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斐濟是個怎樣的國家?

黑白鍵彈不出我的傷悲-


斐濟是南太平洋美拉尼西亞的一個島國。

該國的官方名稱是斐濟共和國。

其最近的鄰居是西部的瓦努阿圖,西南部的新喀里多尼亞,東南部的新西蘭克馬德克群島,東部的湯加,東北部的薩摩亞和法國的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以及北部的圖瓦盧。

斐濟有三種官方語言,斐濟語,英語和斐濟印第語。

截至2017年1月1日,斐濟人口估計為90萬人。

就面積而言,它是世界上第151大國家,面積約為兩萬平方公里。斐濟是一個擁有330多個島嶼的群島,其中110個島嶼有長期居住的居民。

斐濟最大的兩個島嶼維提島和瓦努阿島佔斐濟總陸地面積的87%。

蘇瓦是斐濟的首都,也是最大的城市,也是大洋洲最國際化的城市之一。 它位於維提島島的東南海岸。

斐濟的大部分地形都是多山的。 這些山脈中的大多數是休眠或滅絕的火山,有些也是由石灰岩和珊瑚島形成。

斐濟的最高點是位於維提島主島的托馬尼維山。 它高出海平面1324米。

斐濟有1129公里的海岸線。

斐濟對遊客的主要景點主要是白色沙灘和美麗宜人的島嶼,這裡全年都是熱帶氣候。

斐濟擁有50組溫泉,許多島嶼的最內層區域擁有茂密的熱帶雨林,擁有豐富的樹種,植物和野生動植物。

斐濟有6個國家公園。西加託卡沙丘國家公園是斐濟的第一個國家公園,成立於1987年,旨在保護一個獨特的自然和文化遺產。 它位於斐濟維提島的西加託卡河口。

布瑪國家遺產公園涵蓋了塔韋烏尼(斐濟第五大島)總面積的80%以上,佔地約150平方公里的熱帶雨林和沿海森林。 該公園有三個主要供遊客遊覽的瀑布,每個瀑布都有天然游泳池。

斐濟有1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萊武卡及其低矮的建築物位於沿著海灘的椰子樹和芒果樹之間,是斐濟的第一個殖民地首府,於1874年割讓給英國。它從19世紀初開始發展成為美國人和歐洲人的商業活動中心。 土著居民在南太平洋島嶼周圍建造倉庫,商店,港口設施,住宅以及宗教,教育和社會機構。 萊武卡於201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遺產。

根據斐濟傳說,偉大的首領盧圖納斯巴索巴帶領他的人民跨越海洋到達斐濟的新土地。大多數當局都同意人們通過馬來半島從東南亞進入太平洋。

在歐洲人到來之前,美拉尼西亞人和波利尼西亞人混合在一起創造了一個高度發達的社會。歐洲對斐濟集團的發現是偶然的。第一個是在1643年,由荷蘭探險家亞伯塔斯曼和英國航海家發現它,接著是1774年航行的詹姆斯庫克船長,並在18世紀,詹姆斯庫克船長進行了進一步的探索。然而,發現和記錄斐濟群島的大部分功勞歸於威廉·布萊上尉,他在1789年英國皇家海軍艦船賞金叛變後航行至斐濟。

