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读一本优秀的书,怎样做好读书笔记?

王真阳


前几天刚好看了大岩俊之的《实用性阅读指南》,我就把其中做笔记的部分整理出来吧。

1、找出重点部分

可以用“划线”“标记号”“注明文字”“贴便签”“书页折角”等方法。如果不喜欢贴标签,就折书角,最重要的地方折两次。

2、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英国教育家托尼·博赞提倡的一种思考方法,是将我们头脑中正在思考的内容,以可视化的图形呈现出来的思考工具。

《实用性阅读指南》作者大岩俊之告诉我们,制作思维导图,就是为了提炼要点。所以制作过程中,不要写成“文章”,而是要用“关键词”来呈现,把内容浓缩到一张纸即可。

思维导图的制作规则:

(1)将纸张横向摆放,有利于开拓思路。

(2)不要用黑色笔而用彩色笔,丰富的色彩对于记忆力和想象力有很大的作用,打草稿可以用铅笔,最后用彩色笔描画。

(3)正中央的图像要用三种以上颜色,要有立体感。中间的图文尺寸不能太大或太小,要控制在拳头或矿泉水瓶底部的大小。

(4)从中心开始呈放射状伸展,从中心位置向外侧“伸出”分枝。

(5)分枝上只写单词,一分枝一单词。

(6)利用图画、符号

现在好多App也可以制作思维导图,如幕布,XMind ,在线制作的有百度脑图,操作起来也很简单。

以上,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风雨小英雄



“用心”

这是我儿子在面临绘画敏感期时,我读过的第一本关于儿童绘画的书,虽然之前从事过美术教育工作,算是科班出生,可对于儿童美术却是一窍不通,这是一本最基础的儿童绘画科普书,也顺便强推给每个家有画宝的妈妈们阅读,这同时也是一本颠覆我之前所有认知的好书之一,所有认真读也用心记

做完笔记有三点认知:


第一:让你印象深刻的句子一定要做好特别的记号标识,在旁边把这句话的主要意思再简要概述出来(如图二),写一遍一是为了加深印象,二来提醒自己特别注意。


第二:有时候当我们读到一段文字后,会突然特别有感触,在这段文字旁边当即写下自己的理解,有时候可以顺便记录下日期,因为好的文字每次读都有不同的感悟,见证了自己的成长,也会因为阅读而惊喜。


第三:每读完一个章节,在这一章节的结尾或开头做一个自己理解的总结概括。分出这一章节的大框架,和特别要提醒自己注意的事项

如果每个章节每本书都可以这样做笔记,这本书基本的知识点你就差不多掌握了!而且以后如果忘记了,再复习起来也特别的轻松,一目了然。


宁静191441969



对于读书,你是否常常有这样的困扰:

很想看书,但是太厚,常常没有时间看完,从而心生焦虑;

坐在咖啡厅,面对眼前摊开的书,经常看了几页就再也看不下去;

好不容易看完一本书,合上书本,却发现自己什么都想不起来……

之所以出现这些烦人的问题,很大原因在于,你在读书时,没有一套正确的、适合你自己的读书笔记法。

下面,介绍2种实用、好操作的读书笔记法:


01 三张便签笔记法

学习分三个层次:初级学习者、高级学习者、学习促进者。

初级学习者往往是属于“知识消化不良症”患者,他们只是一味地把知识往大脑里塞,缺乏思考与内化的过程。

而高级学习者与学习促进者,他们在得到知识后,最终可以学以致用,很大的原因在于,他们掌握了正确的便签读书法。

“三张便签读书法”是以自我为导向的学习,聚焦于书中重点,通过体验和反思来内化知识,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运用效果。

三张便签分别对应:

Ⅰ:用自己的话描述某个知识点;

A1:回想并写下和Ⅰ对应的相关经验,越详细越好;

A2:根据Ⅰ、A1,列出具体的目标与行动计划,然后立刻行动。


02 使用方格笔记本记笔记

这个方法深受麦肯锡咨询公司推崇,号称是我们的“第二大脑”,它可以整理大脑的内存、理清大脑思路,让学习、工作变得生动有趣、轻松顺利。


具体使用步骤如下:

第一、使用方格笔记本,使用起来一目了然,更方便、省时;

