是給自己看的,不用擔心寫的是否深刻、漂亮,只要對自己有所啟發就都是有價值的。

書籍是客觀的,但正是因為讀的人不同,所以造成了不同的感想,所以也可以說筆記比讀書有趣多了,不信,你嘗試嘗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