隨著斐濟歐洲人口的增加,他們對斐濟文化也產生了更大的影響,正是在這個時期建造了房屋和獨木舟,首先採用了西式服裝,形成了聯合會。

1874年,斐濟酋長提出割讓,斐濟被宣佈為英國王室的佔有和依賴。

在英國統治下,印度僕人被帶到斐濟,在甘蔗田裡工作。 這些印度勞工的後代被稱為印度斐濟人,目前占人口的40%左右。

在擔任英國殖民地96年後,斐濟於1970年獲得獨立。

斐濟擁有豐富的森林,礦產和魚類資源,是太平洋地區最發達的經濟體之一。糖出口佔該國工業活動的三分之一,旅遊業也逐漸佔據著斐濟的主要外匯來源。

斐濟傳統的食品非常健康。 斐濟烹飪的基本要素包括紅薯,芋頭(山藥根菜),米飯,木薯,椰子和魚。

卡瓦或雅各納是斐濟的非官方國家飲料。它是一種溫和的麻醉飲料,由胡椒植物的粉末根與水混合製成,導致口腔,嘴唇和舌頭周圍充斥著麻木感和放鬆感。

斐濟的氣候屬熱帶海洋,全年溫暖。溫暖的季節是從11月到4月,涼爽的季節從5月持續到10月。涼爽季節的溫度仍然平均為22°C。

斐濟群島是鳥類愛好者的天堂,他們可以花上無數時間探索島上可以找到的100多種鳥類。

斐濟有30種爬行動物,其中12種是地方性的,如冠鬣蜥。每年約有25萬名遊客前往這些島嶼。

該國的貨幣是斐濟元。斐濟的國家運動是橄欖球。


王不宇看世界


說到大洋洲經濟發展不錯的國家,最好的肯定是大洋洲兩大強國——澳大利亞與新西蘭。大洋洲其他國家的經濟,是難以與這兩大強國相比的,但也有相對發展不錯的,比如斐濟。2018年,斐濟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0.587萬美元,這個數據在大洋洲小島國算是很不錯的了。

斐濟在哪?我們打開大洋洲地圖,大洋洲的最西邊是大洋洲的主體——澳大利亞大陸。澳大利亞大陸(珊瑚海西海岸)以東約1500公里是法國的海外領地新喀里多尼亞島。而新喀里多尼亞島以東約1千多公里,就是斐濟。
斐濟是一個由332個島嶼組成的群島國家,包括226個無人居住的島嶼,陸地面積1.83萬平方公里。不過,斐濟的海洋專屬經濟面積非常大,有129萬平方公里。
斐濟的地理情況有些類似由兩個主要大島組成的新西蘭(南島、北島),斐濟也有兩個主體大島。東北方向的是瓦努阿島(或稱瓦努阿萊蕪島),面積約0.55萬平方公里。西南方向的是維提島,面積約1萬平方公里,斐濟首都蘇瓦就位於維提島的東南部。

斐濟的人口為88.5萬,而斐濟人佔近57%。不過讓人意外的是,斐濟國的人口第二大族群,竟是來自南亞的印度,約佔斐濟全國人口的約38%。斐濟與印度相距非常遙遠,斐濟群島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印度人呢,這就要說起印度的“老大哥”英國了。
斐濟最早是被荷蘭人“發現”的,時間是公元1643年,明朝滅亡前一年。但是,斐濟似乎沒有引起歐洲殖民者太大的興趣,直到公元1874年,英國才正式控制了斐濟,斐濟淪為英國殖民地。
英國為何會控制斐濟?有這麼一種說法:英國人原來對斐濟也不是特別感興趣,但聽說斐濟的森林裡有一種奇特的樹種,就動心了。什麼樹種呢?就是著名的檀香木。英國經常和清朝打交道,知道清朝的有錢人喜歡玩檀香木,就決定跑到斐濟群島砍檀香木,運到清朝賣掉。

斐濟的森林面積,現在是93.5萬公頃(100公頃合為1平方公里),即使二百多年前斐濟的森林面積也是93.5萬公頃,也不可能全都種檀香木。檀香木的資源其實是有限的,英國人砍著砍著,檀香木基本就快砍光了。
大約是在十九世紀(1801年至1900年)後半葉,英國人發現斐濟的土地適合種甘蔗,而甘蔗是可以榨糖的。英國人就在斐濟的土地上種甘蔗,不過需要大量人力。斐濟群島的原住民並不多,而“高貴”的英國人又不能從事體力勞動。怎麼辦,英國人想到了他們的最大殖民地——印度。英國就從印度拉著一船一船的勞力,漂洋過海來到斐濟,從事種甘蔗的工作。英國在斐濟成立了所謂的殖民製糖公司,大量種植甘蔗,榨糖賣錢。