第二、标出题目。在笔记本上方的空白区域写出本页笔记的主题和最重要的内容点;

第三、用三分法记录。从左至右一次将笔记本分为三部分(通过分割线预先将方格笔记本分成三等份),按照“事实→解释→行动”的顺序记录笔记。


“事实”为第一部分,也称“板书区域”,不同的是不能一味照抄板书,而是在看了板书后,在脑海中空白一秒,然后用自己的话把它们写出来。

“解释”为中间部分,较为重点,通过连问“五个为什么”,挖掘出本质问题。


“行动”为第三部分,也称为总结区域。在这里,要写下“要点”和“疑问点”,并写出解决的办法,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



翠西爱写作


根据个人习惯,每个人做笔记的习惯不一样。我目前做笔记,习惯直接在书上写想法,看完整本书之后再画一个思维导图。

我更多时候是在微信读书APP里读,在里面做读书笔记就非常方便,在需要做的笔记的地方画上线,然后直接输入你的想法。

其实这个方式有点类似,奥野宣之的“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也是一条原文,一条想法。

点击进入“我的”,就能够看到你读过的书和做过的读书笔记。

点击“笔记”,能看到所有你读完的书。

点击你想查看的笔记的那本书,就可以看到关于这本书你所做的所有的笔记。

如果你需要将这些笔记转存到云笔记里,你可以这样做:

1.点击右上角的箭头符号



2.点击“复制到剪贴板”后,就可以粘贴到云笔记里了。

导入到云笔记的好处就是,可以将你所有的读书笔记储存到一个地方,并使用云笔记的搜索功能,提高产出效率。

若不导入到云笔记里,而是直接在微信读书APP后台查看读书笔记的话,你能够迅速找到出处以及上下文,但是目前无法使用搜索功能。

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吧,也许微信都说APP以后会出这个搜索功能。


猪猪猫张读书,专注分享好书。


猪猪猫张读书


我们读书常常遇到读过就忘的问题,书是作者写的,读完之后又还给作者了。
挥挥衣袖, 没有留下一丝痕迹。
以至于很多人觉得读书时没有用的。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那就需要我们做笔记啦。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中,很仔细的讲述了一系列做笔记的好方法。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作者奥野宣之,独创了信息整理书和智慧创造法在商务人士中大受欢迎,累计销量超过50万册。
不论是工作和生活,他都习惯于用笔记去记录,这种方式让跟随的践行者都觉得收获多多。
首先,笔记是读书最直接的成果,是读过这本书最为直观的证明。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做笔记有如下几个重点,我们将一一道来。

只用一个笔记本

我们做笔记的时候,习惯去分类。
摘抄一个笔记本,剪报一个笔记本,生活感想一个笔记本,这本书一个笔记本,那本书再一个笔记本……
等到最后,买了一堆笔记本,每一本都只用了前面一两页。
等到回忆起那个笔记有用时,还要在这个笔记本翻翻,那个笔记本找找,怎么都找不到,怎么也想不起来在哪里,实在是很苦恼。
并且,每次写的时候,还要纠结到底要写在哪个本子上。
纠结来纠结去,最好觉得好麻烦,算了,还是别写了。
书中提出的“信息一元化”,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所有的信息只记录在一个笔记本上,按时间去记录,简简单单,只是记录,不用考虑额外的情况。
在找笔记的时候,也能很肯定的对自己说,虽然我确定是在那一页,但是一定在这个本子上面。
是不是顿时觉得轻松了很多?
在一个笔记本用完之后,则可以记录当时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或者插入一个特殊的标签。
那么在找笔记的时候,通过确定是在这件事之前还是之后,就可以很轻松确定笔记在哪个笔记本上啦。

筛选笔记

我们惯常的笔记方法,就是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
这个方式存在的问题是,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可以做笔记的地方是在太多了。
摘抄的文字多 ,读书的进度就慢,等到最后,笔记本比书薄不了多少。
笔记,也就失去了笔记的意义。
我们不是为了笔记而读书,读书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笔记也是如此。

所以,记住一个原则,笔记只记真正打动自己的内容。

具体如何筛选,有如下三个筛选流程:
①通读一遍全文,在你觉得有价值的那一页折一个角。
②再读一遍折角的页数,如果还是觉得很好,那就把另一个角也折上。
③重新读一遍折了两个角的地方,如果仍然有收获,就用笔做上记号。
最后读一遍做记号的地方,还是觉得没有办法舍弃,就可以把这部分内容摘抄到你的笔记本上啦。
这样,相信你的笔记本上只会留下真正的精华。

同样,也可以对你的笔记进行分级,通过不同的划线,去区分重要、特别重要,还有一些不深奥,但是可以给你带来新知的地方。

在笔记中加入自己的思考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提出“葱鲔火锅”笔记法,就是在摘抄后面加上自己的思考。
我们摘抄的内容都是书中打动我们的地方,在摘抄后面加入自己的感动和思考,可以加深我们的理解和记忆,真正的把书中的内容,转化为我们自己的东西。
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的头脑变得清晰灵活,同时,也可以把自己写的内容和作者写的作对比,加深自我的认知。

这样读过的书,才会成为我们人生中无形的财富。

重读笔记

书,可以读过就扔,但是,笔记却不能写过就忘。
我们可以定期重读笔记,在整体的融会贯通之后,说不定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为了重读或者重新查找笔记的时候更轻松,我们需要对笔记添加可检索的标签。
如果是写在笔记本上,那么可以在笔记本的首页添加相关的目录。

如果是电子文档,比如使用有道云笔记或者印象笔记等,可以添加标签,查找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关键词。

重读笔记不但能让我们加深相关内容的理解,并且可以让我们脱离原书,结合自身的需求,产生新的思维火花。
“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145——美国广告大师詹姆斯·韦伯·扬在《创意的生成》一书中如是说。

那么,你再重读笔记的时候,也许这本书的内容和你以前游玩时候的一个随想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催生出令人惊喜的创意了呢?

如下图,用花做的裙子,看起来是不是让人眼前一亮?

谁知道设计师是不是在翻花卉科普书的时候产生的创意呢!
以上就是有关“如何做笔记”的具体内容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收获呢?
如果觉得有用的话,一定要开始实践哦。

余雨顷禾


如果把一本书看着是一门课,那么,课堂笔记是必须要做的。


杨绛先生在为《钱钟书手稿集》所作的序文中,曾经这样写道:“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


他本人却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


记忆力超强的钱钟书,对做笔记都如此重视,可想而知,做好读书笔记,是多么重要的事!


因为笔记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工具,能够帮助你加深对于某个领域的了解,提升认知深度。


记笔记有多种多样的方法,比如麦肯锡笔记法,康奈尔笔记法,一元化笔记读书法,子弹笔记术,金三角笔记法,思维导图。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来做读一本书的笔记呢?


首先,一个好的读书笔记包含四个要点:


1、能够清晰的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2、找到书中所有的亮点:

3、有大量的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4、分析这本书和以前的知识存在着联系。


因此,既然那么多的笔记方法,那么,每个人要做读一本书的笔记,就要根据各种书籍,不同的类型和自己的需求,根据阅读的方式来确定做笔记的方法。


我喜欢用思维导图来手绘笔记。


分享一些我自己读一本书的笔记做法,供朋友参考:


①先查看书的目录,快速地翻阅本书各个章节的内容,了解本书的大纲和重点。


②根据书本的内容,来确定思维导图的关键词。


③根据语境和语义,对关键词进行分类总结,然后记录在各层分支上。


④增加内容的理解力,抓住重点,正确理解,有疑问的地方找出答案,将书本上的重点内容,进行扩展整理。


⑤对读完一本书的思维导图笔记,进行修改和完善,加上色彩图标、图片,增强记忆,提高笔记的观赏性和可读性。

本人手绘思维导图,正常使用多彩笔,颜色有近十种,视觉化的笔记,绚丽的色彩,会让我记忆更加深刻。


李笑来老师说:"聪明人的特点,就是头脑的概念非常清晰,而愚蠢的人,头脑就是一片浆糊。


笔记的形式不一定重要,朋友,只要你找到适合自己阅读一本书的方法,釆用任何笔记法都适用。


荒海拾书


看到大家的回答都是奥野宣之提出的一元化笔记法,个人认为把所有信息都记录在一本本子里的一元化笔记法更加适合知识工作者或者创意工作者。所以我在这里补充一点别的读书笔记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不同的阅读目的需要搭配不同的读书笔记方法。如果你想要收集资料激发创意和灵感,那你可以用大家提到的一元化笔记法;如果你想要增加词汇量,收集好句子,可以做内容摘录。