英國控制斐濟,一直維持到1970年。1970年10月10日,斐濟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但還留在英聯邦的體系內。斐濟雖然脫離英國的統治,但方方面面依然受到英國的深刻影響。比如斐濟的國旗,左上角就是一面英國的米字旗,右面是斐濟國徽的中間盾牌部分。而且,斐濟獨立後,甚至還設置了總督,作為英國女王的代表。總督的權力非常大,不但掌握斐濟的行政權,還掌握斐濟的軍隊。英國女王的頭像印在斐濟的貨幣上,斐濟人天天都能看到英國女王。另外,在斐濟的公共假日,有一個假日是英國女王的生日。這樣的“獨立”,在一些斐濟人看來,不過是半獨立。
到了2006年,斐濟開始與英國的關係漸行漸遠。因為管理層更迭等原因,英國強烈反對斐濟,拉著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將斐濟暫時開除出英聯邦,並對斐濟實行經濟上的制裁。

斐濟也不甘示弱。斐濟於2010年設計了新版的貨幣,各種具有斐濟特色的動植物,取代了英國女王。比如100元面值的斐濟元,正面印著斐濟蟬、斐濟的國徽,背面印著斐濟的地圖輪廓以及斐濟人的形象。2013年1月2日,斐濟新版貨幣正式流通。2012年7月31日,斐濟宣佈說:我們是個獨立國家,英國女王雖然值得尊敬,但在斐濟的生活中影響已經不是那麼大的。所以,斐濟決定不再將英國女王的生日定為公共假日。
此外,斐濟還打算換掉國旗,因為國旗上有英國的米字旗圖案。2015年,斐濟舉行了國旗設計大賽,為期兩個月。斐濟收到了兩千多張新國旗的國案,但因種種原因,斐濟並沒有換掉印有英國米字旗的國旗。

斐濟為何敢與英國翻臉,不怕英國的制裁?其實斐濟是有底氣才會這麼做的。什麼底氣呢?那就是舉世聞名的斐濟旅遊業。旅遊是斐濟非常重要的行業,2017年,斐濟只憑旅遊業就賺了18億斐濟元(1美元等於2.09斐濟元)。斐濟全國人口約88.5萬,而在旅遊部門工作的就多達4萬人,這個比例非常高了。再者,斐濟的可耕地面積為28.8萬公頃,種植甘蔗、香蕉和椰子,吃飯基本沒有問題。

地圖帝


斐濟共和國(斐濟語:Matanitu Tugalala o Viti),簡稱斐濟,是一個太平洋島國,位於南太平洋,瓦努阿圖以東、湯加以西、圖瓦盧以南,由332個島嶼組成,其中106個有人居住。多為珊瑚礁環繞的火山島,主要有維提島和瓦努阿島等。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受颶風襲擊。年平均氣溫22~30℃。

斐濟國旗

國家名稱源自湯加語的“島嶼”,並變為斐濟語的“Viti”。公元前1500年就有人居住。1643年荷蘭航海者阿貝爾·揚松·塔斯曼首先來到斐濟。 19世紀歐洲人開始移入。1874年淪為英國殖民地。1879~1916年,英國招募大量印度勞工定居斐濟1970年10月10日獨立,為英聯邦成員國。1987年改稱共和國,脫離英聯邦,1990年通過新憲法確立國名為斐濟主權民主共和國。1997年重新加入英聯邦。1998年改國名斐濟群島共和國。 2009年改國名為斐濟共和國。

人口:90萬(2016年)

人口密度49.2人/km²(2016年)

主要民族斐濟人,印度人

主要宗教基督新教,印度教,伊斯蘭教

國土面積18333km²

GDP總計46.32億美元(2016年)

人均GDP5153美元

國際電話區號+679

道路通行靠左駕駛時

同北京時差:+4.00

建交時間1975年11月5日

斐濟位於西南太平洋中心,多為珊瑚礁環繞的火山島,主要有維提島和瓦努阿島等。陸地總面積1.83萬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29萬平方公里。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受颶風襲擊。年平均氣溫為22-30℃。地理位置重要,是南太平洋地區的交通樞紐。斐濟地跨東、西半球,180度經線貫穿其中。

斐濟
氣候
斐濟氣候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全年冷熱適中,氣溫一般保持22°C-32°C之間。每年5-10月盛行涼爽的東南信風,是一年中相對乾燥的季節;雨季則從11月持續到次年4月,其間風向多變,氣溫最高可達35°C左右,溼度較大。
從雨量分佈看,斐濟主島分為涇渭分明的乾燥地區和溼潤地區:東南部地區雨量豐沛,蘇瓦市平均年降雨量3850毫米;西部地區相對乾燥,第二大城市勞託卡(Lautoka)年降雨量則只有1910毫米。