但是,我相信大部分成年人的日常阅读带有更加功利性的目的,即学以致用。在这里,我针对想要学以致用,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行动的读者们推荐两个简单好用的读书笔记法:


A书评笔记法

这个笔记法由《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的作者美崎荣一郎提出。


作者说道,如果我们总是读完书以后,就马上把内容或者要点记录在笔记本上,那么学到的东西往往无法付诸实践就终止了。但是,对于职场人士来说,读书笔记应该秉承的方法是“活用”二字,就是将书本内容应用到工作中。从读过的内容当中筛选出可以活用在自己生活或工作中的内容作为行动计划即“Action书评”。


在书读完以后,马上从书本内容中筛选出“要做的事情”记在笔记本上。读书笔记等同于行动计划。至于笔记记录方法,怎么都行。逐条罗列也好,插图也好,思维导图也没关系,重要的是记录下如何运用。


读完这本书以后,我要如何运用,这个就是书评。举几个例子:

作者在读完《请将读后感整理在一个笔记本上》这本书后,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出的 A书评如下:
  1. 封面建档(为下个月的读书会做准备)
  2. 学与用笔记法(从现在开始尝试运用)

再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

读完《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这本书后,我在我的读书笔记本上写下的A书评如下:1. 明天买三本笔记本开始尝试金三角工作笔记法(一个月后来总结反馈)。 2. 下个月的工作会议分别尝试作者提出的3W笔记法、康奈尔笔记法和座位图表法,并总结反馈。

以上,就是我给大家分享的简单干脆的A书评笔记法



便签读书法

这个方法由拆书帮提出,旨在帮助读者将书本知识学以致用。


首先,你在阅读的时候需要确定自己阅读的是致用类书籍,即学以致用。你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某方面的技能,并且将它加以运用。


读一本书遇到作者核心观点或者作者提出的建议时,先判断这个点对于自己是否有用,如果有用,放慢阅读速度,并拿出三种颜色的便签,分别用来做三类笔记(I\\A1\\A2):


  1. 第一类(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重点,或者总结启发,写下来,贴在相应书页。

  2. 第二类(A1):回顾自己的过去,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情景和事情,写在A1便签纸上,贴到相应书页。

  3. 第三类(A2):结合读到的知识(观点、建议或启发)与自己的经验,设想今后自己能够如何运用。总结的内容需要具体笼统,并记录在A2便签上,贴在相应书页。


最后,在有便签的页面边缘,贴上一张指示便签,以示提醒。


当你把这本书读完以后,重新阅读所有便签,并把A2便签拿出来,贴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提醒自己日后运用,并及时总结方法的有效性,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还有两个注意事项:

1.如果书本原来的知识十分简明易懂,可以不用"I便签",直接划线或标记。

2.尽量每个内容都控制在一个手掌心大的便签纸内,如果 I 和 A1 内容较多,可以加一张便签纸,但是A2上的文字不可以超过一张便签纸。如果你想到三个行动计划,那就写三张纸A2吧~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两个阅读致用类书籍时,可以运用的读书笔记法啦。如果你觉得对你有帮助,麻烦帮我点个赞或者转发哦~谢谢阅读!

梁柒的精进指南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作者奥野宣之毕业于日本同志社大学新闻学专业,有过在出版社和报社工作的经验,他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在商务人士中大受欢迎,他还有“笔记本作家”之称,不管是工作还是兴趣,他都坚持使用笔记本记录,当然记录书单和读书感悟更是如此。

书中讲到奥野宣之创造的一元化笔记读书法,它涵盖了从选书,购书,读书,记录到检索以备重读这五个步骤,提供了一整套科学高效的读书方法。

他倡导有目的性地购书,让读书从一开始就充满主动性;用笔记管理读书生活,养成随时记录,心得体会的习惯;学会摘抄,让原书精髓与自身思维的火花交相辉映;完善整理归档工作,做好的笔记需要反复重读才能凸显其价值。他还从自身经验出发,介绍了19个让读书体验更充实有效的小窍门。看起来方法简单,用起来却很有实效。

本书要教你的并不是单纯记忆书中的内容,而是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智慧”,并得心应手地运用。接下来,来学习这本书的精髓:

一. 一元化笔记管理读书生活

1.读书生活的五个阶段

选书

收集日常生活中所有和书有关的信息,如浏览广告和书评,记录想读和需要读的书,减少与内容乏味,自己不感兴趣的书的接触,提高选书的命中率。

购书

根据自己的需要,检查书籍本身是不是像笔记里写的那样值得购买,从而制作购书清单。这样就不会被书店过度包装的广告所左右,而可以快速自主地找到目标书籍。

读书

在读的过程中,做好写读书笔记的准备。将重要的部分按等级提炼:感触颇深的部分,纠结要不要做记号的部分,做了记号的部分,要摘抄到笔记本里的部分等。

记录

制作读书笔记,记录读书过程中产生的感动和思考,铭记这次读书体验,留下与书交流过的证据。

活用

通过再次浏览读书笔记,在检索和参考的过程中帮助自己获得智慧,得到提升,也方便日后重读。

2.信息一元化

把以上有关读书的所有信息记入同一本笔记,就是信息一元化,具体来说就是把想读的书和读过的书都记在同一本笔记里,不设分册。就像是把所有的卡都放到同一个钱包里,需要的时候只要全倒出来就可以很快找到急需的那张,非常方便。

五个要点:

可以书写任何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的很多事,如感兴趣的作家名字,印象深刻的台词,别人推荐的书名,一闪而过的感悟等。

按时间顺序记录,不需要分区,也不需要按照书籍的范畴分类,连写法和空间都不需要刻意区分。

附上日期,只要在每篇文章最前方添加日期,并在文字最后加条分界线就可以。注意记录方式统一,不会造成书写混乱,而且标注方式简单,更便于轻松地坚持做笔记。日期一般统一为如下六位数列:181212(即2018年12月12日)

灵活,运用速记或略记,快速大字体记录和简写略写,都可以根据个人习惯和爱好创造出喜欢的方式。

可以粘贴,报纸上的书籍广告和书,评书店里分发的传单,都可剪下来粘贴上去,这种方式比单纯手写笔记更直观,更印象深刻。

二.如何做读书笔记

1.做记号

通读,一边阅读,一边把觉得有价值的那一页折角。

重读,读完一遍后,再把折角的几页重新读一遍,如果仍觉得和好,就把这一页另一个角也折起来。

标记,再重新读一遍折起上下两角的几页,如果第三次阅读后仍然觉得值得一读,就用笔在上面做记号。

2.利用书签边读边写

准备通读,重读,标记三枚书签,在每道程序中断的位置,放入标签。

3.巧用标记区分对象

可以用不同划线方式对标记对象进行区分。直线:重要,客观重要;波浪线:非常重要;圆圈:重要的专有名词关键词关键句等。

4.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

即摘抄和评论并存,如葱鲔火锅这道菜中鱼肉和大葱一样的关系。

第一步:六位数日期+书名+作者+出版社

第二步:摘抄(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用“o”表示。

写评论(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用“*”表示。

如图: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是这本书的精彩之处,这种方法虽然费时费力,但是不试试的话,你就无法体会到摘抄带来的惊喜。

摘抄的一般都是文章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能让自己心动的句子,能产生共鸣的句子,摘抄的过程不仅可以加深记忆,还能变成享受的过程,抄写的同时,那些句子依然让人信服,让人感觉震撼。

手机拍照和截屏的确给我们保存信息带来很大方便,但是迅速保存的内容如果过后不去看,效果为零。抄写的方式听起来老土,甚至有人会骂傻,而且抄完也不会都记住,但是抄写的过程伴随着大脑的思考感情的触动,不知不觉中,这些内容就会渗透到你的思想和情绪里,储存起来,像陈年的酒,长时间不动会蒙尘,但日久弥香,不经意间它已经让你发生变化。

摘抄下来的句子,记得写下自己的评论。可以是当时心情的记录,也可以是读书时获得的感想。人类是健忘的生物,就连昨天吃过的饭都需要认真回忆才能想起来。我们有什么理由去相信自己可以“理解书中的精髓”呢?