雞年大吉上課


斐濟共和國(斐濟語:Matanitu Tugalala o Viti)是一個太平洋島國,位於南太平洋,瓦努阿圖以東、湯加以西、圖瓦盧以南,由332個島嶼組成,其中106個有人居住。多為珊瑚礁環繞的火山島,主要有維提島和瓦努阿島等。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受颶風襲擊。年平均氣溫22~30℃。地理位置重要,是南太平洋地區的交通樞紐。斐濟地跨東、西半球,180度經線貫穿其中。

自然資源豐富 森林覆蓋面積93.5萬公頃,約佔全國土地面積的一半,有開採價值的約25萬公頃,出產優質硬木和松木。有2個金礦,還有少量銅、銀資源,鋁礬土、石油資源在勘探中。漁業資源豐富,盛產金槍魚。

從經濟上看 斐濟是太平洋島國中經濟實力較強、經濟發展較好的國家。製糖業、旅遊業是國民經濟支柱。斐重視發展民族經濟,強調發展私營企業,建立寬鬆的政策環境,促進投資和出口,逐步把斐經濟發展成“高增長、低稅收、富有活力”的外向型經濟。

從工業 以榨糖為主,其次是黃金開採、漁產品加工、木材和椰子加工。農業上可耕地面積約28.8萬公頃,主要產甘蔗、椰子、香蕉等。小麥全靠進口,大米能自給20%。斐政府努力發展多種經營,推廣水稻種植。

旅遊業較發達,旅遊收入是斐最大的外匯收入來源。2012年旅遊收入達13.18億斐元,遊客人數達66萬人,全國約有4萬人在旅遊部門工作,佔就業人數的15%。遊客主要來自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英國、歐洲大陸、日本等國。

語言上 斐濟的憲法規定了三個語言為官方語言,分別是英語、斐濟語和印度斯坦語(Hindustani)。其中,英語由英國殖民者所引入,印度斯坦語是居住在斐濟的印度族裔的主要語言,而斐濟語則是斐濟本民族的語言。

對外政策上 斐濟是太平洋島國中外交較為活躍的國家,重視與西方發達國家的關係,重點發展同澳、新的全面關係,同時保持與太平洋島國的傳統關係。

斐濟旅遊資源概況斐濟由333個島嶼組成,近海珊瑚廣佈,魚類繁多,陸上有瀑布、巖洞、熱帶雨林等自然景觀和獨具特色的土著村落,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主要分佈在三個區域。楠迪-瑪瑪努薩群島-雅薩瓦群島楠迪鎮位於斐主島維提島西部,是國際空港和旅遊城市,其西北依次是瑪瑪努薩群島和雅薩瓦群島。各島均有白沙灘,海面下有大片珊瑚和各色熱帶海洋


旅食家


斐濟也許你沒聽說過,但是“斐濟水”想必一定有所耳聞。斐濟是南太平洋島國,由332個大小島嶼組成,其中106個有常住居民,總面積大約1.8萬平方公里,領海130萬平方公里,總人口僅僅90萬左右。

斐濟經濟算不上發達,遠離大陸孤懸大洋中,然而這裡卻是世界上十大蜜月勝地之一,至今保留著大量傳統部落文化,還流傳著“唱歌捕魚”的傳說,也是大洋洲印度人比例最高的國家。



南太平洋的交通樞紐

斐濟雖然是個小型島國,但在整個大洋洲,雖然比不上新西蘭、巴布亞新幾內亞等,但與圖瓦盧、瑙魯等相比也並不算小。斐濟地跨東西兩個半球,是南太平洋地區的交通樞紐要衝,是國際上很多航線的必經之地。


雖然名不見經傳,不過斐濟的經濟發展狀況也還可以並不算很糟糕,尤其與其他南太平洋島國相比。斐濟的面積稍微大一點,經濟以漁業、製糖業與旅遊業為主,其人均GDP在7000美元上下浮動,算不上富有也算不上貧困。