我之前经常下班后顺路在我妈家吃过午饭,然后回我自己家休息,一进门老公问我今天吃的什么饭,我几乎每次都不能马上回答出来,记忆力差到什么地步!所以,难怪这些年读过的书,只能说好像读过,隐约记得那个人物,再往下分析,就失忆了。

摘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迸发思想的火花,保存读书过程中的思考,防止与好点子失之交臂。读书时获得的感想还是原创思考的源泉。

利用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就是以书为媒,依靠自己的思考,创造出自己思想的舞台,为日后的认识水平和创作打好良好的基础。

读书笔记会帮助我们改变读书方法,而读书方法的改变会带来思考方式的改变。如果只读书不笔记,只是用眼睛看过,并没有记到脑子里,读再多书又有什么用呢?只不过是浮光掠影过眼云烟,转瞬即逝。

奥野宣之的这本《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虽然某些章节显得事无巨细,语言略显啰嗦,但是瑕不掩瑜,书中提出的读书笔记的方法,的确具有化书中知识为我们脑中智慧的神奇功效,这个方法值得每个爱读书的人琢磨和运用。






菩妖妖


太简单了,让我来和你说说



1.通读全书

通读全书的时候,不要一页一页慢慢的看,要一气呵成,快速看完。这样可以对整本书的概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重要内容可以折角,划线。

2.工具: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作用是对通读后梳理一下这本书的架构

3.重读。

这时候就要对刚才折角,划线的内容进行重点阅读。

如果你看的是纸质书,自己感觉特别喜欢,或者特别重要的内容就摘抄到笔记本上。顺便可以把当时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如果你看的是电子书,那就可以直接在上面画线写评论,更加方便。

这种摘抄+评论的方法,可以让你对整本书的重要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4.总结:整本书看完后,写一下自己对整本书的看法。

好了,做完这样的笔记你对这本书已经了如指掌了,以后就是在想看这本书,甚至光看笔记就可以了。◕‿◕。

关注我以后会有更多精彩内容告诉你。◕‿◕

我是雨滴。一位热爱阅读,写作的财务工作者。公众号:遇见雨滴。2018我们一起成长!


雨滴阅读


我是一名青年教师,工作的原因平时要阅读很多书籍,读完了还不行,还要写读书笔记,每学期都要上交几篇。

读了就可以,干嘛要写读书笔记呢?

古人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老师说:读书提笔。

以前不觉得,书读的越多越体会到记笔记的重要性,记读书笔记有几个好处:

①加深印象,不至于读完就忘。

②整理书本结构,理清脉络,更有所得。

③通过记笔记增加自己的思考,和工作、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更有价值。

之前为了学习阅读,读了很多书籍,进行了阅读方面的主题阅读,我整理了其中几本书中有关读书笔记的内容,与此分享,希望能有所用。

《实用性阅读指南》:

1.做笔记之前,用划线、贴标签、折角等方式在书上做标记,哪怕把书本弄的“很脏”也无所谓。

2.在笔记上写清:书名、作者、笔记制作日期、读书开始日、读书结束日等关键信息。

3.正文:①摘录书中内容。②将摘录按序号排好。③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

4.用思维导图整理思路,提高记忆力,产生新创意……

《高效能阅读》:

1.三色便利贴:①红色为作者有意强调的地方;②黄色为词句表达上容易参考的地方;③蓝色为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内容。

2.在书上写下想法,使书本本身成为原创笔记。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1.“一元化笔记”:将所有和书籍有关的内容写在一本本子上,包括购书清单、所思所想、剪报、读书笔记……

2.从一句话开始:记笔记不受内容所影响,从最简单的一句话开始记起。

3.三枚便签:通读标签;重读标签;标记书签。

4.“葱鲔火锅式”笔记:摘抄和感想交替进行。

5.“剪贴式读书笔记”:和书籍相关的内容,包括书腰、卡片等所有信息都可贴在本子上,备查阅使用。

其实无论是哪一本书,和阅读相关的内容,总是避不开读书笔记。读书之后有所思、有所得,并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是一篇不错的读书笔记。或是在阅读过程中看到了令自己心动的句子,把他记录下来,或是阅读书籍影响了自己曾经的判断,等等。

读书笔记是给自己看的,不用担心写的是否深刻、漂亮,只要对自己有所启发就都是有价值的。

书籍是客观的,但正是因为读的人不同,所以造成了不同的感想,所以也可以说笔记比读书有趣多了,不信,你尝试尝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