斐濟的印度人

斐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印度人比例超過三分之一的國家,印度人是斐濟僅次於本土斐濟人的第二大民族,比例超過37%。斐濟的印度人大多來自於英國殖民時代,英國人帶來的印度勞工。


度假天堂,蜜月聖地

世界上有十大蜜月聖地,斐濟的名字赫然在列。作為南太島國,斐濟四季如春溫暖的氣候、湛藍的大海、優美的燈光、良好的旅遊產業基礎,都給斐濟加分很多。斐濟如今越來越成為很多境外婚禮的首選,被稱作“蜜月聖地”

斐濟全國14%以上的人口都從事旅遊業,旅遊產業也是斐濟最重要的支柱產業。每年都有大量來自於歐美的觀光客,不惜跨越大半個地球來到斐濟,享受南太平洋的陽光、海水與沙灘。這裡也擁有世界上僅次於澳洲大堡礁的第二大珊瑚礁群,是世界聞名的潛水勝地。

而湯姆漢克斯主演的《荒島餘生》、波姬小絲主演的《青春珊瑚島》《藍色珊瑚礁》等都曾在斐濟拍攝取景。


傳統與現代文明完美結合

南太平洋保留傳統部落的國家不少,斐濟也是其中之一。斐濟是個很特殊的國家,雖然被殖民多年,歐美文化成風,但是部落文化仍舊佔據重要地位,在斐濟大部分部落仍舊保留著數百年來的傳統生活,外人也不能輕易踏足部落。

斐濟的城市規模都不大,但是現代化程度很高,是南太平洋地區重要的購物中心,在斐濟的首都蘇瓦也有置身歐美的錯覺。然而前往斐濟的部落,傳統文明的影子又讓人有時空錯置的感覺。



澹奕


面積: 18,333.00 平方公里

同北京時差: +4.00

國際電話碼: 679

人口: 82萬人(1998年)

語言: 英語為官方語言,也講斐濟語和印地語。

貨幣: 斐濟元 \nFiji Dollar \nF.$ \nFJD \n1FJD=100 cents (分)

民族: 印度族佔48.6%,斐濟族佔46.2%,歐洲血統、羅圖馬族、華人及其它佔5.2%。

宗教: 無官教,53%信奉基督教,38%信奉印度教,8%為穆斯林。

斐濟是個多種族的國家,首都蘇瓦,是全國政治中心和服裝業基地,也是南太平洋著名的天然良港。英語是斐濟的官方語言,同時他們也講斐濟語和印地語。\n\n位於西南太平洋中心,是南太平洋地區的交通樞紐。陸地總面積1.8萬多平方公里,位於西南太平洋中心,由332個島嶼組成,多為珊瑚礁環繞的火山島,其中106個島有人居住,主要有維提島和瓦魯阿島等。年平均氣溫為22℃~30℃。地理位置重要,是南太平洋地區的交通樞紐。斐濟地跨東、西半球,180度經線貫穿其中,因而成為世界上既是最東又是最西的國家。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受颶風襲擊。

斐濟是南太平洋島國中經濟實力較強、經濟發展較快的國家。斐濟重視發展民族經濟,促進投資和出口,逐步發展“高增長、低稅收、富有活力”的外向型經濟。製糖業、旅遊業和服裝加工業是其國民經濟的三大支柱。斐濟土地肥沃,盛產甘蔗,因此又有“甜島”之稱。斐濟工業以榨糖為主,此外還包括服裝加工、黃金開採、漁產品加工、木材和椰子加工等。斐濟漁業資源豐富,盛產金槍魚。\n\n從20世紀80年代起,斐濟政府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大力發展旅遊業。目前,旅遊收入約佔斐濟國內生產總值的20%,是斐最大的外匯收入來源。斐濟全國約有4萬人在旅遊部門工作,佔就業人數的15%。2004年,來斐濟觀光的外國遊客達50.7萬人次,旅遊收入近4.5億美元。\n\n斐濟地處大洋洲與南北美洲海空往來中心,是南太平洋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首都蘇瓦港是重要的國際海港,可泊萬噸輪。


分享到:


相關文章: